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語文復習 第27講古代詩歌鑒賞 鑒賞作品的形象.doc
《2019-2020年高三語文復習 第27講古代詩歌鑒賞 鑒賞作品的形象.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語文復習 第27講古代詩歌鑒賞 鑒賞作品的形象.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語文復習 第27講古代詩歌鑒賞 鑒賞作品的形象 古代詩歌鑒賞,《考試說明》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睆慕鼉赡甑母呖荚嚲韥砜?,鑒賞“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往往是融會在一起而不是單獨立題的,但是許多考生對古代詩歌鑒賞似乎還不曾入門,往往答非所問,甚至全然牛頭馬嘴,因此這里試圖采用由分而總的方法,幫助考生提高基本的鑒賞能力。 一、什么是作品的形象 一般說來,詩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這兩個方面。人物形象又包括作為描寫客體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寫的琵琶女,她是作為描寫客體的人物形象,而其中的“江州司馬”白居易則是抒情主人公。作品中描寫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觀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也就是作者主觀之意和客觀之象融為一體的藝術形象,稱之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觀景物更容易激發(fā)讀者的共鳴。這種能誘發(fā)讀者想象和思考的藝術境界,稱為意境。譬如《琵琶行》開頭所描寫的潯陽江頭夜送客的景物,“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等等,就構成了凄涼、壓抑,令人心地茫然的意境,顯示出全詩的感情基調。 不過,就具體的詩歌而言,其形象是各有側重的,有的側重于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有的側重于描寫客體的,也有全是寫景的。 例1: 漁家傲 記夢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但這首詩風格豪放,意境闊大,而且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全詞寫的都是夢境:上片寫詞人飛上了天,天帝很關心她,“殷勤問我歸何處”,即問她要到哪里去,歸宿是什么?下片寫她對天帝的回答?!拔覉蟆奔次一卮鹫f,“路長嗟日暮”,前路渺茫,一片昏暗,使人憂傷。她不滿于“學詩漫(徒)有驚人句”,而要乘長風,展鴻圖,飛往仙島(“三山”),去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理想的境界。可見這首詞主要刻畫了不滿現(xiàn)狀、追求理想的詩人自我形象。而開頭兩句描寫拂曉前夜空的景象:空中云濤翻滾,曉霧彌漫,銀河在轉動,那里仿佛有無數(shù)風帆在飛舞。這完全是夢中的景象,它渲染夢境,襯托出詞人對理想追求的急切心情。 二、鑒賞形象的目標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作品刻畫的藝術形象的內容,分析判斷作品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時還要判斷其社會意義。 例2: 待儲光羲不至 王 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 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 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這首詩緊扣標題中的“待”字,描寫詩人等待客人的種種情景:一大早打開重門等待儲光羲的來到,詩人坐立不寧,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坐下去,都在傾聽友人來到時的車馬聲。好像(“要欲”)聽到友人身上佩戴的玉石撞擊的清脆之聲,正要出門去迎接,誰知這是一種錯覺??梢娫娙说却鼻?。然而,從早一直等到晚(“晚鐘鳴上苑”),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帶沒有到來。于詩人終于明白了(了自,已經(jīng)明白),友人不會來了?!芭R堂空復情”,是自己自作多情(空復情,自多情)??梢姳驹娡ㄟ^一系列的細節(jié)描寫,表達了盼望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者說表達了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 例3: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又照淚痕干? [注]鄜(fū)州:今陜西富縣。虛幌:薄帷。 這首詩是杜甫落入安史叛軍之手,身陷長安時所作。題為《月夜》,當是詩人看到長安之月,因望月而思家念妻。但“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卻是從鄜州閨中的妻子落筆,“只獨看”,寫出妻子的孤獨,寫出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妻子“獨看” 鄜州之月而“憶長安”的夫君,已飽含著辛酸;而小兒女們天真幼稚,“未解憶長安”,更是飽含辛酸。第三聯(lián)通過妻子獨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xiàn)“憶長安”。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濕”愈重,“寒”愈甚,憶念便愈深。而這完全是詩人想象中的情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之時,自然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不能不激起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愿望?!昂螘r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雙照”而淚痕始干,“獨看”而淚痕不干,顯然是寫出了離別之苦。但是,詩人借望月而抒情,所抒發(fā)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妻離別之情。這種離別之情是深深地打上那個動亂時代的烙印的,因此在評述這首詩所飽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時,還要再深一層,即“獨看”的淚痕里浸透著天下離亂的悲哀,“雙照”的希望表達著詩人對結束動亂的企盼。想到這一步就涉及到本詩的社會意義了。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高考詩歌鑒賞題涉及作品形象的社會意義時,一般會提供注釋給考生一定程度的幫助;如果不提供幫助,那一定是在高中畢業(yè)生知識背景之中的。 三、鑒賞詩歌形象應注意的問題 鑒賞詩歌形象,主要應注意兩點: 1.了解傳統(tǒng)的審美習慣 準備參加高考,做好詩歌鑒賞題,應了解的傳統(tǒng)審美習慣,主要有下列幾點:(1)望月懷遠。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杜甫的《望月》、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詞;(2)傷春悲秋,或因見秋而思鄉(xiāng);(3)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如蘇軾看“大江東去”而嘆“人生如夢”;(4)折柳送別,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其間纏綿悱惻的別離之情,給人以悠長的回味;(5)聞雁思歸,如王灣《次北固山下》“鄉(xiāng)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6)聽梧桐而心悲涼,如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等等。 