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五年級下冊19-29備課.doc
《魯教版五年級下冊19-29備課.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魯教版五年級下冊19-29備課.doc(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9 燈光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重點難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作業(yè):查找相關資料以及烈士的故事 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 《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王愿堅)王愿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堕W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有他一個。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字詞) ?。ㄈ?、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ㄈ囊活^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寫的是現在,其余寫的都是往事。) 2、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內容,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說一說。再請幾個學生裝在全班說說,然后組織學生評議。 (四)、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1、學生默讀這部分內容,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和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他把頭靠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 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質疑,互相討論。 (1)、學生質疑:為什么看到這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萬盞燈”——這么多得燈,大放光明,廣場周圍還有許多“宏偉的建筑”,說明祖國的建設突飛猛進,所以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學生質疑: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ê赂睜I長的話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國的下一代,希望能夠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郝副營長所說的"多好??!"是指孩子們在這光亮的燈下學習、生活是多么幸福?。°裤降膬热菘赡苁牵旱雀锩鼊倮?,勞動人民將為建設祖國、為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為地主資本家賣命,他們的子女將有可能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讀書學習,不再像父輩那樣被剝奪上學的權利------) 4、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睂@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ㄗ寣W生聯系課文內容,聯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實際充分發(fā)言,通過討論,體會到這句話含義深刻,表現了革命先烈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為后代謀幸福的無私奉獻精神。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無數先烈正是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我們生活在這幸福之中,不能忘記犧牲自己性命的先烈們。) ?。ㄎ澹⒂懈星榈乩首x回憶往事的這一部分內容 五下 20 為人民服務 一、教學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難點是如何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怎樣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作業(yè):查找毛澤東、張思德的相關資料 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人物、背景。 1、揭題 2、簡介人物 張思德,1932年參加革命,是中央警衛(wèi)團的戰(zhàn)士,經過長征,負過傷,是個忠實地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1944年,因大生產運動的需要,被派去燒炭,因炭窯倒塌而犧牲。 3、簡介背景 這是毛澤東主席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當時正處于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階段,困難很多。毛澤東同志在追悼張思德的同時,講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團結起來,爭取抗戰(zhàn)的勝利。 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 司馬遷 鴻毛 李鼎銘 鴻毛——鴻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所:處所、地方。 買力——盡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會——開沉痛的懷念死者的會。 2、畫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相機糾錯。 2、說說毛主席為什么寫這篇文章?文章的觀點是什么? 四、再讀課文,抓住中心。 1、自讀課文,用“~~~~~”畫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學習第一節(jié) 3、自讀第二節(jié),思考: (1)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2)仔細讀讀,這幾句話中哪句最重要,為什么? ?。?)指導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必有的人比 (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要輕) ?。?)歸納段意,人死的兩種不同意義 ?。?)歸納學法,找中心句,歸納段意 4、想想,還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 ?。ń?、董存瑞、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雷鋒等,英雄人物。