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學 八年級上冊 3.5 體溫的控制 同步練習C卷.doc
《浙教版科學 八年級上冊 3.5 體溫的控制 同步練習C卷.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教版科學 八年級上冊 3.5 體溫的控制 同步練習C卷.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浙教版科學 八年級上冊 3.5 體溫的控制 同步練習C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 單選題 (共10題;共20分) 1. (2分)白尾黃鼠是沙漠地區(qū)的一種哺乳動物,它在高溫環(huán)境下體溫的晝夜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 該動物體溫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B . 該動物在6時左右體溫達到最低值 C . 該動物在6時至9時產熱量與散熱量相等 D . 該動物體溫的晝夜變化是對沙漠環(huán)境的適應 2. (2分)用電刺激貓的下丘腦前部,可引起血管舒張和出汗等散熱效應。破壞該區(qū)后,貓在熱環(huán)境中的散熱反應能力喪失,但對冷環(huán)境的反應(寒顫、豎毛、血管收縮等)仍存在。破壞下丘腦后部的效果剛好相反。據(jù)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 下丘腦前部存在著產熱中樞,而下丘腦后部存在著散熱中樞 B . 下丘腦前后兩個中樞交互抑制,從而保持了體溫的相對穩(wěn)定 C . 要說明動物體溫調節(jié)與下丘腦有關,需用不同的動物重復上述實驗 D . 如果切除貓的整個下丘腦,貓將不能繼續(xù)保持體溫的相對穩(wěn)定 3. (2分)下列哪項最接近人的實際體溫( ) A . 口腔溫度 B . 腋窩溫度 C . 直腸溫度 D . ABC都是 4. (2分)如圖是“人體運動時各器官產熱量”的柱狀圖.由圖可知,人體運動時的主要產熱器官是( ) A . 腦 B . 內臟 C . 骨骼肌 D . 其他 5. (2分)下列哪種動物是恒溫動物( ) A . 鯨魚 B . 鱷魚 C . 娃娃魚 D . 章魚 6. (2分)2018年入冬以來,部分地區(qū)病毒性流感活動水平上升較快,很多人感覺今冬流感“來勢洶洶”。春季也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fā)期,最近小林患了病毒性感冒,體溫達 40℃左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 感冒要做好預防工作,其中勤洗手從防治傳染病的措施來說是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B . 此時他的消化功能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降低了 C . 該同學體溫一直維持在 40℃左右,此時他的產熱大于散熱 D . 要治療該同學的病毒性流感,要給他使用抗生素 7. (2分)在35℃中人更容易發(fā)生中暑的地方是( ) A . 無風干燥的沙漠 B . 建筑物頂部 C . 有風濕潤的麥田 D . 充滿水蒸氣的車間 8. (2分)冬泳運動被譽為是“勇敢者的運動”。冬泳時運動員生理上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是( ) A . 機體耗氧量下降 B . 骨骼肌戰(zhàn)栗 C . 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D . 皮膚血管舒張 9. (2分)下面各類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 ) A . 魚類 B . 兩棲類 C . 爬行類 D . 鳥類 10. (2分)人體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會不由自主的出現(xiàn)“寒顫(或戰(zhàn)栗)”.此反應的效應器及其生理效應是( ) A . 皮膚的血管;血管急劇收縮,減少散熱量 B . 骨骼肌;骨骼肌收縮,減少散熱量 C . 皮膚的立毛?。涣⒚〖眲∈湛s,增加產熱量 D . 骨骼??;骨骼肌收縮,增加產熱量 二、 填空題 (共3題;共16分) 11. (8分)體溫恒定的動物類群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 (6分)為了安然度過寒冷而又食物匱乏的冬季,許多哺乳動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領。 (1)大量累積脂肪是動物在冬眠前儲存能源的常用策略,相對于糖類和蛋白質,脂肪更適合作為儲能物,這是因為________。 (2)大量累積脂肪是動物在冬眠前儲存能源的常用策略,相對于糖類和蛋白質,脂肪更適合作為儲能物,這是因為________。 (3)作為恒溫的哺乳動物與,冬眠時的體溫卻只比環(huán)境溫度略高,原因是位于腦干中的________中樞的“設定溫度”下調了。 (4)作為恒溫的哺乳動物與,冬眠時的體溫卻只比環(huán)境溫度略高,原因是位于腦干中的________中樞的“設定溫度”下調了。 13. (2分)下面是皮膚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溫度下的口徑,試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在安靜時,產熱主要來自于________,人體90%以上的熱量,是通過________散發(fā)出去。 (2)上述三種情況中,環(huán)境溫度最低的是________,此時人們可以通過骨骼肌的顫抖使人體產熱。 