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管理答案
精品
2010-2011 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題庫
第一章企業(yè)與企業(yè)組織
二、單項選擇
(易) 1 、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之間的關系是( D )。
A 正比例關系 B 無比例關系
C 結構比例關系 D 反比例關系
(中) 2 、根據(jù)《公司法》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
為人民幣( A ) 。
A 3 萬元 B 10 萬元
C 500 萬元 D 30 萬元
(中) 3 、合伙企業(yè)是屬于 ( A ).
A 自然人企業(yè) B 法人企業(yè) C 公司企業(yè) D 企業(yè)
集團
(中) 4 、在企業(yè)組織結構的設計上,既有按職能劃分的垂直領導系
統(tǒng),又有按產品(項目)劃分的橫向領導系統(tǒng),這種組織結構屬于
(B )
A 直線制組織結構 B 矩陣制組織結構
C 事業(yè)部制組織結構 D 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
(易) 5 、最基本的,又是比較簡單的結構形式是 ( A ) 。
A 直線型組織結構 B 職能型組織結構
C 直線參謀型組織結構 D 矩陣型組織結構
(難) 6 、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員 ( B )
A 直接而有效地指揮和管理下級部門的數(shù)量
B 直接而有效地指揮和管理下屬的數(shù)量
C 指揮和管理的全部下屬的數(shù)量
D 職責與權力的范圍
(中) 7 、根據(jù)《公司法》規(guī)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
低限額為人民幣( B ) 。
A 3 萬元 B 10 萬元
C 500 萬元 D 30 萬元
(中) 8 、根據(jù)《公司法》規(guī)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
為人民幣( C ) 。
A 3 萬元 B 10 萬元
C 500 萬元 D 30 萬元 三、判斷題:
(中) 1 、管理幅度較小,而管理層次較多,則會形成高層結構的組
織,反之,則會形成扁平結構的組織。 ( T )
(易) 2 、在組織成員一定的條件下,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的關系是
反比關系。 ( T )
(中) 3 、個體企業(yè)和合伙制企業(yè)具有法人資格。 ( F )
第一章企業(yè)與企業(yè)組織答案
二、單項選擇(每個 1 分)
1D 2A 3A 4B 5A 6B 7B 8C
三、判斷題(每個 1 分)
1, 2, 3X
第二章企業(yè)制度與企業(yè)改革
二、單項選擇
(易) 1 、企業(yè)治理制度是指為維護以( A )為核心的相關權益主
體的利益。
A 股東 B 員工 C 管理者 D 競爭者
(中) 2 、以下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的是( A ) 。
A 股東會 B 董事會 C 監(jiān)事會 D 職代
會
(中) 3 、以下是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的是( B )
A 股東大會 B 董事會 C 監(jiān)事會 D 職代會
三、判斷題: (中) 1 、公司制企業(yè)是現(xiàn)代企業(yè)的典型形態(tài)。 ( F ) (中) 2 、股份有限公司是現(xiàn)代企業(yè)的主體形態(tài)。 ( F )
(中) 3 、以實物形態(tài)存在的產權關系發(fā)生變化時,不會影響公司財
產的完整。 ( F) 第二章企業(yè)制度與企業(yè)改革答案 二、單項選擇(每個 1 分)
1A 2A 3B
三、判斷題(每個 1 分)
1 X 2 X 3 X
第三章管理系統(tǒng)與管理理論 二、單項選擇
(易) 1 、 古人云: “運籌于帷幄之中, 決勝于千里之外” , 這里的 “運 籌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個職能?( A )
A 計劃職能 B 組織職能 C 領導職能 D 控制職
能 (易) 2 、 在科學管理思想階段, ( B ) 主張在企業(yè)管理中實行 “例 外原則” 。
A 梅奧 B 泰羅 C 法約爾 D 馬斯洛
(易) 3 、提出“需要層次理論”的是美國心理學家 ( D ) 。
A 法約爾 B 泰羅 C 梅奧 D 馬斯
洛 (中) 4 、在行為科學管理思想階段, ( A )提出了關于“社會人” 的觀點。
