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 考點一遍過 考點2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語文 考點一遍過 考點2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年高考語文 考點一遍過 考點2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含解析).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考點2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 考向一 一詞多義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這一考點一般直接獨立設(shè)題,而近幾年高考新課標(biāo)全國卷采用的是將其放在文言文翻譯中考查的形式。無論采用哪種考查形式,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都是文言文閱讀的基礎(chǔ),是不可忽視的考查重點。綜觀近年考情,該考點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考查特點: 1.從考查方式看,高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單獨考查,即從文言文中選出四個語句,要求判斷出加點的實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疾闀r,以單音節(jié)詞居多,雙音節(jié)詞也時有出現(xiàn),如2018年高考浙江卷第14題。(2)偶爾在選擇題中與虛詞混合在一起考查。如北京卷和重慶卷都采用過此種考查方式。(3)常與文言文翻譯放在一起考查,且實詞往往是得分點,如2018年高考課標(biāo)全國I卷、課標(biāo)全國II卷均采用了此種考查方式。 2.從考查內(nèi)容方面看,“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主要涉及五個考查點: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和偏義復(fù)詞等現(xiàn)象。其中,前三種是重中之重。 3.從文言實詞的根本來源看,高考考查的文言實詞基本上都在課本中出現(xiàn)過,重點考查考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高考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相關(guān)實詞看似與我們學(xué)過的課文沒有聯(lián)系,但認(rèn)真分析后可以看出,這些詞的意思與我們學(xué)過的課文密不可分。 考向一 一詞多義 1.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修:編纂,編寫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患:擔(dān)憂,憂慮 C.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誠:確實,的確 D.?dāng)?shù)罟不入洿池 數(shù):很多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一詞多義。D項,數(shù)(c):形容詞,密,與“疏”相對。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來歙傳 來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時為諫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為漢中王劉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漢中。更始①敗,歙勸嘉歸光武,遂與嘉俱東詣洛陽。 帝見歙,大歡,即解衣以衣之,拜為太中大夫。是時方以隴、蜀為憂,歙因自請曰:“臣嘗與隗囂相遇長安。其人始起,以漢為名。今陛下圣德隆興,臣愿得奉威命,開以丹青之信,囂必束手自歸,則述自亡之勢,不足圖也?!钡廴恢?。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囂。五年,囂遂遣子恂隨歙入質(zhì)。時山東略定,帝謀西收囂兵,與俱伐蜀,復(fù)使歙喻旨。囂將王元說囂,多設(shè)疑故,久冘豫②不決。歙素剛毅,遂發(fā)憤質(zhì)責(zé)囂曰:“國家以君知臧否,曉廢興,故以手書暢意。足下推忠誠,遣伯春委質(zhì),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為族滅之計,叛主負(fù)子,違背忠信乎?吉兇之決,在于今日。”欲前刺囂,囂起入,部勒兵,將殺歙,歙徐杖節(jié)就車而去。囂愈怒,王元勸囂殺歙。歙為人有信義,言行不違,及往來游說,皆可案覆,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為其言,故得免而東歸。 八年春,歙與征虜將軍祭遵襲略陽,遵道病還,分遣精兵隨歙,合二千馀人,伐山開道,從番須、回中徑至略陽,斬囂守將金梁,因保其城。囂大驚,乃悉兵數(shù)萬人圍略陽,斬山筑堤,激水灌城。歙與將士固死堅守,矢盡,乃發(fā)屋斷木以為兵。囂盡銳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發(fā)關(guān)東兵,自將上隴,囂眾潰走,圍解。 明年,攻拔落門,隗囂支黨周宗、趙恢及天水屬縣皆降。 初王莽世,羌虜多背叛,而隗囂招懷其酋豪,遂得為用。及囂亡后,五溪、先零諸種數(shù)為寇掠,皆營塹自守,州郡不能討。歙乃大修攻具,率蓋延、劉尚及太中大夫馬援等進擊羌于金城,大破之,斬首虜數(shù)千人,獲牛羊萬馀頭,谷數(shù)十萬斛。又擊破襄武賊傅栗卿等。 十一年,蜀人大懼,使刺客刺歙,未殊,馳召蓋延。延見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視。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無以報國,故呼巨卿,欲相屬以軍事,而反效兒女子涕泣乎!刃雖在身,不能勒兵斬公邪!”延收淚強起,受所誡。歙自書表,投筆抽刃而絕。帝聞大驚,使太中大夫贈歙中郎將、征羌侯印綬,謚曰節(jié)侯。 (選自《后漢書》,有刪改) 【注】①更始:更始帝劉玄。②冘豫:同“猶豫”。