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導學案教師版
《《涉江采芙蓉》導學案教師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涉江采芙蓉》導學案教師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涉江采芙蓉》導學案(教師版) 【學習目標】 1. 了解詩歌相關的文學常識及背景。(知識與能力) 2. 反復誦讀、疏通詩意。(知識與能力) 3. 通過賞析詩歌中的意象,揣摩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理解詩歌塑造的形象。(過程與方法) 4. 反復吟詠,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感情。(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重難點】 1.通過賞析詩歌中的意象,揣摩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理解詩歌塑造的形象。 2.反復吟詠,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感情。 【學習方法】 誦讀法,對話探討法 ,多媒體演示法,學案導學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段:自主學習 一、導入新課 學習詩歌要知詩人——誦詩文 -----明詩意——品詩句——析手法——悟詩情。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折柳贈人示送別之厚意,贈人紅豆以表相思之情,采花折柳,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那么采蓮相送,又包含了怎樣的情意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詩歌,《涉江采芙蓉》。 二、文學常識介紹(學生自讀,圈點勾畫,提出疑問,知人論世。) 詩歌的知識:詩歌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分界分為古典詩歌和現(xiàn)代詩歌,就古典詩歌分為詩、詞、曲。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詩十九首》是梁代蕭統(tǒng)《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并非一人所做。 時代:載于《文選》,因為作者姓名失傳,時代不能確定,故《文選》的編者題為“古詩”。依后人的研究,估計《古詩十九首》的時代大概不出于東漢后期數(shù)十年之間(約公元140年—190年)。 內(nèi)容:大致是閨人怨別、游子懷鄉(xiāng)、追求享樂等等,表達濃厚的感傷情緒。 藝術特色:1、長于抒情;2、抒情中帶有敘事,詩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鮮明突出;3、善于運用比興手法,映襯烘托;4、語言淺近自然,又異常精練,耐人尋味。 評價: 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xiāng),死生新故之感?;蛟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痹u價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由于作者文化素質(zhì)較高,又繼承了《詩經(jīng)》和《楚辭》的傳統(tǒng),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yǎng),所以不但善于運用比興,而且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劉勰《文心雕龍》)?!绑@心動魄,一字千金”(鐘嶸《詩品》)、 “千古五言之祖” (王世貞)。就其所達到的成就及其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所產(chǎn)生的影響來看,它在我國文學發(fā)展過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寫作背景: 為了真切理解詩中抒發(fā)的情感,賞讀這首詩有必要了解詩歌的時代背景。詩創(chuàng)作于東漢桓帝、靈帝時,是時宦官外戚勾結(jié)擅權,官僚集團壟斷仕途,上層士流結(jié)黨標榜,“竊選舉、盜榮寵者不可勝數(shù)也,既獲者賢己而遂往,羨慕者并驅(qū)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者乎?”(徐干《中論譴交》)在這樣的形勢和風氣下,中下層士子為了謀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們離鄉(xiāng)背井,辭別父母,“親戚隔絕,閨門分離,無罪無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無成,落得滿腹牢騷和鄉(xiāng)愁。 三、自主預習檢測,解答質(zhì)疑。 1.《古詩十九首》最早載于梁代 編的《文選》,它是《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 首五言詩,它們并非一人一時之作,也不是一個有機構(gòu)成的組詩。 2. 劉勰評價它是:“ ”(《文心雕龍》) 鐘嶸評價它是“ , ?!? (鐘嶸《詩品》) 四、吟誦詩文,整體感知。 1、吟讀:體會情味 (1)學生自由朗讀一遍。 要求: a) 讀準字音,并且聲音要有起伏。 b) 節(jié)奏比較自由。 c) 讀出一點古人的味道。 