說說他們是怎樣對待生死,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回憶第二節(jié)的學法 二、學習第三節(jié) 1、運用第二節(jié)的學法自學第三節(jié) 2、交流 段意: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3、“因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帶有這些關聯詞語的句子,想想,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每句說的是什么?齊讀這4個句子。 4、舉了什么例子來說明?為什么舉這個例子? 理解: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社會背景:抗日戰(zhàn)爭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和封鎖,抗日根據地面臨著物資極端缺乏的困難。陜北開門人士李鼎銘先生建議縮小機構,精簡人員,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我們黨采納了他的建議,結果部隊,機關變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讀課文,試著背誦。 四、學習第五節(jié) 1、指名讀 2、齊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圍繞什么來寫的,寫了幾層意思。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反復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1 3、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4、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一共講了幾層意思? 二、聯系實際,談體會 1、聯系張思德同志的生平,說說他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 2、談談怎樣掌握知識,提高思想覺悟,打下為人民服務的基礎。 3、作為一個小學生怎樣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4、作為小學生怎樣力所能及地為人民服務? 5、說說你周圍的人為人民服務的例子。 6、說說你自己為人民服務的例子。 三、反復談第三、四節(jié),直至成誦。 1、回憶第三節(jié),按“說理——舉例——說理”把它分為三層; 2、回憶第四節(jié)有哪三層,每層各講了些什么。 3、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背。 四、作業(yè) 1、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 (1)( ?。┪沂菫槿嗣穹盏?,( ?。?,如果有缺點,( ?。┎慌聞e人批評指出。 ?。?)( ?。┠阏f的對,我們( ?。└恼?。 ?。?)( ?。┧亲鲞^一些有意的工作,我們( ?。┮o他們送葬開追悼會。 2、修改病句。 ?。?)他出席了學校舉行的秋季運動會短跑競賽。 ?。?)六年級的同學都尊重小學生守則。 ?。?)這本書我整整用了半天的時間才看完。 21 一夜的工作 主備人:董雪梅 2012-2013學年 五年級下學期語文 備課時間:2013-5-1 上課時間:2013、5、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能區(qū)分“瀏覽”與“審閱”、“詢問”與“咨詢”、“簡單”與“簡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周總理一夜工作的情景,體會周總理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重點難點: 了解周總理一夜工作的情景,體會周總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簡樸。 體會作者的情感,感悟周總理的人格魅力。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作業(yè):了解周總理的事跡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情感 1、師有感情地誦讀《有的人》第一節(jié) 2、導入新課:這兩句詩有些深奧,不過,學了《一夜的工作》(板題),同學們一定會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的。 3、介紹作者何其芳,介紹周總理的身份及有關課文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學習字詞。 2、分段,概括段意。 3、再讀課文,畫出點明中心的句子 二、重點深究第二段 1、默讀課文,分別畫出表現周總理勞苦和簡樸的重點語句。 相機出示有關的語句。 2、我走進總理的辦公室。這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 (理解“陳設”、“極其”、“如此而已”,體會“一個”、“不大”,“兩張”、“小”、“一盞”。強調了陳設極其簡單。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與極其簡單的擺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總理的生活極其簡樸) 3、值班室的同志送來兩杯熱騰騰的綠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寫字臺上,總理讓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ㄉ撞⒉欢?,可以數得清顆數,好象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 ?。üぷ鞯姆敝嘏c食物的簡單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不僅表現了周總理生活極其簡樸,也進一步突出了總理的勞苦,讀起來令人感到周總理形象高大,品德感人) 4、指導學生朗讀這兩部分,體會總理的高尚品質。 三、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周總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作者是怎樣記敘周總理生活簡樸的,你有什么感受。 二、繼續(xù)學習第二段 學生說出感受最深的語句,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相機出示 1、總理見了我,指著寫字臺上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說:“我今晚要批這些文件,你們送來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覺,到時候叫你?!? “一疊”,數量詞,一堆的意思?!耙怀邅砀摺?,表明文件之多。短短的一個夜晚,要批閱一尺來高的文件,說明周總理工作十分繁忙、緊張,工作量很大。 2、“他一句一句的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而是一邊看一邊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問我一兩句。夜很靜,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總理才審閱完,把稿子交給了我 這是寫周總理審稿的情形?!