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說課稿.doc
《分子和原子說課稿.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分子和原子說課稿.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 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說課稿 開陽縣第五中學:沈仁義 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單元,課題一《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課時。 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教材分析 本課題在《課程標準》中處在一級主題中的《物質構成的奧秘》,二級主題中的《微粒構成物質》。課程標準對本課題的要求是: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分子等是構成物質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xiàn)象。 教材在序言中講到:“化學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蓖ㄟ^前面的學習,學生對物質的性質及變化了很深刻的理解,但對于“在分子和原子層次上研究”還是一片空白,這一課題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對這句話有一個初步的理解,體現(xiàn)了教材的前后銜接。 本單元共有三個課題,旨在幫助學生用微粒的觀念去認識化學,通過觀察、想象、類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化學現(xiàn)象的本質。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礎化學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識,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可把學生從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帶入充滿神奇色彩的微觀世界,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本質,同時,也為學生以后學習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以及定量分析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本課題在整個初中化學學習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題之前,學生在物理上已經了解到“所有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構成的”和“物質有三態(tài)變化”等知識,并對一些涉及微觀粒子的生活場景有所接觸。但學生學很難將生活中熟悉的現(xiàn)象與化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同時,作為剛剛接觸到微觀概念的初中生,其思維方式還處在形象向抽象的過渡期,用微觀概念解釋宏觀現(xiàn)象往往會感到過于抽象,難于理解。 三、 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本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為: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實例,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2、通過實驗,認識分子的特點,并能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觀察、實驗、識圖、模型等方法獲取信息,學習運用科學假設、想象類比、實驗驗證、模型等學習方法。 2、知道宏觀與微觀的必然聯(lián)系,建立“見微知著”的化學方法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學習,能用分子的觀點來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增強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并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形成持續(xù)不斷的學習興趣,彰顯化學的學科魅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子、原子是客觀存在的,了解分子性質,會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透過物質變化的宏觀表象,建立微觀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確的微觀想象,即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微觀想象力。 四、 教法與學法 教法: 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突出重點。 穿插啟發(fā)討論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形象的體驗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 學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歸納和討論法,體現(xiàn)學生主體。 五、教學過程 問題是靈感產生的源泉,本節(jié)課我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和簡單實驗入手,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情景,引導學生認識物質的微粒性,了解分子性質,解釋生活中與之有關的化學現(xiàn)象,讓課堂成為師生思維奔跑的場地。下面重點匯報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認識物質的微粒性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學習分子特性的基礎,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區(qū)別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而再讓學生仔細觀察品紅在靜置的冷、熱水中擴散的現(xiàn)象。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再現(xiàn)生活場景,即簡單體效果又明顯現(xiàn),體現(xiàn)化學的學科特點,比出示單純的語言、圖片情景要深刻得多,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提出疑問。 2、探究新知 通過上述實驗及分析,學生已經開始有了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物質的概念,認識到分子、原子的存在,但對于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樣子?還缺乏具體的感性認識,通過“他們到底是什么樣子呢?”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繼而再給出苯分子和“移走硅原子留下的空缺構成的‘中國’文字圖”, 增強了直觀感受,讓學生親眼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實存在。為了幫助學生更形象的理解分子的小,我選取了教材中的數(shù)據(jù)說明,設計了一個猜數(shù)水分子的時間,意外的答案必然必然給學生留學深刻的記憶。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努力創(chuàng)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討論中學習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將探究分子運動現(xiàn)象實驗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 (學生分組進行氨分子運動的改進實驗,猜想變紅原因,再進行實驗,驗證猜想,最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學生通過以上層層質疑,步步探究,得到結論,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 一組精彩的科學探究實驗過后,我將一個兵乓球作為獎勵送給表現(xiàn)最好的一組同學,但在交手的瞬間,我把它捏扁了,在同學們的笑聲中提出問題:有什么辦法讓它重新鼓起來嗎?為什么能鼓起了?同學們都說道“放熱水中”。通過兵乓球這一癟一鼓的趣味實驗,不但延續(xù)著課堂的興奮度,還使學生對分子間有間隔有了初步的認識。我順勢拋出:數(shù)學上1+1=2,那化學上1+1是否也等于2呢?通過前面探究實驗的引導,我現(xiàn)在放手讓學生根據(jù)所給儀器和藥品(注射器、量筒、分子間隔實驗器、酒精、氣球、水等)自由設計實驗證明分子的特性(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凸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這節(jié)課的質量如何就看學生的表現(xiàn)了,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高潮部分。 學生討論交流后,我給出物質三態(tài)變化的三維模擬動畫,從宏觀現(xiàn)象到微觀演示,將微觀的,瞬間的過程變?yōu)榭梢姷?,再現(xiàn)了分子間有間隔的事實,突破難點。 3、鞏固新知 通過上述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分子的特性,為加深學生的認識,我選取了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解釋實際問題,啟迪學生的思考,真正的體現(xiàn) “從生活走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促使學生自覺地將化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萌發(fā)應用意識,體現(xiàn)化學的學科價值。 4、交流總結 通過你能將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同學們共同分享嗎?的提問,再次引導學生歸納梳理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使教學目標得以充分落實。 5、布置作業(yè) 個性化的作業(yè),讓每位同學體會到收獲知識的幸福感。 六、板書設計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清晰明了。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設計上,我以趣味活動為切入點,通過探究實驗應用媒體技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設計梯度問題,變“教學”為“導學”,使學生從“學會”變?yōu)椤皶W”。 在教學內容上,充分滲透化學與生活結合的思想,通過合作探究,小組交流的形式完成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主動質疑,主動思考與主動建構,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源動力。真正實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宗旨。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的聆聽! 精選word范本!-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分子 原子 說課稿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542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