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帝然之 然:認(rèn)為……正確 B.矢盡,乃發(fā)屋斷木以為兵 發(fā):拆掉,毀壞 C.使刺客刺歙,未殊 殊:死 D.延見歙,因伏悲哀 伏:隱藏 【答案】D 名師點睛 多義性,是古代漢語中實詞的一大特性,但具體到特定的句子中,任憑其詞義再多,卻只能取其一。辨析一詞多義,大致有如下幾種方法: 1.語境檢驗法。一個詞語有再多的義項,在具體的語境中它也只能有一個義項,所以對該詞語所處語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將多個義項逐個代入句子,在實際語境中檢驗每個義項是否符合上下文的意思,邏輯上是否講得通,意義上能否做到前后連貫、上下貫通。如第2題中的“發(fā)”“殊”都是根據(jù)其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確定其意思的。 2.語法檢驗法。古代漢語同樣符合一定的語法規(guī)范,因此,在特定的位置上一個詞語的詞性就應(yīng)該是固定的。我們就可以運用這樣的規(guī)律來判定詞語的詞性,從而對詞語的義項做出準(zhǔn)確的辨析與選擇。比如一個詞語既是名詞又是動詞,當(dāng)它處在賓語前時,就應(yīng)該是動詞,就只能選擇它作為動詞時的那個義項。 3.相似比較法。將多義詞所在的句子與平時在課文中所學(xué)的類似的句子進行比較、辨析,通過回憶與對比,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在語法功能上應(yīng)該具有相同的特性,這樣我們也可以由此及彼,觸類旁通。 考向二 通假字 1.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B.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D.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quán)憲法。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通假字。A項,“馮”通“憑”,乘。B項,“蚤”通“早”。D項,“唱”通“倡”,倡導(dǎo)。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論衡幸偶篇 王 充 凡人操行,有賢有愚,及遭禍福,有幸有不幸;舉事有是有非,及觸賞罰,有偶有不偶。并時遭兵,隱者不中;同日被霜,蔽者不傷。中傷未必惡,隱蔽未必善。隱蔽幸,中傷不幸。俱欲納忠,或賞或罰;并欲有益,或信或疑。賞而信者未必真,罰而疑者未必偽,賞信者偶,罰疑不偶也。 孔子門徒七十有余,顏回蚤夭??鬃釉唬骸安恍叶堂酪樱 倍堂Q不幸,則知長命者幸也,短命者不幸也。服圣賢之道,講仁義之業(yè),宜蒙福佑。伯牛有疾,亦復(fù)顏回之類,俱不幸也。螻蟻行于地,人舉足而涉之。足所履,螻蟻荏笮死;足所不蹈,全活不傷?;痨芤安?,車轢所致,火所不燔,俗或喜之,名曰幸草。夫足所不蹈,火所不及,未必善也,舉火行有適然也。由是以論,癰疽之發(fā),亦一實也。氣結(jié)閼積,聚為癰。潰為疽創(chuàng),流血出膿,豈癰疽所發(fā),身之善穴哉?營衛(wèi)之行,遇不通也。蜘蛛結(jié)網(wǎng),蜚蟲過之,或脫或獲;獵者張羅,百獸群擾,或得或失。漁者罾江河之魚,或存或亡?;蚣楸I大辟而不知,或罰贖小罪而發(fā)覺:災(zāi)氣加人,亦此類也。不幸遭觸而死,幸者免脫而生,不幸者,不僥幸也??鬃釉唬骸叭酥仓?,罔之生也幸?!眲t夫順道而觸者,為不幸矣。立巖墻之下,為壞所壓;蹈坼岸之上,為崩所墜,輕遇無端,故為不幸。魯城門久朽欲頓,孔子過之,趨而疾行。左右曰:“久矣。”孔子曰:“惡其久也?!笨鬃咏渖饕焉酰邕^遭壞,可謂不幸也。故孔子曰:“君子有不幸而無有幸,小人有幸而無不幸?!庇衷唬骸熬犹幰滓再姑∪诵须U以徼幸?!? 佞幸之徒,閎孺、籍孺之輩,無德薄才,以色稱媚,不宜愛而受龐,不當(dāng)親而得附,非道理之宜。故太史公為之作傳,邪人反道而受恩寵,與此同科,故合其名謂之《佞幸》。無德受恩,無過遇禍,同一實也。俱稟元氣,或獨為人,或為禽獸。并為人,或貴或賤,或貧或富。富或累金,貧或乞食;貴至封侯,賤至奴仆。非天稟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 (原文有刪改)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同日被霜,蔽者不傷 被:遭受 B.顏回蚤夭 蚤:通“早”,早早地 C.孔子過之,趨而疾行 趨:趨向 D.無德薄才,以色稱媚 ?。荷?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實詞的辨析能力,其中涉及通假字。A項,由后面的“蔽者不傷”可推知,“被”解釋為“遭受”正確。B項,“蚤”解釋為“跳蚤”肯定講不通,聯(lián)系《鴻門宴》中的“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再結(jié)合下文孔子說的“不幸短命死矣!”可知,這里的“蚤”是“早”的通假字,指的是時間,譯為“早早地”。C項,“趨”如果解釋為“趨向”則與“而疾行”在邏輯上講不通,從語境上來看,這里的“趨”應(yīng)解釋為“禮貌性的小步快走”。D項中的“薄”與“無”位置相同,語法功能相同,在意義上也是相近的,故解釋為“少”正確。 技巧點撥 正確解釋通假字的前提是能準(zhǔn)確找出通假字,那么怎樣才能又準(zhǔn)又快地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呢? 1.按通假字字面意思來解釋明顯不合邏輯。在翻譯一個文言實詞的時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來解釋,發(fā)現(xiàn)明顯有悖于整個句子的邏輯或句意,那么它極有可能是通假字,這個時候,就要朝著它的形似字或者同音字的方向去思考,這樣就能找出該通假字的本字,從而做出正確的解釋。 2.明確詞性,抓住搭配找通假。當(dāng)一個文言實詞就其字面的詞性來講,不能與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該字為通假字,該通假字的本字的詞性可能與前后成分的搭配非常得當(dāng)。如第2題B項中的“蚤”解釋為“跳蚤”時不可用來修飾動詞“夭”,只有它的同音字“早”才能修飾“夭”,表示“夭”的時間。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公孫弘傳 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少時為薛獄吏,有罪,免。