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平衡的移動》教案.doc
《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平衡的移動》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平衡的移動》教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平衡的移動》教案 一、選擇題 1.壓強變化不會使下列化學反應的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 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 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 【解析】 對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改變壓強時化學平衡不移動。 【答案】 A 2.對于平衡CO2(g)CO2(aq) ΔH=-19.75 kJ/mol,為增大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應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溫增壓 B.降溫減壓 C.升溫減壓 D.降溫增壓 【解析】 正反應放熱,要使平衡右移,應該降低溫度;另外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少的反應,所以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應該增大壓強,故選D。 【答案】 D 3.在常溫常壓下,向5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發(fā)生如下反應: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紅色,改變下列條件,能使溶液顏色變淺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體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 C.向溶液中加少量無水CuSO4,變藍后立即取出 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 【解析】 從反應實質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學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顯紅色,加入NH4Cl晶體,因為在反應中NH4+、Cl-未參與上述平衡,故對此平衡無影響;加水稀釋各微粒濃度都變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動,顏色變淺;CuSO4粉末結合水,使各微粒濃度變大,顏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動,顏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濃度≤0.1 molL-1,則不是增加反應物濃度,相當于稀釋)。 【答案】 B 4.合成氨工業(yè)上采用了循環(huán)操作,主要原因是( ) A.加快反應速率 B.提高NH3的平衡濃度 C.降低NH3的沸點 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 【解析】 合成氨工業(yè)上采用循環(huán)壓縮操作,將N2、H2壓縮到合成塔中循環(huán)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答案】 D 5.(xx年全國Ⅰ)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ΔH=-1 025 kJ/mol,該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若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相同,下列關于該反應的示意圖不正確的是( ) 【解析】 該反應的正方向為放熱反應,溫度越高,NO含量越低,到達平衡所用時間越短,故A項正確,C項錯誤;該反應的正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壓強越大,到達平衡所用時間越短,NO含量越低,故B項正確;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速率,不能改變平衡時各物質含量,故D項正確。 【答案】 C 6.在一定溫度下的可逆反應:mA(g)+nB(g)pC(g)+qD(g),生成物C的體積分數與壓強p1和p2,時間t1和t2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則在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多選)( ) A.p1>p2 B.p1t1,說明p2時化學反應速率快,先達到平衡,所以壓強p2>p1;從縱坐標看,c1>c2,說明加壓將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即p+q>m+n。 【答案】 BD 7.有一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X(s)+3Y(g)2Z(g)(正反應是放熱反應)。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應選擇的條件是( ) ①升高溫度 ②降低溫度?、墼龃髩簭姟、芙档蛪簭姟、菁尤胝呋瘎、薹蛛x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解析】 本題全面考查了影響平衡的條件,所以正確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的“減弱”兩字,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對化學反應原理的學習要深入理解, 既要掌握它的內涵也要掌握外延。 對于正反應是放熱、氣體分子總數減小的可逆反應來說,降溫、加壓均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分離出Z,就是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 C 8.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根據此圖分析合成氨工業(yè)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是( ) A.提高分離技術 B.研制耐高壓的合成塔 C.研制低溫催化劑 D.探索不用N2和H2合成氨的新途徑 【解析】 由圖可知:NH3%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顯著下降,故要提高NH3%,必須降低溫度、但目前所用催化劑鐵觸媒活性最好時的溫度為500 ℃。故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為研制低溫催化劑。 【答案】 C 9.下圖是溫度和壓強對X+Y2Z反應影響的示意圖。圖中橫坐標表示溫度,縱坐標表示平衡混合氣體中Z的體積分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可逆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X、Y、Z均為氣態(tài) C.X和Y中只有一種為氣態(tài),Z為氣態(tài) D.上述反應的逆反應的ΔH>0 【解析】 依圖可知,壓強一定時,溫度越高,Z的體積分數增大,則溫度升高,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則A、D選項錯。溫度一定時,壓強越大,Z的體積分數越小,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逆反應為氣體減小的反應,則B錯誤,答案為C。 【答案】 C 10.將1 mol CO和1 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積的反應器中,在某條件下達到平衡:CO(g)+H2O(g)CO2(g)+H2(g),此時有的CO轉化為CO2。若在相同條件下,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和1 mol H2O(g),達到平衡時,混合物中CO2的體積分數可能是下列中的( ) A.22.22% B.28.18% C.33.33% D.36.86% 【解析】 本題用極限法:當充入1 mol CO2、1 mol H2和1 mol H2O,假設不反應,CO2的體積分數為33.33%。據等效平衡規(guī)律,充入1 mol CO2、1 mol H2和1 mol H2O,相當于加入1 mol CO和2 mol H2O,假設CO亦有轉化為CO2,則CO2的體積分數為22.22%,所以CO2的體積分數介于22.22%和33.33%之間。