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教案04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歷史唯物主義》教案04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四章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教學目的和要求:
本章同上一章一樣,是歷史唯物主義核心內容之一。本章科學揭示了第二對社會基本矛盾和動力,也應作為重點全面掌握。學習本章,應在生產力、生產關系矛盾的基礎上,深入理解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構成要素;正確把握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和相互作用;著重了解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和現實意義,了解兩對基本矛盾的辯證關系和基本動力作用以及生產力標準,了解社會形態(tài)發(fā)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學會用社會基本矛盾透析各種社會現象的本質。
第一節(jié)、社會形態(tài)的基本結構
一、社會的經濟基礎及特征
經濟基礎是指同一定生產力的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
2、關系的總和。一般是一定歷史階段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一)含義:
經濟基礎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指同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從實質上看,經濟基礎和生產關系在內容上是同一個東西,即人們之間的經濟關系。
1、各種生產關系的總和;
2、各種生產關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整體經濟結構:
(1)其中有一種占主導地位。
(2)一元為主,多元互補。
(二)比較把握經濟基礎的內涵:
1)經濟基礎是指社會關系中的物質關系、經濟關系。
2)經濟基礎一般是指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
3)經濟基礎是指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經濟基礎與物質關系-樣,限于經濟關
3、系,但經濟基礎與經濟關系-不包括生產力;
(三)不包括生產力的理由?! ?
二、上層建筑的含義及其構成
(一)含義:
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思想、觀念以及相應的制度、設施和組織的復雜體系。上層建筑由思想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兩個部分構成。思想上層建筑構成社會的觀念結構,政治上層建筑構成社會的政治結構。
1、思想觀念: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藝術、道德觀念、哲學等。
2、同上述觀念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組織的總和。
(二)政治上層建筑:
1、政治上層建筑是指與思想上層建筑相適應的制度、設施和組織等,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制度,
4、軍隊、警察、法庭、監(jiān)獄、政府部門等設施,以及政黨等組織。
2、在政治上層建筑中,國家政權處于核心的地位。3、政治上層建筑是思想的“物質附屬物”,基本上屬于思想的社會關系。
(三)思想上層建筑:
1、思想上層建筑也叫觀念上層建筑或社會意識形態(tài),它是指反映并服務于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是由一系列的思想、觀念構成的無形的上層建筑。
2、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藝術、哲學以及絕大部分社會科學和部分思維科學等。
(四)政治上層建筑與觀念上層建筑的關系:
上層建筑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政治上層建筑,是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另一部分是思想上層建筑,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藝術、
5、哲學等社會意識形式,簡稱為意識形態(tài)。兩者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
1)一定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筑是通過人們的意識形成的,是以該社會統(tǒng)治階級的社會觀點、思想體系為指導建立起來的。制度要呀觀點相適應。
2)政治上層建筑一旦形成,又成為一種既定的對象和現實的力量,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觀點又要同制度相適應。
3)在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之間,一般說來,最直接反映經濟基礎的是政治。國家政權是上層建筑體系中的核心力量。
三、社會形態(tài)-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體
社會形態(tài)是指同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體。
社會形態(tài)與社會經濟形態(tài)、社會有機體的區(qū)別。
6、
社會形態(tài)的方法論意義:
1)這一理論指明了社會形態(tài)是具體的、歷史的。
2)這一理論指明了社會形態(tài)是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
3)這一理論指出社會形態(tài)及其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一)含義:社會形態(tài)是指同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體。社會形態(tài)的及其演化構成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內容和階段。
(二)比較:
1、社會形態(tài)與社會經濟;
2、社會形態(tài)與社會有機體。
第二節(ji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的辯證關系
一、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
(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
上層建筑是經濟基礎的派生物,無論政治的或思想的上層建筑,它們
7、都產生或根源于經濟基礎。
2、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
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或遲或早就會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誰在生產關系領域中居于統(tǒng)治地位,誰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領域中居于統(tǒng)治地位。
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發(fā)展。
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將或慢或快的發(fā)生變革。
(二)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能動反作用-服務:
1、從服務的方向上看,上層建筑 一方面會千方百計地促進自己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完善,另一方面它會排除自己及其經濟基礎的對立物(保護自己,排除異己)。
2、從服務方式上看,上層建筑是通過使用強制性手段和非強制性手段對社會生活的控制來為經濟基礎服
8、務(軟硬兼施,全面調控)。
3、從服務效果上看,當上層建筑為能夠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經濟基礎服務時,會對經濟基礎會起促進作用,反之則會起阻礙作用(既可促進,亦可阻礙)。