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賢良文學(xué)之士。是時弘年六十,征以賢良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上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病免歸。 元光五年,有詔征文學(xué),菑川國復(fù)推上公孫弘。弘讓謝國人曰:“臣已嘗西應(yīng)命,以不能罷歸,愿更推選?!眹斯掏坪耄胫撂?。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對策,百馀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對為第一。召入見,狀貌甚麗,拜為博士。是時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詔使弘視之。還奏事,盛毀西南夷無所用,上不聽。 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喪三年。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馀,習(xí)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shù),上大說之。二歲中,至左內(nèi)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辯之。嘗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汲黯先發(fā)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說,所言皆聽,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汲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鄙蠁柡?。弘謝曰:“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鄙先缓胙?。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終。子度嗣為平津侯。度為山陽太守十馀歲,坐法失侯。 (選自《史記》,有刪改)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弘讓謝國人曰 謝:拒絕 B.天子擢弘對為第一 擢:提拔 C.皆倍其約以順上旨 倍:加倍 D.坐法失侯 坐:因為 一、【2018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顏太初雜文序 司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發(fā)言必自稱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帶、廣袂之衣謂之儒邪?執(zhí)簡伏冊、呻吟不息謂之儒耶?又況點墨濡翰、織制綺組之文以稱儒,亦遠(yuǎn)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漢之公孫丞相、蕭望之、張禹、孔光,東漢之歐陽歙、張酺、胡廣,世之所謂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魯人顏太初,字醇之,常憤其然。讀先王之書,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誦之,以夸誑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與鄉(xiāng)黨無余,于其外則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猶蘙如也,乃求天下國家政理風(fēng)俗之得失,為詩歌洎文以宣暢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蕩為事,慕嵇康、阮籍之為人,當(dāng)時四方士大夫樂其無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風(fēng)。太初惡其為大亂風(fēng)俗之本,作《東州逸黨》詩以刺之。詩遂上聞,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鄆州牧怒屬令之清直與己異者,誣以罪,榜掠死獄中。妻子弱不能自訴,太初素與令善,憐其冤死,作《哭友人》詩,牧亦坐是廢。 于時或薦太初博學(xué)有文,詔用為國子監(jiān)直講。會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學(xué)官。詔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臨晉主簿。太初為人,實寬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臨晉改應(yīng)天府戶曹,掌南京學(xué),卒于睢陽。舊制,判、司、簿、尉四考,無殿負(fù)①,例為令錄。雖愚懦昏耄無所取者,積以年數(shù),必得之。而太初才識如此,舉進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脫判、司、簿、尉之列以終身,死時蓋年四十余。噫,天喪儒者,使必至于大壞乎!將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見鋤也?何其仕與壽兩窮如此? 世人見太初官職不能動人又其文多指訐有疵病者所惡聞雖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棄失居多余止得其兩卷。在同州又得其所為《題名記》,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顯于時,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雖賤而夭,其文豈必不傳?異日有見之者,觀其《后車》詩,則不忘鑒戒矣:觀其《逸黨》詩,則禮義不壞矣;觀其《哭友人》詩,則酷吏愧心矣;觀其《同州題名記),則守長知弊政矣;觀其《望仙驛記》,則守長不事廚傳矣。由是言之,為益豈不厚哉! (選自《司馬光集》) 【注】①殿負(fù):因欠國家賦稅而考核為下等。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發(fā)言必自稱曰儒 發(fā)言:發(fā)表意見。 B.當(dāng)時四方士大夫樂其無名教之拘 拘:束縛,拘束。 