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歷史總復習:第三單元 第6講 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精修版高考歷史總復習:第三單元 第6講 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含答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歷史備考精品資料【精校版】
限時訓練
選題細目表
考查知識點
基礎
中檔
稍難
太平天國運動
1、2、3、4
5
6
辛亥革命
8、9、10
7、11
12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2016·石家莊模擬)從下圖分析得出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是( )
A.鴉片戰(zhàn)爭炮聲的回響
B.階級矛盾激化的產物
C.自然災害嚴重的結果
D.土地兼并加劇的惡果
解析: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原因如上海開埠、《南京條約》簽訂、英國海軍控制廣東一帶海域和基督教在廣東流行等實際上都與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有
2、關,故A正確。
答案:A
2.(2016·山西模擬)有學者認為太平天國是傳統(tǒng)民變的特殊標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節(jié)。這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 )
A.是一場舊式的農民起義
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帶來的危機
C.阻礙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D.發(fā)生于近代中國文明轉型初期
解析:根據(jù)材料“是傳統(tǒng)民變的特殊標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節(jié)”可知,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于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故D項正確。
答案:D
3.(2017·南寧聯(lián)考)政治因素在中國銀禁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太平天國起義者曾把批判矛頭對準“辮發(fā)頂戴”的清政府,要求“復中原古制”。這說明太平天國( )
3、
A.轉變?yōu)榉饨ㄐ再|政權
B.實現(xiàn)了近代中國生活巨變
C.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
D.把服飾變革作為反清內容
解析:服飾發(fā)辮的變革,是從外在的方面,顯示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性,故D項正確;A、B、C三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
4.(2016·鹽城三模)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婦女允許在軍政機構中任職,設‘女館’……采取措施幫助病殘孤寡人;禁止吸食鴉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碧教靽鴷r期的這些舉措( )
A.表達了農民階級的訴求
B.蘊含了民主共和的觀念
C.體現(xiàn)了反封建的精神
D.踐行了“師夷長技”主張
解析:材料“婦女允許在軍政機構中任職,設‘女館’……采取措施
4、幫助病殘孤寡人;禁止吸食鴉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體現(xiàn)的是平等觀念,體現(xiàn)了反封建的精神,故C項正確;A、B兩項材料沒有涉及,排除;踐行“師夷長技”主張的是洋務運動,故D項錯誤。
答案:C
5.(2016·濱州模擬)朱維錚在《重讀中國近代史》中有這樣的敘述:“(締造者們)言辭的崇高與行為的兇暴,平等的許諾與特權的森嚴,恰成對比,越來越使渴望解脫重重壓迫的貧民失望。”材料中的現(xiàn)象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 )
A.具有小生產者的局限性
B.對人民實行殘暴統(tǒng)治
C.具有濃厚宗教迷信色彩
D.沒有滿足農民的要求
解析:依據(jù)材料“(締造者們)言辭的崇高與行為的兇暴,平等的許諾與特權的森嚴,恰成
5、對比”可知農民階級的兇暴、特權的森嚴,充分暴露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故A項正確。
答案:A
6.(2016·江西聯(lián)考)太平天國推行鄉(xiāng)官制,設總制與監(jiān)軍兩級,多由太平軍文官擔任,監(jiān)軍以下鄉(xiāng)官全由當?shù)厝藫巍r人張德堅在《賊情匯纂》中也承認:“到處立鄉(xiāng)官,使我民盡為賊助?!边@表明鄉(xiāng)官制( )
A.推動了太平天國政權的鞏固
B.贏得了當?shù)亻_明士紳的支持
C.提高了太平天國的行政效率
D.分化了清朝內部的統(tǒng)治力量
解析:“到處立鄉(xiāng)官,使我民盡為賊助”表明鄉(xiāng)官制對保護農民利益、動員農民參加地方政權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從而使太平天國政權有了穩(wěn)固的社會基礎,故A項正確。
答案:A
7.(
6、2016·泰安模擬)1921年,梁啟超在紀念辛亥革命時說:“一面是同盟會人,暗殺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許多壯烈行為;一面是各省咨議局中立憲派的人,請愿咧,彈劾咧,用公開手段做了許多群眾運動。這樣子鬧了好幾年,犧牲了許多人的生命財產,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機會湊巧。便不約而同地興起一種大聯(lián)合運動?!边@反映出( )
A.梁啟超堅決反對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C.辛亥革命非革命黨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贏得了各階層人民的支持
