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精講四 遺傳、變異與進化 滿分沖刺(十一)生物的變異、育種和進化.doc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精講四 遺傳、變異與進化 滿分沖刺(十一)生物的變異、育種和進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精講四 遺傳、變異與進化 滿分沖刺(十一)生物的變異、育種和進化.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精講四 遺傳、變異與進化 滿分沖刺(十一)生物的變異、育種和進化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屬于基因重組 B.受精作用過程中配子的自由組合屬于基因重組 C.我國科學家培育抗蟲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D.將活的R型細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部分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屬于基因重組 【答案】B 【解析】A正確,基因重組分為兩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交換。B錯誤,受精作用過程中配子的自由組合不屬于基因重組。C正確,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將抗蟲基因與棉花的染色體DNA整合在一起,屬于基因重組。D正確,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的DNA進入活的R型細菌內,使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基因發(fā)生重組。 2.DNA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xù)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鳥嘌呤 【答案】D 【解析】根據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NA分子經過兩次復制后,突變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U-A、A-T堿基對,而另一條正常鏈形成的兩個DNA分子中含有G-C、C-G堿基對,因此被替換的堿基“P”可能是G,也可能是C。 3.人類疾病中有一種雖然數量較少但卻頗有特色的阿帕特綜合征,癥狀是尖頭,指、趾呈蹼狀。研究發(fā)現,引起阿帕特綜合征的突變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從而影響體內Z受體蛋白的結構。下列關于該病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病是一種遺傳病 B.患病基因突變多發(fā)生在有絲分裂 C.Z受體蛋白基因突變的概率與年齡有一定的關系 D.患者Z受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間結構與正常人不同 【答案】B 【解析】引起阿帕特綜合征的突變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容易傳給后代,因此該病是一種遺傳?。痪拥男纬墒菧p數分裂,因此該患病基因突變多發(fā)生在減數分裂中;基因突變的概率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大,越易突變;題干已強調“從而影響體內Z受體蛋白的結構”,因此患者Z受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間結構與正常人不同。 4.現有小麥種質資源包括:①高產、感?。虎诘彤a、抗?。虎鄹弋a、晚熟等品種。為滿足不同地區(qū)及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種專家要培育3類品種:a.高產、抗??;b.高產、早熟;c.高產、抗旱。下述育種方法可行的是( ) A.利用①、③品種間雜交篩選獲得a B.對品種③進行染色體加倍處理篩選獲得b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單倍體育種方法 D.用轉基因技術將外源抗旱基因導入③中獲得c 【答案】D 【解析】利用①、②品種間雜交后篩選可獲得a,A錯誤;染色體加倍并不改變原有的基因,只有通過誘變育種,可由③選育出b,B錯誤;誘變育種和轉基因技術均可獲得原品種不具有的新性狀,故C錯,D對,單倍體育種不能產生新基因。 5.如圖1是果蠅體細胞示意圖,圖2、3是果蠅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在細胞分裂中的行為,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中Ⅱ、Ⅲ、Ⅳ中的一條染色體和X、Y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 B.若圖1果蠅一個精原細胞產生的一個精子基因組成為bcXDXD,則其余的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BCYd、BCYd、bcXDXD C.圖2所示的果蠅細胞中A、a基因屬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 D.圖3中姐妹染色單體上出現基因A和a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的結果 【答案】D 【解析】根據染色體組的概念,可知圖1中Ⅱ、Ⅲ、Ⅳ中的一條染色體和X染色體或Y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若圖1果蠅一個精原細胞產生的一個精子基因組成為bcXDXD,說明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XD、XD沒有分開,所以其余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bc、BCYD、BCYd。圖2所示的果蠅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分開的是姐妹染色單體,而不是同源染色體。圖3是果蠅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開,每一條染色體上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是通過復制形成的,應具有相同的基因,故圖示中出現等位基因是因為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6.下列關于育種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雜交的方法進行育種,從F1自交后代中可篩選出符合人類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 B.用輻射的方法進行誘變育種,誘變后的植株一定比誘變前的植株具備更多優(yōu)良性狀 C.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單倍體育種,所育的新品種自交后代中約有1/4為純合子 D.