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歷屆高考真題備選題庫 第七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歷屆高考真題備選題庫 第七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新人教版.doc(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歷屆高考真題備選題庫 第七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新人教版
1.(xx課標Ⅰ) 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熱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機理為:
H2O2+I-―→H2O+IO- 慢
H2O2+IO-―→H2O+O2+I- 快
下列有關(guān)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速率與I-濃度有關(guān)
B.IO-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D.v(H2O2)=v(H2O)=v(O2)
解析:選A H2O2的分解反應主要是由第一個反應決定的,I-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A項正確;根據(jù)總反應可確定該反應的催化劑為I-,而IO-為中間產(chǎn)物,B項錯誤;根據(jù)所給信息無法確定反應活化能,C項錯誤;反應速率關(guān)系為v(H2O2)=v(H2O)=2v(O2),D項錯誤。
2.(xx四川理綜)在10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X(g)和Y(g),發(fā)生反應X(g)+Y(g)M(g)+N(g),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編號
溫度/℃
起始時物質(zhì)的量/mol
平衡時物質(zhì)的量/mol
n(X)
n(Y)
①
700
0.40
0.10
0.090
②
800
0.10
0.40
0.080
③
800
0.20
0.30
a
④
900
0.10
0.15
b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①中,若5 min時測得n(M)=0.050 mol,則0至5 min時間內(nèi),用N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N)=1.010-2mol/(Lmin)
B.實驗②中,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0
C.實驗③中,達到平衡時,X的轉(zhuǎn)化率為60%
D.實驗④中,達到平衡時,b>0.060
解析:選C A.根據(jù)方程式可知在5 min內(nèi)反應生成的n(N)等于生成的n(M),則v(N)==110-3mol/(Lmin),該項錯誤;B.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平衡時c(X)=0.002 mol/L、c(Y)=0.032 mol/L、c(N)=c(M)=0.008 mol/L,則平衡常數(shù)K===1.0,該項錯誤;C.因該反應在800 ℃時平衡常數(shù)為1,設(shè)反應中轉(zhuǎn)化的X的物質(zhì)的量為x,則有(0.20-x)(0.30-x)=xx,故x=0.12 mol,X的轉(zhuǎn)化率為100%=60%,該項正確;假設(shè)在900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也為1.0,根據(jù)實驗④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b=0.060 mol,由①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700 ℃時平衡常數(shù)約為2.6,結(jié)合800 ℃時平衡常數(shù)為1.0可知,溫度越高,該平衡常數(shù)越小,平衡逆向移動,故b<0.060,該項錯誤。
3.(xx北京理綜)一定溫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發(fā)生催化分解。不同時刻測得生成O2的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
A.0~6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2)≈3.310-2mol/(Lmin)
B.6~10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2)<3.310-2mol/(Lmin)
C.反應至6 min時,c(H2O2)=0.30 mol/L
D.反應至6 min時,H2O2分解了50%
解析:選C 根據(jù)題目信息可知,0~6 min,生成22.4 mL(標準狀況)氧氣,消耗0.002 mol H2O2,則v(H2O2)≈3.310-2 mol/(Lmin),A項正確;隨反應物濃度的減小,反應速率逐漸降低,B項正確;反應至6 min時,剩余0.002 mol H2O2,此時c(H2O2)=0.20 mol/L,C項錯誤;反應至6 min時,消耗0.002 mol H2O2,轉(zhuǎn)化率為50%,D項正確。
4.(xx重慶理綜)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X并發(fā)生反應:2X(g) Y(g),溫度T1、T2下X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X)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反應進行到M點放出的熱量大于進行到W點放出的熱量
B.T2下,在0~t1時間內(nèi),v(Y)=molL-1min-1
C.M點的正反應速率v正大于N點的逆反應速率v逆
D.M點時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轉(zhuǎn)化率減小
解析:選C 根據(jù)圖示可知,T1>T2,溫度越高平衡時c(X)越高,則逆反應為吸熱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M點X的轉(zhuǎn)化量小于W點X的轉(zhuǎn)化量,M點放出的熱量小于W點放出的熱量,A項錯誤;T2下,Δt=t1,Δc(Y)=molL-1,v(Y)=molL-1min-1,B項錯誤;M點溫度比W點溫度高,所以M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W點的逆反應速率,而W點的逆反應速率大于N點的逆反應速率,則M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N點的逆反應速率,C項正確;由于是恒容下反應,再加入一定量X,相當于增加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再次平衡時X的轉(zhuǎn)化率增大,D項錯誤。
5.(xx安徽理綜)臭氧是理想的煙氣脫硝試劑,其脫硝反應為:2NO2(g)+O3(g)N2O5(g)+O2(g),若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由該反應相關(guān)圖像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B
