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包內(nèi)含有CAD圖紙和說明書,均可直接下載獲得文件,所見所得,電腦查看更方便。Q 197216396 或 11970985
外文翻譯
題目1:接種活性污泥的生物滴濾池處理氯苯的性能研究
題目2:采用活性炭顆粒作為生物濾池中的微生物載體處理硫化氫
外文翻譯之一
接種活性污泥的生物滴濾池處理氯苯的性能研究
作者:楊柏仁a,牛賢a,b,丁誠a,*,徐曉絳a,劉冬雪a,b,*
國籍:中國
出處:a鹽城理工學(xué)院環(huán)境科學(xué)與工程系,江蘇鹽城,224051,中國
b江蘇大學(xué)環(huán)境學(xué)院,江蘇鎮(zhèn)江,212013,中國
*通訊作者。電話:1385588011;傳真:88168611;
電子郵件地址:ycdingc@163.com
摘要:以活性炭纖維和多面空心球作為填料來建立生物滴濾池(BTF)。將已經(jīng)馴化好的活性污泥接種于填料表面,用來凈化含有氯苯的惡臭廢氣。本實驗考察穩(wěn)定運行期,不同運行條件下BTF的性能。結(jié)果表明,在氯苯的初始濃度為878.53-1522.48mg·m-3,空床停留時間(EBRT)為56s的條件下,去除效率(RE)是最好的,且平均去除率可以達到91.34%左右。最適的EBRT為45s。在氯苯的初始濃度為920.36-2019.85 mg·m-3,EBRT為28s的條件下,氯苯的去除效率最大。在整個實驗的過程當中,BTF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并且反應(yīng)器沒有任何堵塞的問題。
關(guān)鍵詞:生物滴濾池;氯苯;活性污泥;去除能力
1 引言
氯苯(CBS)被廣泛地用作溶劑,脫脂劑,增香劑和合成各種農(nóng)藥和染料的中間體[1]。氯苯具有強烈的毒性,因此具有很大的潛在危害性。它能損害生物體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刺激眼睛和鼻子,且有“致畸,致癌和致突變”等危害[2-4]。
據(jù)報道,每年約有150萬的氯苯被釋放到空氣當中去[5]。如果長期暴露在受氯苯污染的環(huán)境當中,人類的身心健康都會受到非常大的危害[6]。因此,氯苯的控制和處理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目前,在國內(nèi)外,生物法處理氯苯等有機物質(zhì)已經(jīng)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guān)注。與傳統(tǒng)的生物過濾器和生物凈化器相比較,選擇生物滴濾池可以更好地控制反應(yīng)器的條件,包括噴霧水和pH值。目前,多項研究已經(jīng)證實了生物滴濾池對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比如H2S [7],NH3[8],2-氯苯酚[9],甲醇[10]和其他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11] 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不過,到目前為止,卻鮮有關(guān)于生物滴濾池處理氯苯廢氣的研究論文發(fā)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探討接種活性污泥生物滴濾池去除氯苯的應(yīng)用潛力,并研究EBRT和進氣負荷對生物滴濾池的穩(wěn)態(tài)運行性能的影響,為實際工程應(yīng)用提供一些指導(dǎo)性的意見。
2 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設(shè)備
該生物滴濾池是由直徑為10cm,高度為120cm的有機玻璃以及體積為8.64 L的填料介質(zhì)制成的。BTF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如圖1所示。BTF以逆流流動的方式進行操作,也就是說,在池內(nèi)氣體是向上流動的,而再循環(huán)液體是向下流動的。噴射液被提升至BTF的塔的頂部,將一個水分配器放置在塔的頂部,以使液體進行再分配。氯苯氣體從BTF系統(tǒng)的塔底引入。氯苯的入口濃度可以通過轉(zhuǎn)子流量計進行調(diào)節(jié),并與由空氣壓縮機供給的空氣進行混合。氯苯的初始濃度是通過改變兩個路徑的空氣流量以使其控制在適當?shù)姆秶鷥?nèi)。實驗都是在相同的實驗室室溫(范圍在17-28℃)和相同的氣壓條件下進行的。其表觀液速為0.25-0.8m-3·h,與其相應(yīng)的空床停留時間為28-90s。氯苯的入口濃度為648.9-2019.85 mg·m-3。
圖1 生物滴濾塔的示意圖
2.2 材料
填料包括活性炭纖維和多面空心球兩種。實驗中所用的污泥均取自于江蘇鹽城的一家污水處理廠的曝氣池內(nèi)。噴霧液的成分均引用參考文獻[12]。
2.3 分析方法
