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分類匯編 西學東漸與近代中國.doc
《2019-2020年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分類匯編 西學東漸與近代中國.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分類匯編 西學東漸與近代中國.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分類匯編 西學東漸與近代中國 本資料收集整理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寶山區(qū)、長寧區(qū)、奉賢區(qū)、虹口區(qū)、黃浦區(qū)、嘉定區(qū)、金山區(qū)、靜安區(qū)、閔行區(qū)、普陀區(qū)、青浦區(qū)、松江區(qū)、徐匯區(qū)、楊浦區(qū)、閘北區(qū)等16個區(qū)xx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分類匯編而成。 一、選擇題 以下每小題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 (xx普陀期末29)他的報章文體一經(jīng)出現(xiàn)就受到國人的熱情追捧,一如他自己所述“甲午挫后,時務(wù)報起,一時風靡海內(nèi),數(shù)月之間,銷行萬余份,為中國有報以來所未有”。“他”當是 A.林則徐 B.康有為 C.梁啟超 D.嚴復 2. (xx普陀期末30) “盡管具有強烈的折衷調(diào)和的守舊傾向,但也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中西文化之倫理型與知識型的基本特征”,評論的是 A.“中體西用”論 B.《天演論》 C.共和革命思潮 D.“德先生”與“賽先生” 3. (xx青浦期末20) “今求之一藝之末,而又奉夷人為師......夷人詭譎未必傳其精巧,倘延夷人為師,禍患無窮,甚至亡國滅種。”持此觀點之人是 A. 魏源 B.倭仁 C. 梁啟超 D. 嚴復 4. (xx松江期末27)右圖為上海《圣約翰書院院歷》(1904年3月至1905年1月)所載書院放假節(jié)日,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 A.上海開埠 B.教育創(chuàng)新 C.中西融合 5.(xx徐匯期末22)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從林則徐‘開眼看世界’開始,進而‘中體西用’,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進而民主和科學……每一步都伴隨著古今中西新舊之爭?!逼渲小爸畜w西用”與“民主和科學”這兩“步”應(yīng)指( ) A.洋務(wù)運動與新文化運動 B.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與新文化運動 D.洋務(wù)運動與辛亥革命 6.(xx徐匯期末23)某中學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就19世紀末李鴻章出訪俄國這一歷史事件進行探討。學生發(fā)言中出現(xiàn)的下列言論與歷史事實較為接近的是( ) A.《新青年》搶先透露了李鴻章此次的出行計劃 B.李鴻章搭乘火車游歷觀光了俄羅斯的主要城市 C.李鴻章包租俄國遠東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前往 D.李鴻章參觀了紀念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展覽館 7.(xx徐匯期末24)1872年4月30日《申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以下對《申報》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 A.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影響而創(chuàng)辦 B.是近代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 C.是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重要資料 D.以宣傳西學、交流變法思想為創(chuàng)刊核心宗旨 8.(xx徐匯期末28)近代中國人在反思傳統(tǒng)文化時,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規(guī)制使之具有新意義”;有的人“厭惡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從事批判與排除”。此兩種人的代表分別是( ) A.林則徐、梁啟超 B.梁啟超、洪秀全 C.梁啟超、孫中山 D.