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減小
0~3 s內(nèi),反應速率為v(NO2)=0.2 molL-1
C
D
t1時僅加入催化劑,平衡正向移動
達平衡時,僅改變x,則x為c(O2)
解析:選A A項正確,由圖像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說明此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將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B項錯誤,v(NO2)應等于0.2 molL-1s-1;C項錯誤,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發(fā)生移動;D項錯誤,達平衡時,增大c(O2),平衡逆向移動,NO2的轉(zhuǎn)化率會減小。
6.(xx天津理綜)運用相關(guān)化學知識進行判斷,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
A.某吸熱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因此該反應是熵增反應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試劑瓶中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下形成的水合物晶體,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加快反應速率,因此用濃硫酸與鐵反應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解析:選D 根據(jù)ΔG=ΔH-TΔS,放熱和熵增有利于反應自發(fā)進行,放熱的熵增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而吸熱且熵減小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A項正確;氫氟酸對二氧化硅有腐蝕作用,不能用玻璃瓶存放,B項正確;甲烷水合物也稱“可燃冰”,是甲烷氣體和水分子形成的晶體,C項正確;鐵遇濃硫酸發(fā)生鈍化,不能生成氫氣,D項錯誤。
7.(xx福建理綜)NaHSO3溶液在不同溫度下均可被過量KIO3氧化,當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根據(jù)I2析出所需時間可以求得NaHSO3的反應速率。將濃度均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過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記錄10~55 ℃間溶液變藍時間,55 ℃時未觀察到溶液變藍,實驗結(jié)果如上圖。據(jù)圖分析,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40 ℃之前與40 ℃之后溶液變藍的時間隨溫度的變化趨勢相反
B.圖中b、c兩點對應的NaHSO3反應速率相等
C.圖中a點對應的NaHSO3反應速率為5.010-5 molL-1s-1
D.溫度高于40 ℃時,淀粉不宜用作該實驗的指示劑
解析: 選B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圖象的分析判斷能力、信息的挖掘能力和知識的應用能力。由題給圖象可知,溫度低于40 ℃時,溫度升高,溶液變藍的時間短,但溫度高于40 ℃時情況相反,A項正確;因為b、c兩點的溫度不同,反應速率不可能相等,B項錯誤;圖中a點,所用的時間為80 s,則NaHSO3的反應速率為:(0.020 molL-110.0 mL10-3 L/mL)(50 mL10-3 L/mL)80 s=5.010-5 molL-1s-1,C項正確;由題給條件,55 ℃時未觀察到溶液變藍可知,所以溫度高于40 ℃時,淀粉易糊化,不宜作該實驗的指示劑,D項正確。
8.(xx山東理綜)對于反應CO(g)+H2O(g)CO2(g)+H2(g) ΔH<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
A.加入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途徑,反應的ΔH也隨之改變
B.改變壓強,平衡不發(fā)生移動,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
C.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
D.若在原電池中進行,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
解析:選B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移動與熱化學知識,意在考查考生運用化學平衡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放出的熱量不變,A項錯誤;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B項正確;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反應放出的熱量減少,C項錯誤;原電池中化學能主要轉(zhuǎn)化為電能,D項錯誤。
9.(xx江蘇)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CO(g)+H2O(g)CO2(g)+H2(g),其正反應放熱?,F(xiàn)有三個相同的2 L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 密閉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 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 ℃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應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
C.容器Ⅰ中CO的物質(zhì)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CO的轉(zhuǎn)化率與容器Ⅱ中CO2的轉(zhuǎn)化率之和小于1
解析:選CD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理解能力。容器Ⅰ中反應從正反應建立平衡,正反應速率逐漸減小,Ⅱ中反應從逆反應建立平衡,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因此正反應速率不同,A項錯誤;容器Ⅰ、Ⅲ中反應放出的熱量不同,由于容器絕熱,因此反應溫度不同,平衡常數(shù)不同,B項錯誤;容器Ⅰ中反應達平衡的過程放出熱量,容器Ⅱ中反應達平衡的過程吸收熱量,因正反應放熱,逆反應吸熱,因此兩容器中反應進行的程度均小于恒溫容器中的,則容器Ⅰ中CO的物質(zhì)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容器Ⅰ中CO的轉(zhuǎn)化率與容器Ⅱ中CO2的轉(zhuǎn)化率之和小于1,C、D正確。
10.(xx安徽理綜)一定條件下,通過下列反應可實現(xiàn)燃煤煙氣中硫的回收:
SO2(g)+2CO(g)催化劑,2CO2(g)+S(l) ΔH<0
