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花茶栽培技術(shù)規(guī)(征求意見稿)(定稿)
《小黃花茶栽培技術(shù)規(guī)(征求意見稿)(定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小黃花茶栽培技術(shù)規(guī)(征求意見稿)(定稿)(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案號: 貴 州 省 地 方 標 準 ××××— ×××× 小黃花茶 栽培 技術(shù)規(guī)程 i (征求意見稿) 2016-×× -××發(fā)布 2016-×× -××實施 貴州省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 發(fā)布 ××××— ×××× 1 前 言 本標準按照 準化指導原則 第 1 部分:標準的結(jié)構(gòu)和編寫》起草。 本標準涉及的小黃花茶是首次提出。 本 標準 的附錄 A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 貴州科學院 /貴州省植物園提出。 本 標準 由 貴州省林業(yè)廳 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貴州科學院、 貴州省植物園 、貴陽中雄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勘察設(shè)計有限公司、貴州鴻瑞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海燕、鄒天才、蘭永平、陳龍、楊乃坤、周 洪英。 ××××— ×××× 2 目 次 1 范圍 ........................................................................................................................... 1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術(shù)語和定義 ................................................................................................................. 1 黃花茶 i ................................................................... 1 木種類 .............................................................................................. 1 齡 ........................................................................................................ 1 高 ............................................................................................ 2 幅 .................................................................................................. 2 I 級側(cè)根 ................................................................... 2 4 種子 ........................................................................................................................... 2 子質(zhì)量要求 ............................................................................................................ 2 子采收 ................................................................................................................... 2 子儲藏 ................................................................................................................... 