孫中山、陳獨秀 9. (xx閘北期末24) 中國近代歷史上,創(chuàng)刊于海外并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報刊是 A. 《清議報》 B. 《申報》 C. 《時務(wù)報》 D. 《國聞報》 1.(xx嘉定期末13)以下對明末清初“早期西學東漸”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西方殖民的組成部分 B.異質(zhì)文化的碰撞 C.得到士大夫廣泛認同 D.近代轉(zhuǎn)型的象征 10.(xx靜安期末20)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shù)?!焙笫廊藢Υ搜哉撨M行了新的提煉,變成了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C.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對外 D.脫亞入歐,全盤西化 11、(xx閔行期末25)孫中山將其民權(quán)思想用“天下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內(nèi)容為“民有、民治、民享”,這一思想 A.與儒家大同思想并無二致 B.深受霍布斯思想影響 C.與儒家民本思想內(nèi)容一致 D.深受盧梭思想影響 以下每小題3分。每一選項的分值可能為0、1、1、3分。選出最佳一項,多選不得分。 1.(xx奉賢期末32)開明官員李之藻最早看到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時,驚嘆之余提出了“把中國移到地圖中心”的建議。李之藻的反應(yīng)與建議說明了 A.李之藻對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天朝上國”心態(tài)的正確把握 B.李之藻預見地圖問世的遭遇并善意提醒利瑪竇做必要變通 C.李之藻認為利瑪竇對中國位置的錯誤認知會造成嚴重后果 D.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地理知識震撼了開明官員李之藻 【3分項】:B 【1分項】:A D 【0分項】:C 2. (xx金山期末34)中山先生認為“中國雖四萬萬之眾,實等于一盤散沙,民眾對國事毫不關(guān)心,國家民族觀念相當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國家”。他認為這種現(xiàn)象是受到何種因素的影響? A.中國自古以天朝上國自居,缺乏民族意識與愛國意識 B.人民“天高皇帝遠”的心態(tài),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君主專制剝奪人民政治自由,人民無法辨識國家問題 D.列強對中國采取挑撥與分化,造成人民彼此隔閡疏離 【3分項】:C 【1分項】:B D 【0分項】:A 3.(xx靜安期末33) “自嚴氏書出,而物競天擇之理,厘然當于人心,而中國民氣為之一變”?!疤煅荨⑽锔?、天擇、淘汰、適者生存”等新名詞成為最流行的字眼。有的學校以《天演論》為教材,有的教師以“物競、天擇”為作文題目,有的人干脆以“競存、適之”等為自己家中子弟取名。上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歸因于 A.“進化論”觀點科學前衛(wèi) B.民主革命派的宣傳發(fā)動 C.民族危機促國人思想啟蒙 D.近代西學東漸影響深刻 【3分項】: C 【1分項】:A D 【0分項】:B 4.(xx浦東新區(qū)期末34)史學家錢穆(1895—1990年)上小學時聽先生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治一亂云云,那只是中國人老話。如今世界進步了,像現(xiàn)代西方英、法等國,他們是治了不再亂,合了不再分的了,哪里像《三國演義》上所說。”對此解讀確切的是,錢穆先生 A.批評《三國演義》,否定小說戲說歷史 B.接受新史學的觀念,認可西方現(xiàn)代文明 C.支持辛亥革命運動,越出改朝換代舊軌 D.接受歷史進化學說,反對中國傳統(tǒng)史觀 【3分項】:B 【1分項】: A D 【0分項】:C 2、 非選擇題 1. (xx寶山期末40) 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學生赴美國留學。120名留美幼童,除先期因不守紀律被遣返的9名、執(zhí)意不歸及病故者26名外,1881年,其余94人分三批被遣送回國,赴美國留學中止。 材料一:“此多數(shù)青年之學生,既至新英國省,日受新英國教育之熏熔,且習與美人交際,故學識乃隨年齡而俱長。其一切言行舉止,受美人之同化而漸改故態(tài)?!瓫r彼等既離去中國而來此,終日飽吸自由空氣,其平日性靈上所受極重之壓力,一旦排空飛去,言論思想,悉與舊教育不睦,好為種種健身之運動,跳躑馳騁,不復安行矩步”。 ——容閎《西學東漸記》 材料二:“學生在美國,專好學美國人為運動游戲之事,讀書時少而游戲時多?;蚯倚в让廊?,入各種秘密社會。此種社會有為宗教者,有為政治者,要皆有不正當之行為。坐是之故,學生絕無敬師之禮,對于新監(jiān)督之訓言,若東風之故耳;又因習耶教科學,或入星期學校,故學生已多半入耶穌教。