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中考物理第七章力真題體驗把脈中考.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屆中考物理第七章力真題體驗把脈中考.docx(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七章 力真題體驗 把脈中考考點1 力1.(2017玉林中考)如圖所示,小強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開家里的門時,發(fā)現(xiàn)推A點比推C點要容易,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個因素有關()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點D.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解析】選C。本題考查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稱為力的三要素。圖中兩個力的作用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選C?!局R拓展】物體做圓周運動時,運動方向時刻在變,如圖所示,物體在A點時運動方向是A點的切線方向,如箭頭1所示,運動到B點時運動方向是B點的切線方向,如箭頭2所示,同理,在D點的運動方
2、向如箭頭4所示,即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運動方向時刻在變,所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勻速圓周運動只是速度大小不變,運動方向時刻在變。2.(2017宜昌中考)下列體育項目中的一些現(xiàn)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來解釋的是()A.跳水運動員踩踏跳板,身體向上跳起B(yǎng).鉛球運動員投出鉛球后,身體隨著向前傾倒C.滑冰運動員用力推墻身體離墻而去D.游泳運動員向后劃水,身體前進【解析】選B。本題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跳水運動員踩踏跳板,給踏板施加了一個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會給人的身體一個向上的力,身體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題意;鉛球運動員投出鉛球后,身體由于慣性仍然會向前運動,故身體會向前傾倒,利用
3、的是慣性,故B符合題意;滑冰運動員用力推墻,運動員給墻施加了一個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墻會給身體施加一個力,身體離墻而去,故C不符合題意;游泳運動員向后劃水,給水施加了一個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會給人的身體一個向前的力,身體前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2017德州中考)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fā)射升空,22日與“天宮二號”太空艙順利對接。如圖所示,對接過程中,“天舟一號”多處向外“噴氣”,調(diào)節(jié)運行姿態(tài),此過程利用的力學知識:_?!窘馕觥勘绢}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疤熘垡惶枴闭{(diào)節(jié)運行姿態(tài)時,通過多處向外“噴氣”,產(chǎn)生相互作用力
4、,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來完成運行姿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4.(2017河北中考)用厚玻璃瓶、帶有細玻璃管的橡膠塞,容器和水,來證明玻璃瓶可發(fā)生微小形變。世紀金榜導學號59944077器材的安裝:_操作的方法: _發(fā)生的現(xiàn)象: _玻璃瓶發(fā)生微小形變的原因: _。【解析】器材的安裝:厚玻璃瓶內(nèi)盛滿水,瓶口用帶有細玻璃管的橡膠塞塞嚴。操作的方法:用手擠壓瓶壁,觀察細玻璃管中水柱的變化。發(fā)生的現(xiàn)象:玻璃管內(nèi)升起水柱。玻璃瓶發(fā)生微小形變的原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键c2 彈力5.(2016棗莊中考)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nèi)用手水
5、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描述正確的是()A.手對彈簧的拉力B.彈簧對手的拉力C.墻對彈簧的拉力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解析】選B。本題考查彈力的相關知識。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即彈力,施力物體是彈簧,方向與彈簧形變的方向相反,A項中,施力物體是手;C項中,施力物體是墻;B項中的力是彈簧對手的作用力。故選B。6.(2017宜昌中考)幾位同學用一個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兩臂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的拉力最大的是()A.幾位同學都一樣大B.手臂長的同學C.體重大的同學D.力氣大的同學【解析】選B。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
6、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每位同學都可以把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則手臂長的同學使彈簧伸長得最多,拉力最大,故選B。7.(2017淮安中考)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N,魚對彈簧測力計秤鉤的拉力是N。【解析】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5N,魚對彈簧測力計秤鉤的拉力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20N。答案:052.20【方法歸納】不能“校零”的彈簧測力計也可以使用如果彈簧測力計的指針與某一非零刻度線對齊且無法校零,也可以使用該測力計進行測量。測量時,應該把“與指針對齊的刻度線”作為“零刻度線”,被測力的大小等于指針所指的數(shù)值減去“零刻度線”所指的數(shù)值。8.(2016安徽