2.從分析景、情入手 詩人寫詩,常用“寓情于景”、“即景生情”之法,讀者讀詩,也應從景、情兩方面去探尋體味。即透過詩人筆下具體可感的事物,探知詩人的內心和情緒。 例4: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從詩題和詩意看,詩人在秋天離開廣陵(今揚州)北上將渡淮河北上或西行,親故都留在了廣陵。到了渡口,天夜已晚,又不見渡船。這時天正下著雨,他一人在河邊徘徊,詩人的思緒正像淮河的波濤一樣翻滾。他把此時此地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這一首五言律詩。 詩的首聯(lián)描寫暮色中空蕩蕩的淮河,詩人欲渡而無船可待,給人一種空曠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掛起雨幕,東連至海,遠處山寺傳來悠長的鐘聲,孤寂變成了凄愴,羈旅之情更加深重。頸聯(lián)點出“離思”?!蔼汎B下東南”,這雨幕上出現(xiàn)的“鳥”是“獨”的,可見是失群的;一個“下”字,可見是歸巢的;“東南”二字表明是飛向廣陵方向去的。詩人睹鳥而思己,“斷腸人在天涯”的感嘆油然而生,讀者也不能不為之凄惻。 這樣看來,本詩全用景物烘托、離別之意,凄楚、落寞之情,如果不是細細探尋景物描寫中隱含著的詩人的內心世界,鑒賞就有可能走上歧途。 四、典型題分析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 聞 雁 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寒 塘 越 嘏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這兩首詩都是抒發(fā) 。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 這是xx年春季招生考試北京卷的第20題。答案是:(1)五言絕句 思鄉(xiāng)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2)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 這兩首唐詩屬于詩的何種體裁自不必多說,這里只對后兩問作分析。 韋應物的《聞雁》前兩句的“故園”、“歸思”便點出了思鄉(xiāng)之情。從解讀這首詩來說,更要研讀后兩句。韋應物家居長安,而現(xiàn)在身處淮南,兩地相隔千里以上。而現(xiàn)在適逢秋夜,外面的秋雨下個不停。獨坐高齋的詩人在這秋天的暗夜聽著淅淅瀝瀝的秋雨,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夜的深沉、秋的凄寒、高齋的空寂,這樣的環(huán)境氣氛,不免觸動歸思?!肮蕡@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我的故園是那樣的渺遠,我的歸思正綿遠悠長。正當懷鄉(xiāng)之情不能自控時,獨坐高齋的詩人聽到了由遠而近(“來”)的雁鳴之聲。這聲音在秋天的雨夜顯得格外凄清,引發(fā)詩人聯(lián)翩的浮想;雁是南歸了,我卻不能歸去! 趙嘏的《寒塘》則是另一種寫法。前兩句寫自己早起臨水梳洗,因此(“坐”)在塘邊看到寒秋的景色。這兩句點明時序“秋”,這是觸動離愁的季節(jié),與后文“鄉(xiāng)心”關合;暗示漂泊困頓——到塘邊梳洗,以水為鏡;令人想到“羞將白發(fā)照綠水”、“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的名句,換言之,第二句的“秋”不僅指秋天的景色。于是“鄉(xiāng)心正無限”便極有力度?!耙谎氵^南樓”,看似寫景,言外之意其實是雁歸人未歸。因此本詩寫雁,與韋應物寫雁,其作用是相同的。 有此理解,形成后兩問的答案便很容易了。 五、練習與答案 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 (1)從這首詩看,詩人處在怎樣的境況之中?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2)前人評價“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答: 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及未休兵。 (1)簡述這首詩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 答: (2)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 雨 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本詩前兩句是扣住什么來寫春景的?這樣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答: (2)前人評價“卻疑春色在鄰家”為“神來之筆”,你認為這句詩“神”在何處? 答: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1)—(2)題。 西 樓 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1)這首描寫了什么景象?前兩句是從什么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的? 答: (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表達的詩人的情感。 答: 附:答案及簡析 1.(1)答案要點:遠離家鄉(xiāng),漂泊江南水上。表達了漂泊中的孤獨情懷和思鄉(xiāng)之情。 (可從“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鄉(xiāng)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等句看出) (2)答案要點:①時序交替,觸景傷情;②寫景中蘊含哲理(海日生于殘夜,舊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 2.(1)答案要點:戰(zhàn)爭頻仍,時尚動蕩,民不聊生。(“斷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出長不達”) (2)答案要點:①懷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②憂國憂民,不滿現(xiàn)狀,渴望社會安定。(本題不能作簡單化的回答,要顧及全詩) 3.(1)前兩句詩扣住象征春色的“花”來寫春景。以“雨前”所見和“雨后”所見的情景相對比、映襯,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詩人看著雨后花落春殘之景,惋惜而掃興) (2)這句詩由“蜂蝶紛紛過墻去”而來,它不僅寫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寫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腳”,跑到鄰家去了,透露出詩人希望春色沒有遠去的心情。(意思對即可) 4.(1)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前兩句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風吹、云涌、雷鳴,渲染出“風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 (2)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暴風雨將至,詩人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景象。-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語文復習 第27講古代詩歌鑒賞 鑒賞作品的形象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復習 27 古代 詩歌 鑒賞 作品 形象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46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