此等學生,若更令其久居美國,必至全失其愛國之心;他日縱能學成回國,非特無益于國家,而且有害于社會?!? ——1881年,駐美參贊吳嘉善奏折 材料三:1881年,中止留學后,當時的《申報》評論:“國家不惜經(jīng)費之浩繁,譴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并無故家世族,巨商大賈之子弟,其應(yīng)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材料四:(除早亡、留美不歸和埋沒故里者外)“這批留美生中從事工礦、鐵路、電報者30人,其中工礦負責人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從事教育事業(yè)者5人,其中清華大學校長1人、北洋大學校長1人;從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領(lǐng)事、代辦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長1人、副部長1人,駐外大使1人,國務(wù)院總理1人;從事商業(yè)者7人;進入海軍者20人,其中14人為海軍將領(lǐng)。” ——章開沅《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1999年) 問題:(25分) (1)1872年到1875年間官派幼童赴美留學有何歷史背景?(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異同?(5分) (3)對赴美留學一事,以《申報》為代表的社會輿論是如何認識的?(3分) (4)你對赴美留學一事是如何看待的?(15分) (1)(2分) 洋務(wù)運動/西學東漸/近代新式教育/培養(yǎng)洋務(wù)人才。 (2)(5分) 都看到留美學童在學習、生活和對傳統(tǒng)文化態(tài)度上的變化;(2分) 對留美學童的變化持不同的態(tài)度,(1分)容閎從中外交往,學習西方,學童成長等方面持肯定態(tài)度,吳嘉善則從維護清朝統(tǒng)治和文化傳統(tǒng)持否定態(tài)度(2分) (3)(3分) 對赴美留學持否定態(tài)度,(1分)認為耗費巨大,學生出身低下不堪重任,自律差等。(2分) (4)請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談?wù)勀銓χ兄垢懊懒魧W一事的看法。(15分) 本大題采用分項評分方法。評分觀察的要素是:觀點、史實、論述、組織。 評分項一:觀點(4分) 評分項二:史實(4分) 評分項三:論述(5分) 評分項四:組織(2分) 注:有觀點而無史實者,不給分。 2、(xx閔行期末39)錢玄同的轉(zhuǎn)變 材料一 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學……我以為保存國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復舊物;光復之功告成以后,當將滿清的政制儀文一一推翻而復于古。不僅復于明,且將復于漢唐;不僅復于漢唐,且將復于三代??偠灾?,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漢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漢族的都是好的,非與政權(quán)同時恢復不可;而同是漢族的之中,則愈古愈好。 ——摘自錢玄同《三十年來我對于滿清態(tài)度的變遷》 材料二 我將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與孔經(jīng)是絕對不能并存的東西,如其要保全中華民國,惟有將自來的什么三綱五倫、禮樂、政刑、歷史、文字,“棄如土苴”。如果要保全自來的什么,三綱五倫、禮樂、政刑、歷史、文字,惟有請愛新覺羅溥儀復辟或請袁世凱……稱帝。 ——摘自錢玄同《姚叔節(jié)之孔經(jīng)談》(1919年2月12日) 問題:(12分) 根據(jù)材料,評述錢玄同對傳統(tǒng)文化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 水平l:能在材料一與材料二之間建立關(guān)聯(lián),并能從中看到深層次的社會歷史因素。(9-12分) 水平2:能在材料一與材料二之間建立關(guān)聯(lián),但僅能描述歷史現(xiàn)象。(5-8分) 水平3:只能就材料一與材料二分別展開討論。(0-4分) 3.(xx普陀期末38)中外碰撞中的自我認識(12分) 有學者說,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給中國帶來深重災(zāi)難的同時,又是精神上的強擊,它促成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華民族認識的亟變。試以“中外碰撞中的自我認識”為主題,敘述這一變化過程。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的英國戰(zhàn)勝中國,簽訂《南京條約》,中國外交由朝貢體系轉(zhuǎn)入不平等條約體系。