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七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和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整合提升.doc
《2019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七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和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整合提升.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七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和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整合提升.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七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和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整合提升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發(fā)展;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三個角度 工業(yè)文明沖擊下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近代化歷程;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 四大重點 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歷程;社會生活與習俗的變化;近代交通、通信及大眾傳媒的發(fā)展。 一、比較中國近代五種經濟形態(tài) 經濟形態(tài) 產生條件 發(fā)展概況 歷史影響 自然經濟 鐵農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產生 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解體,新中國成立后被消滅 封建性質;在封建社會中一直占主導地位 外國資本主義經濟 鴉片戰(zhàn)爭之后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以商品輸出、資本輸出為主要表現形式,新中國成立后被清除 憑借政治特權和經濟實力,長期占據優(yōu)勢地位,破壞了中國的經濟主權,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洋務經濟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 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工業(yè),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覆滅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運動,只學技術,不變制度;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 中國自然經濟逐漸瓦解;外商企業(yè)刺激;洋務運動誘導 19世紀六七十年代產生,發(fā)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為社會主義國營經濟 是中國經濟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動力量,是推動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經濟力量 官僚資本主義經濟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隨著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戰(zhàn)期間迅速膨脹,新中國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沒收 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嚴重壓制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二、近現代以來我國四次大的社會生活變遷 變 化 時 間 歷史背景 表 現 第一次 鴉片戰(zhàn)爭以后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洋貨”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開放的沿海沿江地區(qū),人們的生活與以前相比,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特別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變化尤其明顯 第二次 辛亥革命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舊的風俗習慣受到極大沖擊,人們的精神生活相應地發(fā)生了變化 第三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強制行動,一些社會丑惡現象被取締 物質生活得到改善,社會風氣有了根本性改變,城市生活有保障,但農民溫飽問題未解決 第四次 改革開放以后 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實施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切實關注民生,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矚目的提高,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衣食住行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關系 1.近代中國的自然經濟是在西方列強殖民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中逐漸解體的。 2.西方列強的侵略,使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同時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市場;同時又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障礙。 