A 梅奧 B 赫茨伯格 C 法約爾 D 巴納德
(中) 5 、 “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C )提 出來的。
A邁克爾?波特 B邁克爾?哈默
C彼得?圣吉 D安索夫
(易) 6、決策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并在 1978 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是
(B )。
A 巴納德 B 西蒙 C 蘆桑斯 D 梅奧
(中) 7 、屬于企業(yè)員工的良師益友,充當前沿指揮官角色的是
(C )。
A 高層領導者 B 中層領導者
C 基層領導者 D 中高層領導者
(易) 8、 “需要層次論”認為,人的最低層需要是 ( A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尊重需要 D 社交需
要 (中) 9、最早提出管理的職能,并系統(tǒng)總結管理的 14 項原則的是
( C )。
A 歐文 B 泰羅 C 法約爾 D 韋伯
(易) 10 、企業(yè)管理的基本職能不包括 ( B )。
A 計劃 B 指揮 C 控制 D 組織
(中) 11 、 “企業(yè)再造”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提出來的。他是
(A )
A 邁克爾 *哈默 B 彼得 *圣吉
C 巴納德 D 馬斯洛
(中) 12 、提出“雙因素論”的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 B ) 。
A 馬斯洛 B 赫茨伯格 C 梅賽 D 瑪素
(難) 13 、在何種情況下 , 金錢可以成為“激勵因素” ,而不是“保
健因素” ( C )
A 那些未達到最低生活標準,急于要養(yǎng)家糊口的人的計件工資。
B 組織在個人取得額外成就而很快給予的獎金。
C 以上兩種情況均可使金錢成為“激勵因素” 。
D 無論什么情況下金錢都只是“保健因素” 。
14 、生產車間的工段長、班組長屬于( C )。
A 高層管理者 B 中層管理者
C 基層管理者 D 中高層管理者
15 、人際技能是( D )應具備的技能。
A 高層管理者 B 中層管理者
C 基層管理者 D 高中基層管理者
16 、概念技能是( A )應具備的技能。
A 高層管理者 B 中層管理者
C 基層管理者 D 高中基層管理者
17 、技術技能是( C )應具備的技能。
A 高層管理者 B 中層管理者
C 基層管理者 D 高中基層管理者
18 、屬于企業(yè)文化核心層的是企業(yè)的( D )文化。
A 行為文化 B 物質文化
C 規(guī)范文化 D 精神文化
19 、屬于企業(yè)文化表層的是企業(yè)的( A )文化。
A 行為或物質文化 B 物質文化
C 規(guī)范文化 D 精神文化
20 、屬于企業(yè)文化中間層的是企業(yè)的( C )文化。
A 行為文化 B 物質文化
C 規(guī)范文化 D 精神文化
21 、一個工廠的生產處處長屬于( B ) 。
A 高層管理者 B 中層管理者
C 基層管理者 D 中高層管理者
22 、一個工商企業(yè)的總經理屬于( A ) 。
A 高層管理者 B 中層管理者
C 基層管理者 D 中高層管理者
23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1927 年應邀參加并指導
A )。
A 梅奧 B 赫茨伯格 C 法約爾 D 巴納德 三、判斷題: (易) 1 、 西蒙是系統(tǒng)管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 F)
(中) 2 、企業(yè)文化的本質是企業(yè)的“人化” ,企業(yè)文化是可以移植
的。 ( F )
(中) 3 、企業(yè)的一般環(huán)境對個別企業(yè)的影響產生間接的影響,而任
務環(huán)境對個別企業(yè)的影響產生直接的影響。 ( T )
24 、企業(yè)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文化現(xiàn)象。 ( T )
25 、企業(yè)文化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 ( T )
26 、屬于企業(yè)文化核心層的是企業(yè)的規(guī)范文化。 ( F )
7、精神文化決定規(guī)范文化,規(guī)范文化又決定行為或物質文化
T )。
第三章管理系統(tǒng)與管理理論答案
1 分)
1A 2B 3D
10B
4A 5C 6B 7C
11 A 12B 13C
18D 19A 20 C
三、判斷題(每個 1 分)
1 X 2 X 3,
第四章工作計劃與控制
14C 15D
21 B 22 A
4V 5V 6X
8A 9C
16A 17C
23 A
7V
、單項選擇
1 、在管理中,決策是( D )
A 高層管理人員所承擔的任務
