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 乘法分配律 1教案 滬教版.doc
-
資源ID:5574311
資源大?。?span id="24d9guoke414" class="font-tahoma">126.50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 乘法分配律 1教案 滬教版.doc
2019-2020年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 乘法分配律 1教案 滬教版
教學目標:
1.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內容和字母表達式。
2.能運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計算簡便。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填空
825+175 = 175+ ……根據(jù)( )
AB = A……根據(jù)( )
91258 = 9( )……根據(jù)( )
56+(44+129)=
二、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運算定律
三、新授
1.希望小學的操場是一個長方形,原來長65米,寬52米。擴建后,寬將增加15米,擴建后的操場面積有多大?
(1)學生讀題,想象原來的操場是怎樣的?現(xiàn)在的呢?
(2)出示例圖:指名根據(jù)例圖說題意。
(3)學生獨立解決。 并同桌交流想法。
(4)反饋(1):先算擴建后操場的寬,再算……
65 (32+15)
=65 47
=3055
(2)先算操場原來的面積,再算增加的面積,最后……
6532 + 6515
=2080+975
=3055
(5)計算結果一樣嗎?得出:65 (32+15)= 6532 + 6515
(6)觀察:等號兩邊分別是怎么算的?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2.為希望小學添置了30套課桌椅,每張課桌35元,每把椅子1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2)交流想法
(3)發(fā)現(xiàn)了什么?30 (35+15)= 3035 +3015
3.觀察1和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引導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從感性逐步走向理性。】
4.根據(jù)規(guī)律,每人寫兩個算式,并算一算
先同桌再全班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看書:P56
【在經歷了舉例、驗證、分析后,引導學生逐步抽象、概括出規(guī)律。由于乘法分配律的敘述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學生初步得出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書本來完善乘法分配律。】
6.反饋揭示:
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所得的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 C = a C + b C
7.根據(jù):65 (32+15)= 6532 + 6515 和 (a+b) C = a C + b C 理解概念中的兩個數(shù)、一個數(shù)、分別等詞
【將文字、字母、算式三者結合起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8.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
四、鞏固:
1.運用乘法分配律填空。
(93+28)11 = 93 ( )+28 ( )
◆★+●★ = ( + ) ( )
a (b-C) = a( )-a( )……舉例驗證
(85-13)29 =( )29-( )29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乘法分配律。同時引出一個新的規(guī)律:兩個數(shù)的差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減,所得的結果不變。因是一個新的規(guī)律,需引導舉例驗證】
2.不計算,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并說說理由。(對的用“√”表示,錯用“”表示)
1、5436+3646 = (54+46)36 .......( )
2、7591+9125 = 75+2591 .......( )
3、8(119) = 81189 .......( )
4、(22-17)35 = 2235-2217 .......( )
3.上述第2小題,如計算,你愿選擇何種方法?為什么?(湊整簡便)
【繼續(xù)鞏固乘法分配律。在討論中,讓學生明白,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五、總結:學習了什么?有什么用?(根據(jù)數(shù)據(jù)特征,有時可以簡便)
4.用你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
8744+4413 (125+8)8
【在計算中,使學生學會根據(jù)數(shù)據(jù)特征,運用運算定律,靈活地進行計算。】
附送:
2019-2020年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 乘法分配律 1教案 青島版五年制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的運算,所以對于乘法分配律,學生往往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為此課本安排一道學生已學過的應用題,且配有實物圖,以便于學生理解。通過應用題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各種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產生思維沖突,引導學生猜想、討論、驗證,總結乘法分配律。
教學目標:
1.學會解答相遇問題,在解答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
2.借助已有經驗和具體運算,初步學會用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等數(shù)學方法學習知識。
3.使學生欣賞到數(shù)學運算簡潔美,體驗“乘法分配律”的價值所在,從而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習數(shù)學的主動性。
教學重難點: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實錄:
一、觀察猜想,切入探究點
1.拋出四組題目:
(1)(6+4)5 65+45
(2)(8+12)4 84+124
(3)8(7+3) 87+83
(4)7(15+20) 715+720
2.觀察猜想:
師:仔細觀察每一組題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猜想一下,會有怎樣的結果?