4、反作用的限度即是說,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是通過為經濟基礎服務實現的。就其服務的方向而言,要千方百計地促進自己基礎的形成、鞏固和完善;對有害于自己的基礎進行抵制和斗爭。就其服務的方式而言,上層建筑是通過對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控制來為經濟基礎服務的,這種控制分為強制的和非強制的兩大類:屠刀和牧師的職能。就服務的效果而言,取決于上層建筑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當上層建筑所維護、鞏固的是先進的經濟基礎,所破壞的是腐
9、朽的經濟基礎時,它就成為促進生產力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反之則成為阻礙生產力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消極力量。
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一)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構成它們的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二)把握同一性質二者的矛盾。矛盾的性質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當上層建筑維護適合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時,矛盾是局部的、非對抗性的;當上層建筑維護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時,矛盾是全局性的、對抗性的,表現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尖銳沖突
(三)把握矛盾運動的基本過程: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
10、新的基礎上的基本適合,循環(huán)往復,不斷推進,使低級社會形態(tài)向高級社會形態(tài)轉變。
(四)把握社會主義條件下二者矛盾的特點。
三、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
(一)全面把握規(guī)律的內容: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中,它們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lián)系,就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
這一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是: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性質、形式和發(fā)展方向;
(2)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能動的反作用,它必須為經濟基礎服務;
(3)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以它們之間的矛盾為前提,即上層建筑要變不適合為盡可能適合。
(4)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由基本適
11、合到不適合再到基本適合,是這一規(guī)律的生動表現。
1、要以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為前提。
2、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所構成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
3、其主要內容: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發(fā)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在方向和形式上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上層建筑就能繼續(xù)存在下去,否則就不能長期存在。
(2)上層建筑反作用于即服務于經濟基礎,這種服務只有在經濟基礎適合生產力狀況時才是進步的,否則就會阻礙社會的發(fā)展,而經濟基礎決不會讓這種不適合的情況長期存在下去。
(3)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中,生產力是最終決定者
12、,經濟基礎是直接決定者。
(二)正確把握規(guī)律的意義:
1、能夠使我們全面理解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及其規(guī)律;
2、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理論依據之一;
3、是改革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的理論基礎,是改革政治體制、思想文化體制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jié) 社會形態(tài)發(fā)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作為社會基本矛盾的原因:
1、這兩對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始終,同人類社會共存亡;
2、這兩對矛盾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全貌,決定著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和社會發(fā)展的方向;
3、這兩對矛盾規(guī)定和影響著其他社會矛盾的存在
13、和發(fā)展;
4、這兩對矛盾的運動構成了貫穿于人類社會整個歷史發(fā)展過程的社會的一般規(guī)律。
(二)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
1、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首先是從生產力的變化開始的。
2、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引起生產關系相應的變革,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變革的客觀要求又導致上層建筑的變革。新的上層建筑的建立,保證了新的生產關系的形成、鞏固和發(fā)展;而新的生產關系又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總是從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因此也就形成了社會形態(tài)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進化和變革的歷史。
3、生產力的發(fā)展是社會基本矛盾的最終原因和最終
14、歸宿。
二、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的發(fā)展次序
(一)基本次序-典型形態(tài)。
(二)跨越式發(fā)展-非典型形態(tài) 。
三、同類形態(tài)的共同本質與具體特點
(一)共同性。
(二)民族特點?!?
四、歷史時代是現實社會形態(tài)之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的具體統(tǒng)一
(一)“世界歷史時代”。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是對早期全球化形式的系統(tǒng)探討和科學預見,它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由民族地域形式向全球化形式過渡的必然趨勢。全球化的現實化趨勢是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的確證。在經濟全球化成為必然趨勢的今天,應對全球化的方針必須以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為指導。
(二)以工具、科技劃分時代。
(三)以社會形態(tài)主導趨勢劃分時代。
(四)當今時代:和平與發(fā)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