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起落架滑蓋零件數控加工工藝及程序設計
前起落架滑蓋零件數控加工工藝及程序設計,起落架,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程序設計
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
學生
姓名
專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班級
題目
前起落架滑蓋的CAD/CAM
一、 畢業(yè)設計(論文)的內容和要求
1) CAD零件圖的設計。
2) 確定零件加工工藝方案。
3) 用UG繪制零件的建模及用CAM完成零件加工。
4) 數控加工中心的選擇。
5) 撰寫文獻綜述。
6) 撰寫論文。
二、參考文獻
[1] 陳立德 .《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程崇恭 .《機械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
[3] 何雪明 .《機械CAD/CAM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4] 李志尊 .《UGNX6.0基礎應用與范例解析》[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5] 蔡穎 .《CAD/CAM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張克義,魏斯亮 .《機床數控技術》[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7] 戴同 .《CAD/CAPP/CAM基本教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三、畢業(yè)設計(論文)進度計劃
序號
各階段工作內容
起訖日期
備注
1
選 題
2013年10月08日--2013年10月15日
收集、閱讀相關資料
2
下達任務書
2013年10月16日--2013年10月18日
收集、閱讀相關資料
3
撰寫文獻綜述
撰寫開題報告
2013年10月19日--2013年11月15日
進行答辯、開題
4
完成論文初稿,交指導老師審閱
2013年11月16日--2013年12月15日
根據給定的資料,分析加工工藝,布局論文框架,實施設計計劃,交指導老師審核
5
完成論文二稿,交指導老師審閱
2013年12月16日--2014年1月10日
根據指導老師的一稿修改意見,完善論文內容,完成二稿
6
完成論文三稿及圖紙
2014年1月11日--2014年3月20日
根據指導老師的二稿修改意見,完善論文內容,完成三稿,將零件圖、夾具示意圖完成
7
論文交叉評閱,及畢業(yè)設計資料填寫
2014年3月21日--2014年3月28日
完成所有資料的打印
8
論文答辯
2014年3月29日--2014年3月30日
提供相關表格
四、其他(學生提交)
1)文獻綜述1份(3000字以上)
2)開題報告一份(2000字左右);
3)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1份(10000字以上);
4)技術資料
(1)繪制零件圖(A0)
(2)繪制非標準圖(A0)
5)外文資料及相應的中文翻譯(3000字左右)
數控加工刀具卡
產品名稱或代號
畢業(yè)設計數控加工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零件
圖號
序號
刀具號
刀 具
加工表面
備注
規(guī)格名稱
數量
刀尖半徑/mm
1
T0101
93°外圓車刀
1
0.4
外圓及端面
2
T0102
切斷刀
1
B=4
切斷
2
T01
Φ20mm立銑刀
1
10
粗銑凸臺
3
T02
Φ10mm立銑刀
1
5
粗銑凸臺兩側凹槽
4
T03
Φ16mm立銑刀
1
8
精銑凸臺
5
T04
Φ8mm立銑刀
1
4
精銑凸臺凹槽
6
T05
Φ26mm中心鉆
1
13
鉆中心孔
7
T06
Φ30mm中心鉆
1
15
鉆中心孔
8
T07
Φ12mm麻花鉆
1
6
鉆2-Φ12底孔
9
T08
Φ12mm麻花鉆
1
6
鉆2-Φ12孔
10
T09
Φ12mm鉸刀
1
6
鉸2-Φ12孔
編 制
審 核
批準
共1頁
第1頁
學 科 類:工 科 學 號:100201050532
學校代碼:12795 密 級:
2014屆本科生畢業(yè)論文
前起落架滑蓋的CAD/CAM
(開題報告)
院 系: 機電工程學院
專 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姓 名:
指導教師:
答辯日期: 二○一四 年 四 月
南昌理工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印刷
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學生姓名
專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班級
擬選題目
前起落架滑蓋的CAD/CAM
研究意義
制造業(y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現代制造技術的水平和規(guī)模,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作為現代制造技術的核心和基礎,數控技術綜合了計算機、微電子、信息處理、網絡通信、自動控制、自動檢測和精密機械等高新技術的最新成就,使傳統的機械制造技術發(fā)生了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引起了世界各國的科技界和工業(yè)界的高度重視。數控機床的技術水準、擁有量和普及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工業(yè)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該課題運用了多種專業(yè)軟件及專業(yè)知識和數控機床實際操作的一次綜合練習。