在炮火震撼下,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有識之士主張學習西方,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該主張表明:一方面開始認識到自身技術(shù)與西方的差距,另一方面還存在著天朝大國的心態(tài)。(3分)(背景+史實+觀點各1分)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在與列強交涉的過程中,深受刺激的實力廷臣提出“中體西用”的主張,設(shè)立總理衙門,開展洋務(wù)運動。上述主張和實踐表明:一方面被迫放棄天朝心態(tài),將外國視為平等的主體,并將學習技術(shù)化為行動,另一方面依然保持對“中體”的自信。(3分)(背景+史實+觀點各1分) 甲午戰(zhàn)爭,中國被自唐以來一直向自己學習的東鄰小國日本打敗,并簽訂《馬關(guān)條約》。國人深受巨創(chuàng),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人士舉行“公車上書”,發(fā)起維新變法運動;嚴復發(fā)表譯著《天演論》,將進化論介紹到中國;同時,孫中山創(chuàng)建興中會,提出“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梁啟超認為甲午戰(zhàn)敗喚起了國民意識,倡導以國民群體為重心的新史學。上述主張和實踐表明:國人已全面失去對“中體”的自信,并對君主專制產(chǎn)生不滿,進而多渠道學習西方的制度和思想。(4分)(背景+史實任二+觀點) 總之,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伴隨著中華民族危機的不斷深入,國人的自我認識也不斷深入,開始了艱難的自我否定的心路歷程,并為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轉(zhuǎn)型持續(xù)實踐探索。(2分) 4. (xx青浦期末40)中西文化基因的差異 材料一: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中,深深體現(xiàn)在中國人的行為上。 ——習近平 材料二:君主除了戰(zhàn)爭、軍事制度和訓練之外,不應(yīng)該有其他的目標、其他的思想……君主究竟是被人愛戴比被人畏懼好一些呢?還是被人畏懼比被人愛戴好一些呢?最好是兩者兼?zhèn)洌绻仨氂兴∩?,那么,被人畏懼比受人愛戴是安全得多的……君主?yīng)當同時效法狐貍與獅子。由于獅子不能夠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貍則不能夠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須是一頭狐貍以便認識陷阱,同時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便使豺狼驚駭……當遵守信義反而對自己不利的時候,或者原來使自己作出諾言的理由現(xiàn)在不復存在的時候,一位英明的君主絕不應(yīng)當遵守信義。 ——馬基雅弗利《君主論》 材料三:在生物界,這種宇宙過程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爭,即每一個個體和整個環(huán)境的競爭,其結(jié)果就是選擇。也就是說,那些存活下來的生命形態(tài),總體上最適應(yīng)于某個時期存在的各種條件。因此,就這一點而言,它們是最適者。 ——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 材料四:……物競者,物爭自存也,以一物以與物物爭,或存或亡,而其效則歸于天擇。天擇者,物爭焉而獨存。夫既以群為安利,則天演之事,將使能群者存,不群者滅;善群者存,不善群者滅。 ——嚴復《天演論》 材料五:強權(quán)利己之見,絕非公理正義所能動搖。 ——巴黎和會中國首席代表陸征祥 問題:(25分) (1)列舉中國歷史上能體現(xiàn)材料一理念的史實。(5分) (1)絲綢之路;東亞文化圈;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亞非會議;中日建交;APEC會議等(5分) (2)概括材料二中馬基雅弗利的觀點。(5分) (2)君主應(yīng)當獨攬大權(quán),注重戰(zhàn)爭,精通軍事;君主不應(yīng)受到任何道德準則的束縛,可以背信棄義,只需考慮是否有利可圖;可以外表仁慈,內(nèi)心奸詐;可效法狐貍與獅子,詭詐殘忍均可兼施。(5分 (3)你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基因的差異?(15分) 1、 馬基雅弗利強調(diào)君主至上,權(quán)力神圣,為達目的可以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統(tǒng)治者甚至可以背信棄義。這就將“強權(quán)戰(zhàn)勝公理”、“弱國無外交”、“戰(zhàn)爭無誠信”等稱霸基因合法化地注入到了西方文明中。 