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言文閱讀 第一章 專題三 考點突破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言文閱讀 第一章 專題三 考點突破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言文閱讀 第一章 專題三 考點突破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考點突破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Ⅰ 掌握文言實詞的五大知識點 文言實詞主要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文言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是閱讀淺易文言文的前提。學好文言實詞,首先要掌握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實詞這五大知識點。 一、多義實詞:義項串記,語境求解 一詞多義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詞的本義,就是詞的本來意義,即詞產生時的最初的根本的意義。如“本”的本義是“樹木的根”,“道”的本義是“路途、道路”。 詞的引申義,就是詞由本義派生出的與本義相關的其他意義。如“道”的本義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為其引申義;“本”的本義為“樹木的根”,“根本、本來、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義。如“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關”本指“門閂”,由于作用相似引申為“關卡”。 詞的比喻義,就是詞建立在比喻基礎上所產生的意義。如“爪牙”的本義是“鳥獸的爪子和牙齒”,比喻義是“得力的幫手或武士”,現(xiàn)在屬貶義詞;“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義是“野草”,比喻義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詞的假借義,就是因假借而產生的含義。古文中常常出現(xiàn)通假現(xiàn)象?!巴佟本褪恰巴ㄓ谩⒔璐?,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具體見后面“四、通假字:依據(jù)條件,準確判斷”) 掌握多義實詞的方法有: 1.巧記本義引申解 (1)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本義和比喻義。 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義:手和腳 比喻義:兄弟 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 本義:頭和頸 比喻義:某個集團的領導人 (2)試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并試著尋求義項間的聯(lián)系。 ①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臺階(《史記魏公子列傳》) ②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指南錄后序》) ③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修治,清理(《五人墓碑記》) ④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清除,廢除,除掉,去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⑤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去,逝去(《元日》) 義項間的聯(lián)系:“除”本義是“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行的嗎?“臺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精要點撥 對于常見常用的多義詞,要了解它們意義衍變分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多義詞往往以其本義為基礎引申出其他義項,眾多義項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識記多義詞,一定要找出其本義(工具書中一般列為第一條)或基本義項,尋求眾多義項之間的關聯(lián)。 例如,從:會意字,像兩個人相隨行走在路上。 本義:跟隨、隨從。如“吾從而師之”。 引申義:①聽從、服從,如“從善如流”;②次要的,如“從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親者叫從(znɡ),如“從弟”。 2.緊扣語境推敲解 (2015北京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令吏弗誅。腹不許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巨子可謂公矣。(取材于《呂氏春秋去私》)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1)至公也 A.到達 B.極、最 C.至于 D.導致 (2)忍所私以行大義 A.忍耐 B.容忍 C.對……狠心 D.抑制 答案 (1)B (2)C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1)文中的“至公也”是評論堯、舜禪讓的行為是天下最公正的。此處的“至”表程度,是“極、最”的意思。(2)“忍所私以行大義”的意思是墨學大師腹忍痛殺掉自己的兒子來推行大義。這里的“忍”是“忍痛”“對……狠心”的意思。 精要點撥 每個詞語雖然都有它自己的含義,但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往往含義不同,或為本義或為引申義。只有緊扣語境,才能準確地解釋詞語。 類義詞(一義多詞) ①表示“莊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兇、儉、歉、饑、饉。 ②表示“責備”的有:讓、過、望、譴、非、尤、咎、責、誅、折。 ③表示“贊許”的有:多、稱、譽、許、道、與、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陰、潛、間、私、竊、微、暗、密、偷。 ⑤表示“掌管”的有:典、當、知、守、掌、職、執(zhí)、序、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適、如、造、詣、徂、至、趨。 ⑦表示“輕視、看不起”的有:小、易、輕、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權、攝、署。 ⑨表示“等到”的有:及、至、逮、迨、洎。 二、古今異義實詞:區(qū)分“異”類型,記“異”不記“同” 1.辨析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詞義,并說明其變化類型。 (1)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山東省 詞義變化類型:詞義縮小 (2)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古義:坐著打瞌睡 今義:睡覺 詞義變化類型:詞義擴大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外交使者 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詞義變化類型:詞義轉移 (4)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古義:重金收買 今義:購買 詞義變化類型:詞義弱化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古義:仇恨,懷恨 今義:埋怨,責備 詞義變化類型:詞義弱化 (6)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古義:遺憾,不滿 今義:仇恨,懷恨 詞義變化類型:詞義強化 (7)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義:表示地位低,見識短淺,中性詞 今義:表示(語言、行為)惡劣或不道德,貶義詞 詞義變化類型:感情色彩變化 精要點撥 古今異義是指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書寫相同(同形)的詞語意思不同的現(xiàn)象。這種意義和用法的差異是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大致包括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詞義弱化、詞義強化、感情色彩變化幾種。 ①詞義擴大:古義的范圍小于今義。如“中國”,古義只指“中原地區(qū)”,現(xiàn)指“整個中國”。 ②詞義縮?。汗帕x的范圍大于今義,今義一般包含在古義之中。如“谷不可勝食也”中的“谷”,古義是莊稼和糧食的總稱,故有“五谷”“百谷”之說;今義在北方專指“小米”,在南方專指“稻谷”。 ③詞義轉移:詞義由表示甲事物變?yōu)楸硎疽沂挛?。如“孫子臏腳”中的“腳”,古義指“小腿”,現(xiàn)在專指“足”。 ④詞義弱化: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語義較強,今天表示的語義較弱。如“羞”,古義是“羞愧,感到恥辱”;今義是“害羞,不好意思”。 ⑤詞義強化: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語義較弱,今天表示的語義增強。如“宣言”,古義是“揚言”;今義是“宣告、聲明”。 ⑥感情色彩變化:詞語在使用過程中,感情色彩逐步發(fā)生了變化。如“逢迎”,古義是“迎接”,中性義;今義是“迎合”,貶義。 2.(2015上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梁彥光,少聰慧,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比胩珜W,略涉經史,有規(guī)檢,造次必以禮。解褐秘書郎,時年十七。累遷岐州刺史。后數(shù)歲,轉相州刺史。 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頗質,以靜鎮(zhèn)之,合境大化,奏課連最,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鄴都①雜俗,人多變詐,為之作歌,稱其不能理化。上聞而譴之,竟坐免。 歲余,拜趙州刺史。彥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為‘戴帽餳②’。臣自分廢黜,無復衣冠之望,不謂天恩復垂收采。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庶有以變甚風俗,上答隆恩?!鄙蠌闹?,復為相州刺史。 豪猾者聞彥光自請而來,莫不嗤笑。彥光下車,發(fā)摘③奸隱,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潛竄,合境大駭。相州人情險诐,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xiāng)立學,非圣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有勤學異等,聰令有聞者,升堂設饌。及大成,當舉,行賓貢之禮,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財物資之。于是人皆剋勵,風俗大改?!?節(jié)選自《隋書》) 注 ①鄴都:鄴城,相州治所。②餳:飴糖。③發(fā)摘:揭發(fā)。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古今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此兒有風骨 B.稱其不能理化 C.無復衣冠之望 D.招致山東大儒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中的古今異義。可以將現(xiàn)在的意思代入文中,看其意思是否合適。A項“風骨”指人的氣概、品格。古今含義相同。B項“理化”在文中的意思是“治理教化”, 今義指物理、化學這兩門科目。C項“衣冠”在文中代指官職,今義指服裝。D 項“山東”在文中指的是崤山以東,今義指山東省。 參考譯文 梁彥光小時很聰慧,有很好的天賦,他的父親常對親近的人說:“這孩子有風骨,將會使我的家族興盛起來?!绷簭┕獾教珜W學習,略略涉獵經史,循規(guī)蹈矩,自我約束,匆忙中舉止也一定有禮節(jié)。開始做官當秘書郎時,年僅十七歲。多次升遷官至岐州刺史。以后幾年又轉任相州刺史。 梁彥光以前在岐州,那里民風純樸,他以寬緩平和的辦法來鎮(zhèn)守那里,全州大受感化,上交的賦稅連年最多,為天下第一。等到了相州府衙,還是沿用在岐州的辦法。但鄴都人口雜居,民風不純,人很狡詐,給梁彥光編歌謠,說他不能治理教化這個地方。高祖聽說后責備梁彥光,最終免了他的官職。 一年多后,任命他為趙州刺史。梁彥光對高祖說:“我以前在相州獲罪,百姓說我是‘戴帽餳’。我自以為官已罷免了,就不再抱做官的希望,不想皇上施恩,又起用我。我請求重新做相州刺史,改變以前的治理辦法,希望能改變那里的民風,以報答皇上的厚恩?!备咦嫱饬?,梁彥光又出任相州刺史。 相州的豪強地痞聽說梁彥光是自己請求來相州的,沒有不嗤笑的。梁彥光剛一上任,就揭發(fā)指斥奸邪之人的罪行,像有神靈指引一樣,從此狡詐之徒沒有不潛逃的,相州全境大為震驚。相州人心險惡,行為偏頗。梁彥光想革除這些弊端,就用官俸從崤山之東請來大學問家,每鄉(xiāng)都設立學堂,非圣人先哲的書不得教授。常在每季最后一個月召集他們,親自進行考試。有特別勤奮好學,聰明聞名的,在廳堂設宴席,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到學習有大的成就,就舉行賓禮,貢于京師。又在郊外餞行,并用財物資助他們。于是人人都能勵志學習,風俗大為改觀?!? 精要點撥 古今同形異義詞是文言實詞考查的重點,碰到與現(xiàn)代詞語同形的雙音節(jié)詞時,應格外留心。它們的意義少數(shù)是與今天相同的,多數(shù)是不同的,即現(xiàn)在是一個詞,而在古代是兩個詞,須拆開翻譯。古今異義實詞是學習、考查的重點,積累時要記“異”不記“同”,即記住古今不同的義項,不去記古今相同的義項。 三、活用實詞:找規(guī)律,析特點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這種語法功能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時要參照現(xiàn)代漢語的一般用法來推斷。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 1.試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動詞,并試著找出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項伯殺人,臣活之:活 (2)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卻 (3)外連衡而斗諸侯:斗 (4)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走 (5)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從 規(guī)律和特點:當不及物動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動詞一般活用為使動用法。 