2 5 土壤環(huán)境 ...................................................................................................................... 3 6 育苗 ............................................................................................................................. 3 圃地選擇和整理 ..................................................................................................... 3 插育苗 ................................................................................................................... 3 種育苗 ................................................................................................................... 4 木出圃 ................................................................................................................... 5 木質(zhì)量分級 ............................................................................................................ 5 7 栽培與管理 ................................................................................................................... 9 地規(guī)劃 ................................................................................................................... 9 栽 .......................................................................................................................... 9 栽 ........................................................................................................................ 10 形修剪 .................................................................................................................蕾 ........................................................................................................................ 病蟲害的防治 .............................................................................................................要病蟲害 .............................................................................................................治原則 .................................................................................................................治措施 ................................................................................................................. 12 藥安全要求 .......................................................................................................... 12 ××××— ×××× 1 小黃花茶 栽培 技術(shù)規(guī)程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小黃花茶的種子、土壤環(huán)境、育苗、苗木質(zhì)量分級、栽培與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shù)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小黃花茶的育苗和應(yīng)用栽培。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yīng)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 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8321(所有部分) 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 000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分級 5569業(yè)植物調(diào)運檢疫規(guī)程 3 術(shù)語和定義 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 黃花茶 i 指分布于 貴州赤水 的 特有 種小黃花茶( i) 。 木種類 據(jù)不同的繁殖材 料(如種子、營養(yǎng)器官)和培育方法劃分苗木群體,如播種苗、扦插苗等。 齡 木的年齡。從開始播種、插條或埋根到出圃為止,為苗木實際生長的年齡。以經(jīng)歷一個年生長周期作為一個苗齡單位。具體劃分等級及表示方式以 000 為標準。 ××××— ×××× 2 高 木高度 自地徑至頂芽基部的苗干長度。 幅 木的南北和東西方向?qū)挾鹊钠骄?。 I 級側(cè)根 接從主根上長出的側(cè)根 。 4 種子 子質(zhì)量要求 種子應(yīng)籽粒飽滿,黃褐色或褐色,病蟲率不高于 20%,發(fā)芽率不低于 70%,為 750 粒/00 粒 / 子采收 11 月中下旬,果實開始變得飽滿、呈圓球狀,并漸變?yōu)辄S褐色或褐色,并有少量果實開始自然開裂時開始采摘。將采摘的果實放在陰涼通風處攤放(不可在陽光下暴曬)。攤放厚度不超過 5果實自然開裂時取出種子。 子儲藏 層積沙藏法 將新鮮種子與干凈、濕潤的中粒河沙(沙子有濕潤感即可)分層堆積貯藏,鋪于通風透氣、散熱良好的室內(nèi)。 在底部鋪一 層用 50%多菌靈消毒的濕沙,厚約 10度以手握成團但不滴水為度。鋪一層種子,再鋪一層濕沙,如此往復,高度控制在 頂層用濕沙覆蓋并培成屋脊狀。 要適時噴水,經(jīng)常保持濕度均勻。同時要避免鼠害。 ××××— ×××× 3 5 土壤環(huán)境 要求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 在 間的微酸性砂質(zhì) 壤土。 6 育苗 圃地選擇和整理 圃地選擇 選擇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源和空氣無污染、排灌良好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區(qū)域。 圃地整理 秋季翻耕,經(jīng)冬季風化后,次年春季再翻耕一次,敲碎土塊 ,清除雜草、石塊。 插育苗 床的準備 床要求 苗床寬 80~100 15~20寬 35~40要求土粒細碎、床面平整。 壤消毒 根據(jù)需要用 50%可濕性甲基托布津粉劑的 500 倍液,或克博 800 倍液,或 50%可濕性多菌靈粉劑 100 倍液,或 錳酸鉀等殺菌劑澆灌苗床進行土壤消毒。消毒后床面上鋪8~10的黃心土或其他微酸性的栽培基質(zhì)。 具體操作按照 3/T 規(guī)定執(zhí)行。 穗的準備 條采集 枝條采集成年植株樹冠中、上層外部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或木質(zhì)化的枝條。枝條要求健壯、組織充實、葉片完整、葉芽飽滿、無病蟲害。注意枝條的保濕。 穗的截制 將枝條截制成 5~10,每段插穗上部留 2~3 片葉子,插穗上切口要平整,下切口斜切呈馬耳形,截面要求光滑、平整。做到隨截隨插,有條件的可用植物生根激素處理。 插要求 ××××— ×××× 4 插時間 在 5 月中下旬 ~6 月下旬或 8 月下旬 ~9 月下旬。設(shè)施栽培一年四季均可。 插密度 以插穗的葉子之間不重疊為宜 。 插深度 苗床在扦插前 1~2 天噴水濕潤,插穗的深度為插穗長度的 1/3 左右插入土中,宜淺不宜深。扦插時壓緊插穗基部。 理 蔭和澆水 扦插后及時澆透水,并在床面上搭高度 50~85右的塑料小拱棚,要求四周密封。小拱棚上方 80~100 180~200高度各蓋一層遮陰網(wǎng),遮蔭度 70~80%。有溫室或標準鋼架大棚的只要搭塑料小拱棚,棚頂和四周掛上 50~60%的遮陰網(wǎng)即可。 照管理 扦插后約 45 天,插條基部開始愈合長新根,這時可打開小拱 棚兩頭進行通風,隨著新根的產(chǎn)生,需逐漸增加光照,可通過遮陰網(wǎng)上午推遲蓋,下午提早收來增加光照(一般上午8 點蓋,下午 4 點收)。 