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學 第二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復習教案 魯科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第二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復習教案 魯科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化學 第二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復習教案 魯科版必修1.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第二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復習教案 魯科版必修1 復習目標 1. 了解物質(zhì)簡單分類法的意義 2. 理解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區(qū)別 3. 了解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的概念,掌握酸、堿、鹽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4. 掌握常見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及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5. 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的概念,能判斷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6. 掌握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重點、難點: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 一、元素與物質(zhì)的分類 1. 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兩種形態(tài)存在:在單質(zhì)中的存在形式為游離態(tài);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式為化合態(tài)。在自然界中即有游離態(tài)又有化合態(tài)存在的元素有:N2, O2, C, S, Fe等;只以化合態(tài)存在的元素有:Na, Cl2, Al, Mg, P, Br2, Si等。 2. 物質(zhì)分類 其中,化合物按照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又可以分為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 3. 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都是堿性氧化物,例如Na2O2、MnO2是金屬氧化物,但不是堿性氧化物。 與堿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是非金屬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4. 膠體: (1) 溶液、膠體、濁液三者的本質(zhì)區(qū)別:分散質(zhì)的顆粒大小不同,溶液中分散質(zhì)顆粒<1nm, 膠體中分散質(zhì)顆粒>100nm, 濁液中分散質(zhì)顆粒處于1~100nm之間。 (2) 丁達爾現(xiàn)象用于區(qū)別溶液和膠體,膠體中有明亮的光區(qū),溶液中沒有??諝?、云、霧、煙塵都是膠體,有丁達爾現(xiàn)象。 (3) 膠體微粒在外電場的作用下會發(fā)生定向移動,這種現(xiàn)象成為電泳。電泳表明膠體微粒吸附電荷,從而帶電,F(xiàn)e(OH)3膠體帶正電荷。應用:電泳電鍍。 (4) 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zhì)溶液可以使膠體聚沉,加熱和攪拌也能引起膠體的聚沉。Fe(OH)3膠體聚沉得到Fe(OH)3 沉淀。應用:向豆?jié){中加入CaSO4或鹵水(MgCl2)制豆腐。 (5) 分離膠體微粒與溶液中的離子的方法:滲析,用半透膜。只有濁液中的微粒不能通過濾紙,只有溶液中的微粒能通過半透膜。(濾紙的孔隙比半透膜大) (6) 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向沸水中逐滴滴加FeCl3溶液,得到紅褐色Fe(OH)3膠體。 (7) 其他和膠體有關的現(xiàn)象:土壤,水泥,三角洲,有機玻璃,墨水。 練習:1.在物質(zhì)的分類中,下列屬于同一范疇的物質(zhì)是( ) ①NaCl ②(NH4)2SO4 ③ NH3H2O ④KOH ⑤ Fe(OH)3 ⑥HNO3 A. ③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2.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利用電泳現(xiàn)象可以區(qū)別溶液和膠體 B. 膠體都可以發(fā)生丁達爾現(xiàn)象 C. 膠體粒子的大小都在1nm-100nm之間 D. 氫氧化鐵膠體在電場作用下向正極移動 二、化學反應的分類 1.分類的方法(思考總結)媒體展示 2.離子反應:(1)定義: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 (2)發(fā)生條件(復分解類型):生成難溶物、生成難電離物、生成揮發(fā)性物質(zhì)。 (3)表示方法——離子方程式 練習: 1.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碳酸鈣與鹽酸反應: CaCO3 +2H+=Ca2+ +H2O +CO2 ↑ B. 鋅與鹽酸反應: Zn +2H+ + 2Cl- =Zn2++2Cl- + H2 ↑ C. 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Fe3+ +3OH- = Fe(OH)3 ↓ D. Cl2 通入FeCl2 溶液 Cl2 +Fe2+ = 2Cl-+ Fe3+ 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 Ca(OH)2 + 2H+=Ca2+ + 2H2O B. 鈉與水反應: Na +2H2O = Na+ +2OH- +H2 ↑ C. 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Cu + Ag+= Cu2+ + Ag D. 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應: CaCO3 + 2CH3COOH= Ca2+ + 2CH3COO- +CO2↑+H2O 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 小蘇打溶液與稀硫酸混合 CO32- + 2H + =CO2 ↑ + H2O B. 大理石溶液與醋酸 CaCO3 + 2H+ =Ca2+ +CO2 ↑ + H2O C. 硫酸亞鐵溶液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 Fe2+ + 2H2O2 +4H+ = Fe3+ + 4H2O D. 氨水與醋酸溶液反應 NH3H2O + CH3COOH = CH3COO-+ NH4+ +H2O 3、氧化還原反應 (1)特征: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 (2)實質(zhì):電子轉移 (3)概念和關系 化合價升高 →失e- → 發(fā)生氧化反應 →做還原劑 →被氧化→生成氧化產(chǎn)物 化合價降低 →得e- → 發(fā)生還原反應 →做氧化劑 →被還原→生成還原產(chǎn)物 (4)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 練習: 1.下列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肯定有一種元素被氧化,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B. 在反應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變化 C. 置換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D. 化合反應和復分解反應不可能有氧化還原反應 2.已知X2、Y2、Z2、W2四種物質(zhì)的氧化能力為:W2>Z2 >X2 >Y2,下列氧化還原反應能發(fā)生的是( ) A .2NaW + Z2 =2NaZ + W2 B. 2NaX + Z2 =2NaZ + X2 C. 2NaY + W2 =2NaW + Y2 D. 2NaZ + X2 =2NaX + Z2 3.亞硝酸(HNO2)既可做氧化劑又可做還原劑,當它在反應中做氧化劑時,可能生成的產(chǎn)物是( ) A. N2 B. N2O3 C. NH4+ D. NO2 4. 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作為脫氯劑,如Na2S2O3 和氯氣反應,可將氯氣完全轉化為Cl- 從而消除氯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則在該反應中S2O32-不能轉化為( ) A. S2- B. SO2 C. S D. SO42- 5. 法醫(yī)常用“馬氏試砷法”來證明是否為砒霜(As2O3)中毒。方法是:用鋅.鹽酸與被檢驗試樣混和,若有砒霜,則發(fā)生反應生成砷化氫、氯化鋅。下列對這一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鹽酸做氧化劑 B. 砒霜做氧化劑 C. 鋅和鹽酸做還原劑 D. 鹽酸做還原劑 三、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1.Fe的還原性:與Cl2、O2 、H+、Cu2+、Fe3+ 等反應,表現(xiàn)了鐵較活潑的化學性質(zhì)。 2.Fe3+的氧化性: Fe3+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可以將Fe Cu Zn KI等氧化,而本身被還原為Fe2+. 3.Fe2+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①氧化性:Fe2+可以被Zn還原。 ②還原性:Fe2+可以被Cl2 O2 KMnO4 HNO3等 氧化。 練習: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的氧化性 B. 陽離子只有氧化性,陰離子只有還原性 C. 失電子多的還原劑,還原性就強 D. 在化學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tài)變?yōu)橛坞x態(tài),此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還原 2.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可加入 ____________;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 FeCl2 ,可加入___________,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可加入__________。 3. 已知銅在常溫下能被HNO3 溶解。反應方程式為: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1)請將上述反應改成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__,氧化產(chǎn)物是__________。HNO3 沒有全部參加氧化還原反應,沒有參加氧化還原反應的硝酸占參加反應的全部硝酸的_____。-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第二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復習教案 魯科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第二 元素 物質(zhì) 世界 復習 教案 魯科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60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