7、中考)為研究彈簧的性質,我們在豎直懸掛的彈簧下加掛鉤碼(如圖甲),同時記錄彈簧總長度L與鉤碼質量m,所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中。已知彈簧原長L0=6.0cm,實驗過程中,彈簧形變在彈性限度內(nèi),不計彈簧所受的重力。(g取10N/kg)世紀金榜導學號59944078表一:實驗次數(shù)123456鉤碼質量m/g0306090120150彈簧總長度L/cm6.07.28.49.610.812.0(1)請根據(jù)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將表二填寫完整。表二:實驗次數(shù)123456彈力F/N00.30.91.5彈簧伸長量x/cm01.23.66.0(2)請在圖乙坐標系中描點作出彈力F跟彈簧伸長量x的關系圖象。(3)本實驗的結論就是
8、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只有規(guī)范使用彈簧測力計,才能準確測量力的大小。請寫出一條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操作要求:_?!窘馕觥?1)從表一可以看出沒有掛鉤碼時,彈簧的原長是6.0cm,當掛60g(即重0.6N)鉤碼時,彈簧的形變量是8.4cm-6.0cm=2.4cm,當掛120g(即重為1.2N)鉤碼時,彈簧的形變量是10.8cm-6.0cm=4.8cm。(2)由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出各點,再用光滑的線把它們連接起來。(3)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時,使用前需要觀察指針是否在零刻度,使用時拉力的方向要與彈簧伸長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等。答案:(1)實驗次數(shù)123456彈力F/N00.30.60.91
9、.21.5彈簧伸長量x/cm01.22.43.64.86.0(2)如圖所示(3)拉彈簧測力計時拉力的方向應與彈簧伸長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考點3 重力9.(2017天津中考)利用鉛垂線和三角尺判斷桌面是否水平,如圖所示的做法正確的是()【解析】選A。將直角三角尺的一個直角邊與水平桌面對齊,則另一直角邊是沿豎直方向的,當鉛垂線的方向與該直角邊平行,則說明桌面是水平的,若鉛垂線的方向與該直角邊不平行,則說明桌面不是水平的,故A選項正確。10.(2017成都中考)如圖所示,小蠻用繩子拉木箱,請畫出:木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圖。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圖?!窘馕觥恐亓Φ姆较蚴冀K豎直向下,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大小
10、用符號G表示。木箱受到的拉力沿繩的方向,大小用符號F表示。答案:考點4 力的示意圖11.(2016巴中中考)一個球沿斜面勻速滾下,圖中關于該小球受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解析】選B。分析可知,球沿斜面勻速滾下,小球在下滑過程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以及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三個力的作用,在作圖時,三個力的作用點都在球重心上。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12.(2017南充中考)如圖所示,小球在A、C之間來回擺動,請在圖中作出小球在A位置時所受到的細繩拉力F和重力G的示意圖。世紀金榜導學號59944079【解析】本題考查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小球受重力和細繩的拉力作用,兩力的作用
11、點可都畫在球心處,拉力方向沿繩向上,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沿力的方向各畫出一條線段,在線段末端畫出箭頭,并在箭頭附近標注字母F、G。答案:如圖所示:13.(2017河南中考)如圖所示,當小軍用力推墻時,他沿水平冰面減速向后退去,請你畫出此時小軍的受力示意圖。(圖中黑點表示重心)【解析】小軍沿水平冰面減速向后退去時,對小軍受力分析,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重力和水平冰面對他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水平方向向左減速運動,故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這三個力的作用點可畫在重心,從重心分別沿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畫一條有向線段,用“G”表示重力,用“F”表示支持力,從重心沿水平向右畫一條有向線段,用“f”表
12、示摩擦力。答案:如圖所示【易錯警示】畫力的示意圖,易出現(xiàn)以下失誤:(1)在受力物體上漏標注力的作用點,即“”遺漏。(2)線段的長短無區(qū)分,與力的大小不相符。(3)漏標注箭頭。(4)漏標力的符號及大小?!究键c綜合練】14.(2016成都中考)踢足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運動,下列與踢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59944080A.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球對腳沒有力的作用B.只要腳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解析】選D。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腳踢球時,腳對球施加力的同時足球對腳也施加了力,故A錯誤;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故B錯誤;踢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錯誤;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