朗讀指導: 五言詩的斷句 :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 本詩采用二三字格式斷句,但是在朗讀的時候可以將第三個字適當延長發(fā)音時間。 (2)提出要求,請一位學生按照要求吟讀一遍。(教師范讀) (3)全班齊讀。 2、譯讀:理解內(nèi)容(方式:小組討論、學生代表展示討論成果) 一、要求: a) 將古詩譯為現(xiàn)代散文。b) 盡量做到字句優(yōu)美。 c) 用解釋擴展的方法來解釋,即將有的字解釋一下,把有的意思擴展一下,加入一些自己想象的畫面和情感的詞語。 老師示范“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學生將剩下的部分翻譯成現(xiàn)代散文。 例如:我蕩著一葉小舟,在藍天碧水之間采摘那最美麗的荷花。江岸水澤之畔,還有數(shù)不清的芳香的蘭草。 小組展示,選擇其中優(yōu)秀的幾篇,老師適當點評。 譯文:踏過江水去采芙蓉,美麗的水澤中長滿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想要送給那遠方的愛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過的故鄉(xiāng),長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兩心相愛卻又各在一方,愁苦憂傷以至終老異鄉(xiāng)。 現(xiàn)代散文: 采摘這美麗的芙蓉要贈送給誰呢?我日夜思念的人兒啊,他卻在遙遠的遠方。帶著無限憂愁,回望著我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墒菂s只看到漫漫的長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云煙。我們之間情真意切卻兩地分離,也只有憂傷而抑郁地老去。 第二段:合作學習 一、 品詩句。小組討論,這首詩中,你最喜歡哪句詩?說出你喜歡的理由。 1.詩歌中有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送芙蓉?芙蓉有什么含義?本詩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意境? 意象:芙蓉、蘭澤、芳草,讓人感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潔以及所表達情感的單純、美好。 參考: 中國人民很早對于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對自然的愛與對人的愛往往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這種生活情調(diào)是簡樸美好的。采花折柳,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 例一,送別時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表惜別。 例二,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芙蓉:又名荷花、蓮花、芙蕖、菡萏等。 (1)君子之花:荷花,又稱蓮花,古人也名之為藕花、芙蓉、菡萏、凈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潔之風范,且已成定說。(2)愛情之花:以荷入詩者,有丁鶴年的《采蓮曲》,“蓮開花復水,蓮謝藕在泥。不學青萍葉,隨波東復西。朝采并蒂蓮,暮綰同心結(jié)。不學楊柳枝,含顰送離別?!贝艘院苫ㄓ鲪矍橹畧载懻鎿础#?)佳人之花:以荷入詞者,有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靜謐悠閑。由以上幾例分析可以見出:荷花更多被作為一種情感意象來使用,表示一種圣潔、堅貞與寧靜的意味。 總結(jié):本詩營造了一種_____的意境。(雙音節(jié)詞語:雄奇壯闊、曠達開朗、蒼涼悲壯、深邃沉郁、濃艷瑰麗、孤寂冷清、淡泊靜謐、清新素雅、恬靜優(yōu)美、蕭瑟凄涼、清幽高潔)這樣的意境,意在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2、這首詩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賞析。 ①“涉江采芙蓉”和“采之欲遺誰?” 運用了以樂景襯哀情(反襯)的表現(xiàn)手法。主人公注視著手中的芙蓉默然無語。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可是又能送給誰呢?這一朵朵美好的鮮花送不到遠方的愛人那里!將人物放置在歡樂美好的背景中,抒寫了獨自懷遠的憂傷,正是以樂襯哀的效果。 ②“涉江采芙蓉”和“還顧望舊鄉(xiāng)” 運用了以虛襯實(懸想)的表現(xiàn)手法?!吧娼绍饺亍焙汀斑€顧望舊鄉(xiāng)”是兩個空間的不同畫面在同一時間的顯現(xiàn)。只有在想象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才會出現(xiàn)。這在詩歌里面我們叫它“懸想”法。是女子想象自己游歷在外的丈夫在回頭望故鄉(xiāng)思念自己。其實這種方法我們并不陌生,我們學過的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后兩句就是王維想象兄弟們思念自己,這種以虛襯實的方法更襯托出自己思念親人的深切。 3、這首詩給我們塑造出一個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通過哪些畫面描寫的(描繪出畫面)?(明確:場景:低頭采蓮圖、回望顧鄉(xiāng)圖。) 明確:(1)首先,需要在反復朗讀或者吟讀中把握詩歌的情感,第二,要明白詩歌中描寫了怎樣一個形象,第三,這個形象是通過什么場景、事件、細節(jié)等來寫的,第四,這首詩中流露的是什么情感。 