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22 散文閱讀Ⅱ.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22 散文閱讀Ⅱ.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22 散文閱讀Ⅱ.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22 散文閱讀Ⅱ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我的母親 老 舍 母親的娘家在北平德勝門外,土城兒外邊,一個小村里。村里共有四五家人,都姓馬。雖然是農家,卻養(yǎng)不起牛馬,人手不夠的時候,婦女便也須下地做活。 母親生在農家,勤儉誠實,身體也好。假若我沒有這樣一位母親,我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我有三個哥哥、四個姐姐,但能長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與我。我是“老”兒子。生我的時候,母親已有四十一歲。可是,我給家庭帶來了不幸:我生下來,母親暈過去半夜,才睜眼看見她的“老”兒子;一歲半,我把父親“克”死了。 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鮮紅微腫。白天,她洗衣服,一洗就兩大綠瓦盆。她做事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也給洗得雪白。晚間,她與三姐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終年沒有休息,在忙碌中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fā)著光。院中,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與夾竹桃,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有時候哥哥去讀書,去當學徒,去賣花生或櫻桃之類的小東西。母親含著淚把他送走,不到兩天,又含著淚接他回來。我不明白這都是什么事,而只覺得與哥哥很生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是我與三姐。她們澆花,我也張羅著取水;她們掃地,我就撮土……從這里,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還被我保存著。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舅父與表哥們往往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她臉上羞得飛紅,可是殷勤地給他們溫酒做面,又給她一些喜悅。遇上親友家中有喜喪事,母親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凈凈,親自去賀吊——份禮也許只是兩吊小錢。到如今我的好客習性,還未全改,盡管生活是這么清苦,因為自幼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當如此。她最會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她會給嬰兒“洗三”(窮朋友們可以因此少花一筆“請姥姥”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寧吃虧,不斗氣。 可是,母親并不軟弱。父親死在庚子鬧“拳”的那一年。聯(lián)軍入城,挨家搜索財物,我們被搜兩次。母親拉著哥哥與三姐坐在墻根,等著“鬼子”進門,街門是開著的?!肮碜印边M門,一刺刀先把老黃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們走后,母親把破衣箱搬起,才發(fā)現(xiàn)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壓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來了,滿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親不怕,她在刺刀下,饑荒中,保護著兒女。北平有多少變亂啊,有時候兵變了,街市整條燒起,火團落在我們院中。有時候內戰(zhàn)了,城門緊閉,鋪店關門,晝夜響著槍炮。這驚恐,這緊張,再加上一家飲食的籌劃,兒女安全的顧慮,豈是一個軟弱的老寡婦所能受得起的?可是,這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個性,也傳給了我。我對一切人與事,都取和平的態(tài)度,把吃虧看作當然的。但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劃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有刪改) 1.文章開頭一段寫了什么內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效果。 (1)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也給洗得雪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使她臉上羞得飛紅,可是殷勤地給他們溫酒做面,又給她一些喜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的心中,母親是怎樣的—個人?