60 天后除去薄膜和低層的遮陰網(wǎng),并根據(jù)苗床濕度情況進行噴水,保持苗床濕潤。 10 月份之后拆除最后一層遮陰網(wǎng)。 種育苗 床的準備 苗床寬 20~25面要平整,并用殺菌劑消毒,如多菌靈或百菌清等。 種 種時間 秋冬隨采隨播或儲藏后春播。 種方法 用土壤殺蟲劑(如:地蟲殺星等 )拌種或撒入土中。采用點播,將種子以 24密度一粒一粒整齊地播種在苗床上,壓實后用細噴壺澆透水,覆 2右厚的細土,再覆上地膜以保溫保濕。 栽 間 4~5 月份進行芽苗移栽。移栽時剪去過長的主根,蓋遮陰網(wǎng)。 度 ××××— ×××× 5 1020 田間管理 種子發(fā)芽后,必須加強苗期田間管理。 苗木出土后揭去地膜(或破膜),苗長 至 2 葉 ~3 葉 時,每周可噴一次稀薄的有機肥或葉面寶。 注意防治地老虎的危害以 及根腐病、 炭疽病的發(fā)生。及時噴施殺蟲劑和殺菌劑,一般每 2 周防治一次。春雨期間用半量式的波爾多液防止軟腐病,用 1000 倍液的托布津防治 炭疽病。 5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搭遮蔭棚遮蔭,雨季要注意排水。 高 10右時施氮肥一次,苗木 3 片 ~5 片葉完全展開時,用鐵鏟斜切主根,然后施復合肥一次。注意除草。 木出圃 苗時間 起苗宜在 11 月份或次年 3 月春梢 萌動前均可起苗。 起苗時間要與栽植時間相銜接,原則上隨起苗隨栽植。 苗 起苗前一周灌透水一次。起苗時,要保護好主干和根系, 嚴防斷頂、傷皮、劈根;起出苗木要防止失水。苗木掘出后, 注意 保護根系,并剪去破裂、損傷或過長的根系 。 小黃花茶屬常綠闊葉樹,應(yīng)適當修剪地上部分枝葉和帶土栽植。邊起苗,邊分級。 木質(zhì)量分級 級要求 木等級分別按當年生扦插苗、 1 年生實生苗、 3 年 ~4 年生地栽苗分級。見表 1、表 2、表 3。按照 3/T 規(guī)定的分級要求執(zhí)行。 格苗:當年生扦插苗以綜合控制條件、 >5的 I級側(cè)根數(shù)、葉和芽數(shù)確定; 1年生實生苗以綜合控制條件、高度、葉片數(shù) 、 >5的 I級側(cè)根數(shù)確定; 3 年 ~4 年生的地栽苗以綜合控制條件、 冠幅和苗高確定。 合控制條件為合格苗的前提。綜合控制條件達不到要求的為不合格苗,達到要求者分別以當年生扦插苗、 1 年生實生苗和 3 年 ~4 年生地栽苗的指標進行分級。 格苗分Ⅰ、Ⅱ兩個等級,各項指標不屬于同一等級時,以最低級別為準。低于Ⅱ級苗標準的苗木不得作為商品苗出圃。 木分級必須在遮陰背風處,分級后要做好等級標記。 表 1 當年生扦插苗分級表 等 級 指 標 ××××— ×××× 6 綜合控制條件 葉和 芽 >5的 I級側(cè)根數(shù) Ⅰ級苗 無檢疫對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苗木莖、葉色澤正常。 二葉一芽 8 條 Ⅱ級苗 一葉一芽 6 條 表 2 1 年生實生苗分級表 等 級 指 標 綜合控制條件 高 度 葉片數(shù) >5的 I級側(cè)根數(shù) Ⅰ級苗 無檢疫對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苗木莖、葉色澤正常,頂芽飽滿,苗木充分木質(zhì)化。 ≥ 25 10 張 8 條 Ⅱ級苗 ≥ 104 5 張 ~9 張 6 條 表 3 3 年 ~4 年生,用于綠化或培育綠化大苗的苗木質(zhì)量要求 綜合控制條件 Ⅰ 級 Ⅱ 級 高 度 無檢疫對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苗木莖、葉色澤正常。 ≥ 120 100~119 幅 ≥ 40 30~39 檢測方法 樣 用 000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分級的抽樣方法。 苗的苗木質(zhì)量檢驗應(yīng)在同一苗批內(nèi)進行,采取每株檢測或隨機抽樣的方法,按表 4 規(guī)則抽樣。 取隨機抽樣方法檢測,成捆苗木先抽樣捆,再在每個樣捆內(nèi)抽取樣株;不成捆苗木直接抽取樣株。 表 4 苗木檢測抽 樣數(shù)量 苗木株數(shù) 檢測株數(shù) 500~1 000 50 1 001~10 000 100 10 001~50 000 250 50 001~100 000 350 100 001~500 000 500 >500 001 750 測 和芽、綜合控制條件、側(cè)根數(shù)、葉片數(shù)目測。 高:用鋼卷尺或直尺測量,自土痕處沿苗干量至頂芽基部,讀數(shù)精確至 1 ××××— ×××× 7 根長度:大于 5 的 Ⅰ級側(cè)根數(shù)是統(tǒng)計直接從主根上長出的長度在 5上的側(cè)根條數(shù)。側(cè)根舒展后用鋼卷尺測量或直尺測量,讀數(shù)精確至 1 幅:用皮尺或鋼卷尺測量苗木冠幅東西向和南北向的長度,讀數(shù)精確至 1其平均值。 疫對象:按 5569定執(zhí)行。 