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多倍體育種,所育的新品種和原品種雜交一定能產生可育后代 【答案】A 【解析】誘變育種的生物學原理為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具有多害少利和不定向的特點,故誘變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誘變前的植株具備更多優(yōu)良性狀,故B錯誤。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單倍體育種,產生的新品種全為純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全為純合子,故C錯誤。二倍體植株染色體加倍后成為四倍體植株,四倍體植株和原二倍體植株雜交得到的三倍體植株是高度不育的,故D錯誤。 7.下圖所示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為AaBb)產生的花粉進行單倍體育種的示意圖,據圖判斷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②通常使用的試劑是秋水仙素,作用時期為有絲分裂前期 B.通過過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為aaBB的可能性為1/4 C.過程①屬于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必須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與雜交育種相比,該育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答案】B 【解析】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加倍;AaBb基因型植株減數分裂產生AB、ab、Ab、aB四種比例相等的配子,經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是AB、ab、Ab、aB四種單倍體植株;花藥離體培養(yǎng)是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將離體花藥培養(yǎng)成植物的過程,屬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需要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由于單倍體植株經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加倍后得到的全為純合植株,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和雜交育種相比,就明顯縮短了育種年限。 8.科學家發(fā)現一類蜣螂,不僅取食糞便,還取食包括蜈蚣在內的千足蟲。與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結構也發(fā)生變化:頭部較窄而長,便于進食千足蟲內臟;后腿較蜷曲,便于捕獵千足蟲。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類蜣螂的出現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該類蜣螂與千足蟲相互選擇共同進化 C如果該類蜣螂能與普通蜣螂交配,說明它們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D.該類蜣螂出現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的結果 【答案】C 【解析】凡是能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對環(huán)境適應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蜣螂與千足蟲通過捕食關系淘汰對方的弱者實現共同進化;判斷生殖隔離與否的標準是通過交配能否產生可育的后代;蜣螂的出現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9.某昆蟲種群的翅色有綠色(AA)、淺褐色(Aa)和褐色(aa)三種表現型。抽樣調查得知當年綠色、淺褐色和褐色個體各占60%、30%和10%,現假設該種群中綠色個體每年增加10%,淺褐色個體數目不變,褐色個體每年減少10%,則第二年該種群中決定翅色基因A的頻率是( ) A.62.9% B.78.6% C.76.8% D.77.1% 【答案】D 【解析】假設第一年總數目為100,則第二年綠色個體(AA)數目為60+6010%=66,淺褐色個體(Aa)數目為30,褐色個體(aa)數目為10-1010%=9,所以第二年該種群中決定翅色A基因的頻率=(662+30)/[(66+30+9)2]100%≈77.1%。 10.研究發(fā)現將同種果蠅分別在淀粉培養(yǎng)基和麥芽糖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多代,果蠅仍傾向與在同類培養(yǎng)基上生活的個體交配。對該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兩類培養(yǎng)基為果蠅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 B.這種交配偏好可視為一種選擇作用 C.長期選擇性交配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產生差異 D.出現了選擇性交配說明果蠅間已產生了生殖隔離 【答案】D 【解析】由“果蠅仍傾向與在同類培養(yǎng)基上生活的個體交配”說明兩個不同培養(yǎng)基的果蠅還沒有產生生殖隔離,故選D。 11.許多動物在不同生活季節(jié)數量有很大差異:春季繁殖,夏季數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種種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殘存的少量個體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個如瓶頸樣的模式(如圖所示,●為抗藥性個體),其中瓶頸部分即為動物數量減少的時期。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突變和基因重組決定了該種群生物進化的方向 B.在圖中所示的三年間,該生物種群進化形成了新物種 C.在使用殺蟲劑防治害蟲時,其抗藥性基因的頻率增加,是因為有抗藥性基因的害蟲繁殖能力增強了 D.在自然越冬無殺蟲劑作用時,害蟲中敏感性基因頻率反而升高,說明變異的有利或有害取決于環(huán)境的變化 【答案】D 【解析】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A項錯誤;在圖中所示的三年間,種群的基因頻率在變化,說明生物在進化,但并沒有形成新的物種,B項錯誤;在使用殺蟲劑防治害蟲時,其抗藥基因的頻率增加,是由于殺蟲劑殺死了種群中大多數不具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而具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則保留下來并不斷繁殖,并不是由于具有抗藥性基因的害蟲繁殖能力增強了,C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2.玉米(2n=20)是一種雌雄同株植物。