請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第6自然段中“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這句話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內容)介紹了母親生長的環(huán)境,母親娘家在鄉(xiāng)村,家境貧寒,人手不夠時婦女也須下地做活。 (作用)自然引起下文,為下文描寫母親的美好形象作鋪墊。 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題設問很明確,一是要求回答寫了什么,二是要求回答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第一問屬于概括題,文章第1自然段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即母親娘家在鄉(xiāng)村,家境不好,婦女也要下地做活。第二問屬于分析題,側重于結構方面,要聯(lián)系下文思考。 2.(1)運用對比、比喻、夸張的手法,將臟的布襪比喻成黑的鐵,將洗后的襪子夸張成雪一樣白,前后兩相對比,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母親做事絲毫不敷衍的品質。 (2)通過“臉上羞得飛紅”這一神態(tài)描寫和“殷勤地給他們溫酒做面”等動作描寫(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母親好客的品性。 解析:本題考查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此類題,需要準確梳理句子的內容,把握其中心,明確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然后分析其表達效果。第(1)句寫的是母親為別人洗布襪的事,比喻“黑如鐵”寫出了屠戶們的布襪臟的程度,洗后的布襪雪白是夸張性描寫,布襪洗前與洗后的狀況形成對比,整句話表現(xiàn)了母親做事絲毫不敷衍的品質。第(2)句寫的是母親待客方面的品質,通過臉紅、溫酒做面等描寫,表現(xiàn)了母親好客的品性。 3.作者心中的母親是一位勤儉持家、身體健康、做事認真、吃苦耐勞、熱心大方、誠實厚道、疼愛子女、有求必應、吃虧不斗氣、剛強不軟弱的普通農家婦女。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內容,分析每一段主要寫了母親的哪些性格或品質。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第2自然段首句“母親生在農家,勤儉誠實,身體也好”交代了母親的身份、形象特點和身體狀況;第3自然段中的“她做事絲毫也不敷衍”說明母親做事認真;第4自然段前半部分寫的是母親對子女的疼愛,后半部分寫的是母親好客;第5自然段寫母親有求必應,喜歡幫人做事,寧吃虧,不斗氣;第6自然段寫母親并不軟弱,保護著兒女。綜合這些內容,就很容易概括出母親的形象。 4.這句話說的是母親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她給了“我”更多的知識之外的教育。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母親的言行對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母親言傳身教,能夠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不可小覷。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結合“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這句話在文中的位置可知,這是一句總結性的話語,顯然是對全文的一個總括。另外,從文章的最后一段的內容可以看出,該段與這句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最后一段所談及的三個方面“長大成人”“不十分壞的人”“性格、習慣”正是母親給“我”的“生命的教育”。找到這些內容后,對其進行思考分析,用簡潔恰當?shù)恼Z言表述出來即可。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搬不動的村莊 許松濤 村莊拆遷了,村人都離開了,門前場院上的樹,挖的挖,砍的砍,剩下的幾株,都是不起眼的了,拆走的門窗,磕壞的墻,露出了凋敝的底色來,凄涼之態(tài)不堪入目。尚未被水泥鋼筋封鎖的地盤上,沿著公路、河渠的堤壩,從被翻開的地角,還能找到一絲半點的農耕殘片——那些不規(guī)則的巴掌大的地塊,不過,已全無原先理直氣壯的樣子了,倒是像個童養(yǎng)媳,蜷縮在大塊區(qū)域的邊緣。 這幾塊不規(guī)則的地,從某種角度上看,已經很“丑陋”了。不過,從中可以看到地背后藏掖著的執(zhí)拗與頑強,畢竟,它始終存在著,哪怕是一點點,也代表了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 一個沉默的老人,終年守在路邊的一間沒有了門窗的門洞里,這里是他原來的家,老人的新家已經搬進了集體規(guī)劃的居民小區(qū),小區(qū)的房子都是統(tǒng)一按圖紙規(guī)劃建筑的漂亮的新居,因為離得并不遠,老人每天都回到老房子里,坐在門洞前,對著門前寬闊的大路上如潮的車流人流,無所事事地瞭望著,任何人也猜不透老人在瞭望什么。老人的眼神空洞洞的,目光呆滯,顯然,他對眼前的事情并不感興趣。他只是愿意呆在這里,這里是他的世界,雖然眼前景象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可在老人心里村莊并沒有搬走,這兒仍然是他的全部人生。他的一生,還沒來得及闖蕩世界,就將在這日漸光鮮的趨勢前走到盡頭了,就像一個和尚守著他的破廟,守著他的忠誠,守著他的說不清的淡定,他就要在這樣黑乎乎的門洞前守著他剩下的時光。 這是搬不動的村莊?是的,與其說他守著他的時光,不如說他守著他的過去。他的過去有什么呢?財富?沒有。笑話了。