2、 赫胥黎表達了自然界對生物的自然淘汰法則,即競爭的結(jié)果是“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這體現(xiàn)了生物界不斷進化的過程。 3、 嚴復的譯文則把自然界的進化引向人類社會,認為《天演論》既可包括生物界,也可包括人類社會。依據(jù)這個觀點,人類社會中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同生物界一樣,是個生存大競爭的局面。在競爭中強者、智者獲得生存;弱者、愚者就要被淘汰,所以,弱肉強食是普遍性規(guī)律。 4、 但這恰恰是進化論的誤區(qū),我們應(yīng)理性審視,將生物界的生存法則直接移植到人類社會,會導致“優(yōu)勝劣汰”、“弱肉強食”、“以富欺貧”、“恃強凌弱”等元素均具有合法性。這一點在一戰(zhàn)后的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一事上暴露無遺。強權(quán)凌駕于公理,戰(zhàn)爭取代了和平。 5、以史為鑒,我們應(yīng)通過注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來重審重構(gòu)中國與世界之關(guān)系,這既是對儒家和諧觀的當下思考,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回應(yīng)。 4.(xx徐匯期末38)民主與科學 民國初年中國的政治發(fā)展其實應(yīng)視為現(xiàn)代中國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轉(zhuǎn)型。下圖記錄了1833年——1915年“民主”、“共和”這兩個關(guān)鍵詞在部分著作和報刊中出現(xiàn)的頻率。 (1)根據(jù)圖示,1833年——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現(xiàn)的頻率呈現(xiàn)什么趨勢?(2分) (1)總體上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但期間有反復和動蕩(或19世紀末20世紀初明顯增加)。(2分) (2)談?wù)剬D示中“民主”、“共和”字眼出現(xiàn)頻率趨勢變化的認識。(10分) (2)19世紀中期前后,隨著西學東漸的深入,“民主”、“科學”等新思潮逐漸影響中國,但只是零星閃現(xiàn);(2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2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結(jié)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統(tǒng)治,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2分)南京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使人民獲得一些民主權(quán)利,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得以較為廣泛的傳播;(2分)但辛亥革命以同舊勢力的妥協(xié)而告終,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zhì)。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貧窮、落后、分裂、動蕩的苦難之中,“民主”、“共和”思想同樣經(jīng)歷反復(2分) 5.(xx楊浦期末40)科學中心的轉(zhuǎn)移 (2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國科學成就 西方科學成就 李時珍 《本草綱目》 1596 哥白尼 《天體運行論》 1543 潘季馴 《河防一覽》 1590 開普勒 《宇宙的神秘》 1596 程大位 《算法統(tǒng)宗》 1592 吉爾伯特 《論磁》 1600 朱載堉 《綠學新說》 1584 伽利略 《星際使者》 1610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 1637 哈維 《心血運行論》 1628 徐霞客 《徐霞客游記》 1640 牛頓 《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 1678 材料三 馬戛爾尼及使團乘坐的“獅子號”是當時英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配備有64門大炮,……禮品有天體運行儀、望遠鏡、地球儀、座鐘、八音盒、玻璃鑲金彩燈、羊毛掛毯和地毯、金色馬鞍和馬車,還有毛瑟槍,連珠槍、利劍、銅炮、榴彈炮及裝備有110門大炮的英國軍艦?zāi)P?。而在?zhèn)江城聲勢浩大的軍事操演里,馬戛爾尼注意到瀕臨坍塌的城墻,2千多名士兵隨著音樂聲在旌旗下接受檢閱。