二、近代西方工業(yè)化與中國工業(yè)化的差異 西方工業(yè)化 中國工業(yè)化 發(fā)展進程 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新航路的開辟開始發(fā)展,雖然有來自封建勢力的阻礙,但政府的重商主義政策還是推動了西方工業(yè)化的進程 中國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沒有獨立成長為資本主義經濟;鴉片戰(zhàn)爭后的工業(yè)化進程受到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壓榨和阻礙,進程曲折緩慢 領導力量 在西方工業(yè)化過程中,資產階級一直扮演著主角,開始是商業(yè)資本家,后來是工業(yè)資本家、金融寡頭推動工業(yè)化 一開始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在其過程中作用很大,民族資產階級沒有真正掌握領導權 資金來源 來源于資本的原始積累 洋務企業(yè)多靠政府投資,民族資本主義缺少資本原始積累,資金嚴重不足 工業(yè)化次序 先是從輕工業(yè)開始,再發(fā)展重工業(yè) 一開始發(fā)展重工業(yè)(軍事工業(yè)),輕工業(yè)是輔助,工業(yè)結構極不合理 第二板塊 師生共研高考課——高考研究·能力再提升 考綱展示 考點歸納 真題舉例 考情分析 (1)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yè)的興起 考點1 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考點2 洋務運動 考點3 民族工業(yè)的初步發(fā)展 xx·全國卷乙,T28 xx·全國卷甲,T28 xx·全國卷丙,T41 xx·全國卷Ⅰ,T28 xx·全國卷Ⅱ,T28 xx·全國卷Ⅰ,T28 xx·新課標全國卷,T30 (1)對于經濟結構變動和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內容,尤其是晚清經濟結構的變化,年年必考且時考時新。從考查的方式來看,既通過新情境的創(chuàng)設考查主干知識,還堅持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標,同時呼應社會熱點和學術熱點,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在今后的備考中,應多角度把握歷史現象,多史觀分析歷史事件,加強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考查的頻率較高,引用材料新穎,考查方式多樣,突出社會史、碎片化研究的特點。從考查內容看,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服飾、交通、電影等。從命題特點看,通過新材料、新情境的創(chuàng)設考查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新穎的背景材料,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考查對引發(fā)社會生活變遷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原因的理解 (2)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 考點1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在經濟中主導地位加強 考點2 抗日與民族工業(yè)的關系 xx·全國卷甲,T30 xx·全國卷丙,T30 (3)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考點1 現代中國社會習俗的變遷 考點2 維新思想與服飾的變革 xx·全國卷Ⅱ,T41 xx·全國卷Ⅱ,T28 (4)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 近五年未考查 重點關注中國近代 鐵路交通的變革 (5)大眾傳媒的發(fā)展 考點 中國近代電影藝術的發(fā)展 xx·全國卷Ⅰ,T30 以“時空觀念”為核心,遷移考查主干知識 1.(xx·高考全國卷Ⅰ,T28)1852年,一位在華英國人在報告中稱,英國商人運往倫敦的中國生絲是以“無用的”曼徹斯特上等棉布包裝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裝的主要是中國產的土布。包裝布的這種變化反映了當時( ) A.中國的土布質量粗糙 B.英國棉布價格更具優(yōu)勢 C.中國生絲在英國暢銷 D.英國棉布在中國滯銷 解析:選D。本題關鍵信息是“1852年”“‘無用的’曼徹斯特上等棉布”。1852年是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材料中以“‘無用的’曼徹斯特上等棉布”取代“中國產的土布”用于包裝,說明曼徹斯特上等棉布在以自給自足為主的小農經濟的中國銷路不暢,故選D項;A、B、C三項材料都沒有體現,排除。 2.(xx·高考全國卷Ⅰ,T28)據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9.09便士,而中國是0.94便士。這反映出當時中國( ) A.經濟受到鴉片戰(zhàn)爭的破壞 B.實行保護本國經濟的政策 C.經濟的發(fā)展水平低于印度 D.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 解析:選D。1853年時,英國商品因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簽訂《南京條約》而大量涌入中國市場,但中國人均消費的英國棉紗、棉布遠低于印度的人均消費,根本原因是中國小農經濟發(fā)達,對英國商品進行頑強的抵制。故答案選D。 以“多源情境”為載體,突出考查歷史思維能力和研究方法 1.(xx·高考全國卷甲,T28)19世紀中期以后,中國市場上的洋貨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雖窮鄉(xiāng)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這種狀況表明( ) A.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B.商品經濟基本取代自然經濟 C.民眾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趨密切 D.中國市場由被動開放轉為主動開放 解析:選C。據材料可知,當時在偏遠地區(qū)也能買到火柴、洋布等日常用品,這說明民眾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益密切,故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出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排除A項。當時中國自然經濟尚未完全解體,也沒有被商品經濟取代,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出當時中國對外開放的情況,排除D項。 2.