解析:材料中可以看出,梁啟超認為革命派與立憲派采用不同的手段,故A項錯誤;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依然是雙半社會,改變的是政體,故B
7、項錯誤;在材料革命派與立憲派“便不約而同地興起一種大聯(lián)合運動”,故C項正確;各階層的支持是不符合史實,主要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故D項錯誤。
答案:C
8.(2017·懷化模擬)民國初年,有學者認為,中國革命是以種族思想爭來的,不是以共和思想爭來的;所以皇帝雖退位,而人人腦中的皇帝未退位。這一認識( )
A.肯定了民主和科學的思想
B.為辛亥革命做了充足思想準備
C.是對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
D.對思想啟蒙的必要性認識不足
解析:抓住“所以皇帝雖退位,而人人腦中的皇帝未退位”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但封建思想在人們心中仍根深蒂固,故C項正確;A、B、D三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
8、除。
答案:C
9.(2016·廣州模擬)有學者指出,紀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結果,但對中華大地上遠離革命風暴中心的人們來說,正是紀年的改革才使他們相信皇帝已經(jīng)倒了。該學者認為紀年改革( )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實現(xiàn)了近代中國社會的轉型
C.擴大了民主革命的影響
D.消除了封建思想對民眾的束縛
解析:根據(jù)材料紀年的改革才使他們相信皇帝已經(jīng)倒了,可知作者認為紀年改革擴大了民主革命的影響,故C項正確。
答案:C
10.(2016·江南十校模擬)民國初年,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是“易數(shù)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興亡所能擬也”。1921年梁啟超表示“革命成功將近
9、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材料表明梁啟超( )
A.對辛亥革命從頌揚到完全否定
B.意氣用事和思想的搖擺不定
C.從注重政治變革到只看重文化變革
D.對辛亥革命的批判和深刻反思
解析: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對辛亥革命的否定信息,故A項錯誤;意氣用事和思想的搖擺不定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信息,故B項錯誤;1921年的反思主要是從思想反思,故C項錯誤;民國初年是對辛亥革命肯定,1921年是對辛亥革命反思,故D項正確。
答案:D
11.(2016·洛陽二模)當1911年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的上諭傳
10、到成都時,四川省的立憲派紳商立即寫文章、發(fā)通電、開會演說,指責鐵路國有政策未經(jīng)咨政院議決,違背法律程序,痛陳取消商辦鐵路是“務國有之虛名,坐引狼入室之實禍”。這反映了立憲派( )
A.配合了湖北新軍的革命
B.竭力維護資產階級經(jīng)濟利益
C.具有反帝反封的進步性
D.與革命派政治主張趨于一致
解析:材料沒有反映立憲派此舉與湖北新軍革命的關系,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立憲派主張是否為了維護自身經(jīng)濟利益,故B項錯誤;立憲派痛陳取消商辦鐵路是“務國有之虛名,坐引狼入室之實禍”,具有反帝反封的進步性,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立憲派與革命派政治主張的關系,故D項錯誤。
答案:C
12.(2
11、016·衡陽二模)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遵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xié)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于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同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這說明( )
A.孫中山對民主執(zhí)著追求
B.袁世凱得到人民的認可
C.中國社會發(fā)展出現(xiàn)倒退
D.民主革命任務已經(jīng)完成
解析:根據(jù)材料“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于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可知,孫中山是真正為中國民主謀福利,故A項正確;袁世凱是篡奪革命果實,沒有得到人民的認可,故B項錯誤;“中國
12、社會發(fā)展出現(xiàn)倒退”與史實不符,故C項錯誤;民主革命任務任重道遠,此時沒有完成,故D項錯誤。
答案:A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2016·衡陽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畝制度》所宣布的目標,太平軍運動確實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在這場革命中經(jīng)濟競爭被完全消滅;家庭被剝奪了它在經(jīng)濟和社會上的重要作用;國家獲得了一種新的合法性和更廣泛的權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跡象表明,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
——摘編自《劍橋中國晚清史》
材料二 洪仁玕在1859年發(fā)表的《資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強化中央集權、采用西方
