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圖版地理必修1《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word教案.doc
《2019-2020年中圖版地理必修1《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中圖版地理必修1《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word教案.doc(3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中圖版地理必修1《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word教案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的內容位于中國地圖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是“大氣運動”這個重要內容的開篇和基礎性的內容?!盁崃Νh(huán)流和風的形成”為后面學習“大氣環(huán)流”“重要天氣系統(tǒng)”奠定知識基礎,也是分析氣候類型的形成和天氣變化所要依據(jù)的重要知識。 2、 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讓學生理解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因以及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 能力目標: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繪制熱力環(huán)流圖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學習中和生活中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維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和實際應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 難點:風的形成過程及等壓線圖上風向的判別。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本節(jié)課的教法指導思想是:利用最恰當?shù)慕虒W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熱情參與,積極思考,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具體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 1、 實驗教學法:通過實驗演示,獲得知識,驗證結果。 2、 圖式教學法:學生繪圖、析圖。 3、 探究式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探究,并因此獲得發(fā)展。 4、 情境教學法: 5、 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Flash動畫,彌補學生空間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教學過程: 解決步驟: 1、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正題。 播放Flash課件中插入的2003年9月2日發(fā)生在 深圳市的13號臺風“杜鵑”的視頻片段,讓學生感受 一下大氣運動的真實情況,并提出如下問題:大氣為什 么會運動?運動的能量來源是什么?大氣是怎樣運動的? 從而導入新的課題。 (板書課題:大氣運動) 2、 知識準備: 設計意圖 為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思考提供必要的知識。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1)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實驗演示:在空地上燒廢紙,讓學生注意觀察灰燼的運 動情況,并思考為什么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 (2)一般情況下,氣溫高處氣壓低,氣溫低處氣壓高; 空氣密度大,氣壓高,反之小。 (3)一般情況下,空氣從氣壓高處流向氣壓低處。 (4)一般情況下,海拔越高,氣壓越低; 海拔越低,氣壓越高。 有了以上知識后,可以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了。 設計意圖: 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自主探究學習,并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繪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板書:一、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 3、展示課件或在黑板上畫出如下圖: B(熱) A(冷) C(熱) 并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討論: A、B、C三地為什么會有冷熱差異?A、B、C三地氣壓 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空氣將發(fā)生怎樣的運動?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到講臺上畫出熱力環(huán)流圖。 然后,再用課件展示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如下圖) 高 低 高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創(chuàng)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比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更具有重要意義。 低 高 低 B(熱) A(冷) C(熱) 4、據(jù)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示意圖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 問題。 實際上,一些用心的同學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就有 地球上冷熱不均現(xiàn)象無處不在,讓學生利用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之一。 可能發(fā)現(xiàn)了問題,如:為什么示意圖上,海拔高處的氣 壓比海拔低處的氣壓還高呢?為什么圖上有的地方,大 氣從低壓處流向高壓處呢?等等。 結論是:冷熱不均是形成熱力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 (板書: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各地冷熱不均。) 