(xx·高考全國卷甲,T30)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yè)合并,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政府高層解釋稱,商民在抗戰(zhàn)之后,對于所接收之敵偽紗廠,“即便有人承購,事實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維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撥款接辦,國庫并不因出售紗廠而有大量之收入”。這反映了此時期( ) A.政府試圖緩解民族工業(yè)困境 B.國家實行對輕紡工業(yè)的統(tǒng)制 C.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開始衰落 D.政府在經濟中主導地位加強 解析:選D。由材料可知,國民政府的行為不利于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A項排除;B項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講的是日偽紗廠,而非整個輕紡工業(yè);C項“開始”說法錯誤;D項符合題意,國民政府的這一做法有助于加強國民政府對經濟的控制,政府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加強。 3.(xx·高考全國卷Ⅱ,T28)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 ) A.洋務運動與傳統(tǒng)的觀念發(fā)生沖突 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 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 解析:選A。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的含義。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于倡導洋務的人冷嘲熱諷,持鄙視的態(tài)度,這是因為國人長期以天朝上國自居,盲目排外,故選A項;材料沒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學習的具體內容和列強侵略的史實,故排除B、C、D三項。 4.(xx·高考新課標全國卷,T30)1895年,身為狀元的張謇開始籌辦紗廠,他稱自己投身實業(yè)是“捐棄所恃,舍身喂虎”。這反映出張謇( ) A.毅然沖破視商為末業(yè)的傳統(tǒng)觀念 B.決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業(yè)競爭 C.預見到國內工商業(yè)發(fā)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冒險精神 解析:選A?!熬钘壦?,舍身喂虎”體現了張謇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認識到興辦實業(yè)對于救國的重要性,但是在傳統(tǒng)的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下,商業(yè)一直被視為末業(yè),而身為狀元的張謇為了救國,毅然沖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投身于實業(yè)救國的實踐中,故選A項。 5.(xx·高考全國卷Ⅰ,T30)20世紀20年代,上海成為中國電影的制作中心,當時在上海放映的各種影片中,外國片與國產片比例約為2∶1;而在北京和天津,這一比例高達5∶1甚至6∶1。上海與京津放映中外電影比例不同,能夠說明這一現象的應是( ) A.外國電影的制作水平較高 B.京津民眾對外來事物更具熱情 C.中國電影拷貝流通稅費重 D.上海民眾的社會心態(tài)更為開放 解析:選C。材料不涉及中外電影制作水平,排除A項;僅從外國片與國產片的放映比例,無法判斷出京津民眾對外來事物的態(tài)度和上海民眾的社會心態(tài),排除B、D兩項,故選C項。 以“史鑒功能”為抓手,隱性考查社會熱點問題 (xx·高考全國卷丙,T30)如圖是1932年出產的一款火柴上的圖案。據此可知,當時中國( ) A.民族火柴工業(yè)舉步維艱 B.新的營銷方式得到采用 C.開始興起實業(yè)救國思潮 D.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漲 解析:選D。1927—1936年我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較快,A項錯誤;利用人民的愛國心理推銷國貨,在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初期已經出現,B項錯誤;甲午戰(zhàn)爭后,為挽救民族危亡,實業(yè)救國思潮興起,C項錯誤;由圖中“抗敵”“十九路軍”等信息可知,這與十九路軍英勇抗擊日軍侵略有關,故D項正確。 突破全國卷壓軸大題之主觀題(第41題) (xx·高考全國卷Ⅱ,T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xx年我國部分節(jié)假日一覽表 年份 法定假日天數 節(jié)假日 1950 1995 xx xx 元旦 1 1 1 1 春節(jié) 3 3 3 3 勞動節(jié) 1 1 3 1 國慶節(jié)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節(jié) — — — 1 端午節(jié) — — — 1 中秋節(jié) — — — 1 上表能夠反映我國節(jié)假日變化的多種趨勢。指出其中一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形成的歷史原因。 【思維建?!? 審設問 知識角度:現代中國節(jié)假日的變化 設問角度:指出(節(jié)假日變化)其中一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形成的歷史原因 設問限定:指出(變化趨勢),說明(形成的歷史原因) 讀材料 關鍵信息:1950—xx年我國部分節(jié)假日;材料涉及的1950年、1995年、xx年、xx年等四個時間節(jié)點法定節(jié)假日天數的變化等 關聯教材:現代中國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現代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歷程等 列思路 “是什么”,通過表格縱橫的數字增減和信息隱顯,把握變化的趨勢 “為什么”,我國節(jié)假日變化的趨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現代中國經濟發(fā)展與物質生活社會習俗的變遷 “怎么樣”,抓住時間節(jié)點,定好時間,確定答題范圍,多角度分析。如:思想的解放,價值觀的弘揚;社會史觀的滲透,傳統(tǒng)社會習俗的延續(xù);經濟發(fā)展,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類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休閑娛樂的需要等等 【滿分示例】 示例:趨勢:改革開放后法定假日總天數從少到多。 