測工作應(yīng)在避蔭背風處進行,注意防止根系失水風干。 驗規(guī)則 驗工作應(yīng)在原苗圃進行。 木應(yīng)成批進行檢驗。 木檢驗允許范圍 同一批苗木中 達到標示等級的苗木數(shù)量比例超過 95%(含 95%)的,即判定該批苗為合格,否則應(yīng)進行復檢,并以復檢結(jié)果為準。復檢的同一批苗木中未達到標示等級苗木數(shù)量95%的,即將該批苗木作降級處理或判定該批苗為不合格。 驗結(jié)束后,填寫苗木檢驗證書(表 5)。 量仲裁:供需雙方對種苗質(zhì)量有異議時,由法定質(zhì)量檢驗機構(gòu)檢驗后進行仲裁。 表 5 苗木質(zhì)量檢驗證書 ××××— ×××× 8 志、包裝和運輸 志 每批苗木應(yīng)掛有與實際相符標簽, 表明苗木品種、產(chǎn)地、質(zhì)量指標、植物檢疫證書編號、數(shù)量、種子生產(chǎn)許可證或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生產(chǎn)日期、生產(chǎn)者或經(jīng)營者名稱、地址。 裝、運輸 木起出后適當修剪根系,隨后按品種、等級每 50 株扎為 1 捆,外面用塑料薄膜包裹,捆縛后再掛標簽。 木裝車時,不應(yīng)堆壓過緊、堆放過高,預防發(fā)熱傷苗。裝車后應(yīng)及時運輸,并有防風、防曬、防淋措施。 途運輸,苗木根部要蘸上泥漿或填充濕苔蘚。 往外地的種苗,運輸前應(yīng)通過檢疫并附檢疫證書 。 編號 生產(chǎn)、經(jīng)營企業(yè)單位名稱 生產(chǎn)、經(jīng)營企業(yè)單位地址 生產(chǎn)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 樹種 品種 苗木種類 苗齡 批號 數(shù)量 標示等級 起苗日期 抽檢數(shù)量 達到標示等級的苗木數(shù)量 達到標示等級的苗木數(shù)量占整批苗木數(shù)量的比例( %) 檢驗結(jié)果 檢驗單位名稱 檢 驗 人: 技術(shù)負責人: 檢驗日期: ××××— ×××× 9 7 栽培與管理 地規(guī)劃 地選擇 應(yīng)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空氣無污染,背風向陽處作園地。 造防護林 應(yīng)按照 3/T 規(guī)定執(zhí)行。 產(chǎn)用水設(shè)施規(guī)劃 園地應(yīng)規(guī)劃有水渠或噴灌系統(tǒng),水渠一般與花盆擺放垂直方向設(shè)置,渠寬 50~60 40~50量和位置視需要而定。 栽 盆 選用通透性能好的陶盆或其他容器,盆地的排水孔用瓦片或底網(wǎng)蓋住。 養(yǎng)土 采用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砂 質(zhì)壤土,要求土粒細碎、 在 間。鼓勵使用輕基質(zhì)栽培。為改進排水性,可在盆底鋪 2直徑 1小石子,再鋪上一層2干凈的中粒河沙。 盆 上盆時間在 11 月份或次年 3 月春梢萌動前。根據(jù)苗木大小選擇適宜的花盆,做到苗盆相宜。剪去苗木的爛根和過長的根。栽種深度要求根頸與盆土齊平,培養(yǎng)土裝至八成滿即可。 盆擺放 視園地的形狀、植株的大小等因素而定,以方便管理為原則。一般東西向按 2 行 ~4 行擺放,中間留作業(yè)道,道寬 500個花 盆下應(yīng)墊一塊磚頭,以利排水。 地管理 水 保持盆土濕潤為原則。根據(jù)苗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氣候情況來確定來確定澆水次數(shù)。春、夏季苗木生長旺盛,應(yīng)適當多澆水;秋冬季生理活動減弱,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shù)。雨季應(yīng)注意排水。 年植株在 5 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長后應(yīng)適當控制澆水次數(shù),以促進花芽分化。 苗可以多澆水,病弱苗應(yīng)少澆水或暫時不澆水。 ××××— ×××× 10 季澆水時間應(yīng)在早晨或夜間進行,不但根部要澆,枝葉、園地等周邊環(huán)境都應(yīng)噴 水,以保持空氣濕度。冬季澆水應(yīng)在中午進行。 蔭 氣溫達到 30℃ 以上時,應(yīng)及時加蓋遮陰網(wǎng)。 肥 應(yīng)按照 3/T 規(guī)定執(zhí)行。 盆 間 11 月份或次年春季萌芽前。一般 2 年換一次。 法 取出植株,去掉部分舊土,剪去爛根、病根。選用稍大花盆,做到苗盆相宜。栽種深度要求根頸與盆土齊平,培養(yǎng)土裝至八成滿即可。 栽 地整理 基肥 每畝施腐熟欄肥 1000腐熟餅肥 100磷的土壤每畝增施磷肥 50翻埋入耕作層。 地作床 秋季翻耕,經(jīng)冬季風化后,次年春季再翻耕一次,敲碎土塊,清除雜草、石塊。