采用配備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和Elite-5 毛細管柱(長30m×直徑0.25mm)(Perkin Elmer Clarus)的氣相色譜法來測定惡臭廢氣中氯苯的濃度。載氣(置于氮氣中)流量為1.5mL·min-1和無分流進樣模式,采樣體積為500 。氫氣流速為45mL·min-1,空氣流速為450 mL·min-1,進樣針和檢測器的溫度分別為200℃ 和250℃。柱溫以10℃/min的速率從初始溫度70℃增加到最終溫度110℃?;旌弦后w懸浮固體(MLSS)和混合液揮發(fā)性懸浮固體(MLVSS)按照標準方法進行測定[13]。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接種物的富集
原始污泥洗滌數(shù)次后,先將污泥的上清液和下面的沉淀倒出,然后加水,形成活性污泥的混合液,然后將葡萄糖等營養(yǎng)液[12]加入到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每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前停止曝氣1小時,去掉污泥的上清液,其目的是為了消除中間產(chǎn)物。最后,補充水份以保持其恒定的混合液體體積。結(jié)果如圖2所示,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MLSS的濃度和MLVSS的濃度均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這就表明,污泥濃度在逐漸地增加著。而MLSS與MLVSS的比值從原始污泥的0.54變化到培養(yǎng)10天后的0.62,這就表明,在污泥培養(yǎng)的過程當中,生物量也得到了增加。
圖2 培養(yǎng)過程中MLSS和MLVSS的變化
3.2氯苯降解性能的馴化
通過逐漸減小混合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氯苯的含量,對污泥進行定向馴化,最終使氯苯代替葡萄糖作為微生物生長的唯一碳源。而其它的營養(yǎng)液均保持不變。
如圖3所示,在污泥馴化的開始,MLSS和MLVSS的濃度驟然下降,這表現(xiàn)了活性污泥對氯苯的耐受性較差的性質(zhì)。此外,雖然MLSS和MLVSS的濃度都有所下降,但是MLSS與MLVSS的比值卻在持續(xù)地增加,且最大值可以達到0.81。結(jié)果表明,隨著在污泥中的生物量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微生物可以對氯苯進行降解。
圖3 培養(yǎng)過程中MLSS和MLVSS的變化
3.3 EBRT對生物滴濾池去除效率的影響
空床停留時間是在系統(tǒng)運行中的關(guān)鍵控制參數(shù)之一,如果EBRT太短的話,微生物和填料之間的傳質(zhì)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如果EBRT太長的話,就會影響生物滴濾池的運行效率。因此,本研究探討了系統(tǒng)運行50天之后的系統(tǒng)性能(圖4),實驗共分為四組數(shù)據(jù),氯苯氣體濃度均為1200 mg·m-3 ,EBRT分別為28s,45s,75s和90s。
如圖4所示,氯苯的去除效率均為60%以上,且隨著時間的不斷增加,氯苯的去除效率也在逐漸地增加,整個過程中BTF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在氯苯初始濃度為878.53-15220.48 mg·m-3,EBRT為56s的條件下,系統(tǒng)可以達到最大的去除效率,其最大去除效率為91.34%。然而,對比 EBRT為45s時的去除效率,觀察到氯苯的去除效率并沒有大幅增加。根據(jù)這一點可以確定,在實驗運行過程中,最佳的空床停留時間是45s。
圖4 EBRT和氯苯去除效率的關(guān)系圖
3.4 進、出口氣體負荷之間的關(guān)系
本實驗研究了氯苯的去除能力和入口負荷之間的關(guān)系,控制氯苯濃度為648.90-20190.85 mg·m-3, EBRT分別為28s,45s,75s和90s的條件下進行實驗探究。結(jié)果如圖5所示,試驗在不同的EBRT條件下,隨著入口負荷的不斷增加,氯苯的去除能力呈現(xiàn)相同的變化趨勢,然而歐盟協(xié)議中,氯苯的去除能力是隨著日益增多的入口負載線性不斷升高的。實驗中,最大的去除能力為154.32g·m-3·h-1,這個結(jié)果可以在EBRT為28s時達到 。然而,隨著EBRT的不斷減少,氯苯的去除能力從100%的地方開始偏離去除曲線越來越遙遠,這就表明,氯苯的去除效率正在逐漸地降低。所以,入口負載越低,氯苯的降解就會越完全。
圖5 消除能力和入口負荷的相關(guān)性
4 結(jié)論
本實驗將培養(yǎng)和馴化的活性污泥接種到生物滴濾池上來對氯苯氣體進行降解。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BTF系統(tǒng)可以成功地啟動,并且穩(wěn)定操作,同時沒有出現(xiàn)任何反應(yīng)器堵塞的問題。
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BTF系統(tǒng)能有效降解氣態(tài)氯苯。EBRT為90s和氯苯初始濃度為878.53-1522 0.48g·m-3的條件下,去除效率是最大的,并且其平均的氯苯去除效率也可以達到97.3%左右。最佳的EBRT確定為45s。此外,最大的去除能力為154.32g·m-3·h-1,它是在EBRT為28s和氯苯的初始濃度為920.36-2019 .85g·m-3的條件下達成的。