原因:實行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休閑娛樂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為促進經濟發(fā)展的一種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示例”只作參考答案,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 【變式訓練】 (xx·大慶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22年我國已舉辦或即將舉辦的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一覽表 年份賽事 1949—1989 1990 xx xx xx xx xx 2022 亞運會 - 北京 廣州 杭州 夏季奧運會 - 北京 世界游泳錦標賽 - 上海 世界田徑錦標賽 - 北京 男籃世界杯 - 北京南京等 冬季奧運會 - 北京張家口 上表能夠反映我國已舉辦或即將舉辦的國際大型體育賽事變化的多種趨勢,指出其中一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其形成的原因。 解析:根據圖表分析得出:1949-2022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89年,并沒有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在中國舉辦;第二階段:1990—2022年,可以看到中國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種類不斷增多,而且在2022年將出現一年舉辦兩次大型體育賽事的現象,不難看出時間的臨界點即是對外開放。因此,根據分析,趨勢很容易總結:改革開放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種類增多或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頻次增加。原因的分析可從經濟實力、政府政策、國際影響力、中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體育事業(yè)的社會化等角度進行作答。 答案:示例:趨勢:改革開放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種類增多或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頻次增加。 原因: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發(fā)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影響力擴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上,競技體育成績突出;群眾性體育不斷開展;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取得成功。 (此示例不作為唯一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專題過關檢測(七) (時間:45分鐘,分值:8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xx·江西高中畢業(yè)班檢測)如圖是1652—1888年清政府財政稅收結構變化示意圖。該圖最能說明( ) A.國際貿易的發(fā)展 B.近代工業(yè)的興起 C.傳統(tǒng)農業(yè)的解體 D.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 解析:選A。根據材料圖表可以看出,當時的田賦稅收額下降,而關稅收入增加,特別是厘金在1842年后出現,體現了鴉片戰(zhàn)爭后,我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對外貿易有所發(fā)展,故A項正確。 2.下表為晚清時期清政府財政收入變化情況(單位:百萬兩白銀)。由此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收入來源 1850年前 19世紀90年代早期 20世紀初 地稅、貢糧 30 32 33 外貿關稅 4 23 39 捐納功名及官職 4 5 4 其他收入累計 5.6 28 27 總計 43.6 88 103 A.農業(yè)稅始終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B.苛捐雜稅日益沉重,人民苦難加深 C.中國日益成為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 D.賣官鬻爵越來越嚴重導致世風日下 解析:選C。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構成中,20世紀初外貿關稅超過了農業(yè)稅,故A項錯誤;苛捐雜稅比重和增加幅度不大,故B項錯誤;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外貿關稅,這意味著進出口貿易的大幅增長,說明中國日益成為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賣官鬻爵導致世風日下,故D項錯誤。 3.(xx·信陽一模)買辦亦稱“康白度”(葡萄牙語:prador),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鴉片戰(zhàn)爭后,廢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選當地中國商人代理買賣,沿稱買辦。其性質既是外商的雇員,也是獨立商人。下列關于買辦階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買辦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中產生的特殊階層 B.買辦是西方國家在軍事和經濟上侵略和控制中國的工具 C.買辦因其身份特殊,在政治、經濟和法律上都是獨立的 D.買辦階層倡導和推動了洋務運動,催生了民族資本主義 解析:選A。根據材料可知,買辦是存在于近代中國的一個特殊階層,是在鴉片戰(zhàn)爭后,在中國被迫卷入世界市場后幫助外國人在中國進行商業(yè)活動,同時又自己經營商業(yè)的特殊人群,反映了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后進入近代的變化,故A項正確。 4.晚清馮桂芬主張設立船炮局并聘洋人為師,“招內地善運思者從受其法……工成與夷制無辨者,賞給舉人,一體會試;出夷制之上者,賞給進士,一體殿試”。這反映出( ) A.科舉制度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 B.天朝上國理念阻礙社會進步 C.西方列強侵略引發(fā)制度變革 D.工業(yè)文明沖擊促進觀念革新 解析:選D。本題重點并不在于強調科舉制度,且科舉制的變化僅僅是材料內容的一個方面,故A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嚴重的天朝上國理念,故B項錯誤;西方列強侵略引發(fā)制度變革是對內容的概括,但不全面,故C項錯誤;材料顯示了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清朝開明知識分子的觀念,故D項正確。 