下表表示5個玉米純系的表現型、相應的基因型及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其中②~⑤品系均只有一個性狀屬隱性,其他性狀均為顯性。 (1)如果研究玉米的基因組,應測定 條染色體上的DNA堿基序列。 (2)若要進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驗,選擇品系②和③作親本是否可行? ;原因是 。 (3)選擇品系③和⑤做親本雜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則F2表現為長節(jié)高莖的植株中,純合子的幾率為 。 (4)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在農業(yè)生產中使用的玉米種子都是雜交種?,F有長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黃粒(B)兩個玉米雜合子品種,為了達到長期培育長果穗黃粒(AaBb)玉米雜交種的目的,科研人員設計了以下快速育種方案。 ①請在括號內填寫相關的基因型。 ②處理方法A和B分別是指 、 。 以上方案所依據的育種原理有 。 【答案】(1)10 (2)不可行 控制粒色和節(jié)長的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Ⅰ)上 (3)1/9 (4)①答案如圖 ②花藥離體培養(yǎng) 秋水仙素處理 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解析】(1)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不含性染色體,所以研究玉米基因組時測定10條染色體。 (2)由于控制粒色和節(jié)長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所以選擇品系②和③研究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不可行。 (3)品系③和⑤控制節(jié)長、莖高的基因型分別是eeDD和EEdd,雜交得Fl再自交得F2,則F2表現為長節(jié)高莖E_D_的植株占:3/43/4=9/16,其中純合子的幾率為1/9。 (4)欲快速獲得長果穗黃粒(AaBb)玉米雜交種,需選擇單倍體育種的方法,選擇的親本分別是長果穗白粒和短果穗黃粒,待它們開花后取花藥離體培養(yǎng),并用秋水仙素處理加倍得到可育植株,然后讓這兩種可育植株雜交獲得AaBb種子,該過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13.某種XY型性別決定的二倍體植物。已知寬葉(A)對窄葉(a)完全顯性,抗病(R)對不抗病(r)完全顯性,紅莖(D)對白莖(b)完全顯性。育種工作者應用X射線對一批窄葉不抗病植株的種子進行處理,對長成的植株進行選育,成功獲得寬葉抗病的優(yōu)良個體。 (1) 基因A與基因D的本質區(qū)別是 。 (2) 上述育種過程所依據的原理是 ,該過程中要進行“選育”的原因是 。 (3)將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進行雜交,得到的子代如下表: 上述親本中,寬葉植株為 (填“純合子”或“雜合子”)。依據上述實驗結果,有人認為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你認為基因A、a可以位于X染色體上嗎?請用遺傳圖解說明。 (4)已知基因D、d所在染色體會發(fā)生部分缺失(如圖所示),缺失區(qū)段不包括D或d基因,也不影響減數分裂過程,但可導致含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若D-和d-表示該基因所在染色體發(fā)生部分缺失?,F以基因型為Dd-個體作母本,D-d個體作父本,則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 。 【答案】(1)堿基或者脫氧核苷酸序列的排列順序不同 (2)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多方向性的(不定向的),并且有利變異不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雜合子 遺傳圖解如下 (4)紅莖雌株∶紅莖雄株;白莖雌株∶白莖雄株=1∶1∶1∶1 【解析】不同基因的本質區(qū)別是其堿基或者脫氧核苷酸序列的排列順序的不同。通過利用X射線對不抗病植株的種子進行處理,獲得寬葉抗病的優(yōu)良個體,依據的原理是誘變育種,該過程中要對經射線處理的變異對象進行篩選,這是因為變異是不定向的,且變異的結果是多害少利的。將寬葉(顯性)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由于子代中既有顯性個體,又有隱性個體,說明寬葉雌株是雜合體。由于D-和d-基因所在染色體發(fā)生部分缺失導致花粉不育,這樣以Dd-個體作母本,D-d個體作父本,則卵細胞的基因型是D、d-,具有生殖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d,這樣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紅莖雌株∶紅莖雄株∶白莖雌株∶白莖雄株=1∶1∶1∶1。 14.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遺傳和進化的問題: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強調: 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2)在我國由東北虎和華南虎組成的兩個種群之間存在 隔離,這兩個種群的基因庫 (填“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3)下圖表示乙醇進入人體后的代謝途徑,能將乙醇轉化為乙酸的人號稱“千杯不醉”,而轉化為乙醛的人俗稱“紅臉人”,不能轉化的人俗稱“白臉人”。 ①“紅臉人”的基因型有 種,“白臉人”的基因型是 。 ②假如一對俗稱“紅臉人”的夫婦所生子女中,有1個“千杯不醉”和1個“白臉人”,則該夫婦再生一個號稱“千杯不醉”女兒的概率是 。 ③根據乙醇進入人體后的代謝途徑,可說明基因 ,進而控制生物性狀。 【答案】(1)隔離 (2)地理 不完全相同 (3) ①4 aaBB、aaBb、aabb ②3/32 ③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 【解析】(1)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2)我國由東北虎和華南虎組成的兩個種群之間存在地理隔離;這兩個種群的基因庫不完全相同。(3)①“紅臉人”的基因型有4種;“白臉人”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②假如一對俗稱“紅臉人”的夫婦所生子女中,有1個“千杯不醉”和1個“白臉人”,則該夫婦的基因型為AaBb,則再生一個號稱“千杯不醉”女兒的概率是3/41/41/2=3/32。③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精講四 遺傳、變異與進化 滿分沖刺十一生物的變異、育種和進化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二輪 復習 專題 精講四 遺傳 變異 進化 滿分 沖刺 十一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73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