5、理論聯(lián)系實際 讓學生利用熱力環(huán)流形成原理知識分析“城市風”、 山谷風、海陸風的形成原因。并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 作用,展示城市風、山谷風、海陸風的形成過程,將取 得很好的較果。 6、案例分析: 設計意圖 下圖中商業(yè)區(qū)和住宅區(qū)的居民發(fā)現(xiàn),當?shù)孛刻? 大氣污染的程度有明顯的日變化,試分析討論當?shù)卮髿? 設計意圖: 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加深和鞏固了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污染的日變化特點,并說明理由。由于資金的原因,該 城市的工業(yè)區(qū)、商業(yè)、文化及住宅區(qū)的布局暫時不能作 大規(guī)模調整。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減輕商業(yè)、文化及住 宅區(qū)所受的大氣污染? 7、承轉: 從上面的學習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氣運動有垂直方向上 的運動和水平方向上的運動,水平方向上的大氣運動就 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風,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風的形 成知識。 (板書: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的形成) 為下面的學習打下知識基礎。 解決步驟: 1、舊知鏈接:(可讓學生回答) (1)、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垂直。 (2)等壓線的定義:同一水平面上,氣壓值相等的點 的連線。 (3)、風向的定義:風的來向。 (4)、摩擦力方向的特點:與運動物體的方向相反。 2、新知講授: (1)、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定義:促使空氣由高壓流向低 壓的力,方向由高壓指向,并且垂直等壓線。 (板書:1、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定義:) (2)、形成風的三種情況: 此內容是本課時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學生掌握重點 突破難點,課件展示形成風的三種情況(以北半球為例), 充分利用Flash多媒體動畫課件,彌補學生空間想象力不足的缺點,突破教學難點。 邊展示課件,邊講解。并不斷提醒學生三個力與風向之 間的關系。 1015 1015 1015 1000 1000 1000 水平氣壓梯度力 考慮地轉偏向力 再考慮摩擦力 風向 氣壓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轉偏向力 然后,要學生上講臺畫出風向(以南半球為例),進一 設計意圖 步鞏固所學。 在以往的教學中常有學生提出此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不僅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科間知識的遷移能力。 (板書:2、形成風的三種情況) 3、問題探討: 利用物理學中“力的合成”知識,從理論上分析: (1)兩個力作用下形成的高空風風向是否有可能與等 壓線斜交? (2)三個力作用下形成的近地面風風向是否有可能與 等壓線平行? 講練結合,不僅可以很好地為教學內容服務,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且學生對好的題目很感興趣,容易接受,效果好。 4、名題點擊: 下圖中ABCD為北半球中緯度海平面上的點A、B兩點水 的沸點為99.95℃,C、D兩點水的沸點為99.80℃。關于 圖中O點的風向正確的是: A、西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 5、引導學生進行本課小結: 一、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二、形成熱力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地面的冷熱不均 三、形成風的三種情況: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再考慮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再考慮摩擦力的作用: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6、作業(yè)布置: 課后鞏固和強化所學內容。 1、下圖為南半球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圖1),風向正確的是: 2、讓有FLASH知識的同學設計一個“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的動畫圖, 并在班上展示給學生看。 附:板書設計 鞏固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是( ) A.地面輻射 B.大氣輻射 C.太陽輻射 D.大氣逆輻射 【答案】 C 2.關于熱力環(huán)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指空氣的垂直運動 B.指空氣水平運動 C.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 D.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大氣運動形式 【解析】 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包括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形式,是由空氣的冷熱不均造成的。 【答案】 C 3.北半球高空一飛機向西行,飛行員右側是高氣壓,左側是低氣壓,下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飛機逆風而行 B.飛機順風而行 C.風從南側吹來 D.風從北側吹來 【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由北向南,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風向向右偏轉,直到與等壓線平行,這時風從東向西吹。所以飛機順風飛行。 【答案】 B 4.人在南半球背風而立,高氣壓在他的( ) A.右前方 B.左前方 C.右后方 D.左后方 【解析】 地轉偏向力在南半球向左偏。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壓。背風而立,高壓應在左后方。 【答案】 D 5.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 ) A.地球引力 B.太陽輻射能 C.水平氣壓梯度力 D.