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幾何參數設計計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齒輪幾何參數設計計算(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2章 漸開線圓柱齒輪幾何參數設計計算
2.1 概述
漸開線圓柱齒輪設計是齒輪傳動設計中最常用、最典型的設計,掌握其設計方法是齒輪設計者必須具備的,對于其它類型的傳動也有很大的幫助。在此重點討論漸開線圓柱齒輪設計的設計技術。
2.2 齒輪傳動類型選擇
直齒(無軸向力)
斜齒(有軸向力,強度高,平穩(wěn))
雙斜齒(無軸向力,強度高,平穩(wěn)、加工復雜)
2.3齒輪設計的主要步驟
多級速比分配
單級中心距估算
齒輪參數設計
齒輪強度校核
齒輪幾何精度計
2、算
2.4齒輪參數設計原則
(1) 模數的選擇
模數的選擇取決于齒輪的彎曲承載能力,一般在滿足彎曲強度的條件下,選擇較小的模數,對減少齒輪副的滑動率、増大重合度,提高平穩(wěn)性有好處。但在制造質量沒有保證時,應選擇較大的模數,提高可靠性,模數増大對動特性和膠合不利。
模數一般按模數系列標準選取 ,對動力傳動一般不小于2
對于平穩(wěn)載荷:mn=(0.007-0.01)a
對于中等沖擊:mn=(0.01-0.015)a
對于較大沖擊:mn=(0.015-0.02)a
(2)壓力角選擇 an=2
3、0
大壓力角(25、27、28、30)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齒根厚度和漸開線部分的曲率半徑增大,對接觸彎曲強度有利。齒面滑動速度減小,不易發(fā)生膠合。根切的最小齒數減小。缺點:齒的剛度增大,重合度減小,不利于齒輪的動態(tài)特性。軸承所受的載荷增大。過渡曲線長度和曲率半徑減小,應力集中系數增大。
小壓力角(14.5、15、16、17.5、18)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齒的剛度減小,重合度增大,有利于齒輪的動態(tài)特性。軸承所受的載荷減小。缺點:齒根厚度和漸開線部分的曲率半徑減小,對接觸彎曲強度不利。齒面滑動速度增大,易發(fā)生膠合。根切的最小齒數增多。
4、
(3) 螺旋角選擇
斜齒輪螺旋角一般應優(yōu)先選取整:10-13.
雙斜齒輪螺旋角一般應優(yōu)先選取:26-33.
螺旋角一般優(yōu)先取整數,高速級取較大,低速級取較小。
考慮加工的可能性。
螺旋角增大的優(yōu)缺點:
齒面綜合曲率半徑增大,對齒面接觸強度有利。
縱向重合度增大,對傳動平穩(wěn)性有利。
齒根的彎曲強度也有所提高(大于15度后變化不大)。
軸承所受的軸向力增大。
齒面溫升將增加,對膠合不利。
斷面重合度減小。
5、
(4)齒數的選擇
最小齒數要求(與變位有關)
齒數和的要求
齒數互質要求
大于100齒的質數齒加工可能性問題(滾齒差動機構)
高速齒輪齒數齒數要求
增速傳動的齒數要求
(5)齒寬和齒寬系數的選擇
一般齒輪的齒寬由齒寬系數來確定,
φa=b/a φd=b/d1 φm=b/mn
φa=(0.2-0.4)
齒寬系數φd取值:
齒輪對稱分布φd最大值1.1-1.4
6、 齒輪非對稱分布φd最大值0.9-1.1
齒輪懸臂結構φd最大值0.6-0.8
注意:齒寬系數比較大時注意偏載問題。齒輪懸臂結構不宜取較大的齒寬系數
(6)齒頂高系數 ha=1
長齒(1.1、1.2、1.3)的特點:
重合度大、接觸強度有所提高、對傳動平穩(wěn)性有利。
滑動速度大、齒頂變尖
短齒(0.8、0.9)的特點:
彎曲強度有所提高、滑動速度小、不易膠合。
重合度小,對振動噪聲不利。
(7) 頂隙系數(0.25、0.3、0.35、0.4)
一般齒輪0.25
高精度硬齒面重載齒輪0.35、0.
7、4
小模數0.35
與刀具有關
與齒根圓角有關
(8)重合度要求
端面重合度EA大于1.15
EA+EB大于2.2
軸向重合度EB大于1.0
(9) 變位系數的選擇
①變位的目的:
可以減小小齒輪的最少齒數,降低結構體積和重量;
正變位可避免根切,提高接觸和彎曲強度;
變位系數合理分配,可降低齒面滑動率;
配湊中心距;
利用變位可修復磨損的舊齒輪。
② 變位選擇
8、一般應優(yōu)先選取XΣ(0.4-1.2)的值.