B 高層主管和參謀人員所承擔的任務
C 高層和中層管理人員所承擔的任務
D 每一個管理人員都可能要從事的活動
(難) 2 、 以下有關管理的論述, ( A )是正確的。
A 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 B 管理的本質是協(xié)調
C 管理協(xié)調的中心是日常的事務 D 管理是指對事的管理
(易) 3、 目標管理 (BMO) ,是美國學者( C )于 1954 年首先提
出來的?,F(xiàn)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
A赫茲伯格 B邁克爾?哈默
C彼得?德魯克 D馬斯洛
(中) 4 、當決策方案選定后,其結果有多種可能性,而且各種結果
出現(xiàn)的概率無法預測,這種決策方法是指 ( A )。
A 非確定型決策方法 B 確定型決策方法
C 風險型決策方法 D 隨機型決策方法
(難) 5 、你正面臨是否購買某種獎券的決策。你知道每張獎券的售
價以及該期共發(fā)行獎券的總數(shù)、獎項和相應的獎金額。在這樣的情
況下,該決策的類型是什么? C
A 確定型決策 B 風險型決策
C 非確定型決策 D 以上三種都不是
(難) 6 、在管理決策中,許多管理人員認為只要選取滿意的方案即
可,而無須刻意追求最優(yōu)的方案。對于這種觀點,你認為以下哪種
解釋最有說服力? D
A 現(xiàn)實中不存在所謂的最優(yōu)方案,所以選中的都只是滿意方案
B 現(xiàn)實管理決策中常常由于時間太緊而來不及尋找最優(yōu)方案
C 由于管理者對什么是最優(yōu)決策無法達成共識,只有退而求其次
D 刻意追求最優(yōu)方案,常常會由于代價太高而最終得不償失
(中) 7 、具有亡羊補牢作用的控制類型是( C ) 。
A 預先控制 B 同步控制
C 反饋控制 D 以上三種都不是
(中) 8 、在管理控制的三種類型中,能防患于未然的控制類型是
(A )。
A 預先控制 B 同步控制
C 反饋控制 D 以上三種都不是
(中) 9 、在活動進行的同時就實施控制,此控制類型是( B ) 。
A 預先控制 B 同步控制
C 反饋控制 D 以上三種都不是
(中) 10 、 控制有預先控制、 同步控制、 反饋控制。 控制貴在 ( A ) 控制。
A 預先控制 B 同步控制
C 反饋控制 D 以上三種都不是
(難) 11 、反饋控制所糾正的是( B ) 。
A 測定出的各種結果
B 執(zhí)行計劃的下一過程的資源配置與活動過程
C 是對既成事實的糾正
D 執(zhí)行計劃的實際狀況與計劃目標之間的偏差
(易) 1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
A 決策的結果是選擇一個滿意方案
B 決策是領導者的個人行為
C 決策是一項有組織的集體活動
D 決策應有若干個可供選擇的方案
三、判斷題:
(易) 1 、決策的結果是選擇一個最優(yōu)方案。 ( )
(易) 2 、決策是領導者的個人行為。 ( )
(易) 3 、 程序性決策屬于高層管理者的職責范疇。 ( )
(中) 4 、 目標管理是一種“抓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科學的管理
方法。 ( )
(中) 5 、預先控制具有亡羊補牢的作用,而反饋控制能 防患于未
然。 ( )
(中) 6 、 目標管理是一種民主管理, 它讓全體員工參與管理。 ( T )
第四章工作計劃與控制答案
二、單項選擇(每個 1 分)
1 D 2A 3C 4A 5C 6D 7C 8A
9B
10A 11B 12B
三、判斷題(每個 1 分)
1 X 2X 3X 4X 5 X 6V
第五章:人員配備與領導
二、單項選擇
(難) 1 、 地區(qū)政工干部在調查所在區(qū)域內企業(yè)職工狀況時發(fā)現(xiàn)了三 種現(xiàn)象:
( 1 )某機械廠里大齡未婚青年很多,他們常為自己的婚姻問
題而苦惱;
( 2 )一家地處市郊的絲織廠,由于周圍治安秩序不好,做三
班的女工在夜間上下班經常遇到流氓的干擾而不安心工作;
( 3 )某鋼鐵廠有位電子專業(yè)畢業(yè)的中年知識分子,曾經利用
業(yè)余時間在研制小型電腦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他本人迫切要求從事這方 面的專門研究,以爭取早出成果。
以上三種需要分別屬于( D )
A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
B 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
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
D 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
(難) 2 、對一個尊重占主要地位的人 , 下列哪種激勵措施最能產生
效果 ( B ) ?