[學生沉思片刻后,有十來個同學舉起了手。]
生1:我發(fā)現(xiàn)左邊一組算式是兩個數(shù)的和乘一個數(shù)。
生2:不對,應該左邊的算式是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因為8(7+3)與7(15+20)……。
生3:右邊的算式是兩個積相加。
生4:我認為是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括號外面的數(shù)相乘,然后把兩個積相加。
師:(點頭贊許)相乘,分別用得好!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5:我猜想每一組的兩個算式結果會相等。
其他同學也隨著說:“嗯,相等的,相等的?!?
3.初步驗證:
師:真相等?猜想要驗證,用什么方法呢?
生齊:計算一下就行了。
師:好,自己找到了驗證方法,選擇其中兩題同桌分工合作進行驗證。
學生驗證猜想結果正確。
師:同學們,人類歷史上的許多重大發(fā)現(xiàn)最初都源于猜想,之后才被驗證,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敢于猜想,善于猜想,這樣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
二、自主編題,合作探究,驗證猜想
1.模仿編題:
師:數(shù)學王國的確存在剛才同學們說的情況,那么,你也來創(chuàng)造幾組題目,并進行驗證,說給同桌同學聽。
學生匯報,師板書:
生1:(25+18)2=252+182
生2:(15+28)6=156+286
生3:46(25+25)=4625+4625</P< p>
生4:7632+7668=76(32+68)… …
2.質疑:
師:剛才同學們編了很多題目,你有什么感受或還想知道什么呢?
生1:為什么會相等?
生2:如果兩數(shù)之和變?yōu)閮蓚€之差呢?
生3:這是不是又是什么運算定律?
我點頭表示默許。
3.實例說明
師:為什么會相等呢?你能否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呢?四人小組合作,看哪一小組研究有成果。
生1:上星期天我買了兩支同樣的自動鉛筆和兩包筆芯,每支自動鉛筆3元,筆芯每包1元,一共要付多少元?我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并證明:(3+1)2=32+12,
(3+1)表示一支自動鉛筆和一包筆芯的價格,乘2后表示一共要付多少元;等號右邊表示兩支自動筆的價錢加兩包筆芯的價格,研究結果確實相等。
師:大家用掌聲表示祝賀。那么其他小組的研究成果呢?
生2:張師傅加工一個零件需6分鐘,王師傅加工一個零件需7分鐘,張、王兩師傅各加工10個零件,共需幾分鐘?
生3:學校訂秋季校服,每件上衣32元,每條褲子28元,訂1000套校服需幾元?
生4:小張擺木塊,每行擺5個白木塊,3個紅木塊,擺了4行。小強一共擺了多少塊?
師:每一組都有發(fā)現(xiàn),都從生活中找到了數(shù)學問題,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說明確實存在著規(guī)律。
三、明理內化,開拓思維
1.明理:
師:以上這些題目是兩種算法,但結果是相同的,我們可用什么符號連接呢?
生:等號。
師:這不,我們又發(fā)明了一個乘法運算定律,稱為乘法分配律。
2.內化:
師: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生1:(7+8)3=73+83。
生2:用數(shù)字舉例說不完,我用字母表示:(a+b)c=ac+bc
生3:我想用符號來表示:(△+○)□=△□+○□
生4:我用漢字表示:(愛+數(shù))學=愛學+數(shù)學
師:那么如果我們用文字來表述的話,該怎樣說呢?
生1:兩個數(shù)和乘一個數(shù),就可以把兩個加數(shù)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
生2:乘的地方,用相乘,再添上分別兩字。
師:那請你說一說。
生2: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學生不約而同地用掌聲向他祝賀。
3.回顧:
師出示準備練習的題目。
師:現(xiàn)在弄明白為什么每一組的算式會相等?根據(jù)是什么?
生齊:乘法分配律。
四、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三層練習:
第一層次是鞏固練習: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在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氖阶印?
1.(25+7)4=
2.8(125+9)=
3.4618+5418=
4.365+365=
逐一進行反饋,第4題,學生引起了爭論:
生1:365+365=(36+36)5
生2:應該等于36(5+5)
生3:兩人都對。
師:請大家舉手表決。
生都同意兩種結果。
師:既然大家都說對,如果以后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你會更欣賞哪一種結果呢?為什么?
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第2種36(5+5),因為這樣使計算簡便。
第二層次練習題:把相等的算式用等號連起來。(不能連的說明原因,怎樣改動能連。)
1.2449+2451 24(49+51)
2.(25+6)4 256+46
3.35(18+26) 3518+3526
4.(24+35)5 2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