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語文 《吶喊》自序 第二課時4.doc
《2019-2020年高一語文 《吶喊》自序 第二課時4.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一語文 《吶喊》自序 第二課時4.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語文 《吶喊》自序 第二課時4 [教學要點] 在學生認真研讀課文的基礎上,緊扣“好夢”的具體內(nèi)容,領會作者思想發(fā)展過程。 [教學過程] 一、檢查回顧 (可用多媒體投影顯示) 1.《吶喊》共收集魯迅先生在 年間寫的十四篇小說?!? 》《 》《 》是同學們在初中階段學過的。 2.序言,簡稱 ,是寫在 的文章。序言有 和 兩種,一般說明自己寫書的宗旨和經(jīng)過的為 ;介紹作者或評論書的內(nèi)容的為 。 3.以抽查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對“寂寞、川資、格致、不名一錢、慰藉、僥幸、懸揣”等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附答案:1.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 一件小事 故鄉(xiāng) 社戲 2.序 著作正文前的文章 自序 他序 自序 他序 3.略 二、學生展示研讀成果 上一課時與自習時間同學們借助相關資料閱讀和研究了課文,下面請各研究小組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小組選出的代表登上講臺向全班同學匯報,教師可隨機點撥) 第一組,研究課題:魯迅先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發(fā)展過程。 我們小組在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查閱了與魯迅身世相關的文章,進一步了解了魯迅,理解了魯迅的“吶喊”。 魯迅先生1881年出生于浙江紹興一大戶人家,祖父周福清才華橫溢,在朝廷任內(nèi)閣中書。其父周伯宜是一個秀才,母親魯瑞出身于官宦之家,雖沒有正式上過學,但通過自修,通曉古典文學,知識豐富,性格開朗,魯迅的成長與他母親的影響極有關系。以“魯迅”為筆名,據(jù)考證與其母有關。魯迅家庭衰落的直接原因是祖父周福清考場作弊。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屢試不中,周福清想通過關系通融一下,卻被告發(fā)打入死牢,周家變賣了家產(chǎn),才換來周福清的一條命,周伯宜也被革掉了秀才,周家從此衰敗。其父一蹶不振,1894年得重病,1897年亡故,這件事在魯迅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時的魯迅,再也不想在本地讀書,走父輩之路了。他只帶了八塊錢到了南京,寄居在叔父家中。在叔父的激勵下,1898年,他考入洋務派開辦的“江南水師學堂”,但此學堂陳舊腐敗,所以1899年,他又考入礦務鐵路學堂。在此,他接觸了物理、化學、數(shù)學、醫(yī)學,接觸到了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主義思想和文化,尤其是進化論。這一切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并從家庭遭遇和封建教育思想中解脫了出來。而父病也為他道路的選擇奠定了基礎。1921年1月他從礦務學堂畢業(yè),被公費派到日本留學。 在日本,魯迅先生懷著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到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和理科課程,并遇到孫中山和章太炎,接受了先進思想,并堅定了學醫(yī)報國的決心。后他到醫(yī)學專門學校學醫(yī),并碰到藤野先生。但由于幻燈事件的刺激,魯迅先生意識到以醫(yī)報國思想的幼稚,決定棄醫(yī)從文。 這之后他從仙臺來到東京,并投入到新文化運動的倡導活動之中,發(fā)表過許多論文,翻譯過許多進步作品,非常崇拜雪萊、普希金、萊蒙托夫,這實際上標志著他已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但《新生》的流產(chǎn),使他備感思想啟蒙無望。 回國后,辛亥革命的失敗,中國的黑暗、混亂,使他處于苦悶、彷徨之中,他身居簡出,以抄古碑為消遣,但卻從未放棄過追求,《新青年》問世后,魯迅先生毅然應索稿,作文吶喊。 教師:第一小組的成果展示,令我非常欣慰,同學們不僅讀懂了文章,而且有所擴展、延伸?!丁磪群啊底孕颉芬晃囊舱且贼斞杆枷氚l(fā)展的歷程為序說明著書緣由的。 (多媒體展示文章結構線索) 第二小組,研究課題: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小說并結集為《吶喊》的緣由。 魯迅先生在《南腔北調(diào)集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寫到:“在中國,小說不算是文學,做小說的也決不能稱為文學家,所以并沒有人想在這一條路上出世。我也并沒有要將小說抬進‘文苑’里的意思,不過想到用他的力量,來改良社會?!薄丁磪群啊底孕颉芬晃囊灿∽C了此點。