大小輪的最大滑動系數應接近相等。
05變位方法
大變位設計問題
Xn1+Xn2和越大,強度越大,相嚙合率越小
Xn1+Xn2和越小,強度越小,相嚙合率越大
③ 變位系數的選擇特點:
Xn1+Xn2=(-0.4 -- -0.8)特殊情況設計(負大變位設計)
Xn1+Xn2=(-0.4 -- 0) 相嚙合率大
Xn1+Xn2=(0--0.6) 平行較好的齒形
Xn1+Xn2=(0.6 – 1.2) 齒根與齒面強度較大
Xn1+Xn2= (>1.2 特殊情況設計(大變位
9、設計)
④ 變位系數選擇的限制條件
根切要求
齒頂厚要求
重合度要求
干涉要求等
⑤ 國外一些規(guī)范中的變位系數選擇方法
英國國家規(guī)范(BSS NO. 436)中的變位方法:
內嚙合變位系數選擇
xn1=0.4(1-z1/z2)
xn2=-xn1
內嚙合變位系數選擇
xn1=0.4
xn2=-0.4
德國規(guī)范(DINE 3994)中的變位方法:
外齒輪 :xn=0.5
內齒輪 :xn=-0.5
(10) 齒頂厚要求
(11) 齒面滑動率要求
2.5 齒輪基本參數綜合優(yōu)化設計
齒輪減速器
10、的優(yōu)化設計涉及面較廣,影響的因素很多,除了要掌握優(yōu)化設計理論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對齒輪專業(yè)知識的深入了解,才能設計出工程上比較合理實用的方案。國內近20年來在齒輪優(yōu)化設計方面作了很多研究工作,也取得較大的進展。但應該認識到齒輪的優(yōu)化設計不是單單依靠建立優(yōu)化數學模型就能夠完全解決的一個問題。一個合理實用的工程設計方案是要依靠具有豐富專業(yè)知識和工程經驗的工程師通過大量的計算、分析、判斷、對比等綜合確定。
齒輪傳動現(xiàn)代設計是一門綜合技術,由于齒輪傳動是一個很專業(yè)的學科,如何運用現(xiàn)代設計技術和手段解決好齒輪設計問題是關鍵所在。目前,許多已發(fā)表的文章中提出了多種齒輪優(yōu)化設計方面的建模方法,每種方法各有
11、特點,都說是最佳或最優(yōu)方案。但沒有一個方法能說明該方法是完美無缺的,這其中主要忽略了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在特定的建模條件下尋求最佳方案,這只是一個數學方法問題,與實際工程相差甚遠。齒輪設計是一個集幾何、強度、工藝、材料與熱處理、使用工況和評價標準等諸多復雜因素組合的綜合問題,在一定范圍內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這樣一個問題不是靠簡單的數學模型就能加以描述的。本系列產品的設計方法采用“綜合優(yōu)化”的設計思想,不片面追求理論上的優(yōu)化值,而是把傳統(tǒng)設計方法、現(xiàn)代設計技術和設計者的知識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理論上追求科學合理,應用中力求可靠實用,二者兼顧。
在齒輪減速器優(yōu)化設計中,一般情況下,多級減速器的優(yōu)化設
12、計可以分二個步驟進行,即:級間等強度優(yōu)化設計及單級齒輪優(yōu)化設計。
2.5.1 中心距和速比優(yōu)化設計
(1)中心距的確定
當中心距未定時,一般由接觸強度確定,即取值要大于滿足接觸強度的最小中心距
(2) 中心距不定時的速比的分配
按各級齒輪體積最小來分配各級速比,由接觸強度計算公式可得:
齒輪的體積近似為:
最小體積存在的必要條件是:
解聯(lián)立方程可求出各級速比。
(3) 定中心距的速比分配
在齒輪減速器的優(yōu)化設計,給定一個名義總速比,對多級傳動有很多種速比排列組合,如何確定比較合理的速比組合,對提高系列減速器的承載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多級減速器的傳動比分配直接影響減速器
13、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一般情況下,傳動比的分配應該使各級的承載能力大至相等。
由等接觸安全系數相等(即:SHj=SHj+1)可推得:
式中
K=KaKvKHaKHβ
Z=ZHZEZεZβ
U—速比
η—傳動效率
σHP—接觸許用應力 (Mpa)
j=1.2.3…m (m為傳動級數)
其中計算系數定義見國家齒輪強度標準《GB/T3480-97》
對于m級傳動,只有m-1個速比為獨立變量,所以,只需求解由上述公式組成的m-1元方程組即可求得各級速比分配。
2.5. 2 齒輪參數綜合優(yōu)化設計
在減速器產品齒輪參數優(yōu)化設計中,如何合理選擇齒輪參數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各級