A 提薪 B 升職 C 解聘威脅 D 工作擴
大化 (中) 3 、提出期望理論的是美國心理學家( B ) 。
A 巴納德 B 弗魯姆 C 蘆桑斯 D 馬斯洛
(中) 4 、提出公平理論的是美國學者( D ) 。
A 巴納德 B 斯金納 C 蘆桑斯 D 亞當斯
(中) 5 、提出強化理論的是美國心理學家( A ) 。
A 斯金納 B 弗魯姆 C 蘆桑斯 D 赫茲伯
格
(易) 6 、通過公開考試的辦法,考察應試者的知識和才能,并以考
試成績?yōu)橐罁?jù),擇優(yōu)選拔任用人員。此任用方式屬于 ( B )
A 聘任制 B 考任制 C 競選制 D 委任制
(易) 7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著名理論是( A ) 。
A 需要層次理論 B 雙因素理論 C 期望理論 D 公
平理論
(中) 8 、 美國心理學家 弗魯姆 提出的理論是 ( C ) 。
A 需要層次理論 B 公平理論 C 期望理論 D 雙因素
理論
(易) 9 、 美國心理學家 赫茨伯格 提出的理論是 ( A ) 。
A 雙因素理論 B 需要層次理論 C 公平理論 D 期望
理論
(中) 10 、一般適用于員工績效較難量化考評,以腦力勞動為主的
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此考評方法為( C ) 。
A 工作成果考評 B 綜合考評
C 工作行為考評 D 客觀考評
(中) 11 、一般適用于領導干部的選拔、管理人員的晉升、職稱評 定等場合。此考評方法為( B ) 。
A 工作成果考評 B 綜合考評
C 工作行為考評 D 客觀考評
(中) 12 、一般適用于員工的工作成績可以直接量化為具體標準的 場合。此考評方法為( A ) 。
A 工作成果考評 B 綜合考評
C 工作行為考評 D 客觀考評
(易) 13 、管理方格理論是( C )提出來的。
A 布萊克 B 穆頓
C 布萊克和穆頓 D 亞當斯
(中) 14 、 領導者不關心工作任務,而只關心人,熱衷于融洽的人
際關系。這種領導方式屬于( C ) 。
A 放任式管理 B 團隊式的管理
C 俱樂部式的管理 D 任務式管理
(易) 15 、把完成工作任務作為一切活動的中心領導者,屬于
(C )
A 集權型領導著 B 民主型領導者
C 任務型領導者 D 關系型領導者
(中) 16 、領導者既不關心工作任務,也不關心人。這種領導方式
屬于( A ) 。
A 放任式管理 B 團隊式的管理
C 俱樂部式的管理 D 任務式管理
(中) 17 、領導者既關心工作任務,又關心人。這種領導方式屬于 ( B)。 A 放任式管理 B 團隊式的管理
C 俱樂部式的管理 D 任務式管理
(中) 18 、領導者高度關心工作任務,而不關心員工。這種領導方 式屬于( D ) 。
A 放任式管理 B 團隊式的管理
C 俱樂部式的管理 D 任務式管理
(易) 19 、最早提出“經濟人”假設的是( B ) 。
A 法約爾 B 泰羅 C 梅奧 D 馬
斯洛 (中) 20 、 “社會人”假設是( B )提出的觀點。
A 現(xiàn)代行為科學 B 人際關系學派
C 組織技術學派 D 管理過程學派
(難) 21 、 “自我實現(xiàn)人”假設是( A )提出的觀點。
A 現(xiàn)代行為科學 B 人際關系學派
C 組織技術學派 D 管理過程學派
三、判斷題: (中) 1 、工作成果考評一般適用于員工績效較難量化考評,以腦力 勞動為主的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 ( ) (易) 2 、綜合考評一般適用于領導干部的選拔、管理人員的晉升、
職稱評定等場合。 ( T )
(中) 3 、 工作行為考評一般適用于員工的工作成績可以直接量化為
具體標準的場合。 ( )
(中) 4 、 領導者不關心工作任務,而只關心人,熱衷于融洽的人際