盀g覽”是大略的看。周總理不是”瀏覽”,而是一句一句的審閱。說明周總理對每句話都認真思考,充分反映了周總理審閱文件的嚴肅認真,一絲不茍。聯系前面可以想象的那“一尺來高的文件”,也是這樣審閱完的。說明總理一夜工作多么辛勞!一夜的時間批閱完了“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也說明總理工作效率很高 3、喝了一會茶,就聽見公雞喔喔的叫明了??偫碚酒饋韺ξ艺f:“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覺,下午還要參加活動。你也回去睡覺吧?!? “喝了一會茶”,表明休息時間非常短。“公雞喔喔的叫明了”,表示天亮了。再聯系課文前面的內容,周總理讓作者去睡覺,自己一直在批閱文件,叫醒作者后又用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審閱完”這最后一篇稿子,現在剛喝了一會茶,天就亮了。說明周總理工作了整整一夜,工作時間多么長??!工作到天亮才休息,下午又要“參加活動”,可見周總理是日以繼夜的工作,工作勞苦。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并體會周總理的品質。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自由朗讀,談談讀后的感想。 2、“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是由“一夜的工作”而聯想到的??偫磉@一夜的工作是他一生工作的縮影。 四、總結全文 1、默讀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 2、教師總結: 寫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寫出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來寫,對于《一夜的工作》來講,能親眼見到周總理一夜的工作,這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令他刻骨銘心,不能忘懷。在寫事的時候,要帶著感情寫,把自己的感情融進去,邊敘事邊抒情,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會真切感人 五、練習 選合適的詞語填在下面的括號里。 詞:簡便、簡單、簡樸、簡陋、簡練 課文(簡單) 設備(簡陋) 生活(簡樸) 穿戴(簡樸) 方法(簡單) 擺設(簡單) 房屋(簡陋) 操作(簡單) 語句(簡練) 陳設(簡陋) 內容(簡練) 問題(簡單) 六、教后反思: 何其芳的文章也如周總理的為人一樣,質樸、簡約,孩子們十分喜歡,也從字里行間中體會到了周總理的工作辛勞、生活簡樸,從中受益! 五下 語文園地五 一、教學目標: 1、以“我的理想”為題,進行習作。 2、學習列簡單提綱。嘗試前后照應的寫法。表達自己內在的真實體驗,并能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評議與欣賞,感受習作的快樂。 3、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認識到樹立理想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情感。 4、回顧本組課文所記錄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跡。交流時,學生可以著重回憶感動自己、震撼自己的一個片段、一個細節(jié)。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嘗試用簡要的語言比較全面地介紹革命先輩的事跡,以考驗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5、回顧本組課文寫法上的特點。例如,采用倒敘的寫法,以第一人稱來敘述,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妒昵暗幕貞洝肥孜埠魬?,結構緊湊;《燈光》線索清晰,細節(jié)描寫突出;《一夜的工作》以小見大,敘議結合。還有一篇課文《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引導學生再次回顧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的。 6、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囚歌》,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囚歌》中所蘊涵的葉挺將軍“峻烈的正義感和挺進的人生觀”。 二、重點難點: 寫清為什么有這個理想 及怎樣實現 寫具體,寫詳實 引導學生閱讀革命題材的小說,如《紅巖》、《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赤色小子》等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作業(yè):搜集關于理想的名言 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名言導入 1、教師大屏幕出示理想的名言:學生齊讀 2、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言 3、教師由名言揭示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明確要求 1. 師出示習作要求。 2.指讀習作要求? 3.這是篇命題作文,內容就是寫——《我的理想》, 板書我的理想。 4.本次習作要求我們寫清楚哪些方面?(1)理想是什么2)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理想3)怎樣去實現理想) 5.這樣看來,我們本次的習作層次很清楚,可以大致分為這樣三個部分,課前老師也讓同學們查閱了很多優(yōu)美范文,作文的第一段,我們可以怎樣開頭呢?(名言、舉例子、回憶等),同學們在習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借鑒其中的一種形式,簡明扼要地表達文章的主旨。 6.一個人的理想不是憑空產生的,也許是源于一個感人的故事,也許是受一個人的影響,也許是因為看了一本書,也許是因為好友的一句話而受的啟發(fā)……回顧課文《燈光》一課中的郝副營長,他是因為什么而樹立要讓將來的孩子們都用上電燈這樣的理想的?(書中的一幅插圖)課下,我們也查閱了很多名人因為某些原因而樹立自己理想的故事,誰來說一說?你是因為什么而樹立自己的理想?(指名說、同桌交流) 7、同學們的理想美麗而且遠大,可是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我們需要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學生交流) 三、獨立寫作 1. 學生按照黑板的寫作提綱,自主地練習口述。 2.動筆開始寫作 3.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班交流 指名讀習作,其余學生聽習作,并給予評價。 五、本課小結 理想要靠自己去實現。老師衷心地希望同學們能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努力,將來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第三四課時 一、復習聽寫,檢查改錯 1.聽寫“詞語盤點”中的詞語,注意把字寫好,注意聽寫速度。 2.對照“詞語盤點”檢查改錯。 3.全班交流:提醒容易寫錯的字詞。