C.牧亦坐是廢 廢:(被)罷免。 D.實寬良有治行 治行:政績。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讀之不知 B.于其外則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陽//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D.將犬吠所怪//為巡船所物色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rèn)為,對真正的儒者而言,讀書不應(yīng)雕章琢句,作文不應(yīng)只追求辭藻華麗,而應(yīng)抱著學(xué)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時弊,有益社會的進步。 B.顏太初考中進士后,擔(dān)任過臨晉主簿和應(yīng)天府戶曹。主簿是縣令的屬官,戶曹是知府的屬官??h令的上級是州牧。 C.顏太初寬厚正直,才識過人,效法嵇康、阮籍,詩文譏刺時事,遭到利益集團的嫉恨排擠,終身仕途不順,郁郁不得志。 D.文章敘議結(jié)合。作者在記敘顏太初生平經(jīng)歷中,表達(dá)了欣賞的態(tài)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評價顏太初詩文創(chuàng)作時,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價值。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 世 人 見 太 初 官 職 不 能 動 人 又 其 文 多 指 訐 有 疵 病 者 所 惡 聞 雖 得 其 文 不 甚 重 之 故 所 棄 失 居 多 余 止 得 其 兩 卷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既得其理,不徒誦之,以夸誑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2)前世之士身不顯于時,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雖賤而夭,其文豈必不傳? 二、【2017年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秦廢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燕、齊、荊地遠(yuǎn),不置王無以鎮(zhèn)之,請立諸子?!?始皇下其議,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yuǎn),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內(nèi)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shù)也。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fù)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狈痔煜聻槿ぃぶ檬?、尉、監(jiān)。 蘇子曰:圣人不能為時,亦不失時。時非圣人之所能為也,能不失時而已。三代之興,諸侯無罪不可奪削,因而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謂不能為時者也。周衰,諸侯相并,齊、晉、秦、楚皆千馀里,其勢足以建侯樹屏。至于七國皆稱王,行天子之事,然終不封諸侯。久矣,世之畏諸侯之禍也,非獨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當(dāng)然,如冬裘夏葛,時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獨見也,所謂不失時者,而學(xué)士大夫多非之。漢高帝欲立六國后,張子房以為不可,李斯之論與子房無異。高帝聞子房之言,知諸侯之不可復(fù),明矣。然卒王韓信、彭越、英布、盧綰,豈獨高帝所為,子房亦與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昔之論封建者甚眾,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圣人復(fù)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說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氣必爭,爭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自書契【1】以來,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父子兄弟相賊殺,有不出于襲封而爭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至漢以來,君臣父子相賊虐者,皆諸侯王子孫,其馀卿大夫不世襲者,蓋未嘗有也。近世無復(fù)封建,則此禍幾絕。仁人君子,忍復(fù)開之歟?故吾以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論,當(dāng)為萬世法也。 (取材于宋蘇軾《東坡志林》) 注釋:【1】書契:指有文字記載。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然后屬疏遠(yuǎn) 屬:親屬 B.諸侯更相誅伐 更:交替 C.子房亦與焉 與:參與 D.不能易也 易:交換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以有侯王 爭必以利 B.三代之興 知諸侯之不可復(fù) C.而學(xué)士大夫多非之 而諸子之論廢矣 D.襲封而爭位者 君臣父子相賊虐者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請立諸子 請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 B.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 諸皇子和功臣們皆封侯并用國家的賦稅重賞他們 C.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廢除封侯的制度設(shè)置郡守,能行得通嗎 D.