地轉偏向力 【解析】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大氣產生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答案】 C 6.地區(qū)間的冷熱不均,首先引起大氣的( ) A.上升或下沉的垂直運動 B.上升運動 C.下沉運動 D.水平運動 【解析】 地區(qū)間的冷熱不均,引起空氣的上升或下沉的垂直運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氣壓的差異,然后產生空氣的水平運動。 【答案】 A 7.觀察圖2—12,想在圖中布局化工廠,應選在哪個位置最好( ) 【解析】 由于城市人口多,釋放出大量人為熱量使城市氣溫升高,空氣上升,近地面空氣又從郊區(qū)流向城市中心,并把污染物也帶入城市,為了盡量減輕對城市的污染,布局工業(yè)時,應在盛行風的下風向,并在城市風環(huán)流之外,以避免重復污染。 【答案】 A 8.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 A.高、低緯度間的熱量差異 B.地轉偏向力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 D.水平氣壓梯度力 【解析】 各緯度之間獲得太陽輻射能多少不同,造成各緯度之間的熱量差異,是產生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 【答案】 A 9.圖2—13為北太平洋海區(qū)。在甲、乙兩處測得水的沸點為99.4℃,在丙、丁兩處測得水的沸點為99.8℃,則近地面M點的風向為( ) 圖2—13 A.西北風 B.北風 C.東南風 D.西風 【答案】 C 二、雙項選擇題 10.關于熱力環(huán)流正確的敘述是( ) A.熱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 B.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冷熱不均引起的 C.空氣遇冷使空氣膨脹上升 D.氣流在垂直方向上總是由高壓指向低壓 【解析】 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地表冷熱不均引起的,熱的地方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諝庥隼湎喾矗谒椒较蛏蠚饬骺偸怯筛邏毫飨虻蛪?,氣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是由地表冷熱不均引起的。 【答案】 AB 11.圖2—14為熱力環(huán)流圖示,畫法正確的是( ) 圖2—14 【解析】 傍晚的山谷中熱量不易散失,谷內溫度要比山頂、山外高,故仍繼續(xù)著熱力環(huán)流,晴朗的白天地面升溫快,溫度高,空氣受熱上升,而海洋升溫慢,溫度低,空氣受冷下沉。 【答案】 BD 三、綜合題 12.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示意圖”(圖2—15),回答: 圖2—15 (1)圖中方框內是低壓還是高壓,用“高”或“低”填在圖中。 (2)從空氣的垂直運動來看:熱的地區(qū)空氣 ,冷的地區(qū)空氣 。 (3)從水平方向看:空氣從 氣壓流向 氣壓。 (4)乙圖的空氣環(huán)流是因 引起的,因此稱 環(huán)流。 【解析】 A地受熱多,近地面空氣膨脹上升,到上空積聚起來,使上空的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B、C兩地受熱少,空氣冷卻收縮下沉,上空的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在近地面,A地空氣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B、C兩地因有下沉氣流,近地面空氣增大,形成高氣壓。在水平方向上,空氣由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形成熱力環(huán)流。 【答案】 (1)甲圖A上為高壓,B、C上為低壓,乙圖A上為高壓,A下為低壓;B、C上為低壓,下為高壓。 (2)上升 下沉 (3)高 低 (4)地面冷熱不均 熱力 13.讀圖2—16完成相應的要求。 圖2—16 (1)在圖中標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和風向。 (2)判斷此圖屬于 (南、北)半球圖,判斷依據(jù)是 。 (3)此圖屬于 (高、低)空大氣運動,判斷理由是 。 【解析】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地轉偏向力始終垂直于風向;摩擦力與風向相反,對風有阻礙作用。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與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答案】 (1)如下圖 (2)北 風向在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上右偏 (3)低 高空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而圖中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14.讀圖2—17,完成下列題目。 圖2—17 (1)圖中V箭頭表示A空氣勻速運動方向,此圖是(南,北)半球氣壓分布圖。 (2)F1是力 ,與等壓線 ,且由 氣壓指向 氣壓,大小 。 (3)F2是 力,它與風向V ,對風速 影響。 (4)F3是 力,它與風向V 。 (5)F1、F2、F3三種力的合力為 。 【解析】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大小不變。地轉偏向力始終與風向垂直,對風速不影響,在南半球向左偏轉,摩擦力與風向相反。當三者合力為零時,風速大小不變,勻速運動。 【答案】 (1)南 (2)水平氣壓梯度 垂直 高 低 不變 (3)地轉偏向 垂直 不 (4)摩擦 相反 (5)零 第二課時 三圈環(huán)流與氣壓帶、風帶 一、學習目標: 1、 2、 在理解熱力環(huán)流的基礎上,理解三圈環(huán)流,并能繪制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示意圖 3、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guī)律。 二、教學重點難點與難點: 1.三圈環(huán)流 2.氣壓帶和風帶 三、教學方法: 1、 實驗探究 難點:重點即難點 課時:2課時 90N 60N 30N 0 一、三圈環(huán)流 二、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海洋 陸地 7月份 副熱帶高壓 亞洲低壓 1月份 副極地低壓 亞洲高壓 三、季風環(huán)流 概念、成因、分布及特點 教學過程 【復習】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大氣運動最經(jīng)常的是哪兩種形式? 【引入】 我們已經(jīng)知道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這也造成了高低緯度間溫度的差異。那么,這種溫度差異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講授】 1.