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 ppt課件
《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 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 ppt課件(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1,目錄,一、理論簡述 二、理論詳解 三、理論評價,2,一、理論簡述,1.人的自我意識發(fā)展持續(xù)一生,并可劃分為八個階段。其順序由遺傳決定,但每個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由環(huán)境決定。因此,該理論又被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 。 2.每個階段,都會面臨一定的發(fā)展任務,順利完成就能形成積極的自我,不能順利完成就會形成消極的自我。 3.該理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和人們的自我人格反思提供了理論依據。,3,二、理論詳解,第一階段:嬰兒期,0~1.5歲。此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形成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體驗著希望的實現。 要完成這個任務,須使嬰兒的各種需要得到滿足。一貫的、及時而親切的照料,會使嬰兒感到舒服和安全,從而對照料者和周圍環(huán)境產生信任感,并將這種信任遷移到其他人身上。,4,,具有基本信任感的兒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能夠積極探索新事物。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愿望實現的可能性的持久信念,是反抗黑暗勢力、標志生命誕生的怒吼?!? 《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yǎng)紀實》的作者也指出,嬰兒期產生的信任感,對孩子日后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積極探索品質的形成至關重要。,5,,第二階段:兒童早期,1.5~3歲。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著意志的實現。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并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或不做什么。此時兒童出現了第一個反抗期,在與監(jiān)護人的互動中,將學會堅持與放棄。,6,,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兒童的行為使其符合社會規(guī)范,幫其形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要鼓勵兒童自主地行動,幫助兒童形成積極探索的心理品質。 也就是,既要發(fā)展孩子的自主意識,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自主探索機會;又要趁機幫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隨意去做的。比如,當幼兒撕書時,可以阻止孩子撕書,并將一堆廢報紙拿給孩子,告訴他們這些是可以撕的。,7,,第三階段:學前期或游戲期。3~6歲。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發(fā)展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體驗著目的的實現。 在游戲中,孩子不斷地解決各種矛盾,體驗著自我的功能,體現出自我治療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一直受到鼓勵,他們就會形成主動性,這有利于他們將來成為有責任感、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8,,埃里克森認為,個人未來在社會中所能取得的成就,主要與兒童在本階段主動性的發(fā)展程度有關。埃里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9,,第四階段:學齡期,6~12歲。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驗著能力的實現。 這一階段,兒童一般都在學校接受教育,開始關注自己在班級里的表現。成人可以幫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通過單項訓練法重點提高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從而幫助孩子體驗到“努力就會進步”,培養(yǎng)孩子的勤奮感。,10,,第五階段:青春期,12~18歲。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亂,體驗著忠實的實現。 這一階段,青年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而協調的認識,使自己的各個方面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整體。埃里克森認為“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xù)性和同一感。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11,,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 只有當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心想法一致時,才能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自我,也才能吸引與他相合的朋友。 此外,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緩期”的概念,認為這一階段青年覺得自己無法持久地承擔任務,千方百計地延緩承擔任務,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結。,12,,第六階段:成年早期,18~25歲。此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體驗著愛情的實現。 此階段需要建立在個人自我同一性已經形成的基礎上。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冒與他人發(fā)生親密關系的風險。因為愛情意味著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為一體。這里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13,,真正親密無間的關系,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在此基礎上,青年男女已具備能力并自愿準備去分擔相互信任工作協調、生兒育女和文化娛樂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滿意地進入社會。 埃里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傳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14,,第七階段:成年期, 25~50歲,此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獲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滯感,體驗著關懷的實現。 這時男女建立家庭,他們的興趣擴展到下一代。但這里的繁殖指的是關心和指導下一代的成長,也就是能夠感受到自己對下一代的良好影響。缺乏這種體驗的人,會倒退到一種假親密的需要,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專注于自己而產生停滯感。,15,,在這一時期,人們還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chuàng)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chuàng)造力的品質。,16,,第八階段:成年晚期,從50歲到死亡。這一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是獲得完善感和避免絕望感、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埃里克森將其定義為:“以超然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這時人生進入到了最后階段,老年人的體力和心理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接受自我、承認現實,這是一種超脫的智慧。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于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17,,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一生比較滿意,就會產生完善感。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就不免恐懼死亡,覺得人生短促,對人生產生厭倦和失望。 老年人對死亡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階段和第一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huán)或生命周期。,18,三、理論評價,(一)貢獻 1. 強調社會和教育在人格發(fā)展中的作用,超越了弗洛伊德對性本能的固守,為精神分析學派的發(fā)展與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2.比較早地對成年期的心理發(fā)展給予了相當的重視,這使得他的理論更加完整并具有較強的現實性。,19,,3.把分析重點從本能轉移到自我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強調自我的作用,引進了心理危機的概念,為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4.他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混亂”,對于我們研究和解決青春期問題有著很重要的啟示作用。,20,,(二)局限 理論的論述缺乏科學的嚴謹性,羅森評價說“他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套理論,而不是一些事實?!? 盡管他的一些概念已經得到科學證實。,2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埃里克森 人格 發(fā)展階段 理論 ppt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35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