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自由交流學習收獲。 (1)瀏覽本組教材,在小組里交流學習收獲。 (2)在全班交流學習收獲,可以從內容、思想感情、寫法、議論文特點等方面自由談論。 2.了解課本“交流平臺”中小林和小東交流了一些什么? 3.著重交流“首尾呼應”的寫法。 回顧學過的哪些課文運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比如,《十六年前的回憶》《匆匆》《頂碗少年》。) 教師小結:在我們自己的習作中,也可以運用首尾照應的寫法來表達我們的情感?!敖涣髌脚_”也啟示我們:讀書不僅要讀懂內容,要體會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還要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三、學習“日積月累” 1.朗讀《囚歌》,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2.了解葉挺生平及《囚歌》寫作背景。 葉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軍事家,曾任新四軍軍長。后來被國民黨長期囚禁,堅決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這首詩就是他在重慶被囚禁時寫的。 3.引導學生談讀了《囚歌》的感受,體會葉挺的堅定信念和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囚歌》。 (2)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回憶,還知道哪些革命詩抄?并引導了解教材最后“綜合復習”中《獄中聯歡》的對聯。 四、學習“課外書屋” 1.引入“課外書屋”:從《囚歌》和《獄中聯歡》引出小說《紅巖》,進而引導讀“課外書屋”的提示,了解像《紅巖》一樣的革命題材的小說有很多。 2.自由交流:說說自己了解哪本小說,或者小說中的某個情節(jié),某個人物形象,借以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 3.鼓勵課外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生的好習慣。 六、教后反思: 葉挺囚歌的視頻觀賞和配樂朗讀著實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孩子們儼如一個個小朗誦家,像模像樣,是個也在這樣的氛圍中被孩子們背過記住,存于腦海當中! 五下 22 賣火柴的小女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 二、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作業(yè):搜集安徒生的資料以及寫寫相對小女孩的話語 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你們都聽說過嗎?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話,你們知道這篇童話是誰寫的?(世界著名的丹麥兒童文學作家安徒生) 介紹安徒生。(資料附后) 這篇童話非常感人,你們自己先讀讀,看能不能讀懂。 二、自學課文 1. 我們讀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題目;提出“賣”的寫法)看了題目你怎么想? 2. 接著我們要讀全文了,在讀全文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先寫的什么,再寫的什么) 3. 弄清了文章先寫的什么,接著寫的什么,最后寫什么,分段就方便了,現在你們試著先分段。 4. 分段、編寫段意: 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為沒有賣掉火柴,不敢回家。 第二段:小女孩坐在墻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展開了美好的幻想。 第三段:小女孩在大年三十夜凍死路旁。 一、范讀課文。 現在你們再聽老師讀讀。 二、講讀第一段。 1. 這是一個童話故事,一開始我們要弄清故事發(fā)生的什么? ?。〞r間―――大年夜,一個下著雪的又黑又冷的晚上。 地點―――街上?! ? 人物―――赤著腳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2. 你們自己讀讀想想,這一段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全段的意思?(可憐的小女孩!) 3. 出示圖畫(或引導學生想象畫面):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赤著腳在寒風中行走。 描述:這幅圖把我們帶到遙遠而古老的丹麥,安徒生的故鄉(xiāng),你們看,遠處的高樓燈光通明,人們都在自己溫暖的,歡度圣誕節(jié),然而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她卻怎樣呢? “可憐的小女孩”,后面是一個感嘆號,這里寄托了作者對小女孩的無限同情?,F在我們看圖,讀讀課文,說說小女孩怎么可憐,也可以用這一句話,來結束你的這一段話。 思考、準備。 描述 提示:為了突出小女孩的可憐,還應該描述背景,根據課文描寫的內容,天冷,大年夜,又黑又冷,你們想,怎樣用背景來襯托小女孩孤苦? 繼續(xù)描述。 結合學生描述指點: “天冷極了“與”“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較。 突出“大年三十夜”“這是一年最后一天―――大年夜”, “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闭n文一開始點明這個特定的時間。第一個破折號表示什么?(表示注釋說明)后面又強調,這第二個破折號呢?(表示進一步說明)這里兩次寫“大年夜”,因為這是人們一年一度團聚的時刻。同學們你們大年夜是怎么度過的,你們喜歡過嗎:“賣火柴扔小女孩”她是人,而且是孩子,她當然也并不例外地希望在這三十大年夜和家里的人團聚在一起:所以“她忘不了這個,她可忘不了這個”。加上“可”更加強調忘不了。 4. 結合朗讀一、二兩句和第三節(jié)。 5. 同學們,從課文的描寫中,我們不難看出,小女孩家里一定怎樣,一個字?(窮)而且是很窮,窮到什么程度呢,誰能根據課文內容說說。提示句式:“連......也”說一句話。 朗讀全段。 小結: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為沒有賣掉火柴,不能回家。 第二課時 一、描述導入。 上一課我們學了課文的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天冷極了,小女孩又冷又餓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里走著,最后就坐在了墻角里,這樣冷的天在雪地里,那該多冷啊! 于是,她擦著火柴來取暖,借著微弱的火柴的光亮,她展開發(fā)美妙的幻想。 二、自學課文。 1. 現在我們看,前后一共幾次擦著了火柴。 看第二段又可以分成幾個層次。 指點:這是一篇童話。童話總是充滿了幻想,沒有幻想就沒有童話。我們在學習童話的時候,應該學會區(qū)分哪是寫實,哪是幻想,現在我們就一層一層地來學,先學第一次擦火柴,哪是寫實的,哪是幻想的,自學分層次。 2. 講讀第一層。 指名讀第一層。 ?。?)通過指導來理解句子。 天冷極了,“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 “凍僵”可以看出她冷的程度,要突出。