目前,CAD/CAM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航空、航天、汽車、船舶、紡織、輕工以及建筑等諸多領域,它的發(fā)展與應用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技術發(fā)展水平及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全球化市場的形成,對制造業(yè)來說,企業(yè)競爭的核心將是新產品的開發(fā)和制造能力,CAD/CAM技術改變人們設計、制造產品的常規(guī)方式,是提高產品設計質量、縮短產品開發(fā)周期、降低產品成產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的強力手段。隨著CAD/CAM技術的推廣應用,它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工具。
選題研究現狀
1.CAD/CAM技術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為了加速飛機工業(yè)的發(fā)展,要革新外形樣板加工的設備,由空軍部門委托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這項研究工作,MIT和美國托帕森斯公司合作,于1952年試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立式三坐標銑床,這臺機床首先用于飛機螺旋槳葉片的輪廓檢驗樣板的加工,取的了成功。隨后,各機床制造商馬上開始研制這類所謂的數控機床。為了解決數控加工中的程序編制問題,麻省理工學院為這種機床編寫數控程序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的計算機程序語言,專為這種機床編寫數控程序之用。MIT用計算機制作數控紙帶,實現NC編程的自動化,標志著CAM的開始。與此同時,CAD技術也同時發(fā)展起來,與CAM發(fā)展幾乎是平行的、相互獨立的兩條線。20世紀50年代中期,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和發(fā)展,陰極射線管、繪圖儀、光筆的研制成功,為交互式計算機圖形學奠定了基礎,在計算機終端上直接描述零件成為可能,標志著CAD的開始。1962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I.E.Sutherland發(fā)表了“人機對話圖形通信系統”的論文,首次提出了計算機圖形學、交互式技術等理論和概念,并研制出SKETCHPAD系統,第一次實現人機交互的設計方法,可以在屏幕上進行圖形的設計與修改,從而為交互式計算機圖形學理論及CAD技術奠定了基礎。隨后出現的CATIA系統,Pro/Engineer及UG系統的出現,愈發(fā)突顯CAD/CAM技術的日漸成熟與重要性。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就對CAD/CAM的研究,80年代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CAD/CAM技術研究與開發(fā),國家對CAD/CAM技術十分重視。1986年我國制定了國家高技術發(fā)展計劃(簡稱863計劃),將CIMS作為自動化研究主題之一,并于1987年成立了自動化領域專家委員會和CIMS主題專家組,建立了國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和七個單元技術實驗室,結合我國國情,專家組將CIMS的集成分成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和企業(yè)集成三個階段,并選擇了沈陽鼓風機廠和北京第一機床等一些典型制造企業(yè)開展CIMS工程的實施和示范,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應用成效。我國CAD/CAM技術的研究與開發(fā)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引進、跟蹤、研發(fā)階段,自主開發(fā)和快捷成長階段,產業(yè)化、系統化發(fā)展階段。
2.本課題的發(fā)展趨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fā)展趨勢
隨著CAD/CAM技術的不斷研究、開發(fā)與廣泛應用,對CAD/CAM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進一步地推動了CAD/CAM系統日新月異地發(fā)展,其發(fā)展趨勢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向集成化方向發(fā)展 現代模具設計制造系統不僅應強調信息的集成,更應該強調技術、人和管理的集成。
2)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產品生命周期(包括產品設計、制造、使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智能化。
3)向網絡化方向發(fā)展 應用英特網建立動態(tài)聯盟的制造體系,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一個角落的用戶、供應商以及制造商打交道。、
4)面向并行工程的發(fā)展 用并行設計方法代替串行設計方法。
5)面向先進制造技術的CAD技術的發(fā)展
6)面向虛擬設計技術的發(fā)展 是以CAD為基礎,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新的設計系統。
2)存在的問題
1)不少的企業(yè)對CAD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繪圖階段,從而使CAD產生的效益尚未得到充分發(fā)揮。
2)CAD/CAM軟件應用人員參差不齊,不能讓CAD軟件得到的高效率應用。
3)在引進模具CAD/CAM技術時存在著盲目性傾向。
4)國內模具CAD/CAM技術水平還處于高技術集成和向產業(yè)化、商品化過渡的時期,自主開發(fā)的模具CAD/CAM系統商品化程度不夠高,功能和穩(wěn)定方面與國外先進軟件還有很大差距。