他的財富就是鋤頭、釘耙、鐵鍬、糞桶、木锨……村莊僅僅是一個地理意義的存在,還是某個人的中心?自從村莊被正式拆走,老人就像家里的鐘停了擺,找不到北了。如果要讓自己找到原來的感覺,老人必須回來,回到這個空空的破敗的村落來,才能把自己留在真實的世界里,過著安定的日子。這就是一個老人的心思。 瞧,他又拿起了他的鋤頭,他的水瓢,他又要像以前一樣勞動了。你不用進到他的小屋里就可發(fā)現(xiàn),他的小屋外有個低矮的豬圈棚,棚子里早就沒豬了,卻放著他的那些剩下來的農具。每件農具都跟了他一輩子,粘著他的汗滴,粘著他的口液,雖然它們也退休了,也要更新?lián)Q代,但這不影響老人對農具的依戀和親熱。好在,村莊拆走后,這些斷壁殘垣還沒來得及鏟平,一切都在顯示它的后時代,老人與之廝守一生的村莊,從感覺中遠離,通過的是一件件熟悉的農事和農具的減少。老人對農具,已經不是純粹地為了農事而需要,這,或許與當年老人還是一個青少年時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奇怪的是,老人經過這么漫長的歲月,慢慢慢慢地與農具有了親密無間的情感,他們的距離接近再接近,終于連成一體了,老人望見農具就望見了自己,自己不知不覺走近了農具就隱身于農具,天高地闊,白云孤獨而輕盈,農具在老人手里,就如老人自己的大腦、自己的手、自己要說的語言、自己要達到的土層的深度一樣,非常巧妙地與老人融為一體,可以說,有了一輩子的親密相依相偎,農具與老人是一個完整的糅合體了,沒有人能把這兩者拆開。與農具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人最終意識到:有些時候,農具就是老人,老人就是農具,沒有農具的老人就什么也不是,不是一個真正的農民出身的老人,更不是他自己。農具休息在屋外的腳屋里,老人酣睡在舊了的老房子里,這就是老人所擁有的氣場。沒有農具,老人雖然表面上看,是一個與別的老人沒有區(qū)別的老人,有頭,有臉,有呼吸,有動作,但已經是一個別人,這只有老人自己感覺得出來,老人的心是空的,人是飄的,做事是走神的,離開農具就渾身不自在,就好比一具行尸走肉的軀殼,就像一個皮影人。皮影人你知道嗎?就是木偶,或者說是木偶在燈光照耀下的影子。從某個角度看,沒有農具,老人就停止了思想;沒有農具的老人,就恰如掛在樹梢上的一具蟬的空殼。 (有刪改) 5.本文在敘述與描寫時,主要采用了第三人稱的形式,請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最后兩段為例,簡要分析本文在語言方面的兩個主要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文本簡要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①便于以冷靜的態(tài)度客觀真實地描繪出老人生活的大背景,給人一種凄涼之感。②能夠清晰地捕捉老人的表情、動作等細節(jié),刻畫出失去土地的老人滄桑無奈的心境,給人以真實感。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首先要仔細分析題目中的兩個關鍵詞,“第三人稱”“好處”,然后聯(lián)系第三人稱在行文中常見的表達效果(不受時空限制,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能深入地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全視角,更客觀,給人以真實感等等)作答即可。 6.該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被戕害的土地以及以土地為生命依托的農人骨子里的倔強。 解析:本題考查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作答本題可以從重要詞語、修辭手法以及文章主旨等角度切入,同時還要注意“手法+內容+表達效果”的答題范式。其中,表現(xiàn)手法可以從修辭手法的角度或表達方式的角度進行分析,然后再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 7.①形象生動。如“老人就像家里的鐘停了擺,找不到北了”,用恰當?shù)谋扔鲗懗隽死先说拿悦Ec失落,語言形象生動。②含蓄蘊藉。如“慢慢慢慢地與農具有了親密無間的情感,他們的距離接近再接近,終于連成一體了”,語言含義豐富,透露出老人與農具、老人與土地之間那種濃濃的難以割舍的情感。③整散結合。如“沒有農具,老人雖然表面上看,是一個與別的老人沒有區(qū)別的老人,有頭,有臉,有呼吸,有動作,但已經是一個別人,這只有老人自己感覺得出來,老人的心是空的,人是飄的,做事是走神的,離開農具就渾身不自在”,使文章具有韻律美,而且更好地表現(xiàn)了老人離開農具、離開土地后的失落狀態(tài)。 解析:本題考查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時,考生可以從語言風格、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同時還要注意在具體分析時要結合文中具體的示例加以說明。 8.①對失去土地的農民的同情。②對城市化進程(或工業(yè)文明)沖擊鄉(xiāng)村生活的現(xiàn)狀的擔憂。③對質樸的農村生活的眷戀。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注意立足于全文,抓住文章的主旨,注意文中反映作者情感傾向的抒情性與議論性語句,注意作者集中筆墨刻畫的重點與細節(jié)。-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22 散文閱讀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一輪 復習 課時 作業(yè) 22 散文 閱讀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318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