2.試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形容詞,并試著找出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2)大王必欲急臣:急 (3)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終 (4)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勞、苦 規(guī)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且這個形容詞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形容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3.試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為使動用法的名詞,并試著找出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第一個“封” (2)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 (3)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膏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 規(guī)律和特點:當名詞后面帶了賓語,且該名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名詞活用為使動用法。 (二)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 4.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為意動用法的形容詞、名詞,并試著找出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襟、帶 (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 (3)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齊 (4)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 規(guī)律和特點:當形容詞、名詞帶了賓語,且具有“認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時,該形容詞、名詞活用為意動用法。 精要點撥 圍繞動詞巧辨使動和意動 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是容易混淆的兩種詞類活用現(xiàn)象,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以區(qū)分: 1.看動作的施動者。如果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由主語所代表的人物發(fā)出,而是在主語的影響下使賓語發(fā)出的,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干什么(怎么樣)”的意思,那就是使動用法;如果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或者“把賓語當作什么”的意思,總之,動作是主語意念上發(fā)出的,這就是意動用法。 2.看動作與事實的關系。當動作已成為事實或即將成為事實時,便構成使動用法;當其為內心感受、規(guī)劃想法等主觀認識,并沒有形成客觀事實時,便為意動用法。如《鴻門宴》中的“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是已成為事實的動作,所以它是使動用法;《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是一種心理活動,所以它是意動用法。 (三)名詞活用為狀語 5.試找出下列句中名詞活用為狀語的詞,并試著找出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東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草、露、日 (4)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霧、星 (5)而相如廷叱之:廷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人皆得以隸使之:隸 (8)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東、南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如果不構成主謂關系,那么,它一定活用為狀語,或者說,只要是處于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名詞一定活用為狀語。 (四)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6.試找出下列句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并試著找出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個“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第二個“師”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齒:齒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前有副詞(“不”“已”“相”等),該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在漢語中,副詞不能修飾名詞,若修飾了,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飯 ⑤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十步 規(guī)律和特點:能愿動詞(指“能”“可”“欲”等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3)①沛公軍霸上:軍 ②鷦鷯巢于林:巢 ③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 ④國人不敢言,道路以目:道路 ⑤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質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前面沒有動詞,后接介賓短語(后無動詞),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4)①驢不勝怒,蹄之:蹄 ②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函 ③塞者鑿之,陡者級之:級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⑤填然鼓之:鼓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后面帶“之”字,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 (5)①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衣、懷 ②道海安、如皋:道 ③大楚興,陳勝王:王 ④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 ⑤籍吏民,封府庫:籍 規(guī)律和特點:兩個名詞連用(或者一個名詞和一個名詞短語連用),則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至于哪個名詞活用,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墓 ②緹騎按劍而前:前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東 ⑤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夢 規(guī)律和特點:名詞+而+動詞或動詞短語(不構成主謂關系)=活用動詞+而+動詞(動詞短語)?;蛘撸簞釉~(動詞短語)+而+名詞=動詞(動詞短語)+而+活用動詞。 