練習讀“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 這時她心里產生了什么愿望? 渲染:“她多么需要溫暖啊”,于是她想,“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非??隙ǖ模梢娝涞某潭?,因此這句中的“小小的”“有好處的”要強調。下面接著她想,“她敢從成把的......嗎?”這一句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她敢嗎?“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因為這是賣錢的,小女孩是以賣火柴為生的。) (2)指導朗讀: 從“她敢嗎?”到“她終于抽出一根”這又說明什么?(她太冷了也顧不得了)朗讀時這兩句話后面停頓要長些,有一個思想斗爭的過程。 下面,火柴燃起來了。 要讀得歡快些。因為在這一瞬間,小女孩忘掉了眼前的饑餓和寒冷的痛苦?!昂喼薄币獜娬{。再指名讀,看好后面的標點。 ?。?)(出示圖畫:小女孩坐在墻角擦亮了火柴) (4)借著這明亮的火焰,你們看著圖想,小女孩她覺得怎么樣? 女生輪讀. ?。?)讀到這里,我仿佛聽見了小女孩的聲音,你們聽到了嗎?你們好像聽到她們在說什么?(她自言自語地說:“好暖和呀!”“多好的火爐啊!”) (6)現在你們想想為什么說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因為這一道火焰,使她仿佛看見一閃亮的火爐,而且自己正坐火爐旁邊。)“奇異”就是不同一般的。 ?。?)在幻想中是這樣的溫暖、舒服,然而當火柴滅了以后,又是怎樣的情景呢?(不要求回答)你們想,表示還是和原來一樣,可以用上哪些詞兒?(仍然、仍舊、依舊、依然、還是)你能不能選其中一個說說,小女孩還是那樣冷;最后能從幾個方面說,火柴滅了,“依然是......耳邊依然是.......她身上依然是.......” 若更進一層后還可以怎樣補充說明,“不,她覺得比先前更冷了?!? (8)朗讀全節(jié)。 第一層女生輕聲朗讀;第二層指名女生讀;第三層男女輕聲齊讀。 幻想中這樣溫暖,現實中是這樣寒冷,通過幻想更襯托出小女孩的冷。 4.講讀。第二層: (5)她又擦了一根,這次她幻想著什么?請小朋友自學。 ?。?)思考:在小女孩的幻想中,那烤鵝的肚子里,為什么要填滿蘋果和桔子;又為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蹣跚地一直向她走來?(餓得厲害,馬上就可以吃) ?。?)最主要的詞語是什么?做上記號。“從這一堵又厚又冷的墻”使你聯想到什么? ?。?)(例話:墻那邊一定是富人家,屋里面燒著火爐,暖和和的,他們正圍著桌子共進晚餐,桌上是豐盛的菜肴,貧富是多么不同,如同隔著一堵又冷又厚的墻,墻里外兩個世界。) 4.講讀。第三層: ?。?)當她第三次擦燃火柴時,她感到什么? 釋:圣誕樹,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過春節(jié),西文許多國家過圣誕節(jié)。他們的大年三十夜就是圣誕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過圣誕節(jié),有錢的人家即點起漂亮的圣誕樹,圣誕樹上點上許多蠟燭,掛著玩具畫片,有時還會有人扮圣誕老人,送給孩子們許多禮物。在圣誕樹下,孩子們感到快活極了。而像小女孩這樣窮的人家是不會有這漂亮的圣誕樹的,所以她只能是在想象里看到。還不能直接看到,只能是透過玻璃門遠遠地看著。 ?。?)課文上先說“她坐在圣誕樹下”,后來說她“向畫片伸出手”,從“坐著”到“伸出”,這里有哪些動作課文沒有寫出來,你能想象到嗎?在說的過程中,最好能用上“翠綠的”“明晃晃的”“在向她眨眼”。 ?。?)想象性片斷描述。 ?。?)而當火柴滅了以后,她想的又是什么呢?(“有一個什么人快要死了”) (5)描述:燭光成了星光,離她太遠了,因為她是不可能坐在圣誕樹下。悲涼的心境使她從落下的星星想到的是“有一個什么人快死了?——是病死、凍死、或是餓死,充滿了憂傷?!? ?。?)“因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告訴她的”,如果請你分析這個句子,說說其中表現奶奶愛她的字眼是什么?(唯一、疼她、活著的時候)這一句描寫中,從側面告訴我們幾層意思:①奶奶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疼她的人,也就是除了奶奶,沒有別的人疼她了。②而這唯一疼她的人又死了,她就更孤苦仃,沒有一點愛,不僅在自然環(huán)境里,她身體覺得“冷”,沒有伶一點溫暖,她的生活中,心里也是“冷”的,沒有一點溫暖。 (7)想想,這句話是怎么說的。 “有一個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 ]說。 指名讀。三個學生,一人讀一段。 小結: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劃著了火柴,在亮光中小女孩幻想著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 ? 第三課時 一、導入:上一課我們學到賣火柴的小女孩,三次擦燃了火柴,展開了美妙的幻想,但每一次幻想都隨著火柴的熄滅而破滅。 ?。ǔ鍪緢D畫:在原先已經出示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坐在墻角擦燃火柴的光圈上方添上了一個幻想的畫面:奶奶微笑著摟著小女孩。)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第四部分。 你們看: 1.描述:現在夜已經深了,天還在下著雪,風是這樣的尖冷。小女孩還坐在墻角里,她冷得更厲害了。她在墻上又擦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她仿佛看到了誰? 2.在亮光里,她看到了奶奶叫了起來,她看到奶奶為什么叫起來?她對奶奶說什么? 3.指名讀。 4.奶奶是唯一疼她的親人,所以一看到奶奶“情不自禁地”,(讀“奶奶”)在提示語后面的兩句話,哪一句是主要的?“急切地”祈求奶奶把她帶走,因為在這兒她再也活不下去了。 現在,假如你們就是小女孩,當那么溫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現再你的眼前時,你是怎樣的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又是怎樣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帶走。(通過擔當角色,把學生帶人課文描寫的情境。) 看圖齊讀。 三、講讀第二段第五部分。 1.為了把奶奶留住,她趕緊又擦火柴,這回不是一根,而是一整把,這是她最后一次擦火柴了。當這次火柴擦亮,她仿佛覺得怎么樣?請你讀第三部分。 2.自學,做記號。 Δ提出疑問; Δ分層次;(第一層:寫小女孩擦著了火柴; 第二層:小女孩在幻想中和奶奶飛走了。) Δ在小女孩的幻想中,奶奶怎么疼她,把主要的動詞畫下來;(“抱起來”“摟在懷中”“飛走了”) 3.再想一想,這一節(jié)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句?(“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保? 4.奶奶怎么疼她,又怎么飛走,請看圖。 ?。ǔ鍪净孟氘嬅妫? 5.現在請你們抓住這幾個動詞,看著圖想象一下,奶奶見到小孫女會怎么疼她,先怎樣,后怎樣,小女孩又會對奶奶訴說什么? 看圖、想象、描述。 6. 她倆飛到哪兒去,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边@是這一節(jié)主要的句子,為什么這是主要的?(概括前面節(jié)的內容,這是小女孩強烈追求的境界。) ?。?)比較讀:①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 ?