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 11.反應mA(g)+nB(g)pC(g)在一定溫度和不同壓強下達到平衡時,分別得到A的物質的量濃度如下表所示: 壓強/Pa 2105 5105 1106 c(A)/molL-1 0.08 0.2 0.44 分析表中數據,回答: (1)當壓強從2105 Pa增加到5105 Pa時,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壓強從5105 Pa增加到1106 Pa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若m+n=p時,當壓強加倍,則體積減半,即p2=2p1時,V2=V1,各組分濃度加倍。若c(A)增大倍數比壓強增大倍數小,則平衡右移,反之左移。中學化學中往往通過改變容器體積來增大或減小體系的壓強。為什么一個平衡,加壓平衡不移動,即m+n=p,再增大壓強,逆向移動呢?只能說明左邊氣體數目比右邊小,只能是B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壓強增大,氣體可能變成液態(tài)甚至固態(tài)。有時,等倍數的增加各組分濃度也看作壓強增大。 【答案】 (1)不 當壓強增大到原來2.5倍時,c(A)也增大到原來的2.5倍,說明平衡沒有移動,即m+n=p (2)向左 當壓強增大到原來的2倍,c(A)卻增大到原來的2.2倍,說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動了 增大壓強時,B轉化為液體或固體 12.合成氨的反應:N2+3H22NH3,在一定條件下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1)此時________相等,________保持不變,而________卻仍在進行,因此化學平衡是________平衡。 (2)若降低溫度,會使上述化學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則正反應是________反應,生成每摩爾氨的反應熱是46.2 kJ,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合成氨時,選擇700 K高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反應容器的體積不變,原反應溫度不變,而將平衡體系中的混合氣體的濃度增大1倍,則上述平衡向________移動;若在平衡體系中加入氦氣,則上述平衡______移動。 【解析】 (1)根據化學平衡的定義及特點可知,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保持不變,而正、逆反應卻仍在進行,因此化學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 (2)由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可知,降低溫度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由題意知,生成2 mol氨的反應熱是46.2 kJ2,即92.4 kJ,則合成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3)升高溫度和加入催化劑都能加快反應速率,但是工業(yè)上用的催化劑在該溫度時活性最大。 (4)若保持反應容器的體積和反應溫度不變,將平衡體系中的混合氣體的濃度增大1倍,其效果相當于增大體系的壓強,根據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則,可判斷上述平衡應該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若在平衡體系中加入氦氣,氦氣不參與反應,由于反應容器的體積和反應溫度都不變,氦氣的加入只是增大了容器內總的壓強并未改變反應體系的壓強,因此氦氣的加入對上述平衡沒有影響即化學平衡不移動。 【答案】 (1)正、逆反應速率 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 正、逆反應 動態(tài) (2)放熱 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3)加快反應速率,工業(yè)上用的催化劑在該溫度時活性最大 (4)正反應方向 不 13.在某一容積為 V L的密閉容器內,加入等物質的量的X和Y,在一定的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X(g)+Y(g)2Z(g) ΔH<0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 (2)若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Z的濃度________,化學平衡常數K________(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下圖中Ⅰ、Ⅱ表示該反應在t1時達到平衡,在t2時因改變某個條件而發(fā)生變化的曲線: 由圖Ⅰ判斷,反應進行至t2 min時,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 由圖Ⅱ判斷,t2 min到t3 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溫度 b.加了催化劑 c.增加Z的量 d.縮小容器體積 【解析】 (2)升高溫度,v正、v逆都增大,由于該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所以Z的濃度減小,K也減小。 (3)由圖Ⅰ可知,t2到t3 min時,產物濃度增大,反應物濃度減小,說明平衡正向移動,該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不變的放熱反應,所以曲線變化的原因是溫度降低,因為曲線連續(xù),所以不可能是改變濃度,圖Ⅱ中,t2→t3,正、逆反應速率增大同樣倍數,可以是加入催化劑;該反應氣體分子數不變,所以也可以是縮小容器體積即加壓。 【答案】 (1)K= (2)增大 減小 減小 (3)降低溫度 bd 14.硫化鈉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制備硫化鈉的反應原理可用下式表示:Na2SO4(s)+4H2(g)Na2S(s)+4H2O(g),已知該可逆反應在1 100 ℃時達到平衡,并保持反應器內恒溫恒容,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此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可表示為________。溫度升高后,K值會增大,意味著該反應的正方向為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下列各種情況下,平衡將發(fā)生何種變化?(填“正向”、“逆向”或“不”) ①加入少量Na2SO4固體,平衡________移動。 ②加入少量Na2SO410H2O晶體,平衡________移動。 ③加入少量灼熱的焦炭,平衡________移動。 (3)若將溫度降低100 ℃,則在降溫過程中對恒容反應器內氣體總壓強[∑p(g)]、氫氣物質的量[n(H2)]、恒容反應器內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g)]、氣體的總質量[∑m(g)]的變化,描述正確的圖象是________。 【解析】 本題從溫度、濃度等對平衡的影響出發(fā),結合圖象分析,考查同學們對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及應用能力。 (1)固體不列入平衡常數表達式;據K的意義,溫度升高,K值增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2)①加入固體,平衡不移動;②加入Na2SO410H2O晶體,在容器內高溫使水汽化,即相當于增大H2O(g)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③加入灼熱的焦炭會發(fā)生反應:C(s)+H2O(g)CO(g)+H2(g),從而使c(H2O)下降,c(H2)增大,則平衡正向移動。 (3)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雖然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氣體體積不變,但壓力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溫度降低,氣體總壓應隨之降低,降溫后,由于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故n(H2)增大,n[H2O(g)]減少;由于M(H2O) >M(H2),氣體平均摩爾質量降低,氣體總質量降低。 【答案】 (1)K= 吸熱 (2)①不?、谀嫦颉、壅颉?3)AB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化學平衡的移動 2019 2020 年蘇教版 高中化學 選修 化學平衡 移動 教案
鏈接地址:http://m.szxfmmzy.com/p-620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