14、中心距組合和名義速比的組合已經給定,而且齒寬與中心距的比值通常也已經確定,那么實際上要設計的變量只有齒數、模數、螺旋角和變位系數。
由于中心距、速比和齒寬已經給定,那么減速器的齒輪接觸強度基本上也已確定。因此,要提高減速器的綜合承載能力,主要是提高齒輪的抗彎能力。也就是說,在保證小輪齒數大于小輪最小齒數Z1min及齒數和(ΣZ1+Z2)大于最小齒數和(Z∑min)的條件下,盡量選取較大的模數,以提高減速器的綜合承載能力。
由于齒數、模數、優(yōu)先螺旋角均為離散變量,所以采用網格枚舉法進行齒輪參數的優(yōu)選。網格枚舉法的設計思路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對模數、齒數、螺旋角進行排列組合,對滿足條件的方案進行
15、分析對比,篩選出最佳的組合方案。
采用網格枚舉法優(yōu)選齒輪參數的主要設計步驟:
1、 齒輪設計參數的上下限的確定
(1) 初步確定小輪齒數Z10
根據名義速比u初步確定小輪齒數Z10
Z10≥Z1min
Z10≥Z∑min/(1+u)
式中
Z1min—允許最小小輪齒數
Z∑min--允許最小齒數和
(2) 根據中心距a、速比u和小輪齒數Z10初步確定模數mn0,并確定模數的上下限。
式中
β0=(βmin+βmax)/2
X∑0=( X∑min+ X∑max)/2
βmin--允許最小螺旋角
βmax --允許最大螺旋角
16、 X∑min--允許最小變位系數和
X∑max --允許最大變位系數和
根據初步確定模數mn0按模數系列確定模數的上下限,即:(mn(i)< mn0
17、種參數的組合,對每一種組合根據嚙合質量標準的要求,從而獲得對應的可行方案,采用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判法,給出各項指標的權系數,對各組合進行評價,去劣存優(yōu),直到找出最佳設計方案。網格枚舉法的優(yōu)點是解題思路簡單,對離散設計變量問題比較有效。
值得一提是,最佳方案的選擇與評判標準有很大的關系,如何確定比較合理的評判標準與設計工程師的知識與經驗有密切關系,也是優(yōu)化設計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2.5.3 基于兩齒面滑動比相等的變位系數優(yōu)化設計
在齒輪基本參數給定時,如何分配變位系數是很關鍵的。變位系數的合理分配,能夠改善齒輪傳動性能和質量,提高齒輪承載能力,降低齒面磨損,延長減速器使用壽命。一般
18、采用等滑動率方法分配變位系數。
基于兩輪齒面最大滑差率相等為目標的變位系數優(yōu)化模型
Min F(xn1,xn2)=|η1max-η2max|
式中 xn1、xn2---分別為小、大輪變位系數
η1max、η2max---分別為小、大輪齒根最大滑動率
aa1 、aa2---分別為小、大輪齒頂壓力角
aˊ---齒輪嚙合角
φa---齒寬系數
u=z2/z1
變位系數優(yōu)化中還要考慮幾何約束條件,如:輪齒不發(fā)生根切、齒頂不能變尖、避免過渡干涉、和重合度要求等。
2.6 齒輪幾何計算
幾何計算按手冊中的公式計算,
19、但要注意一些問題:
1 齒輪根切
2 齒頂變尖
3 滑動率匹配
4 重合度要求
5 齒寬系數
內齒輪幾何計算注意問題:
內齒圈齒頂問題(重迭干涉)
多對齒嚙合
2.7 增速傳動設計的特點
(1)齒數組合要求
(2)齒頂壓力角
(3)變位系數的選擇
xn1=x∑/(u+1)
xn2=x∑-xn1
2.8 小模數齒輪設計的特點
2.8.1小模數齒輪設計原則
1 、 要求傳動鏈的總轉角誤差最小
(1) 從回差計算公式看,輸出級轉角誤差影響最大,既末級誤差盡量減少。
(2) 傳動比分配原則由小到
20、大,既U4>U3>U2>U1時,總轉角減少。
2、要求等效到輸入軸上的轉動慣量最小
可以提高系統(tǒng)的運轉靈敏度,傳動比分配原則由小到大。
3、要求傳動鏈重量最輕
傳動比分配原則取彼此相等。
上述幾種設計原則,有些是一致,有些是矛盾的,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設計原則。
2.8.2 小模數齒輪主要參數的確定
1、模數確定
(1) 類比法
(2) 按結構條件確定(外形尺寸確定,如中心距)
(3) 按強度計算確定(對受力較大傳動)
2、齒數確定
考慮到制造工藝性和工作的耐久性,盡量取較大模數,也就是說小輪齒數越少越好,當然,小輪齒數的減少受避免根切最少齒數的限制。
考慮加工因素,大于100齒的質數齒盡量不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