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政治教案 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一 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一政治教案 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一 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一政治教案 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一 人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政治教案 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一 人教版 從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來看,生產決定分配,沒有生產就沒有分配,同時,分配對生產也有反作用,能促進或阻礙生產的發(fā)展。我們已學習的第三課和第四課側重于經濟的生產領域,而第五課和第六課則側重于分配領域。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社會財富,有相當一部分要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集中分配,這就涉及到財政和稅收等問題。因為,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的集中性分配,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稅收則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本課的主要內容就是介紹積累和消費的關系、財政、稅收等基本知識。這是從社會產品分配的角度對社會經濟過程進行的分析,因而是全書的重點之一。 本課介紹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過程,包括財政、稅收和納稅人的基本知識,由兩節(jié)構成,每節(jié)各有三個框題。第一節(jié)分析財政及其作用,第二節(jié)在此基礎上,分析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以及同稅收相聯系的納稅人。 一、主要知識點 ?。ㄒ唬﹪袷杖耄? 1、社會總產品的含義,社會總產品是指生產成果的物質形態(tài),即使用價值的形態(tài)。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形態(tài),也就是貨幣價值形態(tài),叫做社會總產值。 具體來說,社會總產品包括已消耗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勞動者在為自己勞動的時間內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V)和勞動者在為社會勞動的時間內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M),用公式表示:社會總產值=C+V+M。(講社會總產品的概念是為了引出國民收入的概念,一般了解即可)。 2、國民收入的含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民收入有兩種存在形式,即實物形式和價值形式。 國民收入的實際內容,即它是勞動者新創(chuàng)造的財富,是一國擴大再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的標志。在價值形態(tài)上,國民收入是在一年內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全部新價值,即V+M。只有國民收入部分,才能用于擴大再生產和人民生活消費,所以努力增加國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何實現國民收入的迅速增加。在社會生產過程中,采用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增加國民收入的根本途徑。 3、國民收入的實際用途是積累和消費,即分為用于積累和消費這兩部分。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關系的原則。增加國民收入是如何將“蛋糕”做大的問題,國民收入的分配是如何將“蛋糕”切好的問題。 (二)財政 1、財政的基本含義;財政的特點是以國家為主體、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分配;財政的本質是一種分配關系。 2、預算和決算的基本含義;國家預算的總體結構狀況成為預算體系;在我國,國家預算由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組成;中央預算是在匯總地方預算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予以審批。國家財政是通過預算實現的,預算是國家基本的財政計劃。預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或為反映政府財政活動的一面鏡子。預算包括財政收入和支出,這是國家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兩個方面。 3、財政收入作為財政分配的一個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表現為組織收入、籌集資金的過程。財政收入取得的形式可以概括為稅、利、債、費四種形式,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是征收面最廣、最穩(wěn)定可靠的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我國稅收收入占國家財政90%以上,是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財政支出是政府實現職能的物質條件,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4、財政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財政的作用。 二、重難點問題分析 1、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關系的原則 該問題是本課重點,懂得了積累和消費關系的原則,有助于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也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積累和消費的關系,是國民經濟運行中最重要的比例關系之一。正確處理這一關系,才能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以及結構的優(yōu)化,才能既保證生產擴大,又保證人民生活的改善,從而實現經濟協調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 積累和消費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國民收入的實際用途是積累和消費,即分為積累和消費這兩部分。所謂積累就是國民收入用于擴大再生產、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和社會物質儲備的部分。這三部分中,擴大再生產是主要部分;非生產性基本建設雖然不直接用于生產,但同發(fā)展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并且通過這些基本建設而增加了社會物質財富,所以屬于積累;社會物質儲備部分既沒有擴大再生產,也沒有用于非生產性基本建設,但它是為了保證上述兩項任務的實現而儲備的物質財富,所以,也屬于積累。 國民收入中用于消費的部分,包括個人消費和公共消費。在生活消費中,個人消費是主要部分,它是分散進行的,有利于滿足個人的特殊需求;公共消費的內容很多,除了教材中列出的幾項,還有如環(huán)境保護、城市公用事業(yè)等方面的消耗,也都屬于公共消費,公共消費作為消費的組成部分,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 首先,要在生產發(fā)展,國民收入增加的基礎上,積累部分和消費部分都應當有所增長。 ?、?積累和消費之間是對立統(tǒng)一的。積累和消費之間的統(tǒng)一性或一致性,主要體現在二者可以相互促進,如國家和集體投資,興修水利,建設糧食、蔬菜生產基地,可以增加糧食、副食品的供應,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梢?,積累和消費具有統(tǒng)一性的一面。另外,由于積累代表社會的共同利益、長遠利益,消費代表個人利益、眼前利益,所以,二者之間存在對立或不一致的一面。由于積累和消費所體現的利益關系是不同的,并且國民收入是個既定的量,那么二者之間必然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正是因為積累和消費之間存在對立或不一致,所以需要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 ②如何實現積累和消費都有所增長。在這里,前提是國民收入有所增加,這時,積累和消費二者不可偏廢。積累的最低限和最高限,與之對應就是消費的最高限和最低線。在不同時期,由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情況各不相同,積累和消費間很難確定一個有科學依據的固定比例。所以,合理的比例應當是在這個最低限和最高限之間。即積累和消費的比例,不能突破這兩個界限。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和經驗,積累率在30%上下為宜。 