大氣環(huán)流的概念及作用 閱讀課本P41,了解大氣環(huán)流的概念及作用。 冷卻 受熱 冷卻 圖1單圈環(huán)流 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 作用: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大氣環(huán)流的成因及單圈環(huán)流 成因1:高低緯度間溫度的差異 結果1:形成單圈環(huán)流 成因2:地轉偏向力 結果2:形成三圈環(huán)流 3.低緯環(huán)流 赤道上空:南風→西南風→西風 赤道地區(qū)上升的暖空氣,在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向北流,形成南風; 暖而輕的氣流 冷而重的氣流 極 鋒 極地高壓 副極地低壓 副熱帶高壓 高緯環(huán)流 中緯環(huán)流 冷而重的氣流 中緯和高緯環(huán)流 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風不斷偏轉成西南風;到30N附近形成西風 結果:形成副熱帶高壓帶 4.中緯環(huán)流和高緯環(huán)流 極鋒 副高→西南風(盛行西風) 極地高壓→東北風(極地東風) 小結:南半球相反。 5.氣壓帶和風帶 讀圖2.16,了解全球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位置。 注意南北半球的比較。 6.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讀圖2.17,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1)太陽直射點:隨季節(jié)變化而南北移動 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2)北半球:大致夏半年北移,冬半年南移。 (3)結論:不同季節(jié)出現(xiàn)完全不同的天氣、氣候狀況。 【總結】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1.三圈環(huán)流 2.氣壓帶和風帶 90N 60N 30N 0 【鞏固】 讀右圖,按要求完成: 1.在圖中畫箭頭表示組成環(huán)流的氣流方向。 2.寫出氣壓帶A、B的名稱,分析它們的不同成因。 3.寫出風帶C、D、E的名稱,說明它們的風向分析它們的成因 【布置作業(yè)】復習本節(jié) 鞏固練習(與第三課時在一起 第三課時 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一、學習目標: 1.觀察“模擬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實驗,說出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2.閱讀“1月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和“7月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說出北半球冬、夏季海陸氣壓中心的變化,并列表比較。 3.運用“亞洲冬季風和夏季風形成示意”圖,說出東亞季風風向的季節(jié)變化,分析歸納東亞季風的成因。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東亞季風的成因; 難點: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冬夏季海陸氣壓活動中心的變化。 三、教學方式: 探究式、講授式 四、教學流程: 課標要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人:上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的大氣環(huán)流是假設地表是均勻的,如果考慮到實際情況中的海陸分布、地形、地勢起伏等因素的影響,大氣環(huán)流將比上述情況復雜的多。 提問:夏季,到海濱游泳,沙灘和海水的溫度有什么不同? 實驗:“模擬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開燈5—10分鐘后 提問:水和沙的溫度有何變化? 關燈5—10分鐘后 提問:水和沙的溫度有何變化? 如何解釋這種現(xiàn)象? 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 小結:引導學生分析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及溫度變化對氣壓的影響。 多媒體演示: [夏季] 低壓 高壓 熱 [冬季] 高壓 低壓 冷 出示:1、7月等壓線圖,引導學生讀圖: 提問:1月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氣壓狀況? 7月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氣壓狀況? 小結: 亞歐大陸 北太平洋 1月 7月 過渡: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1、7月海陸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這種變化對東亞冬夏季風向有何影響? 引導學生閱讀:“亞洲冬季風和夏季風形成示意”圖, 提問:1月、7月季風源地、風向? 明確季風的概念。 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有規(guī)律的變化-------季風 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東亞季風的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形成東亞季風的主要原因。 小結: 冬季風 夏季風 源地 性質 風向 形成原因 課堂小結: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冬夏海陸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東亞季風的成因。 思考、回答 觀察并回答 觀察 讀圖 回答 歸納、總結、 填表 學生讀圖獲取信息 回答 學生總結歸納東亞季風的成因 歸納、總結、 填表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究問題的能力 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 培養(yǎng)總結、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 培養(yǎng)總結、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實驗(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北半球冬夏氣壓中心的變化----東亞季風的形成 海陸分布 鞏固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大氣環(huán)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閉合環(huán)流是實際存在的 B.各環(huán)流的位置是常年不動的 C.季風環(huán)流也是大氣環(huán)流的一個組成部分 D.