若反應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平衡前,隨著反應的進行,容器內(nèi)壓強始終不變
B.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分離出硫,正反應速率加快
C.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提高 SO2 的轉(zhuǎn)化率
D.其他條件不變,使用不同催化劑,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
解析: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因此平衡前,隨著反應的進行容器內(nèi)壓強不斷變化,A項錯;因硫為液態(tài),故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分離出硫,反應速率不變,B項錯;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升高溫度,平衡逆向進行,SO2的轉(zhuǎn)化率降低,C項錯;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不同的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的移動,故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D項正確。
答案:D
11.(2011安徽理綜)電鍍廢液中Cr2O可通過下列反應轉(zhuǎn)化成鉻黃(PbCrO4):Cr2O(aq)+2Pb2+(aq)+H2O(l)2PbCrO4(s)+2H+(aq) ΔH<0該反應達平衡后,改變橫坐標表示的反應條件,下列示意圖正確的是( )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及圖象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對化學平衡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物質(zhì)轉(zhuǎn)化率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對化學圖象的認識.該反應放熱(ΔH<0),升溫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K減小,A項正確;B項pH增大時,c(OH-)增大,平衡正向移動,Cr2O轉(zhuǎn)化率升高,B項錯誤;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增大,C項錯誤;c(Pb2+)增大時,平衡正向移動,n(Cr2O)減小,D項錯誤.
答案:A
12.(xx福建理綜)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長的光照射下發(fā)生分解反應,反應物濃度隨反應時間變化如圖所示,計算反應4~8 min間的平均反應速率和推測反應16 min時反應物的濃度,結(jié)果應是( )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
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
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意在考查考生對圖表的分析能力和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4~8 min間化合物Bilirubin的濃度變化為Δc=10 μmolL-1,則v(Bilirubin)==2.5 μmolL-1min-1;根據(jù)圖示,每隔4 min化合物Bilirubin的濃度減小一半,則16 min時化合物Bilirubin的濃度為8 min時濃度的1/4,故16 min時其濃度為10 μmolL-11/4=2.5 μmolL-1,B項正確.
答案:B
第二節(jié) 化學平衡狀態(tài) 化學平衡的移動
1.(xx江蘇單科)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1.0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
編號
溫度
(℃)
起始物質(zhì)的量(mol)
平衡物質(zhì)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Ⅰ
387
0.20
0.080
0.080
Ⅱ
387
0.40
Ⅲ
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達到平衡時,容器Ⅰ中的CH3OH體積分數(shù)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Ⅰ中反應到達平衡所需時間比容器Ⅲ中的長
D.若起始時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 0.15 mol、CH3OCH3 0.15 mol和H2O 0.10 mol,則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解析:選AD 由題給表格中的Ⅰ、Ⅲ可知:溫度越低,生成物的量越多,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此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選項正確;這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達到平衡后,容器Ⅰ和Ⅱ中甲醇的體積分子數(shù)相同,B選項錯誤;容器Ⅰ中溫度高,反應速率快,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短,C選項錯誤;根據(jù)387 ℃時,K==4,Qc==
0該反應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后,若僅改變圖中橫坐標x的值,重新達到平衡后,縱坐標y隨x變化趨勢合理的是( )
選項
x
y
A
溫度
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
B
CO的物質(zhì)的量
CO2與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
C
SO2的濃度
平衡常數(shù)K
D
MgSO4的質(zhì)量(忽略體積)
CO的轉(zhuǎn)化率
解析:選A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圖象,意在考查考生對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能力。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混合氣體的密度增大,A項正確;增大CO的物質(zhì)的量,平衡正向移動,但CO2與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減小,B項錯誤;增大SO2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但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guān),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K不變,C項錯誤;增大MgSO4的質(zhì)量,平衡不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不變,D項錯誤。