其次,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必須同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相一致。在價值形式的國民收入中,積累部分稱積累基金,消費部分稱消費基金。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國民收入的分配首先是通過價值形式進行的,但是這種分配并不能憑主觀愿望而任意確定,必須受國民收入的實物形式的制約。具體而言,積累基金必須同社會增加的生產資料數量相一致,消費基金必須同社會的消費資料總量相一致。實物形式的國民收入表現為社會增加的生產資料和全部消費資料兩部分,前者用于積累,后者用于消費,所以,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必須同這兩部分實物相一致。 最后,國民收入的分配還必須正確處理國家、企業(yè)、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這一點從局部與全局之間,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的角度,分析如何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強調國家、企業(yè)都要有積累,但又必須充分考慮到勞動者個人的利益,使人民群眾從經濟發(fā)展中得到實惠。即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必須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 教材中指出的“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方針,“吃飯”就是指人民生活,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首先要保證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飯”要吃好,但也不能吃得過好。“建設”就是指擴大再生產。如果將產品都吃光用光,這個國家就沒有希望,只有在吃飯之后國家還有余力搞建設,才會有希望。所以說“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反映的是國民收入分配中積累和消費之間的關系。 2、財政的作用 該問題是本課重點。財政是國家為了行使職能而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而國家的各種職能是以財政資金作為物質條件而實現的,所以,財政的作用或職能體現在國家的各種職能之中。 在明確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基本概念之后,應對財政的幾方面作用逐條深入分析,通過財政的作用說明增加財政收入的意義。 ?、賴彝ㄟ^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資源配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這是“無形的手”,但是市場并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所以,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必須有國家的宏觀調控,這是“有形的手”,其中財政是實現這種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诖龠M經濟的發(fā)展。我們從兩點來理解:一是財政的經濟建設支出直接促進了經濟發(fā)展,這一點比較簡單明了。二是通過財政促進經濟總量和結構的調整,以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 ?、鄞龠M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的發(fā)展。從事科、教、文、衛(wèi)的事業(yè)單位的正常運轉,要依靠財政的支持,而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的大發(fā)展,有賴于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和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艽龠M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狀況,一方面取決于財富的多少,另一方面取決于財富分配的狀況。因此,一方面財政支持經濟建設,為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財政通過調節(jié)社會分配,以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利益的驅動有利于促進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客觀經濟條件存在差異,由于市場機制的作用,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趨勢,這一趨勢如果任其擴大,將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最終也將影響效率的提高,而財政在實現社會公平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蒽柟虈艺唷沂沁M行政治統(tǒng)治和管理社會事務的機關,所以國家管理機構的存在和職能的正常行使,是財政的基本職能。財政是國家行政及公安、國防的物質保證。 ?。ㄈ┴斦氖杖牒椭С? 該問題是本課熱點問題。財政有收支,就必然存在收支關系問題。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國家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jié)余。但如果每年都“收大于支,略有節(jié)余”,連年累積起來就會形成大量結余,意味著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對國民經濟發(fā)展是不利的。財政運行的最好狀態(tài)還是追求收支相抵這個最理想的結果。堅持財政收支平衡和量入為出,是經濟工作應遵循的重要原則。這幾年實行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發(fā)行長期國債,是在特定情況下實行的特殊政策。 我國自xx年以來針對通貨緊縮問題采取了擴大內需的方針。擴大內需就是通過擴大國內投資需求來帶動經濟增長,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zhàn)略方針。為擴大內需,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以及正確的消費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叫做擴大的財政政策、赤字政策,是指擴大財政支出,是財政政策在啟動經濟增長、優(yōu)化結構中發(fā)揮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是擴大內需的權宜之計。擴大政府投資支出、發(fā)行國債等都屬于財政政策的范疇。 國債通常是由國家發(fā)行的、以國家信譽和財力擔保、由國家承擔還本付息責任的政府債券。財政收入小于支出的差額部分往往通過發(fā)行國債來彌補。 三、易混易錯問題分析 1、國民收入不同于國民(內)生產總值 國民收入是物質生產部門創(chuàng)造的,而國民(內)生產總值是社會所有部門創(chuàng)造的,既包括物質生產部門,也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 2、積累不同于生產性投資,積累包括生產性投資,即積累包括擴大再生產。 3、從事非生產性基本建設不同于公共消費。在公共消費領域中,非生產性基本建設仍屬于積累部分。這些基本建設以外的物質消耗,才屬于公共消費。如建一座學校屬于非生產性基本建設,是積累的內容,而維持學校正常運轉的物質消耗,屬于公共消費。 4、國民收入不同于財政收入。 ?。?)區(qū)別:含義不同; 來源不同:國民收入是由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純收入;財政收入來源于稅、利、債、費。 增收的途徑不同:國民收入主要是應用新的科學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消耗,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而增加財政收入,除必須努力發(fā)展經濟,還要調整分配政策,最直接的是靠國家嚴格按稅法規(guī)定征稅。 分配中處理的關系不同: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必須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在財政分配中,必須正確處理好收入與支出的關系,盡量做到收支平衡。 (2)聯系:都是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標志;財政收入是國民收入中歸國家占有,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分配和使用的那一部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一政治教案 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一 人教版 2019 2020 年高 政治 教案 國民收入 分配 財政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58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