13、技術以使中國經(jīng)濟和交通現(xiàn)代化以及發(fā)展與西方列強友好關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開設現(xiàn)代銀行、頒發(fā)專利權、建造鐵路和輪船以及發(fā)展采礦業(yè)等建議表明,他對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著全心全意的、雖然認識很不全面的贊賞態(tài)度。這些建議是太平天國經(jīng)濟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
(1)依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太平天國是怎樣進行“社會革命”的?為什么“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10分)
(2)為什么說《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經(jīng)濟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分析這種轉變未能成功的原因。(10分)
(3)從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轉變說明了什么?(4分)
解析:本題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第(1)問
14、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可從經(jīng)濟方面的變革回答;“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是由小農經(jīng)濟的本質決定的。第(2)問根據(jù)《資政新篇》的內容可知,其經(jīng)濟主張是發(fā)展資本主義,這和《天朝田畝制度》維護小農經(jīng)濟的政策相對立;“轉變未能成功”應從社會環(huán)境、階級基礎等方面回答。第(3)問可從先進中國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角度回答。
答案:(1)說明: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實行國庫(圣庫)制度,平均分配產品。原因:小農經(jīng)濟的存在。
(2)原因: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發(fā)展近代工業(yè)和各項事業(yè)。未能成功的原因: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戰(zhàn)爭環(huán)境緊張;得不到廣大農民的支持。
(
15、3)說明: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30年代以后,國共兩黨都有意識地加強了對辛亥革命的研究。國民黨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納入黨史的編纂和研究,溢美之詞居多;共產黨方面,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敗得失。新中國初建,史學界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都給予充分肯定。隨著“文化大革命”的到來,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學”的摧殘。經(jīng)過撥亂反正,對辛亥革命的評價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總體上說,正面肯定辛亥革命歷史地位的意見是主流。
材料二 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jù)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xiàn)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jù)他們比他們的前
16、輩提供了新的東西。
——摘編自《辛亥革命評價的“百年之爭”》
(1)材料一反映了人們對辛亥革命的評價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并分析變化的原因。(8分)
(2)20世紀50年代末,對辛亥革命的研究暫趨沉寂,簡要分析原因。(6分)
(3)請你根據(jù)材料二的觀點,評價辛亥革命。(8分)
(4)依據(jù)以上材料,談談應如何評價歷史事件?并談談你對“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一觀點的看法。(6分)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對材料一分層歸納其變化即可;第二小問,則依據(jù)“國民黨”、“共產黨”、“唯物史觀”、“文化大革命”、“撥亂反正”等信息,從階級立場、政治和思想等方面分析歸納。第(2)問抓住問題中的
17、時間信息,結合時代背景,從政治、思想和經(jīng)濟等方面分析歸納。第(3)問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依據(jù)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4)問考查歷史認識論,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變化:肯定——否定——肯定。
原因:國民黨出于自身立場,共產黨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文化大革命”時期,以階級斗爭為綱,“雙百”方針遭到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雙百”方針恢復。
(2)反右斗爭擴大化,“雙百”方針受到損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干擾。
(3)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主共和觀念逐步深入人心。
(4)評價:唯物史觀;發(fā)展的觀點(或從當時、當?shù)氐奶囟ōh(huán)境去評價)??捶ǎ簹v史是客觀的,我們可以以史為鑒,但不能為今扮史,更不能篡改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