兵士們裝備了弓箭,戟矛,還有少量的帶羚角槍刺火繩槍。他們戴的頭盔從遠處看像金屬那樣閃閃發(fā)光,…… 而過于笨重的鋼盾牌也只是用于炫耀而已,平常只是用一種藤制的盾牌。 ——戴鞍鋼《晚清史》 (注:馬戛爾尼,英國外交官1792年攜帶英王信件出使中國。在熱河行宮兩次謁見乾隆帝,提出開放寧波等地為通商口岸,裁減關(guān)稅等,乾隆以“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斷然拒絕,英國使團無功而返。) 材料四 近代科學中心的轉(zhuǎn)移 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較中西方科學的特點。(2分) (1)(2分) 材料一:中國古代科技超過西方,到15世紀以后落后于西方;(1分) 材料二:中國科技以總結(jié)性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科技為主;西方科技以近代自然科學為主。(1分) (2)觀察材料四(圖例),概述近代科學中心的四次轉(zhuǎn)移并分析原因。(8分) (2)(8分) ①由意大利到英國;從14世紀開始,意大利出現(xiàn)了文藝復興運動,涌現(xiàn)出了達芬奇等一大批科學家、藝術(shù)家,推動了17世紀英國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和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 。(2分) ②由英國到法國;受到英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影響,18世紀法國伏爾泰等思想巨匠將啟蒙思想推向高潮,推動了歐洲思想解放。(2分) ③由法國到德國;德國于1871年完成統(tǒng)一,積極推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成為第四個科學中心。(2分) ④由德國轉(zhuǎn)移到美國;美國南北戰(zhàn)爭勝利后引領(lǐng)第二次科技革命電氣時代的大潮,二戰(zhàn)后,在原子能和計算機發(fā)明的優(yōu)勢,奠定了美國在信息時代的領(lǐng)先優(yōu)勢。(2分) (3)你如何看待中國科學在世界地位的變化?(15分) (3)本大題采用分項評分方法。評分觀察的要素是:觀點、史實、論述、組織。(15分) 評分項一:觀點 要求: 對中國從古代到近代科學地位的變化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并能與西方科學的對比中得出相應(yīng)的觀點。 水平1: 中國科學從古代領(lǐng)先世界到近代落后于西方,反映了中國國力由強變?nèi)醯倪^程; 中西方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如生產(chǎn)方式及政治制度等決定了科學的發(fā)展程度與差距; 在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大國的抉擇,決定了這個國家科學地位的變化與走向; 水平2:能依據(jù)材料就提出觀點。 沒有將中西方科學進行對比,僅僅從中國或西方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時段的觀點,單一或不全面。 水平3:脫離材料,或羅列材料,復述教科書的觀點。 水平4:無觀點,或觀點與文本無關(guān)。 評分項二:史實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將材料與問題、材料與相關(guān)史實之間建立聯(lián)系。 例如:能運用中國古代的三大發(fā)明的西傳來印證中國古代科技的領(lǐng)先; 能從多角度分析近代中國科學落后的原因:從國家地位、主政者對科學的態(tài)度、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水平、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等; 水平2:能從材料提取直接與間接的信息。 沒有橫向的中西對比,僅從單一角度回答問題。 水平3:能從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水平4:沒有使用材料信息。 評分項三:論述 水平1:能夠進行深刻的論述。 水平2:史實、觀點與論證二者能做到一致,邏輯完整。 水平3:史實、觀點與論證三者不一致,邏輯混亂、跳躍。 水平4:回追問題 評分項四:組織 水平1:敘述成結(jié)構(gòu) 水平2:敘達連貫通順 水平3:僅能羅列史實 注:有觀點而無史實者,不給分。-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分類匯編 西學東漸與近代中國 2019 2020 年高 歷史上 學期 期末考試 試題 分類 匯編 西學東漸 近代中國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78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