大氣環(huán)流又分為低緯環(huán)流和高緯環(huán)流兩部分 【解析】 大氣環(huán)流是全球性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分為低緯、中緯、高緯三個部分,各環(huán)流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而發(fā)生變化。閉合環(huán)流是在不考慮大氣運動中的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為前提的,是不存在的。 【答案】 C 2.氣壓帶、風帶開始向北移動,是在下列哪個日期(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解析】 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每年的12月22日,氣壓帶、風帶也隨之移到最南的位置,從這里開始,氣壓帶、風帶又隨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 【答案】 D 3.氣壓帶與風帶的位置移動規(guī)律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與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一致 D.與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相反 【答案】 C 4.從副熱帶高壓帶流向赤道低壓帶的氣流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南半球的一支偏轉為 ( ) A.東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 【解析】 水平運動的物體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所以這支氣流在南半球偏轉為東南風。 【答案】 A 5.關于氣壓帶、風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高壓控制下,氣溫都很高 B.高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 C.所有氣壓帶都是由冷熱不均形成的 D.中緯西風由較低緯吹向較高緯,容易成云致雨 【答案】 D 6.下面四個風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風帶風向的是( ) 【解析】 西風帶是由副熱帶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風,在南半球向左偏轉,成為西北風。 【答案】 B 7.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氣壓帶是( ) A.副熱帶高壓帶 B.副極地低壓帶 C.極地高壓帶 D.赤道低壓帶 【解析】 地球上的氣壓帶由于季節(jié)的變化而南北移動。能夠在南北半球之間移動的氣壓帶只有赤道低壓帶。 【答案】 D 8.南極洲由大陸中心吹向四周的盛行風為 ( ) A.逆時針方向的極地東風 B.順時針方向的極地東風 C.逆時針方向的極地西風 D.順時針方向的極地西風 【解析】 由極地高壓吹向副極地低壓的風為極地東風,在南半球向左偏,圍繞南極洲大陸呈逆時針方向。 【答案】 A 9.主要由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溫帶季風性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答案】 C 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全球共4個高氣壓帶4個低氣壓帶 B.低氣壓帶均由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形成 C.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性質是炎熱干燥的 D.全球有三個風帶 【解析】 全球共7個氣壓帶,其中3個低氣壓帶、4個高氣壓帶,6個風帶。氣壓帶的形成,有的是熱力因素,有的是動力因素,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天氣炎熱干燥。 【答案】 C 二、雙項選擇題 11.下列氣候類型與氣壓帶、風帶移動有關的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 【解析】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受西風帶控制,熱帶草原氣候是赤道低壓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氣候是副熱帶高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而成。 【答案】 CD 12.形成三圈環(huán)流的因素是( ) A.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B.地球自轉偏向力 C.太陽輻射對高低緯的加熱不均 D.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解析】 高低緯度間的受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地轉偏向力是形成三圈環(huán)流的主要因素。 【答案】 BC 13.由于熱力原因而形成的氣壓帶是( ) A.副極地低氣壓帶 B.極地高氣壓帶 C.赤道低氣壓帶 D.副熱帶高氣壓帶 【解析】 看到“熱力原因”,不要只聯(lián)想到“受熱”,其中還包括“受冷”等涉及到熱量變化、熱量差異的因素,所以赤道地區(qū)常年受熱,空氣上升而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兩極地區(qū)常年受冷,空氣下沉而形成極地高氣壓帶,二者都屬于熱力原因形成的氣壓帶。 【答案】 BC 14.形成南亞季風的主要因素是( ) A.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B.臺風 C.洋流 D.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解析】 南亞季風的形成除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外,還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有關。夏季,隨著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控制南亞的西南季風。 【答案】 AD 15.關于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半球基本上是斷塊狀 B.7月,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被海洋上的熱低壓切斷 C.1月,北半球副極地低壓被大陸上的冷高壓切斷 D.北半球基本上是條帶狀 【答案】 AC 三、綜合題 16.讀圖2—21,完成下列要求。 大氣環(huán)流圖 圖2—21 (1)圖中各字母所在的氣壓帶名稱是: A ;B ;C ;D 。其中盛行上升氣流的是 。 (2)在氣壓帶之間畫出各風帶的風向,并注出各風帶的名稱。 (3)極鋒是哪兩個風帶的氣流交匯而形成的? (4)用箭頭表示三圈環(huán)流的方向;圖中①代表的是 風,②代表的是 風。 (5)有關氣壓帶、風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熱的地方成低壓、冷的地方成高壓 B.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的原因在于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C.低氣壓帶氣流上升,多云雨,高氣壓帶氣流下沉,多晴天 D.氣壓帶、風帶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解析】 本題綜合性較強,考查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有關氣壓帶,風帶的成因,其中氣壓帶的成因是關鍵。氣壓帶的成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熱力原因,由冷熱不均造成;另一類由動力原因造成,三是有關各氣壓帶、風帶的名稱和分布,其中氣壓帶是高低相間分布。氣壓帶之間的風帶為南北半球對稱分布。三是各氣壓帶、風帶空氣運動的方向,其規(guī)律是低氣壓帶氣流上升,高氣壓帶氣流下沉。風從高氣壓帶流向低氣壓帶,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四是各氣壓帶內的天氣狀況,規(guī)律是低氣壓帶多云雨,高氣壓帶多晴天。五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其規(guī)律是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而移動,具體表現(xiàn)為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答案】 (1)極地高氣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 赤道低氣壓帶 BD (2)略 (3)極鋒是盛行西風和極地東風在緯度60附近相遇形成的鋒面。 (4)北半球低緯環(huán)流順時針,中緯環(huán)流逆時針,高緯環(huán)流順時針;南半球低緯環(huán)流逆時針,中緯環(huán)流順時針,高緯環(huán)流逆時針。 ①中緯西 ②東北信 (5)BC 17.讀圖2—22,回答下列問題。 圖2—22 (1)此圖表示的是 月季風圖。E的風向為 ,F(xiàn)的風向為 。 (2)A、B、C三地中,氣壓低的是 。 (3)盛行E季風時,我國東部地區(qū)氣候特點是 。 (4)E季風的成因是 。F季風的主要成因是 。 【解析】 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在大陸上形成低壓,海洋上為高壓,風從海洋吹向大陸,這就是亞洲東部的夏季風。這時我國東部地區(qū)受到季風的影響,高溫多雨。南亞季風的形成,除受海陸熱力性質影響外,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也是主要因素,夏季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轉,成為西南季風。 【答案】 (1)7 東南 西南 (2)AB (3)高溫多雨 (4)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18.讀半球三圈環(huán)流剖面圖(圖2—23),回答下列問題。 圖2—23 (1)緯度為0、30、60、90的點依次是 、 、 、 。 (2)A處的降水類型常年以 雨為主;B是 風帶,它是 環(huán)流圈的組成部分。 (3)C氣壓帶被大陸相反的氣壓中心切斷時,時間是 月(1或7)。 (4)D所在的風帶若在南半球吹 風;終年在D風帶控制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在 洲分布最廣。 (5)在極點上空觀察F風帶,其風向呈 時針方向運動。 (6)若有一架飛機從赤道飛往北極地區(qū),飛行高度始終距地表15000m,則此飛機先是在 (大氣層)中飛行,而后在 (大氣層)中飛行;至北緯30附近,已知近地面氣溫為30℃,問飛機所在的高度氣溫約為 。當飛至F地上空時,飛機一裝有溫度計的降落傘墜落。估計溫度計所顯示的數(shù)字有可能呈現(xiàn)怎樣的變化?請在圖2—24中大致繪出氣溫隨高度的變化曲線。 圖2—24 【解析】 本題綜合性較強,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 【答案】 (1)A C E G (2)對流 東北信 低緯 (3)7 (4)西北 歐 (5)順 (6)對流層 平流層 —60℃(繪圖提示:隨高度減小,溫度先降溫后升溫。應注意溫度變化曲線中轉折點的高度大約為8000米~9000米) 第四課時 幾種重要的天氣系統(tǒng) 一、課標要求: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具體要求:運用鋒面、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等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描繪其主要天氣特點,運用簡易天氣圖,分析天氣情況。 活動建議:組織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影響本地區(qū)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并指導學生運用簡易天氣圖分析這些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二、學習目標: 1.從圖片和簡易圖中,了解氣團(冷氣團、暖氣團)的概念;鋒的概念與分類;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的概念。 2.運用簡易天氣圖從氣溫、氣壓、濕度、降水、風等幾方面分析各種天氣系統(tǒng)的形成及其氣流特點,并綜合出各種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的天氣狀況。 3.結合我國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說明其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1、了解天氣系統(tǒng)及其形成原因。 2、簡易天氣圖的閱讀 難點: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系統(tǒng),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四、教學方式 :指導觀察法、探究法 借助現(xiàn)代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 五、教學流程 課標要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 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教學或活動建議:組織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影響本地區(qū)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并指導學生運用簡易天氣圖分析這些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導入新課: 演示最近幾日北京地區(qū)的天氣預報(選擇我國受冷鋒、暖鋒活動影響的天氣預報圖)。