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分封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 4.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 ①時非圣人之能為也,能不失時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 5.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題“秦廢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廢除了三代以來分封諸侯的國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說出己見,而讓群臣議論丞相的諫言,群臣多贊成丞相的意見。 C.廷尉李斯深諳時移世變,以史為鑒,力排眾議,反對恢復(fù)分封諸侯的制度。 D.蘇東坡學(xué)養(yǎng)深厚,縱論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優(yōu)劣。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話做出的判斷。請用自己的話具體說明作者做出這個判斷的直接依據(jù)。 闖關(guān)檢測 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C項,倍:通“背”,違背。 高考鏈接 一 1.A 2.B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項,一個“之”為結(jié)構(gòu)助詞,翻譯為“的”;第二個“之”為結(jié)構(gòu)助詞,無義,作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B項,“其”均為代詞,翻譯為“他的”。C項,一個“于”為介詞,翻譯為“在”;第二個“于”為介詞,引出對象,翻譯為“給”。D項,一個“所”為所字結(jié)構(gòu),后面加“怪”,翻譯為所不常見的事物;第二個“所”和“為”連用,表被動,翻譯為“被巡邏船搜尋”。 3.C 【解析】此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shè)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jié)。C項,李戴,效法嵇康、阮籍的青州牧,而不是顏太初。 4.世人見太初官職不能動人/又其文多指訐/有疵病者所惡聞/雖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棄失居多/余止得其兩卷 5.(1)(顏太初)掌握了先王書中的義理以后,不是僅僅稱道它,用來夸大欺騙世人,而是必定親自去實踐。 (2)前代的讀書人活著時地位不顯赫,但文章在后代長存的太多了。顏太初雖然地位低壽命短,他的文章難道一定流傳不了嗎?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第一句,考生首先要補充省略的主語“顏太初”,再抓住句中的幾個關(guān)鍵詞語“誦”“夸誑”“蹈而行之”。翻譯第二句,要注意“不顯于時”“立于后世”均為狀語后置句,翻譯時要調(diào)整語序,還要抓住幾個關(guān)鍵詞的意義,如“賤”“夭”等。 二 1.D 【解析】根據(jù)上下文,即使圣人重生,也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論。因此D項“不能易也”中的“易”是“改變”,而非“交換”。 2.C 【解析】此題考查虛詞的用法,A項的“以”是“因為”的意思;B項“之”為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項的第一個“而”有轉(zhuǎn)折之意,第二個為順承;D項的“者”均為助詞,意為“……的人”。 3.B 【解析】B項中“皆封侯”在“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一句中找不到對應(yīng)的內(nèi)容,屬于無中生有。 4.①時勢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時勢,不違背時勢罷了。 ②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禮樂教化天下,曾經(jīng)達(dá)到了刑罰可以擱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終不能終止篡位弒君的禍患。 【解析】文言翻譯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內(nèi)容。文言文的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xùn)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為”“失時”“已”“篡弒”等詞語的落實,翻譯完后一定要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5.D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篩選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題干要求選出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篩選區(qū)間遍布全文。D項,最后一句“指出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優(yōu)劣”不當(dāng),該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至于其他并無過多的論述,此處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6.漢高帝和張子房是反對分封諸侯的,但是迫于形勢,不得不封韓信等人為諸侯王,所以說“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年高考語文 考點一遍過 考點2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含解析 2019 年高 語文 考點 21 理解 常見 文言 實詞 文中 含義 解析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631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