、陲w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 為什么要先用“三個”來強調? (2)練:我們可以從全篇來看。 小女孩為什么幻想著自己坐在溫暖的火爐旁? 為佬幻想著噴香物質基礎烤鵝正向她走來? 這是為什么?回答時,注意胙“國為”。 ?。?)這說明之所以用“沒有......沒有......也沒有......”強調,是因為她的生活在極度的寒冷、饑餓和痛苦之中。如果她的生活像我們這樣溫暖,這樣幸福,她會不會產生這樣強烈的呢? 輕聲齊讀部分。 7.指點:結合朗讀指導,盡管安徒生爺爺用沒有......,沒有......,也沒有......來表達女孩臨前的美好幻想,但她真的能和奶奶飛到那兒去嗎?在十九世紀,樣的地方,世界上有嗎?在人間,窮人和窮有的孩子,活著就是生活中有寒冷、饑餓、痛苦;只有死了,才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因此小女孩飛向那里,實際上是向死亡走去。朗讀時既要把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渴求表達出,又要讀出這只不過是美好的幻想,把這種凄涼和悲慘讀出來。 正如上面的“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用快樂的語氣讀,嗎?這雖然是小女孩的幻想,但實際上這“光明是什么?快樂又是什么?” 指點:光明只不過是那火柴頭上燃起的一點微弱光亮,周圍依然是一片黑暗,這快樂只是和已經死去的唯一的奶奶抱在一起,這又是多么的可憐、可悲,所以不能用歡快的語調讀。 △朗讀示范。 速度要慢,因“光明”實際上是黑暗,“快樂”實際上是痛苦。 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意味著起向死亡。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讀起來就知道該怎樣的語句。 △齊讀。 △女生齊讀。 現在你們懂了嗎?三次幻想得樣美妙,是為了什么? 特點:越是幻想美妙,越感到現實的悲慘。 段意:美妙的幻想,悲慘的現實。 四、讀講課文第三段。 1. 導入:事實正是如此,小女孩凍死了,現在我們看第三段。 2. 自己輕輕地讀讀想想,那是一幅怎樣凄慘的畫面。 ?。ㄗ詫W、想象) 3.“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這一句為什么要重復?想一想,在舊年的大年夜當富人或富人的孩子在做什么的時候,她凍死了。 誰能說一句話,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當富人......的時候”,凍死了,強調社會的不公平。 4. 釋疑:她“為什么帶著微笑”而小揚科卻是“睜著眼睛,眼珠不再動了?!? 小揚科被地主管家活活打死,他是含著滿腔的仇恨冤屈而死的。而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悲慘,。寫小女孩含笑而死,從里表現了安徒生對小女孩深切的同情和愛。小女孩死得太慘,她活著不能得到的,而又是她追求的快樂、幸福,讓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幻想中享受一下吧,但這樣一寫更感到現實的冷酷,我們讀者更感到小女孩的遭遇是太凄慘了。 但是,當時人們不理解她?!八虢o自己暖和一下......”他們只知道她窮,她苦,她凍死了。今天我們理解了,想得很多也很深,很好。 五、總結全文。 1. 學到這里,我們明白了,這個童話寫的是什么事,請用題目做主語,把句子補充完整。可以加上時間、環(huán)境。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賣火柴的小女孩______。 2. 現在我們看一下全文。 因為是凍死,課文中寫“冷”得很多,請你從課文找一找含有“冷”的詞語或句子。一起找。板書: 天冷極了 天又黑又冷 小女孩又餓又冷 更冷了 家里和街上一樣的冷 一堵又厚又冷的 請用“冷”組詞,然后組成詞組,說說小女孩所處的環(huán)境。我們可以從天氣說起,先說自己然后說那社會。 寒冷的天氣 冰冷的雪地冷漠的社會 冰冷的寒風冷酷的世界 指點,深化主題:天氣寒冷,雪地冰冷,寒風尖冷,但更冷的是這冷漠的世界,是這冷酷的社會。 3. 現在想一想,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接在上面說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句子后面,再加一句來提示這個故事的中心,會嗎?(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冷酷) △從小女孩的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的悲慘遭遇,我自然地想到我國唐代詩人的兩句詩。 提示小黑板: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釋:朱門:指做官的有錢的人家。下面的意思懂嗎? 這句詩非常著名,它是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縮影。從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到這兩句詩,又從這兩句詩想到賣火柴的小女孩,說明不僅我國封建社會是這樣,當時的丹麥王國也是這樣。在今天的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窮苦的大人、小孩正生活在寒冷、饑餓,和痛苦的人,讓全世界的大人、兒童都生活在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光明、美好的社會里。 六、簡要復述。 明確了中心,要復述課文就容易多了。 要抓最重要的。什么時候,什么人在哪兒,怎么樣。主要情節(jié)、幻想、幻想著哪些,結果怎樣。 練習:簡要復述。 23 凡卡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fā)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tài)、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重點難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四、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查找契訶夫的資料 課件等相關資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踝x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ǘW習生字、新詞。 ?。ㄈ┮浴靶拧睘榫€索,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醪搅私庹n文內容。 ?。ǘ┙o課文分段,了解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翻譯小說——《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后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寫得真實感人。他寫了很多極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治和舊俄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經受到列寧的贊賞。今天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舊俄沙皇統治時期人民的悲慘生活。 ?。