苗床:寬 1m~ 250 植 植時間 秋季或春季萌動前。 植密度 1 年生苗: 15203 年生苗: 2530體種植密度應(yīng)根據(jù)植株冠幅大小確定。苗木種植前應(yīng)適當修剪, 2 年生以上的苗木都應(yīng)帶土球。 植管理 草 應(yīng)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在新梢木質(zhì)化的情況下,可以用草甘膦除草。高溫季節(jié)應(yīng)停止除草,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溉 栽植后應(yīng)及時澆透水。平時以保持苗床濕潤不積水為原則。具體根據(jù)苗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不同需求進行灌溉。春、夏季苗木生長旺盛,應(yīng)適當多澆水;秋季生理活動減弱,要減少澆水量,以促進根系的生長。夏季灌溉時間應(yīng)在早晨或夜間進行。雨季應(yīng)注意排水。有條件的可采用噴灌。 肥 應(yīng)按照 3/T 規(guī)定執(zhí)行。 蔭 小黃花茶屬山茶屬植物,喜半陰環(huán)境,盛夏應(yīng)蓋遮陰網(wǎng)或以其他方式遮蔭,避免陽光直 ××××— ×××× 11 射。 形修剪 剪時間 全年均可進行,以 10~11 月為宜。 剪方法 小黃花茶萌枝較少,生長較慢,不宜強度修剪。一般在 10~11 月剪去病蟲枝、過密枝、老枝、弱枝、枯枝、徒長枝。在苗木生長期可通過摘心整形。 蕾 間 一般在 8 月 ~9 月份,當花蕾長至綠豆大時即可進行。 蕾數(shù)量 幼年植株一般不留蕾,成年植株一般一個枝條保留頂端朝上的一個花蕾,健壯植 株可多留蕾,細弱植株少留或不留蕾。要求保留的花蕾大小一致、分布均勻。 8 病蟲害的防治 要病蟲害 花的主要病害有: 炭疽病 、 煤煙病 、 花腐病 、 芽枯病 、藻斑病、 枯枝病 、 根腐病 等。 要蟲害有: 蚜蟲 、 蚧殼蟲 、 黑刺粉虱 、茶小卷葉蛾、 茶梢蛾 、 茶尺蠖 、 茶毒蛾 、象甲等害蟲危害。 治原則 應(yīng)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chǔ),輔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必要的化學防治 相結(jié)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將病蟲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詳細記錄,建立檔案,同時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根據(jù)危害發(fā)展情況及時調(diào)整對策及施藥期和施藥量。防治方 法參照附錄 A。 ××××— ×××× 12 治措施 業(yè)防治 展和種植新小黃花茶園時,應(yīng)選用對當?shù)刂饕∠x抗性較強的品種。 過修剪控制茶樹的通風透光,減輕毒蛾類、蚧類、黑刺粉虱等害蟲的危害??刂乞惖脑蕉鶖?shù)。 末宜結(jié)合施基肥、進行茶園深耕,冬季清潔園地,清除枯枝、落葉,以減少翌年在土地中越冬的鱗翅目和象甲類害蟲的種群密度。 小黃花茶園根際附近的落葉及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有效防治葉病類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蟲。 物防治 意保護和利用當?shù)夭鑸@中的草蛉、瓢蟲、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減少因人為因素對天敵的傷害。 使用生物源農(nóng)藥,如微生物農(nóng)藥和植物源農(nóng)藥。 理防治 用人工捕殺,減輕茶毛蟲、茶尺蠖、蓑蛾類、象甲等害蟲危害。在冬季或早春,把有病或蟲枝 、葉剪除,并集中燒毀,以除 病、 蟲源。 用害蟲的趨性,進行燈光誘殺、色板誘殺或異性誘殺。 藥安全要求 藥防治安全要求按 8321( 所有部分)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執(zhí)行。 格執(zhí) 行農(nóng)藥的安全間隔期。 ××××— ×××× 13 附 錄 A (資料性附錄 ) 小黃花茶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病蟲害名稱 為害部位及癥狀 防治方法 炭疽病 一般從葉尖或者葉緣開始出現(xiàn),病斑形狀不規(guī)則,而且常常伴有黑色小點。 通常在發(fā)病初期采用 70%點甲基托布津 800 倍稀釋液進行葉面噴灑, 5 天 左右噴灑 1 次,連續(xù)噴灑3 次,施藥總量為 60。 枯枝病 一種真菌病害,造成部分枝條干枯死亡,發(fā)生季節(jié)與炭疽病相似。 