5.(xx全國理綜)合成氨所需的氫氣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經(jīng)多步反應制得,其中的一步反應為:
CO(g)+H2O(g)CO2(g)+H2(g) ΔH<0
反應達到平衡后,為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
A.增加壓強 B.降低溫度
C.增大CO的濃度 D.更換催化劑
解析:選項A,該反應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相等的反應,壓強對CO的轉(zhuǎn)化率無影響;選項B,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有利于化學平衡向右移動,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CO的濃度會降低CO的轉(zhuǎn)化率;選項D,更換催化劑不能使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
答案:B
6.(xx重慶理綜)在一個不導熱的密閉反應器中,只發(fā)生兩個反應:
a(g)+b(g)2c(g);ΔH1<0
x(g)+3y(g)2z(g);ΔH2>0
進行相關(guān)操作且達到平衡后(忽略體積改變所作的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等壓時,通入惰性氣體,c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
B.等壓時,通入z氣體,反應器中溫度升高
C.等容時,通入惰性氣體,各反應速率不變
D.等容時,通入z氣體,y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增大
解析:等壓時,通入惰性氣體后,第二個反應平衡向左移動,反應器內(nèi)溫度升高,第一個反應平衡向左移動,c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選項A錯誤。等壓下通入z氣體,第二個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所以體系溫度升高,選項B正確。選項C,由于容器體積不變,通入惰性氣體不影響各種物質(zhì)的濃度,所以各反應速率不變。選項D,等容時,通入z氣體,第二個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y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增大。
答案:A
7.(2011江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定溫度下,反應 MgCl2(l)===Mg(l)+Cl2(g)的ΔH>0、ΔS > 0
B.水解反應 NH+H2ONH3H2O+H+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C.鉛蓄電池放電時的負極和充電時的陽極均發(fā)生還原反應
D.對于反應 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溫度都能加快 O2 的生成速率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原理中的熱效應、電化學和化學平衡等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綜合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知識的能力.A項,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ΔH>0,由于產(chǎn)物中有氣體,故ΔS>0,正確;B項,水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溫時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不正確;C項,鉛蓄電池放電時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充電時陽極也發(fā)生氧化反應,故不正確;D項,升溫可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而加入的MnO2是催化劑,故也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正確.
答案:AD
8.(2011重慶理綜)一定條件下,下列反應中水蒸氣含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趨勢符合下圖的是( )
A.CO2(g)+2NH3(g)CO(NH2)2(s)+H2O(g);ΔH<0
B.CO2(g)+H2(g)CO(g)+H2O(g);ΔH>0
C.CH3CH2OH(g)CH2===CH2(g)+H2O(g);ΔH>0
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ΔH<0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知識,通過分析圖象確定可能對應的反應.觀察圖象可知,達到平衡用的時間短反應速率快,T2>T1、p1>p2.升高溫度水蒸氣的百分含量降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反應放熱,ΔH<0;增大壓強水蒸氣的百分含量增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氣體分子數(shù)減少,綜合分析A選項中反應符合要求.
答案:A
9.(xx重慶理綜)COCl2(g)CO(g)+Cl2(g) Δ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诤闳萃ㄈ攵栊詺怏w?、墼黾覥O濃度 ④減壓?、菁哟呋瘎、藓銐和ㄈ攵栊詺怏w,能提高COCl2轉(zhuǎn)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解析:本題考查外界因素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從不同層面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應用.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溫則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轉(zhuǎn)化率提高,①正確;恒容時,通入惰性氣體,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②錯;增加CO濃度,平衡逆向移動,反應物轉(zhuǎn)化率降低,③錯;該反應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反應,減壓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轉(zhuǎn)化率提高,④正確;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平衡狀態(tài),⑤錯;恒壓時,通入惰性氣體,容器體積增大,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降低,平衡向氣體增加的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轉(zhuǎn)化率提高,⑥正確.