精要點撥 區(qū)別名詞活用為狀語和活用為一般動詞的方法有: ①看后面有無動詞。有動詞則修飾動詞,是名詞活用為狀語;無動詞,則表示獨立動作,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②看有無標志。名詞前有副詞“不、弗、先、后、已”或能愿動詞“欲、能、可”,這時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 ③看理解、翻譯起來是否通順。按名詞活用為狀語理解,翻譯通順,則是名詞活用為狀語,同理亦然。 即時鞏固 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是否相同,并說明理由。 (五)動詞活用為名詞 7.試找出下列句中動詞活用為名詞的詞,并試著找出活用的規(guī)律和特點。 (1)雞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時:畜 (2)臣之進退,實為狼狽:進退 (3)鉤黨之捕遍于天下:捕 (4)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讒、譏 (5)而其見愈奇:見 (6)不敢復有株治:株治 (7)司馬子反渴而求飲:飲 規(guī)律和特點:一是兩個動詞連用,如構不成連動式,則后一個動詞一般活用為名詞;二是動詞前若有“其”“之”等代詞修飾,則該動詞活用為名詞。 四、通假字:依據(jù)條件,準確判斷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父沒,或勸之仕 B.然亡國破家相隨屬,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 C.星隊、木鳴,國人皆恐 D.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答案 B 解析 B項屬:連,跟著。A項“沒”通“歿”。C項“隊”通“墜”。D項“辯”通“辨”。 2.閱讀下面文段,試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義。 建元六年,安國(指傳主韓安國)為御史大夫。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議。大行王恢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shù)歲即復倍約?!卑矅唬骸敖裥倥撊竹R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強,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shù)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且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擊之不便,不如和親?!庇谑巧显S和親。 ①____________?、赺___________?、踎___________ 答案?、佟氨丁蓖ā氨场保`背。②“罷”通“?!保?。③“敝”通“弊”,害處。 精要點撥 通假,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對于通假字,除靠平時的積累外,還要依據(jù)通假條件,判斷該字是否通假。這兩個條件是:①通假字自身特點,a.讀音相通(有些字因語音演變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②語境條件,在具體句子中,當某個字用它的本義、引申義等義項都講不通時,就可以考慮通假。 五、同義復詞和偏義復詞:特殊實詞多關注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B.今有一人,入其園圃,竊其桃李 C.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案 C 解析 偏義復詞必須聯(lián)系語境推斷。A項出入:本義指出去和進來,在語境中偏取“入”的意義,指劉邦入關后嚴加防守,不讓“他盜”進關。B項種果樹的地方叫“園”,種蔬菜的地方叫“圃”,這里偏指“園”。C項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親為“婚”,男方的父親為“姻”,夫婦雙方的父母互稱作“婚姻”,統(tǒng)稱為親家。D項存亡:本來指生存與衰亡,在語境中與“危急”對應,偏取“亡”的意義,用以強調蜀漢所處的艱難形勢。A、B、D三項都屬偏義復詞,C項沒有這種用法。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詞義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B.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C.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D.齊桓用其仇,有益于時,不顧逆順,此所謂伯道者也 答案 D 解析 “逆順”為偏義復詞,偏在“逆”,與上文“仇”相應;其他三項均為同義復詞。 精要點撥 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一般是一個字一個詞;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合成詞)為主,兩個字一個詞。但古代漢語中也有特殊現(xiàn)象,存有少量雙音節(jié)詞(即復詞),同義復詞和偏義復詞就是較典型的兩類復詞。 同義復詞,是指構成合成詞的兩個語素的意義相同。如“根本”中的“根”“本”都是指“植物長在土里的部分”,“謗譏”中的“謗”“譏”都是“批評”的意思。 偏義復詞,是指由兩個意義相近或相對的語素構成,而詞義卻偏在其中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起陪襯作用。雖然它在古漢語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會成為閱讀的障礙。如何掌握呢?一要弄清兩個語素的構成方式——意義上相近或相對,二要結合語境加以揣摩、判斷。如“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中的“車騎”,結合下句則可知偏在“車”義。偏義復詞具有臨時、動態(tài)、借用的性質,一定要借助語境判斷。 需要注意的是同義復詞和偏義復詞的區(qū)別。同義復詞是指幾個語素處于同一語法位置的固定結構,且都表示同一個意義。如“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中的“?!焙汀氨帧倍急硎就粋€意思,即“疲勞”,是同義復詞。而偏義復詞,是在特定語境中,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失去了。如“無毛羽以御寒暑”(《漢書刑法志》)中的“寒暑”是偏義復詞,偏在“寒”義。 反訓詞 古漢語中,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可以表達出正反對立的兩個意思,這種詞叫反訓詞。