參考炭疽病 煤煙病 發(fā)生于茶花枝葉上, 由蚜蟲、蠟蚧、蠟蟬、黑翅粉虱等糞便產(chǎn)生, 初期葉面上出現(xiàn)暗褐色霉斑,逐漸擴大形成 黑色霉層,影響樹木光合作用,并有礙觀瞻。此病多在高濕環(huán)境下伴隨介殼蟲而發(fā)生。 危害不是很大,生產(chǎn)中不建議專門防治。發(fā)生嚴重時可與其他病蟲害一起治理,重點防治蠟蚧、蚜蟲等。通風透光,降低空氣濕度,必要時可用水洗刷干凈。 防治蟲害同時加入 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粉劑 700 倍液或 10% 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劑 1000 倍液、 25% 咪鮮胺乳油 1000 倍液、 25% 溴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30% 己唑醇懸浮劑 1500倍液等殺菌劑防治。 藻斑病 該病害危害葉片,使葉片兩面出現(xiàn)圓形突起銹色物。但一般不會造成枯 葉和落葉,因此危害不是很大,一般無需專門防治。 對于部分受害嚴重區(qū)域的山茶,可用 25% 溴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30% 堿式硫酸銅懸浮劑 200 倍液、 77%氫氧化銅 500 倍液等噴霧。 根腐病 排水不良是造成根腐病的主要原因。該病造成根系腐爛,地上部分表現(xiàn)在生長不良、萎蔫甚至枯死等,同時也極易引發(fā)赤葉斑病等病害。 由于這類病害發(fā)生在地下,一般藥劑很難有理想防效,不建議使用。生產(chǎn)中防控方式主要是加強排水。 蚜蟲 以卵在枝條芽側(cè)或裂皮縫隙內(nèi)越冬,年4~ 5 月孵化成蟲 , 群集在嫩葉、嫩枝及芽上吸取樹汁,使枝 葉萎縮枯黃,生長緩慢,并能分泌糖液,招引螞蟻,傳播其他病害。蚜蟲繁殖迅速,對嫩芽和新芽危害比較嚴重。 (1)噴煙草浸出液; (2)噴 0. 1%樂果液; (3)噴 0. 2%敵百蟲液。 茶小綠葉蟬 該蟲害以成蟲、若蟲及幼蟲在嫩葉葉背筋脈吸食汁液,造成葉片僵縮、卷曲、經(jīng)脈變紅、變硬而脆,如同蟹殼狀,因此又名“蟹殼病”。后期葉緣變褐焦枯,并逐漸脫落,使樹梢成“光桿司令”,嚴重影響植株生長。 可用 200 億 / 克白僵局微粒劑 100 倍液(春季、晚秋使用,高溫季節(jié)無效)、 15% 茚蟲威懸浮劑 3000 倍液、 1% 苦參 堿茚楝素乳油 800 倍液、 藤酮乳油 150~ 500 倍液等藥交替使用。間隔 10 ~ 15 ××××— ×××× 14 天打 1 次藥,能取得較理想的效果。另外,每年 10 月和來年 5 月用白僵菌徹底清園 1 次,則整年不用再治。 薊馬 是夏秋季節(jié)一種重要和難以治理的刺吸式蟲害。該蟲隱蔽性極強,很難發(fā)現(xiàn),常造成嚴重危害。該蟲危害只限于嫩梢嫩葉(特別是葉尖),經(jīng)過薊馬危害后的嫩芽及嫩葉很快成灰褐僵化、變硬變厚、生長停止甚至嫩梢新芽新葉脫落,受害嚴重, 防治小綠葉蟬藥也能有效治理薊馬,同時該蟲害發(fā)生季節(jié)與小綠葉蟬重疊度非常高,因此無需 專門防治。該蟲害對吡蚜酮很敏感,用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 3000 倍液能防控 20~ 30 天。 紅蜘蛛 體小,呈紅色,以卵或雌成蟲越冬。春天孵化或出蟄產(chǎn)卵,常在葉背面結(jié)網(wǎng)掩體,在網(wǎng)下吸取汁液,使茶花葉子枯黃,脫落。 在越冬雌成蟲出蟄盛期和越冬孵化盛期及第一代幼蟲和若蟲出現(xiàn)盛期,用下列藥劑中之任何一種,連續(xù)噴射 2次: (1) 25%樂果加水稀釋 1000~ 1 500倍液 ; (2) 0. 5 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劑。 介殼蟲 常寄生于葉片、葉柄和小枝小,尤以葉的正背面為多,以口器刺入表皮吸取養(yǎng)分,使受害植株枝葉枯黃 ,生長緩慢。紅蠟蚧與吹綿蚧其排泄的糖液及蠟質(zhì)極多,常引起嚴重的煤病,使全株死亡。 (1)噴灑 0. 04% ~ 0. 07%樂果液 ; (2)噴 0. 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松脂合劑 ; (3)人工用棉絮蘸清水抹去或用刷子刷去。 卷葉蛾 常見的食葉蟲害將葉片吃成殘缺不全,既影響生長又影響美觀,另外排出的糞便留在葉片上易引起霉變,滋生病菌。 卷葉蛾危害不是很大,不建議專門防治,可在防治蚜蟲或其他蟲害時一同防治。-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3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花茶 栽培技術(shù) 征求意見 定稿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13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