5)CAD/CAM技術水平還處于向高技術集成和向產業(yè)化商品化過渡的時期,研制的軟件在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方面還沒有針對性的軟件,使用一般都是通用性軟件
研究內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1.研究思路和框架
根據“前起落架滑蓋的CAD/CAM”課題的特點,結合課題所給零件圖的數據、技術參數、工作要求,通過市場調研與分析綜合考慮設計方案,并通過多種方案的分析比較和優(yōu)化設計,選擇一種最佳的設計方案來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利用軟件模擬仿真加工與自動編程對優(yōu)化方案的選擇提供了很好的科學依據。課題的研究方案符合課題的基本目的,滿足課題的基本要求,最后,利用幻燈片的形式答辯更加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基本框架是:
1)前起落架滑蓋的零件工藝及加工分析、計算
2)前起落架滑蓋的特征分析
3)三維實體建模及導軌文件的建立
4)UG軟件仿真加工
5)后處理生成特定機床NC加工編程
6)繪制出能表達產品加工的三種不同工藝路線方案
2.研究方式和方法
在對本課題的研究中,要保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切實可行,并從中得到較為優(yōu)秀的研究方案。
1)閱讀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教材及新聞背景資料,;
2)用調研的方法來進一步的了解企業(yè)的現狀以及需求;
3)分析與設計
4)確定數據來源地真實性與可靠性,再進行系統設計;
5)對原有設備進行適當的調試與測試,提高加工質量;
6)等得到企業(yè)有效地反饋信息后,用統計分析法和綜合法進行再分析,再設計。
論文提綱(含論文選題、論文主體框架)
一、緒論
(一)數控機床簡介
(二)數控加工的特點
(三)本課題的主要內容及任務
二、前起落架滑蓋的零件圖樣及工藝性分析
(一)零件的結構特點分析
(二)零件的技術要求分析
(三)零件的結構工藝分析
三、毛坯的選擇
(一)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毛坯尺寸的確定
四、數控加工工藝路線的確定
(一)數控機床的合理選擇
(二)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
(三)定位基準的選擇
(四)加工順序的安排
(五)加工工序及工步的劃分
五、腔體的建模設計
六、刀具與切削用量的選取
七、數控加工仿真及程序的編制
(一)編程方法的選擇
(二)編程坐標系的確定
(三)數控加工仿真及程序的編制
設計總結
參考文獻
致 謝
主要參考文獻:
[1] 陳立德 .《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程崇恭 .《機械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
[3] 何雪明 .《機械CAD/CAM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4] 李志尊 .《UGNX6.0基礎應用與范例解析》[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5] 蔡穎 .《CAD/CAM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張克義,魏斯亮 .《機床數控技術》[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7] 戴同 .《CAD/CAPP/CAM基本教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研究進程安排(包括提綱、一稿、二稿、定稿起訖時間)
選 題: 2013年10月8日--2013年10月15日
下達任務書: 2013年10月16日--2013年10月18日
撰寫文獻綜述:2013年10月19日--2013年11月15日
撰寫開題報告:2013年10月19日--2013年11月15日
完成論文初稿:2013年11月16日--2013年12月15日
完成論文二稿:2013年12月16日--2014年1月10日
完成論文三稿:2014年1月11日--2014年3月20日
論文交叉評閱:2014年3月21日--2014年3月28日
畢業(yè)設計資料填寫:2014年3月21日--2014年3月28日
論 文 答 辯: 2014年3月29日--2014年3月30日
其他說明
指導教師是否同意開題
簽名:
年 月 日
院部教學負責人簽署
簽名:
年 月 日
學 科 類:工 科 學 號:100201050532
學校代碼:12795 密 級:
2014屆本科生畢業(yè)論文
前起落架滑蓋的CAD/CAM
(文獻綜述)
院 系: 機電工程學院
專 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姓 名:
指導教師:
答辯日期: 二○一四 年 四 月
南昌理工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印刷
前起落架滑蓋的CAD/CAM 文獻綜述
專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班級:10級統招5班
作者:吳貞波 指導老師:張輝
摘要:針對某一典型滑蓋零件在數控機床上的加工應用越來越廣泛。從實際加工情況出發(fā),進行CAD/CAM一體化設計研究,說明了滑蓋零件在CAD/CAM與其他軟件(UG、Master cam等)相結合下,重點敘述了建立三維實體模型,進行工藝分析,得出工藝參數將加工過程優(yōu)化以及進行CAM設計,生成刀軌及刀軌文件。再經后處理生成零件的NC加工程序輸入加工中心設備進行仿真加工及試加工,得到合格產品。
關鍵詞:CAD/CAM一體化設計;三維實體模型;工藝參數;
引言:
CAD/CAM技術的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設計手段和方法,更為重要的是CAD/CAM技術的廣泛應用顯著提高了設計的效率和質量,大大降低了設計師的勞動強度特別是三維CAD軟件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其體現得更為明顯。隨著現代設計進入3D 時代,以UG、Pro/e和Master cam等3D設計軟件為代表的一系列三維輔助軟件正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喜愛。