引出影響天氣變化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 分析:依據(jù)預報內容:介紹冷鋒、暖鋒、低壓、高壓、氣旋、反氣旋這些是天氣系統(tǒng),由于不同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而出現(xiàn)不同的天氣狀況。 這一節(jié)主要學習《幾種重要的天氣系統(tǒng)》。 一、鋒面與天氣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畫圖并講解氣團(冷氣團、暖氣團)、鋒(鋒面、鋒線)的概念。 演示:冷鋒形成的動畫, 〔問題探究〕 1、 什么是冷鋒?冷鋒是如何影響天氣變化的(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狀況如何)? 2、 繪制冷鋒天氣及符號圖,指出氣團的移動方向及及性質、降水區(qū)域的分布? 演示:暖鋒形成的動畫 〔問題探究〕 1、什么是暖鋒?暖鋒是如何影響天氣變化的?(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狀況如何?) 2、 繪制暖鋒天氣及符號圖,分析氣團的移動方向及性質、降水區(qū)域的分布? 3.比較冷暖鋒的異同? 分析,列表比較冷鋒和暖鋒: 類 型 冷 鋒 暖 鋒 概 念 天 氣 狀 況 過境前 過境時 過境后 舉 例 分析“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與哪種鋒的活動有關?分析這種天氣現(xiàn)象在我國的分布? 提問: 什么叫準靜止鋒?其天氣特征如何? 承轉: 選擇當?shù)厥芨邏夯虻蛪夯顒佑绊懙奶鞖忸A報圖。下面我們來學習另一種形式的天氣系統(tǒng),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系統(tǒng)。 二、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與天氣 演示“北半球氣旋、反氣旋及天氣”。 根據(jù)北半球的圖,指導學生畫出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的氣流運動圖。 手勢演示氣旋、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北半球右手、南半球左手),并出示手勢圖。 提問: (1)氣旋的水平氣流由四周向中心運動,那么中心的氣流將如何運動?氣溫如何變化?天氣狀況如何? (2)反氣旋的水平氣流由中心向四周運動,那么中心的氣流將如何運動?氣溫如何變化?天氣狀況如何? 請繪制北半球氣旋和反氣旋的水平風向示意圖(即繪制圖中各點的近地面風向),并簡短描述它們的水平氣流特征。 天氣系統(tǒng) 氣旋 反氣旋 氣壓狀況 水平氣流狀況 北半球 南半球 中心氣流狀況 天氣狀況 白斑病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幾種重要的天氣系統(tǒng)”。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對每天的天氣預報不再陌生,更希望同學們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指導生活。 學生觀看簡易天氣符號;觀察身邊天氣狀況; 閱讀課文了解氣團知識, 觀察思考 結合課文 2-1-7示意 圖,思考回答 觀察思考 結合課文 2-1-8示意 圖,思考回答 觀察、分析 學生填表對比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 學生觀察分析 練習繪制示意圖 學生填表分析、對比 識讀簡易天氣圖 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對天氣預報的敘述,激起學生對本堂課的興趣,同時又引入正課。 引導自學,掌握基本概念。為“鋒面天氣”作鋪墊。 觀察感知,加深理解鋒面概念及天氣 狀況 培養(yǎng)學生處理圖文信息,提高觀察辨別能力深化對地理事象發(fā)展過程的認識 激發(fā)興趣,鼓勵參與,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歸納能力,強化理解。。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理解低氣壓系統(tǒng)、高壓系統(tǒng)對天氣的影響 培養(yǎng)學生處理圖文信息,提高觀察辨別能力深化對地理事象發(fā)展過程的認識 鞏固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暖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鋒面向暖氣團方向移動 B.降水多發(fā)生在鋒后 C.暖鋒過境時多形成連續(xù)性降水 D.鋒面從高緯方向移來 【解析】 此題是考查暖鋒的有關知識。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一方移動的鋒,過境時多產生連續(xù)性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鋒前。 【答案】 C 2.在地球上氣壓帶、風帶分布中,有兩支冷暖性質不同氣流相遇的地帶位于( ) A.赤道附近 B.極地附近 C.南北緯30附近 D.南北緯60附近 【解析】 從極地向較低緯度運動的冷氣流與從副熱帶高壓向較高緯度運動的暖氣流,在南北緯60附近地帶相遇,形成極鋒。 【答案】 D 3.圖2—28所示四幅冷、暖鋒示意圖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緯度,此時氣溫最低、氣壓最高的地點是(不考慮地形和海陸因素)( ) 圖2—28 【解析】 此題考查對用符號表示的冷暖鋒的認識。黑三角表示冷鋒,三角方向指冷氣團向前運動的方向,黑半圓表示暖鋒,半圓方向指暖氣團向前運動的方向。要使氣溫最低、氣壓最高,需在冷氣團一側。A在冷氣團一側,B在暖氣團一側,C、D也在暖氣團一側。 【答案】 A 4.下列天氣過程中,屬于暖性反氣旋控制下的是( ) A.寒潮 B.臺風 C.梅雨 D.伏旱 【解析】 反氣旋控制下的地區(qū),天氣晴朗干燥。伏旱地區(qū),炎熱、干燥,處于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 【答案】 D 5.圖2—29所示四幅圖中,表示冷鋒天氣的是( ) 圖2—29 【解析】 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一側移動的鋒,暖氣團被迫抬升,形成砧狀云,降水主要集中在鋒后。 【答案】 C 6.圖2—29所示四幅圖中,表示暖鋒天氣的是( ) 【解析】 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一側移動的鋒。暖氣團主動爬升,形成堡狀云,降水主要集中在鋒前。 【答案】 A 7.關于氣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其中心為高氣壓 B.南半球是逆時針方向 C.其中心有上升氣流 D.