答案:B
10.(xx福建理綜)一定條件下,溶液的酸堿性對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應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0~50 min之間,pH=2和pH=7時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強,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濃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 min之間,pH=10時R的平均降解速率為0.04 molL-1min-1
解析:選項A,在0~50 min之間,pH=2和pH=7時R降解百分率相等,A正確;選項B,溶液的酸性越強,R的降解速率越大,B錯誤;選項C,由題給信息,無法得出該結(jié)論,C錯誤;選項D,在20~25 min,pH=10時R的平均降解速率為=410-6molL-1min-1。
答案:A
11.(xx天津理綜)已知2SO2(g)+O2(g)2SO3(g);ΔH=-197 kJmol-1。向同溫、同體積的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氣體:(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溫、恒容下反應達平衡時,下列關(guān)系一定正確的是( )
A.容器內(nèi)壓強p:p甲=p丙>2p乙
B.SO3的質(zhì)量m:m甲=m丙>2m乙
C.c(SO2)與c(O2)之比為k:k甲=k丙>k乙
D.反應放出或吸收熱量的數(shù)值Q:Q甲=Q丙>2Q乙
解析:根據(jù)等效平衡原理,甲容器與丙容器中平衡屬于等效平衡,平衡時有p甲=p丙,乙容器與甲容器相比,若兩個容器中SO2轉(zhuǎn)化率相同,則p甲=2p乙,但因甲容器中的壓強比乙容器中的壓強大,故甲容器中的SO2轉(zhuǎn)化率比乙容器中的大,p甲<2p乙,A錯。同理分析知B對。選項C,甲、乙兩容器中,SO2、O2起始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與反應中消耗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均為2∶1,故平衡時兩容器中c(SO2)與c(O2)之比相同,C錯。選項D,由等效平衡原理知,Q甲+Q丙=ΔH,Q甲與Q丙不一定相等,D錯。
答案:B
12.(2011江蘇)700℃時,向容積為2 L 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表中 t2>t1):
反應時間/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在t1 min 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 v(H2)=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 CO 和1.20 mol H2O,達到平衡時n(CO2)= 0.40 mol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 0.20 mol H2O,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 CO 轉(zhuǎn)化率增大,H2O 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D.溫度升高至800 ℃,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 0.64,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等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及平衡的條件及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示方法的綜合運用能力.A項,t1時CO減少0.40 mol,則H2增加0.40 mol,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mol/(Lmin),故不正確;D項,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從t1到t2,H2O(g)已不再改變,表明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700℃時的平衡常數(shù)==1,升溫到800℃,平衡常數(shù)變?yōu)?.64,則表明化學平衡逆向移動,表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答案:BC
13.(xx浙江理綜)捕碳技術(shù)(主要指捕獲CO2)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經(jīng)被用作工業(yè)捕碳劑,它們與CO2可發(fā)生如下可逆反應:
反應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 ΔH1
反應Ⅱ:NH3(l)+H2O(l)+CO2(g)NH4HCO3(aq) ΔH2
反應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ΔH3與ΔH1、ΔH2之間的關(guān)系是:ΔH3=________。
(2)為研究溫度對(NH4)2CO3捕獲CO2效率的影響,在某溫度T1下,將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閉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用氮氣作為稀釋劑),在t時刻,測得容器中CO2氣體的濃度。然后分別在溫度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實驗條件不變,重復上述實驗,經(jīng)過相同時間測得CO2氣體濃度,得到趨勢圖(見圖1)。則:
①ΔH3________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個溫度區(qū)間,容器內(nèi)CO2氣體濃度呈現(xiàn)如圖1所示的變化趨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應Ⅲ在溫度為T1時,溶液pH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如圖2所示。當時間到達t1時,將該反應體系溫度迅速上升到T2,并維持該溫度。請在該圖中畫出t1時刻后溶液的pH變化總趨勢曲線。
(3)利用反應Ⅲ捕獲CO2,在(NH4)2CO3初始濃度和體積確定的情況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________(寫出2個)。
(4)下列物質(zhì)中也可能作為CO2捕獲劑的是________。
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D.HOCH2CH2NH2
解析: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平衡等。意在考查考生結(jié)合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根據(jù)蓋斯定律,將反應Ⅱ2-反應Ⅰ即得反應Ⅲ,故ΔH3=2ΔH2-ΔH1。(2)①由圖1知,反應在T3時達平衡,隨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故該反應的焓變小于零。(3)要提高CO2的吸收量,即要求反應Ⅲ平衡正向移動,故降低溫度、增大CO2濃度(或分壓)均可。(4)作為CO2捕獲劑的要求是能吸收CO2,具有堿性即可。
答案:(1)2ΔH2-ΔH1 (2)①<?、赥1-T2區(qū)間,化學反應未達到平衡,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獲的量隨溫度升高而提高。T4-T5區(qū)間,化學反應已達到平衡,由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不利于CO2捕獲?、?
