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3新課標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3新課標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3新課標人教版必修2.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案3新課標人教版必修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2.了解作者在描寫故都風物時為何要突出“清”、“靜”、“悲涼”的特點,從而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巧妙融合的藝術手法。 3.體會課文疏朗不羈的行文與精到細膩的筆觸相結合的語言特點。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并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于現(xiàn)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進而讓學生懂得當時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嚴酷。 重點、難點和解決辦法 作者是在一種特定的心境下寫下《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的,作者選取的故都風物自然帶有作者心靈的影子,作者為什么不寫火一般的香山紅葉、明鏡似的昆明湖水,對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等也只是一筆帶過,原因何在?作者到底描寫了故都的哪些風物?抓住了這些風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從這些故都風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樣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鑒賞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 解決辦法 1.適當介紹作者及其作品的藝術特色。郁達夫的小說、散文中有或多或少的傷感,甚至帶有頹廢色彩,如《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等。這種傷感除了有個人情感特點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時代在作者心靈打下的烙印。 2.強化朗讀,注重有感情的朗讀。在朗讀中領會,在朗讀中鑒賞。 3.有重點地分析一些段意。讓學生自由討論,老師指導點撥。 學生活動設計 教師在講解完文章的寫作背景及作品的藝術風格后,重點在指導學生閱讀、分析、朗讀。大致遵循閱讀——分析鑒賞——歸納要點的順序進行。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閱讀、分析鑒賞的作用,在老師的點撥下,歸納文章的重點難點,閱讀提綱。 用出學生思考題的形式調動學生的思維 附學生思考題: 1.本文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 2.課文為什么不寫火一般的香山紅葉,明鏡似的昆明湖水,對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等也一筆帶過? 3.能表現(xiàn)文章感情基調的是哪幾個詞?作者對它們是分別描寫的,還是通過所選取的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試舉例說明。 4.簡述課文的結構,文章是怎樣前后呼應的? 第一課時解決1、2題;第2課時解決3、4題 課時安排 2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指導學生歸納文章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 2.自然風物的客觀色彩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主觀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體會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馭景的藝術風特色。 二、整體感知 1.釋題:“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2.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xiàn)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自1913年始留學日本10年,飽受了屈辱和歧視。1922年回國后,一方面在大學任教,一方面搞創(chuàng)作,是“創(chuàng)造社”的重要成員。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家庭的變故、國家的現(xiàn)狀,激起了作者無限憤慨,后流亡蘇門答臘,堅持抗日戰(zhàn)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于1934年8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chuàng)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記。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和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老師可選取傳統(tǒng)教材中峻青《秋色賦》若干段進行朗讀。讀后問:這段秋景有什么特點?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答案可為:豐收,色彩絢麗,喜悅熱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同樣描寫秋天景物的文章,我們看了郁達夫所描寫的故都秋景與峻青筆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2.老師范讀 3.釋題;簡介作者郁達夫及其藝術風格,文章的寫作背景。 4.出示學生思考題(見上),請學生思考1、2兩題; 5.學生朗讀一遍,帶著問題一邊閱讀,一邊在課文中勾勒相關語句。 6.討論歸納要點(見板書設計) 總結、擴展 把已準備好的峻青《秋色賦》一文發(fā)給學生課外閱讀,著重體會兩篇散文的感情色彩的不同、選取景物的不同、時代背景的不同。 布置作業(yè) 從歸納結構的角度寫出本文的閱讀提綱。 附:板書設計 故 都 的 秋 郁達夫 牽牛花:藍、白色 疏落的衰草 憂慮 內 主 自 客 槐樹落蕊:清閑、落寞 孤 心 觀 然 觀 極細微極柔軟 獨 世 色 風 色 秋蟬殘唱:衰弱 彷徨 界 彩 物 彩 秋雨秋風:灰沉沉、息列索落 感傷 的 的 都市鬧人:青布衫 緩慢悠閑 棗樹:葉落、西北風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準確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找出文章感情基調的關鍵詞語,體味文 章緊扣情感來描寫景物特點。 2.把握文章的結構,體會文章前后呼應的結構特點。 二、整體感知 作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并籠罩著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自然也籠罩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頤和園,而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腰壁中,靜對著”藍色的牽?;āN恼戮o扣“清”“靜”“悲涼”這三個帶文眼性的詞,來描寫景物的特點。對景物的描繪,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數(shù)筆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討論上節(jié)課布置的作業(yè),(出示板書一)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峻青《秋色賦》和本文在感情色彩、選取景物、時代背景上的不同略作點評。(略) 2.學生朗讀全文,老師再次出示思考題,本節(jié)課著重分析3、4兩題。 3.學生閱讀,一邊讀一邊歸納。 4.以老師點撥和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方式來歸納教學要點。 附思考題3參考答案: 本文能表現(xiàn)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所選取的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而不是分別描寫的。 舉例分析 (1)牽牛花:“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ǖ乃{朵”是在寫“靜”;“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來住著”、“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既是在寫“靜”,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體現(xiàn)了“悲涼”。 (2)槐樹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閑的感覺,突出了“清”。“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fā)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下面的景致。 思考題4(答案見板書設計)。 總結、擴展 布置學生閱讀《語文讀本》第三冊上的《想北平》,想想兩文描寫故都 風物,抒發(fā)對故都的感想方面的異同。 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 附:板書設計 板書注:該板書課前用小黑板準備好,不必課堂上完成。 ①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向往 1.總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 ①清晨所見、牽牛花 ②槐樹落蕊 故 記敘 ③秋蟬殘聲 前 都 2.分寫 ④秋雨話秋涼 后 的 ⑤棗樹奇景 呼 秋 議論:凡是有情趣的人,對于秋 應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總寫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 板書二(課堂上完成) 文眼: 清 靜 悲涼 牽?;? 碧綠的天色 馴鴿的飛聲 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 靜對著 都 槐花落蕊 “掃街……清閑” 極細微 落寞 風 極柔軟 物 秋蟬殘聲 啼鳴 衰弱 秋雨涼風 都市閑人 息列索落 涼 悠閑緩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故都 教案 新課 標人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61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