地面氣流呈輻散狀 【解析】 氣旋的中心氣壓為低氣壓,地面氣流向中心輻合,中心氣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氣,氣旋在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 【答案】 C 8.屬于南半球反氣旋的是( ) 圖2—30 【解析】 反氣旋中心氣壓為高壓,地轉偏向力在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南半球反氣旋為逆時針旋轉輻散。 【答案】D 二、雙項選擇題 9.關于鋒面的正確敘述是( ) A.鋒面一般為一個狹窄而又傾斜的過渡帶 B.我國的一些災害性天氣大多與鋒面有關 C.鋒面都是由冷氣團移向暖氣團形成的 D.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無明顯差別 【答案】 AB 10.我國由于冷鋒活動而出現(xiàn)的天氣有( ) A.夏季午后的雷雨 B.冬季爆發(fā)的寒潮 C.南部沿海地區(qū)夏秋季節(jié)的臺風 D.冬春季節(jié)的大風、沙暴 【解析】 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冬季的寒潮,冬春的大風、沙暴都是冷鋒活動引起的天氣,臺風是形成于熱帶海洋上的熱帶氣旋。夏季午后的雷雨屬對流雨。 【答案】 BD 11.圖2—31所示圖形中,能帶來陰雨天氣的是( ) 圖2—31 【解析】氣旋的氣流從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氣旋中心的空氣被迫上升,空氣在上升過程中溫度降低,所含水汽容易凝云致雨。 【答案】BD 12.呈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天氣旋渦有( ) A.北半球氣旋 B.北半球反氣旋 C.南半球氣旋 D.南半球反氣旋 【解析】 北半球的反氣旋和南半球的氣旋,水平氣流是順時針方向;北半球的氣旋和南半球的反氣旋,水平氣流是逆時針方向。 【答案】 AD 13.讀圖2—32所示南北半球氣旋、反氣旋圖,其中屬于北半球的是( ) 圖2—32 【解析】 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風向向右偏。 【答案】 CD 三、綜合題 14.讀圖2—33,圖中P1、P2、P3表示等壓線,甲處的箭頭表示風向,分析回答: 圖2—33 (1)該天氣系統(tǒng)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反映的是高空還是近地情況 。 (2)該系統(tǒng)屬于 氣壓中心,從氣流運動狀況來說屬于 。 (3)甲地目前在 氣團控制之下,不久將經(jīng)歷 天氣過程。 (4)如果冷、暖鋒面均引起降水,那么A、B、C、D四個區(qū)域中,目前以 區(qū)域為主。 【解析】 水平運動的氣流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近地面因受到摩擦力作用,風向不再與等壓線平行,而是斜穿等壓線。從氣流向中心輻合可以看出,該中心氣壓為低氣壓,氣流狀況為氣旋。冷鋒降水主要集中在鋒后,暖鋒降水集中在鋒前。 【答案】 (1)北 近地面 (2)低 氣旋 (3)暖 冷鋒 (4)AD 15.讀“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圖2—34)判斷: 圖2—34 (1)從氣壓分布狀況看,該天氣系統(tǒng)為 ,在它控制下的地區(qū),天氣 。 (2)下列關于對我國天氣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是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 B.東南沿海夏秋的臺風是它強烈發(fā)展的一種形式 C.冬季它從寒冷的高緯內陸南下時,常常帶來干冷的氣流 (3)當它位于上海正東方向海面時,上海市區(qū)吹 風。 【解析】 氣旋與反氣旋是大氣運動的主要形式,也是影響天氣變化的重要天氣系統(tǒng)。從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可看出,氣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可判斷該天氣系統(tǒng)是高氣壓(反氣旋),其中心氣流自上而下以補充低層向外流出的氣流,因此形成下沉氣流,在其控制下天氣干燥。我國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jié)過后的伏旱天氣,就是在副熱帶高氣壓暖性反氣旋控制下形成的。冬季它從高寒的高緯內陸南下時,常帶來干冷的氣流。當它位于上海正東方向海面時,由于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而偏成東南風。 【答案】 (1)高氣壓 晴朗干燥 (2)AC (3)東南 16.圖2—35中鋒面移動是30 km/小時,城市目前是14時,說明: 圖2—35 (1)該鋒是 鋒,判斷依據(jù)是 方向移動。 (2)鋒面什么時間將會移到城市上空,未來48小時內,該城市的天氣將怎樣變化? (3)某醫(yī)院救治的128例腦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鋒面過境時發(fā)生的。肺結核病人咳血,特別是嬰兒肺炎、支氣管炎、哮喘等在鋒面過境時發(fā)病率很高,為什么? 【解析】 此題主要考查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根據(jù)圖中冷氣團的移動方向,知道該鋒面是冷鋒。根據(jù)鋒面的移動速度可以計算出鋒面到達城市上空的時間:(1440—70)30=24(小時),即次日14時左右移到該城市上空。未來48小時的天氣變化,即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變化,冷鋒過境前后,氣溫、氣壓變化劇烈,老人、嬰兒不適應。 【答案】 (1)冷 冷氣團向暖氣團 (2)次日14時前一段時間,云層逐漸增厚,風速逐漸增大;次日14時左右,鋒面過境,出現(xiàn)雨、雪天氣;冷鋒過后,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3)氣溫突然下降,對老人和嬰幼兒不利,易患感冒、肺炎。冷鋒過境氣壓變化大,易造成腦溢血。 17.讀“南北半球等壓線分布圖”(圖2—36),完成下列題目。 圖2—36 (1)在圖上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用……→)和風向(用→)。 (2)甲、乙兩圖中,氣旋是 ,反氣旋是 。 (3)在甲、乙兩圖的左側圖上,畫出氣壓中心的氣流方向。 (4)甲往往帶來 天氣,乙?guī)? 天氣。 【解析】 氣旋中心氣壓為低氣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四周指向中心,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氣流旋轉輻合,在南半球為順時針方向,中心氣流上升,容易形成陰雨天氣。反氣旋反之。 【答案】 (1)略 (2)乙 甲 (3)甲左側箭頭向下,乙左側箭頭向上。 (4)晴朗干燥 陰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 2019 2020 年中 圖版 地理 必修 大氣 狀況 運動 word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548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