關系。此領導方式屬于團隊式的管理 。 ( ) (中) 5 、領導者高度關心工作任務,而不關心員工。此領導方式屬
于俱樂部式的管理。 ( ) (中) 6 、領導者既不關心工作任務,也不關心人。此領導方式屬于
任務式管理。 ( )
(中) 7 、領導者既關心工作任務,又關心人。此領導方式屬于中間
道路式的管理。 ( )
(中) 8 、領導者只關心工作任務,而不關心人。此領導方式屬于放
任式的管理。 ( )
(易) 9 、 “經濟人”假設最早是由美國管理學家泰羅提出來的。
(T )
(中) 10 、 “自我實現(xiàn)人”假設是人際關系學派提出的觀點。
()
(中) 11 、 “社 會 人” 假 設是現(xiàn)代 行為科學提出的觀 點
()
第五章:人員配備與領導答案
二、單項選擇(每個
1 分)
1D
2B
3B
4D
5A
6B
7A
8C
9A
10 C
11 B
12 A
13C
14C
15C
16A
17B
18D
19B
20B
21A
三、判斷題(每個
1 X 2,
1 分)
3X
4 X
5 X
6 X
7 X
8X
9V
10 x
11 x
第六章:溝通與公關
二、單項選擇
(中) 1 、 CI 戰(zhàn)略即企業(yè)的識別系統(tǒng),它是以( )為核心,強調
視覺系統(tǒng)的突出設計,充分展示企業(yè)形象。
A 企業(yè)視覺識別系統(tǒng) B 企業(yè)理念識別系統(tǒng)
C 企業(yè)行為識別系統(tǒng) D 企業(yè)形象識別系統(tǒng)
(中) 2 、下級對上級的溝通屬于( ) 。
A 上行溝通 B 下行溝通
C 平行溝通 D 斜向溝通
(中) 3 、 上級對下級的溝通屬于( ) 。
A 上行溝通 B 下行溝通
C 平行溝通 D 斜向溝通
(易) 4 、在不同系統(tǒng)的不同管理層次之間進行的溝通屬于 ( ) 。
A 上行溝通 B 下行溝通
C 平行溝通 D 斜向溝通
(易) 5 、在同一管理層次之間的溝通屬于 ( ) 。
A 上行溝通 B 下行溝通
C 平行溝通 D 斜向溝通
(易) 6 、屬于 公共關系媒介的是( ) 。
A 社會組織 B 公眾
C 雙向信息傳播 D 個人
(中) 7 、 ( )形象是企業(yè)形象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A 外觀形象 B 產品和服務形象
C 領導人形象 D 員工形象
(難) 8 、在溝通、交際過程中,一方對另一方的看法與態(tài)度直接決
定著另一方對這一方的看法與態(tài)度。此原則屬于( )原則。
A 相近性原則 B 相似性原則
C 互補性原則 D 相互性原則
(難) 9 、 CI 設計的精髓是指( ) 。
A 統(tǒng)一規(guī)范和標準化 B 理念的統(tǒng)一化
C 行為統(tǒng)一化 D 標識統(tǒng)一化
(中) 10 、企業(yè)為擴大影響而出資組建一些文娛和體育團體。此公
關專題活動類型屬于( ) 。
A 儀式類活動 B 展示類活動
C 聚會類活動 D 公益類活動
(中) 11 、 公共關系的對象是 ( ) 。
A 團體 B 公眾
C 集體 D 雙向信息傳播
(中) 12 、公關主體是指( ) 。
A 社會組織 B 公眾
C 個人 D 雙向信息傳播
(易) 13 、雙向信息傳播是公共關系的( ) 。
A 主體 B 對象
C 客體 D 媒介
(中) 14 、企業(yè)為擴大聲望和促銷,開展各種形式的業(yè)務宣傳、商
品陳列與介紹。此公關專題活動類型屬于( ) 。
A 儀式類活動 B 展示類活動
C 聚會類活動 D 公益類活動
(中) 15 、企業(yè)舉辦各種慶典,如開工、竣工典禮、開業(yè)典禮、開
幕式等。此公關專題活動類型屬于( ) 。
A 儀式類活動 B 展示類活動
C 聚會類活動 D 公益類活動
三、判斷題:
(易) 1 、公共關系在本質上是一種信息傳播。
(
)
(中) 2 、上行溝通是指上級對下級的溝通。
(
)
(中) 3 、下行溝通是指下級對上級的溝通。
(
)
(中) 4 、標識統(tǒng)一化是 CI 設計的核心。
(
)
(中) 5 、理念的統(tǒng)一化是 CI 設計的精髓。
(
)
(易) 6 、公共關系的對象是社會組織。
(
)
(易) 7 、公共關系的媒介是公眾。公眾既可以是社會組織,也可以
是個人。 ( )
(易) 8 、公共關系的主體是社會組織。
(
)
第六章:溝通與公關答案
二、單項選擇(每個 1 分)
1B
2A
3B
4D
5C
6C
7B
8D
9A
10D
11B
12A
13D
14B
15A
三、判斷題(每個
(每個
1 分)
1 V
2 X
3X
4 X
5X
6 X 7 X 8
第七章:經營理念與戰(zhàn)略
一、單項選擇
(中) 1 、 SWOT
分析是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分析的基本架構。其中
其中
S是
指。 ( A )
A 優(yōu)勢
B 隱憂
C 機會
D 威脅
(中) 2 、 SWOT
分析是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分析的基本架構。其中
其中
W是
指。 ( B )
A 優(yōu)勢
B 隱憂
C 機會
D 威脅
(中) 3 、 SWOT
分析是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分析的基本架構。其中
其中
O是
指。 ( C )
A 優(yōu)勢
B 隱憂
C 機會
D 威脅
( D 中) 4 、 SWOT 分析是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分析的基本架構。其中
T
是指。 ( )
A 優(yōu)勢
B 隱憂
C 機會 D 威脅
可編輯
A 戰(zhàn)略分析 B 戰(zhàn)略實施
二、判斷題:
(中) 1 、市場定位的實質是在目標市場構建競爭優(yōu)勢,以吸引顧客
C 戰(zhàn)略制定 D 戰(zhàn)略控制
(難) 6 、屬于競爭戰(zhàn)略的是( D ) 。
A 成長戰(zhàn)略 B 穩(wěn)定戰(zhàn)略
C 緊縮戰(zhàn)略 D 差異化戰(zhàn)略
(難) 7 、屬于企業(yè)總體經營戰(zhàn)略的是( A ) 。
購買 。 ( T )
(中) 2 、促銷的實質是傳播與溝通。 ( T )
(易) 3 、市場的基本功能是交換商品。 ( T )
(中) 4 、核心產品是指向顧客提供的基本效用與利益。 ( T
)
A 成長戰(zhàn)略 B 成本領先戰(zhàn)略
(中) 5 、 人員推銷是促銷最早的、 也是影響面最大的一種形式。
(
C 差異化戰(zhàn)略 D 專一化戰(zhàn)略
(中) 8 、企業(yè)經營的根本目標是( A ) 。
A 滿足社會需要 B 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
C 承擔社會責任 D 實現(xiàn)資源使用的經濟化
(中) 9 、 (A ) 戰(zhàn)略屬于企業(yè)最高層次戰(zhàn)略, 是一種有價值取向的、
三、單項選擇
(易) 1 、 提出整體市場營銷的全新概念的是( A )
A菲利普?科特勒 B邁克爾?波特
C彼得?圣吉 D安索夫
(中) 2、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是指那種市場營銷理念?(
A
概念性的戰(zhàn)略。
A 總體戰(zhàn)略 B 競爭戰(zhàn)略
C 職能戰(zhàn)略 D 事業(yè)部戰(zhàn)略
