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數數 數的組成教案 西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數數 數的組成教案 西師大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1-2022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數數 數的組成教案 西師大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一個一個地和十個十個的數1~100以內的數并知道數的順序;
2.初步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記住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教學重點
會數100以內的數并知道順序。
教學難點
數數時,數到九十九,下一個數應該是多少。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
出示(西師大版一年級數學課件下冊 數數 數的組成)的主題圖。
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事物,看有天上飛的飛機,它從北京飛到天津大概要35分鐘,還有我們的學校有50多間教室,我們也常常會
2、說,那個塔好高啊,有90多米吧,等等,這些帶有數字的語句,都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其中的35,50,90這幾個數字,都比我們之前學的10還大,是不是?好,這就是老師今天要給大家講到的主要內容了。
板書:數數 數的組成
二、實例講解
(1)數小棒(圖①)
1.10個1是10
師:請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學生開始操作)
師:之前我們數小棒多少根就捆成一捆?(數10根就捆成一捆)
師:10個1是多少?(10個1是10)(圖②)
板書:10個1是10。
2.10個10是100
師:現在我手里有2捆小棒,是多少根?(20根)
師:如果再添上一根呢?(21根)
3、
教師操作,學生依次往下數22,23,……29。
師:現在數到29根小棒了,再添1根是多少根?(30根)
師:這9根再添上1根滿10根,又要捆成一捆,現在一共是幾捆小棒?(3捆)
下面繼續(xù)采取老師祟小棒,讓學生數數,每數到幾十九的時候,就提示一次學生該數多少了。(發(fā)現在困難的學生,讓他起立回答,給予個別指導),每數到接近整十處就把速度放慢,以免口誤或讀錯。如39下面是40;49下面是50……同時每數完一個整十數就問學生該怎么辦了?(捆成一捆)。當數到91,92,93,……,98,99時,教師加重語氣說:再添一根該數多少了?(學生高興的回答:100)
教師把十捆小棒整理好。
師:數物
4、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F在我們把這些小棒10個10個地數,看看有多少個十?
教師舉起手中的整捆小棒讓學生集體數出(1個十,2個十,3個十,…,9個十,10個十)
師:10個十是多少?(100)(圖③)
板書:10個10是100。
齊讀:10個1是10,10個10是100。
師:現在你們知道10個10是100了,那么以后數數不但可以一個一個地數,而且還可以十個十個地數了。
讓學生拿起捆好的一捆(10根)小棒,一邊往上添一邊數數,每10根捆成一捆,數到100。
(2).數一數,再口答(圖④)
1.小朋友們看著自己的課本,數數看,小灰兔,小白兔,黑山頭,白
5、山羊各有多少只?這些數都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小灰兔,小白兔,黑山頭,白山羊共有多少只?這個數是由幾個十組成的?
(3)了解生活中的數(圖⑤)
我們看課件上的這些題,小朋友們一起來答一下,好不好?(大家一起看題回答)
三、課堂活動
根據課堂活動的要求,教師組織同學們輪流報數,誰報到100獲勝。
四、課堂練習
看練習一的第四題,讓小朋友們圈一圈,再說一說。
五、課堂小結
老師指著板書問:今天我們學的內容是什么?(數100以內的數及數的組成)
牢記:10個1是10,10個10是100。
附送:
2021-2022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數數 數的組成說課稿 人教新課
6、標版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數數 數的組成,即第31~33頁的內容。我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學習這一部分前,已經能數出100以內的數,而且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也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在孩子們的頭腦中,還沒有100以內數的概念,這一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為以后學習數學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因此我將教學目標擬定為:
1.知識與技能:
(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7、的。
2.過程與方法: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教學難點:理解計數單位。
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下三點:
一、體現做中學,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我在課前和學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口頭數到一百多,當然,這個數數只是唱數,要讓學生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卻有困難,學生對100以內的數的數感的層次還比較低。因此,我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數量是100的實物學具,通
8、過學生動手操作學具數出物體的個數,體現數是數出來的。
二、注意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我力求通過提高學生的估數能力,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1.我在課前談話、學生個人數數、觀察主題圖、游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體現了在數數之前先估數,讓學生對物體的個數有個大體的感知。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
2.我設計了先請學生數出10個物品,感知10個物品是多大一堆,再數出10個物品,讓學生感知20個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后以10個一堆,20個一堆為參照物,估計自己那一袋物品大約是多少。通過讓學生實際數一數,看誰估數和數
9、數的結果比較接近,向學生滲透估計的方法,使學生的數感得到發(fā)展。
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1.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認知結構的重組。我們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就數數而言,學生能口頭數到一百多,這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數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設計時,就以這種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復點數的過程中,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主動構建的學習方式。
2.關于教學數的組成,我認為學生的認知基礎是對20以內各數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遷移到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讓學生動手數出35根小棒,再從35根數到42根,并思考怎樣擺35根小棒能讓別人很容易地看出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然后抽象成小棒圖,讓學生理解圖中所表示的幾個十幾個一,再脫離實物和圖象,抽象出數的組成。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是由具體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層層遞進,由淺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學生的認知經驗為基礎進行的,這樣有利于學生透徹地理解數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