ǘ┳詫W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自己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弄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名字要讀順口。 3.思考下列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凡卡是怎樣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樣? (2)小說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凡卡給爺爺的信主要寫些什么? ?。ㄈz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要讀準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詞語解釋。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說的主人公。 阿里亞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瑪卡里奇:凡卡的爺爺。 日發(fā)略維夫:老爺,爺爺工作的那家莊園的莊園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爾,阿遼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制成。 崽子:常用來稱幼小的動物,這里是對老板幼兒的貶稱。 郵差:郵遞員的舊稱。 盧布、戈比:沙俄時使用的貨幣單位。一盧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節(jié)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W生討論后,老師小結:凡卡是一個才9歲的農村孩子,他沒有爹沒有娘,只有一個親人,就是他的爺爺。爺爺是個窮苦人,在鄉(xiāng)下給莊園主當守夜人。9歲的凡卡,3個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當學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慘。小說寫的是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這事發(fā)生在圣誕節(jié)前夜臨睡之前的一段時間里,凡卡寫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訴爺爺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爺爺帶他回鄉(xiāng)下去。) (四)給課文分段。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懶胖啊懶胚^程、寫信之后。) 2.按照這個順序將課文分為三段。 ?。ǖ?段:從開頭到“把那張紙鋪在講臺上”。第2段:從“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瑪卡里奇”。第3段:從“他很滿意”到課文結束。) ?。ㄎ澹┳鳂I(yè)。 1.抄寫詞語。(課內完成) 2.仔細閱讀課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寫了哪些內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私夥部ńo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ǘW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ㄈ┯懈星榈乩首x信的內容和插敘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私夥部ńo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ǘW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曁釂?。 文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ㄒ允フQ節(jié)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的。) ?。ǘW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么? ?。ǚ部ㄔ谀箍频膶W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里,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容?畫在書上。 ?。ǖ?、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容。) 3.信的內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 ?。á僦挥幸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三)學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內容? ?。ㄗ寣W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xiāng)下守夜的情景。) ?。?)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么? ?。?)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年老、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ㄌ嵝褜W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家鄉(xiāng)節(jié)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xiāng)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是“美”的。) (7)說說家鄉(xiāng)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寧靜、優(yōu)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jié)的氣氛之中。) ?。?)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ㄓ觅澝赖男那閬砝首x。) 小結: 這一部分關于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xiāng)節(jié)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心活動的。從這兩段插敘中,反映出凡卡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 3.導讀13、14自然段。 ?。?)凡卡寫到請爺爺“摘一顆金胡桃”時,又插敘了什么? ?。ā昂蜖敔斠粔K砍圣誕樹”這件事。) ?。?)凡卡回憶起砍圣誕樹這件事時,心情怎樣?可以用哪一個字來概括? ?。ㄐ那槭强鞓返???梢杂谩皹贰弊指爬?。) ?。?)從哪里可以體會出凡卡這種快樂的心情? ?。ā八肫鸬綐淞掷锶タ呈フQ樹的總是爺爺,爺爺總是帶著他去。多么快樂的日子呀!”“要砍圣誕樹了,爺爺先抽一斗煙,再吸一陣子鼻煙,還跟凍僵的小凡卡逗樂一會兒……) ?。?)