(易) 10 、 ( C )戰(zhàn)略適應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yè)。
A 成本領先戰(zhàn)略 B 差異化戰(zhàn)略
C 專一化戰(zhàn)略 D 穩(wěn)定戰(zhàn)略
(中) 11 、 ( B )戰(zhàn)略屬于企業(yè)第二層次的戰(zhàn)略,是企業(yè)內部某一
個事業(yè)部的戰(zhàn)略。
A 總體戰(zhàn)略 B 競爭戰(zhàn)略
C 職能戰(zhàn)略 D 穩(wěn)定戰(zhàn)略
(中) 12 、 ( C ) 戰(zhàn)略屬于企業(yè)第三層次的戰(zhàn)略, 是一種作業(yè)性的、 操作性的策略。
A 總體戰(zhàn)略 B 競爭戰(zhàn)略
C 職能戰(zhàn)略 D 穩(wěn)定戰(zhàn)略
(中) 13 、五力分析法是( B )提出來的。
A 邁克爾?哈默 B邁克爾?波特
C彼得?圣吉 D彼得?德魯克
A 生產觀念 B 產品觀念 C 推銷觀念 D 營銷觀念
(中) 3、 “顧客總是對的”指的是( A )
A 市場營銷觀念 B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C 生產觀念 D 推銷觀念
(中) 4 、提出“顧客讓渡價值” 理論的是( A )
A菲利普?科特勒 B邁克爾?波特
C彼得?德魯克 D馬斯洛
(中) 5 、提出 4C 理論的是美國市場營銷專家( A ) 。
A勞特朋 B彼得?德魯克
C邁克爾?波特 D菲利普?科特勒
第八章:市場營銷答案
二、判斷題: (每個 1 分)
1, 2, 3V 4V 5X
三、單項選擇(每個 1 分)
1A 2 A 3 A 4 A 5 A
第八章:市場營銷
5、屬于戰(zhàn)略管理核心環(huán)節(jié)的是(
B)。
)
F )
二、判斷題:
(中) 1 、競爭戰(zhàn)略是企業(yè)最高層次的戰(zhàn)略,是一種有價值取向的、
概念性的戰(zhàn)略。 ( )
(難) 2 、 多角化戰(zhàn)略適用于擁有技術專長和經營優(yōu)勢的企業(yè)。 ( )
(易) 3 、專一化戰(zhàn)略主要適用于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yè)。 ( T )
(中) 4 、 外部環(huán)境分析的關鍵是要找出企業(yè)發(fā)展的機會與面臨的威
脅。 ( T )
(中) 5 、戰(zhàn)略實施是戰(zhàn)略管理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 )
(難) 6 、同心多元化戰(zhàn)略是指企業(yè)增加與現(xiàn)有產品、技術或市場都
沒有聯(lián)系的全新產品的一種發(fā)展戰(zhàn)略。 ( )
(中) 7 、企業(yè)經營的核心目標是滿足社會需要。 ( )
(中) 8 、企業(yè)經營的根本目標是滿足社會需要。 ( T )
(中) 9 、 分析企業(yè)內部環(huán)境的關鍵, 是找出競爭優(yōu)勢與隱憂。 ( T )
(中) 10 、原材料趨于緊張時,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弱,反之,議價
能力強。 ( )
(中) 11 、 價值鏈分析是分析企業(yè)內部經營環(huán)境的重要方法。 ( T ) 第七章:經營理念與戰(zhàn)略答案
一、單項選擇(每個 1 分)
1A
2B
3C
4D
5B
6D
7A
8A
9A
10C
11B
12C 13B
二、判斷題(每個
1 分)
1 X
2 X
3V
4,
5X
6 X
7 X
8V
9V
10 X
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