三、 解答題 (共2題;共7分) 14. (2分)為了安然度過寒冷而又食物匱乏的冬季,許多哺乳動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領。 (1)大多數(shù)冬眠動物的個體體積較小,而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很大。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越大,動物身體的熱量散失會________ (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獲得足夠的熱量就無法生存。 (2)大量積累脂肪是動物在冬眠前儲存能源的常見策略。相對于糖類和蛋白質,脂肪更適合作為儲能物質,這是因為________。 (3)作為恒溫的哺乳動物,冬眠時的體溫卻只比環(huán)境溫度略高,這是由于位于腦干中的________中樞的“設定溫度”下調了。體溫降低后,動物的代謝水平就會隨之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下降了。 15. (5分)為了安然度過寒冷而又食物匱乏的冬季,許多哺乳動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領。 (1)大多數(shù)冬眠動物的個體體積較小,而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很大。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越大,動物身體的熱量散失會________( 選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獲得足夠的熱量就無法生存。 (2)大多數(shù)冬眠動物的個體體積較小,而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很大。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越大,動物身體的熱量散失會________( 選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獲得足夠的熱量就無法生存。 (3)大量積累脂肪是動物在冬眠前儲存能源的常見策略。相對于糖類和蛋白質,脂肪更適合作為儲能物質,這是因為________。 (4)大量積累脂肪是動物在冬眠前儲存能源的常見策略。相對于糖類和蛋白質,脂肪更適合作為儲能物質,這是因為________。 (5)作為恒溫的哺乳動物,冬眠時的體溫卻只比環(huán)境溫度略高,這是由于位于腦干中的________中樞的“設定溫度”下調了。體溫降低后,動物的代謝水平就會隨之下降,原因是________的活性下降了。 (6)作為恒溫的哺乳動物,冬眠時的體溫卻只比環(huán)境溫度略高,這是由于位于腦干中的________中樞的“設定溫度”下調了。體溫降低后,動物的代謝水平就會隨之下降,原因是________的活性下降了。 四、 實驗探究題 (共1題;共4分) 16. (4分)人的體溫并不是一個固定的值,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體溫可隨晝夜、性別、年齡、環(huán)境溫度等情況而改變。那體溫會隨運動強度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嗎?曉東在家里利用體溫計、跑步機等器材進行了下述實驗: Ⅰ.曉東在跑步機上快走10分鐘后,用體溫計測量腋下溫度為37.2℃; Ⅱ.休息30分鐘后,曉東在跑步機上快跑10分鐘,再用體溫計測量腋下溫度為37.5℃; 根據(jù)以上兩個實驗,曉東得出:人的體溫變化受運動強度的影響,隨著運動強度的增 大而增加。 (1)曉東把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論帶到學校里和老師及同學分享,大家發(fā)現(xiàn)曉東的實驗有一個明顯的不足,請幫曉東改進: ________; (2)進行劇烈運動后,曉東臉變得通紅,這個原因是由于運動時人體的________產生大量的熱,臉部皮膚中的血管處于下圖中________(填字母)狀態(tài),導致皮膚中血流量的改變,從而出現(xiàn)滿臉通紅的情況。這一情況可幫助人體散熱。 (3)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是在神經系統(tǒng)和________協(xié)調工作下完成的,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實驗后曉東上網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運動中散熱過程落后于產熱過程,所以體溫會逐漸升高。長跑之后,人的體溫可能升高到38.5℃,更劇烈的運動時,直腸溫度甚至會超過40℃,肌肉溫度可達41℃。而42℃在人體里是個臨界值,超過這個溫度組織會因為蛋白質凝固壞死的! 第 9 頁 共 9 頁 參考答案 一、 單選題 (共10題;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 填空題 (共3題;共16分) 11-1、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三、 解答題 (共2題;共7分)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四、 實驗探究題 (共1題;共4分) 16-1、 16-2、 16-3、-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浙教版科學 八年級上冊 3.5 體溫的控制 同步練習C卷 浙教版 科學 年級 上冊 體溫 控制 同步 練習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865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