(3)降低溫度、增加CO2濃度(或分壓) (4)B、D
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常數(shù)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1.(xx課標Ⅱ)在容積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發(fā)生反應N2O4(g)2NO2(g),隨溫度升高,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深。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時,體系中各物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在0~60 s時段,反應速率v(N2O4)為________molL-1s-1;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為________。
(2)100 ℃時達平衡后,改變反應溫度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經(jīng)10 s又達到平衡。
①T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計算溫度T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________。
(3)溫度T時反應達平衡后,將反應容器的容積減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應”或“逆反應”)方向移動,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題意及圖示知,在1.00 L的容器中,通入0.100 mol的N2O4,發(fā)生反應:N2O4(g)2NO2(g),隨溫度升高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深,說明反應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即ΔH>0;由圖示知60 s時該反應達到平衡,消耗N2O4為0.100 molL-1-0.040 molL-1=0.060 molL-1,根據(jù)v=可知:v(N2O4)==0.001 0 molL-1s-1;
求平衡常數(shù)可利用三段式:
N2O4(g)2NO2(g)
起始量/(molL-1) 0.100 0
轉(zhuǎn)化量/(molL-1) 0.060 0.120
平衡量/(molL-1) 0.040 0.120
K1===0.36 molL-1
(2)100 ℃時達平衡后,改變反應溫度為T,c(N2O4)降低,說明平衡N2O4(g)2NO2(g)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溫度升高,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T>100 ℃,由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經(jīng)10 s又達到平衡,可知此時消耗N2O4 0.002 0 molL-1s-110 s=0.020 molL-1,由三段式:
N2O4(g)2NO2(g)
起始量/(molL-1) 0.040 0.120
轉(zhuǎn)化量/(molL-1) 0.020 0.040
平衡量/(molL-1) 0.020 0.160
K2==≈1.3 molL-1
(3)溫度T時反應達到平衡后,將反應容器的容積減少一半,壓強增大,平衡會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該反應逆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故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1)大于 0.001 0 0.36 molL-1
(2)①大于 反應正方向吸熱,反應向吸熱方向進行,故溫度升高
②平衡時,c(NO2)=0.12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2=0.160 molL-1
c(N2O4)=0.04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0.020 molL-1
K2=≈1.3 molL-1
(3)逆反應 對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2.(xx浙江理綜)煤炭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SO2,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采用一定的脫硫技術(shù)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從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又會與CaSO4發(fā)生化學反應,降低了脫硫效率。相關(guān)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 +CO2(g) ΔH1=218.4 kJmol-1(反應Ⅰ)
CaSO4(s)+4CO(g)CaS(s)+4CO2(g)
ΔH2=-175.6 kJmol-1(反應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Ⅰ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
(2)對于氣體參與的反應,表示平衡常數(shù)Kp時用氣體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該氣體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c(B),則反應Ⅱ的Kp=________(用表達式表示)。
(3)假設(shè)某溫度下,反應Ⅰ的速率(v1)大于反應Ⅱ的速率(v2),則下列反應過程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________。
(4)通過監(jiān)測反應體系中氣體濃度的變化可判斷反應Ⅰ和Ⅱ是否同時發(fā)生,理由是________。