5 致謝
本工作由是科技部國家創(chuàng)新項目(09C26213203714)提供的支持,并且由江蘇省環(huán)境保護先進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 AE201119 )和江蘇省的清瀾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 2010)提供科研基金。
參考文獻
[1] Yadav JS, Wallace RE, Reddy CA. Mineralization of mono-and dichlorobenzenes and simultaneous degradation of chloro- and methyl-substitued benzenes by the white rot fungus Phanerochaete chrysosprium.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5;61: 677-680.
[2] Alberici RM, Jardim WF. Photocatalytic destruction of VOCs in the gas-phase using titanium dioxide. Appl Catal B:Environl;1997;14:55 68.
[3] Tsoukleris DS, Maggos T, Vassilakos C, Falaras P.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s on TiO2 embedded glass spherules. Catal Today;2007;129:96 101.
[4] Jo WK, Park JH, Chun HD. Photocatalytic destruction of VOCs for in-vehicle air cleaning. J of Photochem and Photobio A:Chem;2002;148:109 119.
[5] Wcctman DF. 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in the environment. Indoor Environt;1994;3:55-57.
[6] EPA·Health effects criteria document for chlorobenzene·Final draft·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Washington D C,600/88-90/99·National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PB89-192116, USA, 1988.
[7] Marc F, Juan AB, Xavier G, Carles C, Javier L, Marc AD, etc. Biological sweeting of energy gases mimics in biotrickling filters.Chemosphere;2008;71:10-17.
[8] Xue NT, Wang QH, Wu CF, Zhang LH, Xie WM. Enhanced removal of NH3 during composting by a biotrickling filter inoculated with nitrifying bacteria. Biochem Eng J;2010;51:86-93.
[9] Cristiano N, Attilio C, Mario Z. Biotrickling air filtration of 2-chlorophenol at high loading rates. Biocheml Eng J;2009;43:98-105.
[10] Antonio AR , Jones JP, Michele H.Control of methanol vapours in a biotrickling filter: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partition coefficient. Biores Technol;2009;100:1573-1581.
[11] Den W, Huang C, Li CH. Biotrickling Filtration for Contro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Microelectronics Industry. J Environ Eng;2003;7:610-619.
[12] Wang LP, Wu GQ, He SL, Hua SL. Rapid start-up process of a high performance biotrickling filter. JOURNAL OF HARBIN J Harin Instit Technol;2004;36:446-449.
[13]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Washington;199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