這樣的詞語有:①“沽”,買或賣;②“置”,置辦或放棄;③“報”,報恩或報仇;④“從”,跟隨或率領;⑤“納”,收進或交出;⑥“遷”,升官或降職;⑦“市”,賣出或買入。 Ⅱ 綜合運用七種方法,推斷實詞含義 高考不僅考查120個常見實詞,還考查許多陌生、疑難的實詞的含義,以及常見實詞的不常用含義。為此,既要靠平時的積累,又要靠臨場推斷,且兩者要緊密結合。推斷有方法技巧,掌握主要推斷方法,并注意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是應對高考文言實詞考查的重要策略。 1.對稱推斷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詞句對舉的語言現(xiàn)象很多。在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相反或相對,因此,通過對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進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義、詞性。 即時鞏固1 (1)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來推斷加點字的意思。 ①殫其地之出,其廬之入。竭盡 ②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佩戴 ③則思始而敬終。慎重 ④忠不必兮,賢不必以。任用 ⑤人車輿,萬物殷富。眾多 (2)翻譯下面文段中畫線的句子,體會一下對稱法的運用。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对姟吩疲骸晕髯詵|,自南自北,無思不服?!酥^也?!? (節(jié)選自《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斷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譯文:依靠道德施行仁義的可以稱王,稱王不必要等到具有大國的條件。 推斷方法:由該句的上句“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意為“憑借武力假托仁義的可以稱霸,稱霸必須具備大國的條件”,可以推斷該句意。這叫對稱推斷。古人行文講究對稱,處于對應位置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有相近、相反或相對的特點。 2.語境推斷法 主要是利用語境(句內語境和句外語境)語句連貫、相承相接,其意義也是上下連貫、相承相接的特點來推斷實詞含義。這是推斷最主要的方法。 文言文的語境,有三個層面的理解: 一是短語語境,就是實詞所在的短語的詞性特征和結構特征。比如說“譎佞殘妒”是四個形容詞構成的并列結構,我們就可以根據(jù)其他幾個詞的意義來推斷“譎”的釋義是否正確。 二是句子語境,就是實詞所在句子的結構特征和特定句義限定。2012年高考天津卷中實詞題D選項“可以拯人,可以壽世者”,我們只要對此句作簡單的主謂賓結構分析,就知道“壽”在句中作謂語,肯定要解釋為動詞義,而不是名詞。 三是上下文語境,就是實詞所在的上下文語段構成的語境?!坝行兄?,綱紀森然,動皆法度……。無行之人,譎佞殘妒,塞于胸間,心目所至,悉犯于理……雖死且有謀,馀孽猶毒于人,必難終以福?!备鶕?jù)這樣的語境,說“無行之人”“譎佞殘妒”,由“佞”和“妒”我們就能基本推斷“譎”解釋為“詭詐”應該是正確的。 語境推斷法對于我們解讀文言文,乃至現(xiàn)代文閱讀題來說,都是必要的技能。它不僅有助于推斷實詞釋義選項的正確與否,對解答虛詞辨析題、信息篩選題、概括分析題也都有幫助。 其實“兩次代入法”(見后面“考場妙招”)和“語境推斷法”兩者殊途同歸,都把目標指向原文,緊扣文言文來做題。所以反復揣摩,吃透原文方為解題之根本。 即時鞏固2 (1)利用語境推斷法推斷下面文段中加點詞的意思,并說出推斷過程。 ①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痹唬骸氨艘粫r,此一時也?!?《孟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豫色:高興的臉色。 推斷過程:下文說,“我前些日子聽你說‘君子應不怨天,不怨人’”。孟子說:“此一時,彼一時也,時代不同了?!闭f明孟子此時對以前不怨天尤人的態(tài)度是有所保留的。由此可知,“豫色”應是“高興的臉色”。 ②崔杼與慶封謀殺齊莊公。莊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慶封又欲殺崔杼而代之相……慶封相景公,景公苦之。慶封出獵,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躉誅封。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呂氏春秋慎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誅:討伐。 推斷過程:“誅”常作“殺死”義,但聯(lián)系后文語境,慶封“走如魯”,即“逃到魯國”,可見他們并沒有“殺死”慶封,而應是“討伐”慶封。這是用語境推斷法確定多義詞的意思。 (2)利用語境推斷法翻譯文段中畫線的句子,并說出推斷過程。 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上默然慚,良久曰:“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辈嫁o之官。(節(jié)選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譯文:又有人說季布魯莽,借酒使性難以接近。 推斷過程:此句關鍵詞是“勇”。它常被譯為“勇敢”,褒義詞。但聯(lián)系后文可知,“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對應了“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一人之毀而去臣”對應了“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毀”即“詆毀”,是“進讒言”。由此可推斷“勇”絕非褒義,而應作貶義,譯為“魯莽、空有勇力”。 3.語法推斷法 句子的結構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shù)取? (1)劃分句子成分法 “信義著于四?!?“信義”作主語,可判斷“信”是名詞,作“信用”講) “煙濤微茫信難求”(狀語,確實) “楚王貪而信張儀”(謂語,信任) (2)看搭配 “輟耕之壟上”,“之”后接表地點的“壟上”,很明顯,“之”在這里只能譯成動詞“到”才能與之搭配。 “自放驢,取樵炊爨”,題目中給的詞義是:樵——打柴?!伴浴弊智坝袆釉~“取”,后有動詞“炊爨”,上下文聯(lián)系起來,不難推斷出它處于賓語的位置,是名詞,應該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動詞,明顯不當。 即時鞏固3 (1)利用語法推斷法,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險固的地方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滅亡 ③吾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一樣 ④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認為……少;認為……輕,輕視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節(jié)選自《荀子天論》) ①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大天而思之 大:尊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B.孰與物畜而制之 物:把……當作物一樣,名詞活用為狀語 C.因物而多之 多:與“少”相對,指數(shù)量多 D.