(5)圖1為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反應體系中CO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與平衡時固體產(chǎn)物中CaS質(zhì)量百分數(shù)的關(guān)系曲線。則降低該反應體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該反應體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適的溫度區(qū)間內(nèi)控制較低的反應溫度
C.提高CO的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
D.提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6)恒溫恒容條件下,假設(shè)反應Ⅰ和Ⅱ同時發(fā)生,且v1>v2,請在圖2中畫出反應體系中c(SO2)隨時間t變化的總趨勢圖。
圖1 圖2
解析:(1)反應Ⅰ為熵增、吸熱反應,其能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高溫。(2)反應Ⅱ的Kp可表示為。(3)在相同條件下反應當Ⅰ的速率(v1)大于反Ⅱ的速率(v2),說明反應Ⅰ的活化能比反應Ⅱ的小,又反應Ⅰ為吸熱反應,反應Ⅱ為放熱反應,所以C項符合題意。(4)通過監(jiān)測反應體系中SO2和CO2的濃度的變化判斷反應Ⅰ和Ⅱ是否同時發(fā)生。(5)從曲線可知,增大CO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能有效降低SO2生成量,同樣,降低溫度也有利于降低SO2生成量,B、C項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題意;當向體系中加入CaCO3時,CaCO3分解會產(chǎn)生CaO和CO2,體系中CO2濃度的增加會抑制反應Ⅰ中SO2的生成,A項符合題意。(6)恒溫恒容條件下,當反應Ⅰ和Ⅱ同時發(fā)生時,由于v1>v2,所以SO2的濃度是先增大,隨著反應Ⅱ的不斷進行SO2的濃度將減小。
答案:(1)高溫 (2) (3)C (4)如果氣相中SO2和CO2兩種氣體的濃度之比隨時間發(fā)生變化,則表明兩個反應同時發(fā)生 (5)A、B、C
(6)如圖所示
3. (xx山東理綜)研究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海鹽粒子的相互作用時,涉及如下反應: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ΔH1 < 0 (Ⅰ)
2NO(g)+Cl2(g)2ClNO(g) K2 ΔH2 < 0(Ⅱ)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用K1、K2表示)。
(2)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反應(Ⅱ)的影響,在恒溫條件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l2,10 min時反應(Ⅱ)達到平衡。測得10 min內(nèi)v(ClNO)=7.510-3molL-1min-1,則平衡后n(Cl2)=________mol,NO的轉(zhuǎn)化率α1=________。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反應(Ⅱ)在恒壓條件下進行,平衡時NO的轉(zhuǎn)化率α2___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數(shù)K2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要使K2減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應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 mol NaOH的水溶液與0.2 mol NO2恰好完全反應得1 L溶液A,溶液B為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則兩溶液中c(NO)、c(NO)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已知HNO2的電離常數(shù)Ka=7.110-4molL-1,CH3COOH的電離常數(shù)Ka=1.710-5 molL-1。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適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適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適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適量NaOH
解析:(1)將題干中已知的兩個方程式做如下處理:(Ⅰ)2-(Ⅱ)可得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其平衡常數(shù)K=。
(2)根據(jù)“三段式”:
2NO(g)?。l2(g) 2ClNO(g)
起始(molL-1) 0.1 0.05 0
轉(zhuǎn)化(molL-1) 0.1α1 0.05α1 0.1α1
平衡(molL-1) 0.1-0.1α1 0.05-0.05α1 0.1α1
v(ClNO)==7.510-3 molL-1min-1,得α1=75%,平衡時n(Cl2)=(0.05-0.05α1)molL-12 L=0.025 mol。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恒壓條件下相對于恒容條件下,壓強增大,平衡右移,N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即α2>α1;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guān),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K2不變;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可使平衡常數(shù)K2減小。(3)酸的電離常數(shù)越小,對應酸的酸性越弱,則該酸的酸根離子越易水解。溶液A為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且其濃度均為0.1 molL-1,酸性:HNO2>CH3COOH,NO不水解,故濃度大小關(guān)系為c(NO)>c(NO)>c(CH3COO-)。溶液A中NO的水解程度小于溶液B中CH3COO-的水解程度,故溶液A的pH小于溶液B的pH,要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選項b、c的方法均可滿足要求。
答案:(1)
(2)2.510-2 75%?。尽〔蛔儭∩邷囟?