以“一采、一思;一望、一感”為畫面描寫了一個思念遠游丈夫的少婦形象,妻子在采芙蓉時,思念在遠道的丈夫,而這時,遠方的丈夫也正在回望舊鄉(xiāng),思念著妻子。表達出故鄉(xiāng)妻子思念遠游丈夫的深切憂傷 ,也包含了遠方游子深深地思鄉(xiāng)之苦。 答題總結(jié): 詩歌刻畫了一個思念遠游丈夫的思婦形象。詩中通過“采芙蓉”“芳草”描繪出一種歡樂的畫面,在歡樂中主人公獨“思遠道”,流露出一種寂寞凄涼的孤苦相思之情。再和“還顧望舊鄉(xiāng)”的遠方游子相呼應,將一對同心離居的夫婦的思念之苦刻畫得淋漓盡致。這首詩不但表現(xiàn)出故鄉(xiāng)妻子思念遠游丈夫的深切憂傷 ,也包含了遠方游子深深地思鄉(xiāng)之苦。 人物形象分析題目的答題規(guī)范化: 步驟一:概括形象特點 步驟二: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從哪些場景、細節(jié)、畫面來寫) 步驟三:指出形象意義 二、讀完這首詩,你認為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試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找出詩中表達情感的詞)(情感:憂傷)。 這首詩不但表現(xiàn)出故鄉(xiāng)妻子思念遠游丈夫的深切憂傷 ,也包含了遠方游子深深地思鄉(xiāng)之苦。 第三段 應用學習 一、達標檢測 試著背誦這首詩。 二、拓展延伸,鏈接高考。 1、請回答下面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春怨》(唐朝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簡析】以小見大。四句詩是典型的起承轉(zhuǎn)合式結(jié)構(gòu)。寫她夢中去遼西和征夫相會。表現(xiàn)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與纏綿,思夫而不得的種種懊惱與惆悵。這首詩間接借閨怨來反映征戍之苦。 答:這首詩刻畫了一個深切思念征戰(zhàn)在外的丈夫的思婦形象。 通過寫她夢中去遼西和征夫相會的場景,表現(xiàn)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與纏綿,思夫而不得的種種懊惱與惆悵。這首詩間接借閨怨來反映征戍之苦。 2、比較《庭中有奇樹》和《涉江采芙蓉》的區(qū)別。 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明確:相同點:主題相同表達的都是折芳贈送所思念的人而不得的痛苦。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前六句都是對花樹的極力贊揚,最后兩句表明了全詩的主題。意境高潔、清幽,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不同點:一個是以芙蓉為寄托,以樂景襯哀情,末句感情哀傷不止。一首是以樹為寄托物,末句自我安慰。 3、合作探究(選做題) (1)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還是女子,說說你的觀點和依據(jù)。(生討論,找代表發(fā)言) 生1:是女子,因為只有女孩子才喜歡采一些花花草草,依據(jù)是“涉江采芙蓉”。生2:是男子,“還顧望舊鄉(xiāng)”,古代只有男子才出來游歷求學,女子一般不出遠門,既然望故鄉(xiāng)說明是遠游,由此判斷是男子。生3:前兩句女子,后兩句男子。從前四句和后四句關系來說。 (2)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詩歌鑒賞題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nèi)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xiāng)”,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 A.游子思歸鄉(xiāng)。【前為觀點,后為理由】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后兩句游子感嘆旅途漫漫,歸鄉(xiāng)無期,更添愁苦。 B.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念游子;最后兩句寫思婦設想游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 C.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歸鄉(xiāng)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 小結(jié):《古詩十九首》主要抒發(fā)了游子失志無成和相思別離之情,突出表現(xiàn)了當時中下層士子的不滿不平,真實的反映了東漢后期的政治混亂、敗壞、沒落的時代風貌。通過“讀一首詩,懂一個人,品一份情”的方式來讀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人物形象的“哀傷”和“美麗”。詩歌就像橄欖一樣,越咀嚼越有味,希望同學們下去好好讀,最好讀出自己的感悟。 3-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 芙蓉 導學案 教師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1017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