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第三部分 第五章 第1講 中國的地理差異復習課件.ppt
《中考地理 第三部分 第五章 第1講 中國的地理差異復習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地理 第三部分 第五章 第1講 中國的地理差異復習課件.ppt(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中國地理綜合復習方略,第1講,中國的地理差異,第五章,中國的四大地理區(qū)域中國在世界中,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2.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3.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4.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并舉例說明自,然環(huán)境對文化的影響。,一、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1.地理區(qū)域的類型,有__________區(qū)域、__________區(qū)域、行政區(qū)域等。同一個地理區(qū)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qū)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qū)域。2.根據各地的__________、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qū)域,即A.____________地區(qū)、B._______地區(qū)、C._______地區(qū)、D._______地區(qū)。(見圖14-1),自然,經濟,地理位置,西北,青藏,北方,南方,圖14-1,3.分界線的確定,(1)西北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確定該界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因素,大致與________mm等降水量線一致。(2)北方地區(qū)與南方地區(qū):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確定該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即__________因素,大致與1月份______℃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也與________mm等降水量線分布相接近。,(3)青藏地區(qū)與其他三大區(qū)域:確定該界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因素,與地勢第________階梯的分界線基本吻合。,季風,400,氣候,0,800,地勢,一、二,二、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的差異,溫帶季風,結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水田,陸路,三、西北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的差異,盆地,溫帶大陸性,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干旱,高寒,內陸,考點1,四大區(qū)域和區(qū)域劃分依據,圖14-2,【例題1】讀圖14-3,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圖14-3,(1)我國的四大地理區(qū)域: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①與②的界線C大致與1月________等溫線相吻合,大致與________等降水量線最接近。界線C確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界線B是我國地勢第______階梯與第______階梯的分界線,這條界線上有一系列高大雄偉的山脈,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界線B確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南方地區(qū),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0℃,800mm,氣溫,降水,一,二,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地勢,(4)②與③的界線A大致與我國的________區(qū)和________區(qū)分界線相吻合,也由一系列山脈所組成,自東北向西南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界線A確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方法點撥】結合我國地形和山脈分布圖,識記四大地理區(qū)域的位置,聯(lián)系四大地理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特點,明確其界線劃分的依據。,季風,非季風,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季風,考點2,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差異,南方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即氣候因素?!纠}2】(2011年福建安溪)讀圖14-4,回答下列問題。圖14-4,(1)圖中③是我國第二長河__________,在④________(省份簡稱)注入海洋。(2)圖中⑤和④所在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相同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所示的鐵路線⑥是__________線,沿此鐵路線從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見到的景觀變化是(,),A.一望無際的平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B.深秋時節(jié),沿途樹木變化:樹葉常綠→樹葉枯黃→樹葉全部脫落,黃河,魯,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或都是季風氣候),京九,D,C.陽春三月,沿途見到車站中人群的服裝在變多變厚,沿,途的傳統(tǒng)建筑的屋頂坡度逐漸變小,D.旱地麥浪如金,蘋果、梨子初上枝頭→河湖眾多,魚池、,荷塘、稻田隨處可見,【方法點撥】區(qū)域自然地理環(huán)境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該鐵路沿線景觀的變化,與沿線地區(qū)不同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huán)境特點相適應。,考點3,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西北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圖14-5圖14-6,【例題3】(2011年湖北恩施)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縣發(fā)生7.1級特大,地震,造成2220人遇難,70人失蹤。,材料二:2010年4月16日至26日,恩施某考察團赴青藏地區(qū)進行了考察。他們目睹了前去玉樹救災的繁忙場面,領略了雪域高原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族風情,所到之處他們拍攝了許多珍貴的照片(見圖14-7)。,圖14-7,(1)青藏鐵路起止點的城市名稱:A是西寧,B是______。(2)圖中四張照片最能說明青藏地區(qū)自然特征的是第______張照片;被譽為“高原之舟”的優(yōu)良畜種是____________;第3張照片B市宗教建筑被列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它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3)發(fā)生地震的玉樹地區(qū)位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的名稱分別是: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③是瀾滄江。,(4)青藏地區(qū)的農業(yè)主要集中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形成這種分布特點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薩,牦牛,2,布達拉宮,黃河,長江,海拔較低,氣溫較高;河谷地帶,,有灌溉水源,(5)考察團來到青藏高原后,其大部分成員出現(xiàn)頭痛、運動時呼吸困難、流鼻血等高原反應。出現(xiàn)這種反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請你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玉樹發(fā)生地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拔較高,大氣稀薄,氧氣含量少,玉樹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比較活躍,(或玉樹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比較活躍),考點4,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例題4】(2011年福建晉江)讀圖14-8,回答(1)~(2)題。圖14-8(1)圖中西側山脈和東側河流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東側河流為(,),A.黃河,B.淮河,C.長江,D.珠江,(2)下列數據,有可能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氣溫的是,(,),A.5℃,B.8℃,C.-4℃,D.16℃,【方法點撥】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我國1月份0℃等溫線重合。,B,C,【高頻考點清單】1.地理差異顯著1.自然差異:(1)氣溫: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_____。(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_________。(3)地勢:自西向東,呈_______分布,逐級下降。2.人文差異:(1)人口、城市、交通線分布:_________。(2)農業(yè)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點。(3)經濟發(fā)展水平分布:東部___,西部___。,降低,逐漸減少,階梯狀,東密西疏,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發(fā)達,降低,2.四大地理區(qū)域,1.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綜合_________、_________、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qū)域,即A_____地區(qū)、B_____地區(qū)、C_____地區(qū)和D_____地區(qū)。2.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界線:,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北方,南方,西北,青藏,400,一,二,0℃,800,氣候,-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考地理 第三部分 第五章 第1講 中國的地理差異復習課件 中考 地理 第三 部分 第五 中國 差異 復習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386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