帶著快樂的感情朗讀13、14自然段。 (凡卡這種快樂,是“苦中有樂”,朗讀時要帶著這種心情來讀。) 4.說一說插敘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對比作用,凡卡想到在農村的“樂”,更襯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爺爺帶他離開的迫切心情。) ?。ㄋ模┬〗Y: 在沙皇統治下的俄國農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樣美好嗎?不是的,那也是勞動人民的火坑,從爺爺挨凍、守夜、砍樹等足以說明爺爺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為凡卡在鄉(xiāng)下與親人在一起,得到爺爺的愛護,才產生農村生活比學徒生活好一點的想法。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爬ㄕn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文章的中心的。 ?。ǘw會課文結尾的作用。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爬ㄕn丈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文章的中心的。 ?。ǘw會課文結尾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默讀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說通過凡卡在圣誕節(jié)前給爺爺寫信這件事,真實地反映了舊俄沙皇時代窮孩子的悲慘命運。 作者是怎樣表達中心思想的?這篇文章為什么那么令人感動呢? (因為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真實具體,對凡卡寫信的內容及他的神態(tài)、動作、聯想都展開了細節(jié)描寫,寫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細節(jié),抓住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分析重點細節(ji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習第2段“寫信過程”的細節(jié)描寫。 ?。?)請同學朗讀“信的內容”,并思考:凡卡在給爺爺的信中都寫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寫得最具體? (告訴爺爺學徒生活的痛苦,受盡種種折磨。) ?。?)默讀“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頓打……我就要死了!……”。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作者是怎樣注意細節(jié)描寫的? ?。ǚ炙膶右馑迹孩侔ご?;②挨餓;③沒法睡;④離開這兒。抓住細節(jié),讓學生體會:為什么挨打?“不知不覺”說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隨手”又說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樣打凡卡的?揪、拖、戳、撈這些動詞說明了什么?“吃的呢?簡直沒有?!薄昂喼睕]有”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簡直沒有”?) 2.在寫信過程中凡卡回憶了哪些往事? ?。?)默讀“砍圣誕樹”這件事。 ?。ㄋ伎迹汉蜖敔斠粔K砍圣誕樹時,凍了的山林怎么樣?爺爺和凡卡冷得怎么樣?要砍圣誕樹時爺爺怎么樣?被砍的樹什么樣?砍樹的時候他們看見了什么?爺爺說了些什么?……體會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語句。) ?。?)說一說,從這些細節(jié)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 ?。?)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著吭吭地咳”這些細節(jié)中,我們不難看出砍圣誕樹實際上是一種挨冷受凍的苦活,可是為什么凡卡現在回憶起來卻覺得那么有趣呢? ?。ㄔ诒煅┑刂锌呈フQ樹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快樂、有趣,這正說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獨和痛苦。) 3.學習第3段課文“寫信之后”,體會課文結尾的作用。 ?。?)請同學們用上面的學習方法,自學第3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細節(jié)描寫,再說說你是怎樣體會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的。 ?。?)學生自學。 (3)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討論:凡卡的夢能不能實現?為什么? ?。ㄈ┛偨Y: 通過以上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本文結構比較復雜,它由三部分內容組成:作者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凡卡信的內容,寫信過程中凡卡的回憶,其中凡卡的信的內容是全文的重點。在這三部分內容的表達上,抓住了細節(jié),表現了凡卡,這個僅僅九歲的孩子復雜的內心活動,給爺爺寫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說明了他在莫斯科學徒生活的悲慘,使我們深深同情他的悲慘命運,更加痛恨那個吃人的黑暗社會。 ?。ㄋ模┳鳂I(yè)。 1.思考課后練習第2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魯教十冊24、魯賓孫漂流記 主備人:呂跟華 2012-2013學年 五年級下學期語文 備課時間:2013-5-3 上課時間:第九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了解《魯濱孫漂流記》這部長篇小說的梗概。 2、過程與方法: 瀏覽作品的精彩片段,激發(fā)起課外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zhàn)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頑強生存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 二、重點難點: 在快速閱讀中培養(yǎng)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與精神,激發(fā)起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難點 通過討論、摘抄或寫心得體會的形式,開展交流活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四、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魯教版五 年級 下冊 19 29 備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936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