關于UG6.0的簡介
UG(Unigraphics)是美國UGS(Unigraphics Solutions)公司推出的CAD/CAM/CAE一體化集成軟件,它是UGS公司的主導產品,是全球應用最普遍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輔助工程(CAD/CAM/CAE)一體化的軟件系統之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機械、汽車、航空、電器、化工等各個行業(yè)的產品設計、制造與分析等領域。UGS公司是全球著名的MCAD供應商,主要為機械制造企業(yè)提供包括從設計、分析到制造應用的UG軟件。隨著實體造型和特征造型技術的日趨成熟,基于三維機械CAD的注塑模CAD軟件已成為注塑模三維CAD系統的典型代表。
UG在航空航天、汽車、通用機械、工業(yè)設備、醫(yī)療器械以及其它高科技應用領域的機械設計和模具加工自動化的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陳智慧.《UGNX6.0模具設計(基礎案例篇)》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關于UG的作用
UG軟件是一個集成化的CAD/CAM/CAE系統軟件,它為工程設計人員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應用工具,而這些工具能幫助技術人員高效地完成產品的設計、工程分析、繪制工程圖及數控編程加工等操作。其表現為:工業(yè)設計和風格樣式、產品設計、模擬仿真、文檔管理、工裝模具、機械加工。
——陳智慧.《UGNX6.0模具設計(基礎案例篇)》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關于 CAD/CAM的功能簡介
1) CAD/CAM技術以計算機、外圍設備及其系統軟件為基礎,綜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計算機幾何、機械設計、機械加工工藝、人機工程、控制理論、電子技術等學科知識,以工程應用為對象,實現包括二維繪圖設計、三維幾何造型設計、工程計算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數控加工編程、仿真模擬、信息存儲與管理等相關功能。
2) CAD/CAM系統能對產品整個設計和制造全過程的信息進行處理,包括產品的概念設計、詳細設計、數值計算與分析、工藝設計、加工仿真、工程數據管理等各個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3) 幾何造型功能。利用幾何建模技術,構造各種產品的幾何模型,描述幾本幾何實體及實體間的關系,進行零件的結構設計以及零部件的裝配,解決三維幾何建模中復雜的空間布局問題,進行消隱、彩色濃淡處理、剖切、干涉檢查等,動態(tài)地顯示幾何模型,方便觀察、修改模型,檢驗零部件裝配的結果。
4) 計算分析功能。CAD/CAM系統構型后,能夠計算產品相應的體積、表面積、質量、重心位置、轉動慣量等幾何特性和物理特性,對產品結構如應力、溫度、位移等進行計算,為系統進行工程分析和數值計算提供必要的基本參數。
5) 工程繪圖功能。CAD/CAM系統不僅具備從三維圖形直接向二維圖形轉換的功能,還具備處理二維圖形的能力,包括基本圖元的生成、尺寸標注、圖形編輯以及顯示控制、附加技術條件等功能。
6) 結構分析功能。CAD/CAM系統中結構分析常用的方法是限元法,對于結構形狀比較復雜的零件利用圖形、文件的形式輸出來顯示結果。
7) 優(yōu)化設計功能。在某些條件的限制下,使產品或工程設計中的預定指標達到最優(yōu)的功能。優(yōu)化包括總體方案的優(yōu)化、產品零件結構的優(yōu)化、工藝參數的優(yōu)化等。
8) 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的功能。CAPP是CAD與CAM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它根據建模后生成的產品信息及制造要求,自動決策出加工該產品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加工步驟、加工設備及加工參數,其設計結果一方面能被生產實際所用,生成工藝卡片文件,另一方面能直接輸出一些信息,為CAM中的NC自動編程系統接收、識別,直接轉換為刀位文件。
9) NC自動編程功能。在分析零件圖和制訂出零件的數控加工方案之后,CAD/CAM系統系統自動生成數控加工程序。
10) 模擬仿真功能。CAD/CAM系統通過仿真軟件,模擬真實系統的運行,預測產品的性能、產品的制造過程和產品的可制造性。
11) 工程數據管理功能。由于CAD/CAM系統中數據量大、種類繁多,系統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支持工程設計與制造全過程的信息流動與交換。、
12) 特征造型功能。
——摘自何雪明《機械CAD/CAM基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總結
得益UG在零件設計方面所表現的強大性能,其證受到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yè)的青睞,而CAD/CAM所擁有的獨特優(yōu)勢與UG互補,兩者的優(yōu)勢結合,使設計制造零件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次畢業(yè)設計的主要目的包括兩個方面:(1)培養(yǎng)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進一步掌握UG和CAD/CAM軟件的應用。
參考資料
[1] 陳立德 .《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程崇恭 .《機械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