5.“中國近代產業(yè)工人的人數,辛亥革命前不過50-60萬人,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即達到了200萬人。”透過產業(yè)工人人數的變化,可以窺見( ) A.清末洋務運動的足跡 B.20世紀初期工人的覺醒 C.一戰(zhàn)時期世界局勢的動蕩 D.民國初年實業(yè)推進的步伐 解析:選D。民國初年工人階級人數的增長,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國政府推進實業(yè)所取得的成效。A項時間不對;B、C兩項不是工人階級人數增多的原因,故選D項。 6.榮德生等刊登宣言:“東(三)省淪亡,于今兩月,我國民政府遷延無措……且于國際聯盟中顯示讓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責之義,謹先發(fā)起‘國難自救會’之組織”,相約“監(jiān)督政府之外交進行,對于一切有礙國家利益之行動,共抗爭之?!边@可以作為直接史料來說明( ) A.國際聯盟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遷就 B.民族工業(yè)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歷史命運 C.近代實業(yè)家具有較強的民族救亡意識 D.國民政府對日本侵華采取不抵抗政策 解析:選C。材料中“以匹夫有責之義,謹先發(fā)起‘國難自救會’之組織”“共抗爭之”說明實業(yè)家具有較強的民族救亡意識。 7.(xx·荊州一模)閱讀下表:1921—1936年中國輕工業(yè)與重工業(yè)部門的相對比重。數據的變化可以說明( ) 比重(%) 平均增長率(%) 1921年 1936年 輕工業(yè) 44.1 30.7 5.46 重工業(yè) 54.6 62.9 9.94 A.輕工業(yè)衰落加劇了民生痛苦 B.積累了抗日的戰(zhàn)備物質基礎 C.官僚資本掌控國家經濟命脈 D.國民政府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 解析:選B。材料無法體現輕工業(yè)衰落加劇了民生痛苦,且該說法本身有誤,故A項錯誤;據材料可知1936年較1921年重工業(yè)比重上升,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此時為抗日積累戰(zhàn)備時期,奠定抗日物質基礎,故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官僚資本掌控國家經濟命脈,故C項錯誤;材料中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發(fā)展的數據變化幅度不大,不能說明國民政府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故D項錯誤。 8.(xx·涼山一模)1934年國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規(guī)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之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謀社員經濟之利益與生活之改善”的團體,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 A.國民政府意圖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 B.國民政府要學習蘇聯的集體農莊制度 C.國民政府要在農村建立土地公有制,以推動國共合作 D.國民政府要廢除封建剝削土地制度 解析:選A。據材料“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之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謀社員經濟之利益與生活之改善”和“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可知國民政府意圖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故A項正確。 9.(xx·湖北重點高中聯考)“洋樓層疊,大廈云連。建筑宏偉,雕刻優(yōu)美。電線鐵道,縱橫如網。汽車馬車,往來如梳(梭)。廣大公園,環(huán)植四時花木。道平如砥,旁植喬樹,郁郁蔥蔥。微妙之樂,來自空際……煙筒林立,上矗霄漢。吐氣成球,漫濛如霧。機聲軋軋,聲聞于天……未開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當時部分中國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 A.交通工具近代化 B.物質生活近代化 C.城市生活近代化 D.工業(yè)發(fā)展近代化 解析:選B。材料“汽車馬車,往來如梳(梭)”,反映出交通工具近代化,但只是部分內容,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出城市建筑、交通、自然環(huán)境、工業(yè)等的變化,總體上體現出物質生活近代化,故B項正確;城市生活近代化只是部分內容,故C項錯誤;“煙筒林立,上矗霄漢”反映出工業(yè)發(fā)展近代化,但只是部分內容,故D項錯誤。 10.(xx·德陽一模)如圖內容摘編自1908年《圖畫新聞》。 這反映了當時( ) A.官府任意干涉社會生活 B.社會輿論關注男女問題 C.媒體報道比較客觀公正 D.傳統(tǒng)觀念影響司法判決 解析:選D。題干中官府依據有傷風化的傳統(tǒng)觀念將一對青年男女收押,說明了傳統(tǒng)思想影響司法判決,故D項正確。 11.(xx·烏魯木齊一模)舊中國哈爾濱、太原、成都、昆明等鐵路局修建的鐵路軌距是1米,俗稱為“窄軌”,與中國當時四大干線京漢、京奉、津浦、滬寧接不上軌。這種情況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南北地方地理環(huán)境差異顯著 B.重工業(yè)基礎薄弱 C.列強的經濟侵略 D.鐵路建設各自為政 解析:選D。“窄軌”涉及哈爾濱、太原、成都、昆明等鐵路局,遍布中國東北,華北,西南,并沒有體現明顯的南北差異,故A項錯誤;重工業(yè)基礎薄弱是近代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的現狀,但是與材料并不相關,故B項錯誤;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體現在爭奪修筑鐵路權,并以鐵路的延伸進行侵略,但是與“窄軌”并不相關,故C項錯誤;“窄軌”的修建是北洋軍閥時期,軍閥割據一方的產物,故D項正確。 12.(xx·晉中名校高三聯考)1956年1月1日,《中國青年》第1期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姑娘們,穿起花衣服來吧》的文章指出:“在經濟條件的許可下,適當地講究一些穿著,這種建筑在勞動基礎上的改善生活,與剝削階級的不勞而獲,只講吃穿是不同的?!