所以他創(chuàng)作小說始于“未能忘懷于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更重要的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為其吶喊助陣,喚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們起來抗爭。 教師:第二小組的同學分析得也非常透徹。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小說的目的非常明確:慰藉猛士,喚醒民眾。 板書:創(chuàng)作動機 慰藉猛士 喚醒民眾 第三小組,研究課題:魯迅先生陷入無邊寂寞的原因何在呢?如何理解這種寂寞? 文章出現(xiàn)“寂寞”一詞的地方達九處之多。魯迅先生的這種“寂寞”之感是出現(xiàn)在棄醫(yī)從文之后的。所以我們認為:作者年輕時夢想的相繼破滅是他陷入無邊寂寞的主要原因。魯迅先生想通過學洋務救國,學醫(yī)救國,搞文藝救國,而這些理想之夢一個一個破滅,使他陷入寂寞。因此這種寂寞并非真的無聊,更不是無事可做,而是一種“不特沒有人來贊同,也還沒有人來反對”的孤獨,是愛國者報國無門的憂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正如他在《題〈彷徨〉》一詩中所寫“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zhàn)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是金心異的來訪使寂寞中的作者看到希望,于是振筆吶喊。 教師:非常正確。這種寂寞是對黑暗統(tǒng)治的極度不滿,是憂國憂民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下面請第四組同學對文章精妙的結構布局作些分析。 學生:魯迅先生自始至終緊扣《吶喊》來由這一中心著筆。第1自然段以“夢”為文眼,統(tǒng)帥全篇,交待了結集《吶喊》的來由。接著將紹興侍疾、南京求學、仙臺學醫(yī)、東京治文、北京蟄居等一系列生活經(jīng)歷按時間順序敘述,最后表明創(chuàng)作動機。文章有條不紊,層次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 教師:好。第四組同學的分析也相當出色。我祝賀同學們圓滿地完成了研究性閱讀的任務。也希望大家學習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好好學習,報效祖國,面對21世紀,奮然前行。 三、質(zhì)疑釋難,探究提高 學生提問:在東京,魯迅為搞文藝從事了許多工作,文中為何主要敘述創(chuàng)辦雜志《新生》一事呢? 教師回答:《新生》的失敗,給魯迅以沉重的打擊,魯迅先生置身于毫無邊際的荒原。這一經(jīng)歷不僅破滅了他的治文之夢,而且使他感到思想啟蒙無望:“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同時魯迅先生也作了深刻的自省,認識到自己“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克服了思想不切合實際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熱病,為他以后的戰(zhàn)斗奠定了基礎。 學生提問:魯迅先生在北京有五、六年時間深居簡出,閉門蟄居,為何只寫了“鈔古碑”一事呢? 教師回答:這是因為與其他麻醉法相比,沒有什么能比研究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更能使他“回到古代去”,更能“麻醉自己的靈魂”了。魯迅先生以此種形式消磨時光使我們深深感到他內(nèi)心的苦悶、寂寞。 學生提問:對S會館夏夜納涼時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呢? 教師回答:我認為將魯迅先生寂寞苦悶的心情襯托得更加強烈而濃重。這貌似的悠閑,使生命暗暗消去,是不得不如此的無可奈何之舉。因此蟄居并非遁世,寂寞并非消極悲觀,苦悶乃一時找不到出路。所以后來一旦有朋友索稿,魯迅先生便“答應他也做文章了”。 學生提問:“這樣說來,我的小說和藝術的距離之遠,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句話有何深刻含義? 教師回答:魯迅先生寫小說的目的就是為了慰藉猛士,喚醒民眾,就是憂國憂民,救國救民,并非想把小說抬進“文苑”,因此他說“我的小說和藝術的距離之遠,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課堂小結 我們用兩個課時研究性地閱讀了《〈吶喊〉自序》一文。了解了魯迅先生的思想發(fā)展歷程,領會了他寫作《吶喊》的緣由。與此同時,我們也領略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掌握了自序的基本寫法。同學們,讓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進一步走進魯迅,讀懂魯迅,學習魯迅。 五、布置作業(yè) 反復閱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第二、三題。 ●板書設計 《吶喊》自序-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吶喊 2019-2020年高一語文 吶喊自序 第二課時4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自序 第二 課時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257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