思物而物之 物:把……當作物,名詞的意動用法 答案 C 解析 這里的“多”應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意為“增多”。 ②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孰與騁能而化之 騁:施展 B.孰與有物之所以成 有:掌握 C.故錯人而思天 錯:錯誤 D.則失萬物之情 情:本性 答案 C 解析 “錯”與“思”相對,也應是一個動詞,通“措”,放棄。 參考譯文 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當作物一樣畜養(yǎng)起來而控制它呢?與其順從天而贊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變化規(guī)律而利用它呢?與其盼望,等待天時,哪里比得上適應天時而役使它呢?與其依順萬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著人的需要有所變化呢?與其思慕萬物而使它成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萬物而不失掉它呢?與其希望萬物能自然生長出來,哪里比得上掌握萬物的生長規(guī)律呢?所以放棄人的努力而只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萬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 4.聯(lián)想推斷法 聯(lián)想推斷法有課本聯(lián)想推斷法和成語聯(lián)想推斷法兩種。 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我們要善于根據(jù)課內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異同,以解決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問題。 不少成語源于文言文,因此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我們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語后,便可以根據(jù)一些成語的意義、用法,推斷出文言詞義。 即時鞏固4 (1)利用課本聯(lián)想推斷法,選出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諸將爭欲攻之,漢不聽 聽:準許 聯(lián)想課文《陳情表》中的句子:聽臣微志。 B.若不敢來,公轉營迫之 迫:逼迫 聯(lián)想課文《指南錄后序》中的句子:時北兵已迫修門外。 C.入城,隳池踏田,民怨 隳:毀壞 聯(lián)想課文《過秦論》中的句子:隳名城,殺豪杰。 D.或多惶懼,失其常度 度:考慮 聯(lián)想課文《荊軻刺秦王》中的句子: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答案 D 解析 度:氣度。 (2)利用成語聯(lián)想推斷法推斷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匪來貿絲,來即我謀。接近、到。聯(lián)想成語“若即若離” ②然微以自文于君親,君親其謂予何。掩飾。聯(lián)想成語“文過飾非” 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迫近、接近。聯(lián)想成語“日薄西山” ④每責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尋找、尋求。聯(lián)想成語“求全責備” 5.字形推斷法 漢字本是表意性質的,從字形可以推知字義。雖歷經演變,但表意的功能并沒有喪失,漢字本身即為理解詞義的已知條件之一。因此,通過對字形結構(主要是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探求字的意義。如“檣櫓”,“櫓”是常見字,是木制的船具;“檣”是冷字,但“檣”從木,與“櫓”聯(lián)合成詞,可知“檣”也是木制的船具。 另外,“禾”與五谷有關,“貝”與金錢有關,“皿”與器具有關,“系”與捆綁有關,“月”與肉有關,“纟”與絲織品有關。 即時鞏固5 利用字形推斷法推斷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2)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田地 (3)生而眇者不識日。眼盲 (4)平民雖平價不能糴。買進糧食 6.鄰字推斷法 文言文中的同義復詞實際上是同義復用,如“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中的“敝”,根據(jù)它與“?!毕噜彽奶攸c,可以推斷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勞”。 即時鞏固6 利用鄰字推斷法推斷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今主上幼沖,賊臣虎據(jù),雄才奮用之秋也。年幼 (2)益跅(tu)弛,不問生產,遂大困。尋死富陽。放縱 (3)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糾劾之。檢舉、告發(fā) 7.通假推斷法(也叫字音推斷法)(見前面“通假字”) 推斷只是推斷,不是確定;推斷不是萬能的,它只是考場上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更為重要的是:推斷方法往往不是單一使用的,而是要綜合使用,這樣推斷的正確性就增大了。 即時鞏固7 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如是推斷,請說明其推斷方法。 (1)吾讀嚴子祺先之文,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拔:超出??梢杂谜Z境推斷法,也可用聯(lián)想推斷法:一可聯(lián)想課文句子“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二可聯(lián)想成語“出類拔萃”。 (2)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世說新語雅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說:高興。可以用通假推斷法、對稱推斷法、語境推斷法。 (3)太祖將取滁州,率數(shù)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明史花云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翼:像鳥張開翅膀一樣保護??梢杂谜Z法推斷法、語境推斷法。 識記專用實詞的文化內涵 2015年新課標卷首次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突顯了文化常識的重要性。確實,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見的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這既是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提高古詩文的閱讀能力、加深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有幫助。在閱讀文言作品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涉及古代文化的詞語,如果對這些詞語缺乏認知和了解,就會導致理解上的困難與失誤。這說明,單單掌握字詞句方面的古代漢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古詩文反映的是古代社會的現(xiàn)實,涉及古代社會的典章制度、器物用具、禮儀習俗等文化情況,不具備一些古代文化方面的常識,解讀時定會貽笑大方。