边@反映出( ) A.計劃經濟取得重大成就 B.中國政府重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黨的指導思想發(fā)生變化 D.新中國女性社會地位得到社會的認可 解析:選B。據材料“適當地講究一些穿著”,是“在勞動基礎上的改善生活”,體現出中國政府重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故B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xx·蚌埠一模)買辦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嘉慶年間(1796年至1820年)兩廣總督百齡說:“查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因語言不通,不能自行采買,向設有買辦之人?!砂拈T同知發(fā)給印照,近年改由粵海關監(jiān)督給照?!?外商)如敢于買辦食物之外,代買違禁貨物,及勾通走私舞弊,并代雇華人服役,查出照例重治?!?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凡有英商等赴各該口貿易者,均聽其便?!潆S意雇覓跟隨、買辦、通事均屬合法?!? ——據《粵海關志》等 材料二 在歷史研究中,買辦問題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他們中產生過吳健彰、楊坊那樣由買辦起家,積資捐官的人。在五六十年代之交,這一類人不僅在經濟上活躍(如洋務運動重要人物唐廷樞等),而且在政治上活躍,是蘇南“借師助剿”以抗太平天國的始作俑者。由于他們與西方人貼附得太緊了,便在不知不覺中顯出了奴態(tài)……但買辦中還有另一部分人,例如鄭觀應、徐潤,以及后來的虞洽卿,他們受雇于洋行,操買辦之業(yè)而握有最多的貨幣一而后,他們又投資或主辦獨立的近代工商企業(yè),同包括外國資本在內的其他企業(yè)爭利于市。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中期前后買辦發(fā)生了哪些變化?(8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買辦的歷史作用。(17分) 解析:(1)從材料一“查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因語言不通,不能自行采買,向設有買辦之人?!砂拈T同知發(fā)給印照,近年改由粵海關監(jiān)督給照”與“其隨意雇覓跟隨、買辦、通事均屬合法”,可知買辦的身份由政府設置并掌控(或答:沒有獨立身份、依附于政府等亦可)到受雇并依附于外商;從“(外商)如敢于買辦食物之外,代買違禁貨物,及勾通走私舞弊,并代雇華人服役,查出照例重治”和“其隨意雇覓跟隨、買辦、通事均屬合法”,可知買辦的職能由監(jiān)督外商行為到服務于外商的貿易中介人。(2)從材料二“在五六十年代之交,這一類人不僅在經濟上活躍(如洋務運動重要人物唐廷樞等),而且在政治上活躍”“但買辦中還有另一部分人,例如鄭觀應、徐潤,以及后來的虞洽卿”等信息分析回答;結合中國近代買辦階層相關史實可知其在推動經濟結構變動、近代城市發(fā)展和社會變遷以及思想解放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答案:(1)變化:由政府設置并掌控(或答:沒有獨立身份、依附于政府等亦可)到受雇并依附于外商;由監(jiān)督外商行為到服務于外商的貿易中介人。 (2)消極作用:是外國殖民者掠奪中國人民的代表;也是中國統(tǒng)治者鎮(zhèn)壓中國人民革命的幫兇。 積極作用:協助晚清開明官僚開展洋務運動;部分買辦創(chuàng)辦近代民族工業(yè)企業(yè),推動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來侵略的作用;在瓦解封建經濟結構,促進近代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變遷中起到重要作用;對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推動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發(fā)展起過一定作用。 14.(xx·唐山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890—1933年中國部分經濟部門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價格計算) 1890年 1913年 1933年 種植業(yè)、漁業(yè)、林業(yè) 68.5 67 64 手工業(yè) 7.7 7.7 7.4 現代制造業(yè) 0.1 0.6 2.5 采礦業(yè) 0.2 0.3 0.8 電力 0 0 0.5 從材料中提取兩項有關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發(fā)展特點的重要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12分) 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及對其評述。需要根據表格,結合不同時期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如可以看出中國的傳統(tǒng)自然經濟長期占統(tǒng)治地位,近代化進程發(fā)展緩慢,原因主要從近代社會性質、列強的侵略及自然經濟的地位等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信息一: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實業(yè)救國思潮、廣大民眾愛國救亡運動以及政府采取的發(fā)展民族工業(yè)的措施,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信息二:近代中國重工業(yè)十分落后。列強掠奪,資源缺乏;重工業(yè)自身特點——投資多、見效慢;資金、技術缺乏,受外資企業(yè)壓制。 信息三:近代中國傳統(tǒng)經濟仍占絕對優(yōu)勢。近代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的侵略掠奪、封建主義的壓迫阻撓,長期的戰(zhàn)亂等,使中國經濟近代化進程發(fā)展緩慢,中國始終是一個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農業(yè)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七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和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整合提升 2019 年高 歷史 一輪 復習 專題 近代中國 資本主義 曲折 發(fā)展 現代 社會生活 變遷 整合 提升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196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