(3)c(NO)>c(NO)>c(CH3COO-) b、c
4.(xx江蘇)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CO(g)+H2O(g)CO2(g)+H2(g),其正反應放熱?,F(xiàn)有三個相同的2 L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 密閉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 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 ℃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應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
C.容器Ⅰ中CO的物質(zhì)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CO的轉(zhuǎn)化率與容器Ⅱ中CO2的轉(zhuǎn)化率之和小于1
解析:選CD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理解能力。容器Ⅰ中反應從正反應建立平衡,正反應速率逐漸減小,Ⅱ中反應從逆反應建立平衡,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因此正反應速率不同,A項錯誤;容器Ⅰ、Ⅲ中反應放出的熱量不同,由于容器絕熱,因此反應溫度不同,平衡常數(shù)不同,B項錯誤;容器Ⅰ中反應達平衡的過程放出熱量,容器Ⅱ中反應達平衡的過程吸收熱量,因正反應放熱,逆反應吸熱,因此兩容器中反應進行的程度均小于恒溫容器中的,則容器Ⅰ中CO的物質(zhì)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容器Ⅰ中CO的轉(zhuǎn)化率與容器Ⅱ中CO2的轉(zhuǎn)化率之和小于1,C、D正確。
5.(xx福建理綜)利用化石燃料開采、加工過程產(chǎn)生的H2S廢氣制取氫氣,既價廉又環(huán)保。
(1)工業(yè)上可用組成為K2OM2O32RO2nH2O的無機材料純化制取的氫氣。
①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兩種元素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之和為27,則R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________。
②常溫下,不能與M單質(zhì)發(fā)生反應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CuSO4溶液 b.Fe2O3
c.濃硫酸 d.NaOH溶液
e.Na2CO3固體
(2)利用H2S廢氣制取氫氣的方法有多種。
①高溫熱分解法
已知:H2S(g)===H2(g)+1/2S2(g)
在恒容密閉容器中,控制不同溫度進行H2S分解實驗。以H2S起始濃度均為c molL-1測定H2S的轉(zhuǎn)化率,結(jié)果見上圖。圖中a為H2S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關(guān)系曲線,b曲線表示不同溫度下反應經(jīng)過相同時間且未達到化學平衡時H2S的轉(zhuǎn)化率。據(jù)圖計算985 ℃時H2S按上述反應分解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說明隨溫度的升高,曲線b向曲線a逼近的原因:________。
②電化學法
該法制氫過程的示意圖如上圖。反應池中反應物的流向采用氣、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后的溶液進入電解池,電解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氫氣的制取和電化學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問題、挖掘信息的能力以及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1)由題給無機材料的化學式K2OM2O32RO2nH2O可知,M的化合價為+3,R的化合價為+4,再根據(jù)二者位于第3周期,質(zhì)子數(shù)之和為27,確定M為Al,R為Si。①Si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②常溫下鋁不能與三氧化二鐵和碳酸鈉反應。(2)①由圖象可知,在985 ℃時,H2S的轉(zhuǎn)化率為40%,,則H2S的濃度變化為0.4c molL-1,生成的H2的濃度為0.4c molL-1,生成的S2(g)的濃度為0.2c molL-1,則K==(0.2c)。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縮短,所以曲線b向曲線a趨近。②由題給裝置圖可知,采用氣、液逆流方式,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由裝置圖可知,反應池中FeCl3與H2S反應生成了S沉淀,所以FeCl3作氧化劑,化合價降低,反應方程式為2FeCl3+H2S===2FeCl2+S↓+2HCl,生成的FeCl2進入電解池生成FeCl3,F(xiàn)eCl3再進入反應池,電解池中還有氫氣放出,則反應方程式為2Fe2++2H+2Fe3++H2↑。
答案:(1)① ?、赽、e
(2)① 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縮短?、谠龃蠓磻锝佑|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H2S+2FeCl3===2FeCl2+S↓+2HCl 2Fe2++2H+通電,2Fe3++H2↑
6.(xx江蘇)溫度為T時,向2.0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應PCl5(g)===PCl3(g)+Cl2(g)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 molL-1s-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 molL-1,則反應的ΔH<0
C.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反應達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達到平衡時,PCl3的轉(zhuǎn)化率小于80%
解析:A項,反應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為=0.001 6 molL-1s-1,A錯;B項,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平衡時c(PCl)3==0.1 molL-1,升溫時PCl3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58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