[3] 何雪明 .《機械CAD/CAM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4] 李志尊 .《UGNX6.0基礎應用與范例解析》[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5] 李郝林 .《機床數控技術》[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6] 王貴明 .《數控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7] 蔡穎 .《CAD/CAM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戴同 .《CAD/CAPP/CAM基本教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9] 張克義,魏斯亮 .《機床數控技術》[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10] 陳智慧.《UGNX6.0模具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的宏程序與自動編程
編 制
學 號
指導老師
完成日期 2015年3月18日
XXX學院
機械加工過程卡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第1頁
工序號
工種
工 序 內 容
機 床
備 注
名 稱
型 別
5
準備
領取合格毛坯
10
鉗工
檢查毛坯,劃外圓線
20
銑工
粗精銑端面
加工中心
30
銑工
銑出厚度為8mm的凹槽
加工中心
銑出厚度為6mm的凹槽
40
銑工
銑出厚度為6mm的凹槽
加工中心
50
銑工
銑出直徑12mm的圓孔
加工中心
60
鉆工
鉆直徑為26mm的孔
加工中心
70
銑工
銑出厚度為8mm的外凸槽
加工中心
銑出厚度為8mm的內凸槽
80
銑工
銑出厚度為6mm的凸槽
加工中心
90
鉆工
銑出厚度為6mm的凸槽
加工中心
100
鉆工
鉆鏜孔至尺寸
加工中心
110
鉗工
檢驗總尺寸
編號 寫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1
第2頁
工序號
1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銑工
型 別
編 號
001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下料150x120x25
2
檢驗
編 寫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1
第3頁
工序號
2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銑工
型 別
編 號
001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銑出厚度為8mm的凹槽
銑出厚度為6mm的凹槽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1
第 4 頁
工序號
3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銑工
型 別
編 號
001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銑出厚度為6mm的凹槽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1
第5 頁
工序號
4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銑工
型 別
編 號
001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銑出直徑12mm的圓孔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1
第6頁
工序號
5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銑工
型 別
編 號
001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下料150x120x25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1
第7頁
工序號
6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銑工
型 別
編 號
001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工具編號
1
鉆直徑為30mm的孔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2
第8頁
工序號
7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銑工
型 別
編 號
002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工具編號
1
銑出厚度為8mm的外凸槽
銑出厚度為8mm的內凸槽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2
第9頁
工序號
8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銑床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鉆工
型 別
編 號
002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銑出厚度為6mm的凸槽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卡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第12頁
零件編號
002
第10頁
工序號
9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鉗工
型 別
編 號
002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編號