那么,如何了解和掌握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呢? 1.明確范圍和途徑 中國古代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歷法樂律、典章制度、職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區(qū)劃、教育科舉、宮室建筑、禮儀習俗、姓氏稱謂、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但這里指的是“常識”,不求面面俱到,不求多深多偏,只求基本實用。這些常識都分布在高中語文必修和選修教材中,只要平時學習時留心積累即可。 2.了解考查特點 (1)隨文命題,所考常識是附著在文中的專用實詞上,實際上就是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只不過這個實詞是專用的,含義是指向文化內涵的。 (2)難度不大,以識記為主。 (3)選擇題型,“三正一負”,完全可以用做選擇題的方法去做。 即時鞏固 1.(2015浙江)古人有名有字。名與字意義上往往有聯(lián)系,或同義,或反義,或相關,如岳飛字鵬舉,意思是鯤鵬高飛。給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說明字與名的意義關聯(lián)。(各不超過25字) (1)陳璋,字________。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孫冠群,字_______。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玉成 “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示例)謙之 “冠群”意為出類拔萃,字“謙之”,以謙虛戒之。 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古人的名與字之間的關系問題及語言表達簡明、連貫的能力。首先應仔細閱讀題干,弄清要求是什么,題干中例子的意思;其次應對陳璋、孫冠群兩個人名進行分析,明白“璋”為玉器名,“冠群”意思是冠壓群芳,出類拔萃;然后根據(jù)此意思,得出兩個人名的字,并進行解釋。 2.請指出下列各組句子中所包含的共同的文化知識。 (1)A.王右丞(王維) B.杜工部(杜甫) C.柳屯田(柳永) D.王右軍(王羲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人名字稱謂知識。古人有用官職稱呼人物的傳統(tǒng)。 (2)A.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B.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C.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D.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代天文知識。古人將天上星群分為二十八星宿,還將地上的州郡邦國與星空的區(qū)域對應起來,稱作“分野”。 (3)A.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龔自珍《己亥雜詩》) B.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有感》) C.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毛澤東《浣溪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代地理知識。句中的“九州、神州、赤縣”均指中國。 (4)A.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C.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D.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涉及古代紀年法。句中的“永和九年”“至和元年”“元和十年”“陽嘉元年”均是采用皇帝年號紀年法。 3.請根據(jù)相關知識判斷,下列正確的一項是( ) 干支紀年是我國古代用于紀年的一種方式,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2011年農歷是辛卯年,2014年農歷是甲午年,那么,2018年農歷是________年。 A.戊戌 B.丁戌 C.己亥 D.戊亥 答案 A 解析 根據(jù)干支紀年法推斷。 4.(2014大綱全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韋湊字彥宗,京兆萬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參軍事?!w將作大匠。詔復孝敬皇帝廟號義宗,湊諫曰:“傳云:‘必也正名?!Y:祖有功,宗有德,其廟百世不毀。歷代稱宗者,皆方制海內,德澤可尊,列于昭穆,是謂不毀。孝敬皇帝未嘗南面,且別立寢廟,無稱宗之義。”遂罷。遷右衛(wèi)大將軍,玄宗謂曰:“故事,諸衛(wèi)大將軍與尚書更為之,近時職輕,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辭!”尋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會洛陽主簿王鈞以賕抵死,詔曰:“兩臺御史、河南尹縱吏侵漁,《春秋》重責帥,其出湊曹州刺史,侍御史張洽通州司馬?!本弥?,遷太原尹,兼北都軍器監(jiān),邊備修舉,詔賜時服勞勉之。及病,遣上醫(yī)臨治。卒,年六十五。 (節(jié)選自《新唐書韋湊傳》) 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解褐”指脫去平民穿著的粗布衣服,換上官員服飾,比喻開始進入仕途。 B.“南面”指擔任大臣,因為古代坐北朝南為尊位,大臣朝見天子時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種含義,也指一種文學體裁,文中用以表示舊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經典,敘事簡要,深寓褒貶,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學和文化常識的識記。B項“南面”即“面向南”。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天子、諸侯見群臣,或卿大夫見僚屬,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南面”代稱帝位。文中為即帝位之意。 參考譯文 韋湊字彥宗,京兆萬年人。永淳初年,擔任婺州參軍事。……后又升任將作大匠?;噬舷略t恢復孝敬皇帝廟號為義宗,韋湊勸諫說:“傳書說:‘一定要先確立名分?!抖Y記》上說:‘祖’用來稱有開創(chuàng)之功的國君,‘宗’用來稱有德的國君,他們的宗廟經過百世也不會毀壞。歷代能稱宗者,都是統(tǒng)治四海,恩惠受到尊崇,在宗廟中排列,這就是所說的不毀。孝敬皇帝不曾稱帝,況且另外設立了寢廟,沒有稱宗的名分?!庇谑亲髁T。又升遷擔任右衛(wèi)大將軍,唐玄宗對他說:“按照舊例,那些衛(wèi)大將軍與尚書應交替擔任,近期職權較輕,所以任用你來加重這一官位,還是不要推辭吧!”不久轉任河南尹,封為彭城郡公。恰逢洛陽主簿王鈞因受賄觸犯死罪,詔書說:“兩臺御史、河南尹放縱官吏從中侵吞牟利,《春秋》中說下屬有罪,要處分統(tǒng)帥,韋湊降任曹州刺史,侍御史張洽出任通州司馬?!焙芫靡院螅f湊升任為太原尹,兼任北都軍器監(jiān),邊防事務處理得當,下詔賞賜時服慰勞勉勵他。等他生病的時候,派遣名醫(yī)親臨治療。死時享年六十五歲。 解答實詞題的實戰(zhàn)技巧 1.巧識設誤特點 (1)不辨詞義:主要是針對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命題者常常用以“甲義項”代替“乙義項”的方式設置錯誤。 (2)忽略活用:命題者有意忽略某一詞的活用現(xiàn)象,用活用現(xiàn)象前的詞義解釋它,設置答題陷阱。 (3)以今釋古:命題者常借用以今義釋古義的方式考查考生對實詞的掌握情況,這種設誤角度多針對古今異義詞。 (4)不看語法:命題者常常會通過故意忽略詞間搭配,造成詞性錯誤的方式命題。 (5)不明單雙:命題者常把兩個連用的單音詞當成現(xiàn)代漢語的一個雙音詞來解釋,造成釋義錯誤。 不妨一用 下列錯義設置有何特點? (1)(2010課標全國)D.賊非吾主敵,盍趣降 趣:歸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新課標全國)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斂:躲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新課標全國Ⅰ)A.登景泰二年進士 登:升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新課標全國Ⅱ)C.深昧求賢之意也 昧:冒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新課標全國Ⅰ)C.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 勵精:專心致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4新課標全國Ⅱ)D.核所積金銀,著之籍 著:彰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辨詞義 (2)不辨詞義 (3)不辨詞義(或:以今釋古) (4)不辨詞義 (5)以今釋古 (6)不辨詞義 2.用好兩個答題小技巧 (1)兩次代入法。這是最主要的方法。即要讓詞回原句,句回原文。也就是說,首先把解釋好的詞放回原句中,把整個句子翻譯一下,一般情況下,譯得通順,就說明解釋是正確的,反之就是錯誤的。如果詞回原句還不能斷定解釋的正誤,那么我們還可以把整個句子放到原文中,結合上下句,根據(jù)語境來判斷解釋的對錯,這樣,我們基本就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了。 (2)暫時“遺忘”法。有的時候,高考會考查常見實詞的某一個相對冷偏的義項,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另一種方法——暫時“遺忘”法。就是暫時忽略這個實詞,以“?”代替。因為有時常見義項會干擾我們的判斷,那還不如全部“抹去”,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斷這個實詞可能是什么意思。比如說2012年高考遼寧卷“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中的“橫”解釋為“橫向、橫陳、橫渡、連橫”都說不通。那我們干脆略去我們了解的幾個義項,完全按上下文的語境來推斷,得出“橫”是“出乎意料地”的意思。 不妨一試 (2012新課標全國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年,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①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昪之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節(jié)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時復議進取,上以問燧,對曰:“今賢否雜糅,風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治。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勸上正紀綱,容直言,親君子,遠小人;近習有勞可賞以祿,不可假以權。上皆嘉納。出知嚴州。嚴地狹財匱,始至,官鏹②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二年之間,以其羨補積逋,諸邑皆寬。上方靳職名,非功不予,詔燧治郡有勞,除敷文閣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幾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數(shù)。婺與嚴鄰,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歲旱,浙西常平司請移粟于嚴,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八年,召還,言:“江、浙再歲水旱,愿下詔求言,仍令諸司通融郡縣財賦,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廣西諸郡民身丁錢之弊。事多施行。慶典霈澤,丁錢減半,亦自燧發(fā)之。紹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節(jié)選自《宋史蕭燧傳》) 注?、僦魑模褐鞒挚荚?。②鏹:成串的錢。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 屬:托付 B.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懷:銜恨 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易:更換 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 闕:失職 答案 D 解析 闕:空缺,空額。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時秦檜當國 當:主持 B.朝論多屬燧 屬:屬意 C.父老遮道 遮:攔住 D.不勞而治 治:治理 答案 D 解析 治:治理得好。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近習有勞可賞以祿 近習:親信 B.不可假以權 假:授,給予 C.以其羨補積逋 逋:拖欠 D.江、浙再歲水旱 再:又 答案 D 解析 再:兩次。 參考譯文 蕭燧,字照鄰,臨江郡軍地人。蕭燧幼時才能出眾,很小就能寫文章。紹興十八年,考中進士。授官平江府觀察推官。當時秦檜當權,他的親信黨羽秘密地告訴蕭燧,秋試時一定會調他到漕臺考場擔任主考官,蕭燧追問原因,那人說:“丞相有兒子要參加考試,想把這件事托付給您?!笔掛輵嵟卣f:“剛剛入仕怎么能做昧良心的事情!”秦檜懷恨在心。不久(蕭燧)受命到秀州,到那里后發(fā)現(xiàn)名額已經滿了,就從考官中換一名到漕臺考場去主持考試,秦熺果然考中前列。宋孝宗初年,授官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流應對皇帝的提問時,闡述了“官職應當選擇合適的人,而不應當因人選官”的觀點?;实酆芨吲d,作《用人論》賞賜給大臣們。淳熙二年,升任起居郎。在此以前,監(jiān)察御史一職空缺,朝中官員議論蕭燧很合適,因為沒有在郡縣中任職的經歷(而作罷),于是授官左司諫。當時宦官甘昪的門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奉命出使在外,有所倚仗,做下許多壞事,蕭燧-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文言文閱讀 第一章 專題三 考點突破一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語文 一輪 復習 文言文 閱讀 專題 考點 突破 理解 常見 文言 實詞 文中 含義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1301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