1
銑出直徑12mm的圓孔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 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002
第11頁
工序號
10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鉗工
型 別
編 號
002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鉆出直徑為12mm的圓孔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期
XXX學院
機械加工工序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
共12頁
零件編號
第12頁
工序號
110
機床
名 稱
加工中心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橢圓蓋板
工 種
鉗工
型 別
編 號
次序
工 序 內 容
工具名稱
編號
1
按照尺寸檢驗
2
檢驗
編 寫
吳貞波
完成日期
老師簽名
日期
機械加工工藝路線圖
零件名稱 橢圓蓋板的宏程序與自動編程
編 制
學 號
指導老師
完成日期 2015年3月18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1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銑端面
共10 頁
第 1 頁
粗銑端面,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精銑端面,精度IT9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2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銑兩個凹槽
共10 頁
第 2 頁
粗銑槽輪廓,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精銑槽輪廓,精度IT9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3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銑外輪廓
共10頁
第 3 頁
粗銑槽輪廓,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精銑槽輪廓,精度IT9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4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鉆鏜孔
共10頁
第 4頁
鉆直徑12mm,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鏜孔,精度IT8,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5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鉆鏜孔
共10頁
第 5 頁
鉆直徑26mm,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鏜孔,精度IT8,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6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鉆鏜孔
共10頁
第 6頁
鉆直徑30mm,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鏜孔,精度IT8,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7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銑兩個凸臺
共10 頁
第 7頁
粗銑凸臺輪廓,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精銑凸臺輪廓,精度IT9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8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銑凸臺
共10 頁
第 8頁
粗銑凸臺輪廓,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精銑凸臺輪廓,精度IT9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9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鉆鏜孔
共10 頁
第 9 頁
鉆孔為12mm,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鏜孔,精度IT8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數控加工走刀 路線圖
工序號
100
工步號
程序號
機床型號
加工中心
加工內容
鉆鏜孔
共10 頁
第 10 頁
鉆孔,精度IT12,加工余量0.5mm,,鏜孔,精度IT8表面粗糙度2.5Ra/um
編 程
校 對
審 批
符號
含義
抬刀
下刀
編程原點
起刀點
走刀方向
走刀線相交
鉸孔
行切
收藏
編號:12239050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24d9guoke414" class="font-tahoma">3.76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0-05-08
40
積分
- 關 鍵 詞:
-
起落架
零件
數控
加工
工藝
程序設計
- 資源描述:
-
前起落架滑蓋零件數控加工工藝及程序設計,起落架,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程序設計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