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經(jīng)濟史全套課件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農(nóng)耕經(jīng)濟 岳麓版 必修二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經(jīng)濟史全套課件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農(nóng)耕經(jīng)濟 岳麓版 必修二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廢井田,開阡陌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租佃關系日趨普遍化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導入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隨社會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商周時期的井田制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從春秋戰(zhàn)國起土地私有制逐漸取而代之,成為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態(tài)。大土地所有者通過多種途徑、特別是土地兼并獲得土地。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的反抗斗爭,導致農(nóng)民對地主的依附關系逐漸減弱,租佃關系日益普遍化。魚鱗圖冊(安徽省休寧縣) 魚鱗圖冊簡稱魚鱗冊,為中國古代國家政府在承認土地私有的前提下,為征派賦役而編造的土地簿。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命各州縣分區(qū)編造,以田地為主,分號詳列面積、地形、四至、土質(zhì)及業(yè)
2、主姓名,一式四份,分存各級政府,作為征稅根據(jù)。廢井田,開阡陌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jīng) 田里不鬻。禮記王制 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承認土地私有管仲 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政不旅舊,則民不偷;山澤各致其時,則民不茍;陸阜陵墐,井田疇均,則民不憾;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國語齊語 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因勢利導,適應土地私有這一歷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實行“初稅畝”。左傳記載:“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稅畝”。“初”,是開始的意思;“稅畝”是按土地畝數(shù)對土
3、地征稅,即“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畝,復十取一”。憑借政治權(quán)力對“私田”開始征稅,規(guī)定不論“私田”、“公田”一律“履畝而稅”。從此,井田之外的“私田”開始納稅。承認土地私有商鞅 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漢書食貨志承認土地私有掘開土地上的舊疆界承認土地私有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今農(nóng)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古者稅民不過什一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漢書食貨志土地兼并給社會帶來了什么危害?漢書書影
4、金寶廬舍,轉(zhuǎn)瞬灰燼,惟有田者,巋然而獨無恙。故上自紳富,下至委巷工賈胥吏之儔,贏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清陶煦租核推原賣地契 明朝晚期,很多農(nóng)民因生計困難,迫于無奈把土地賣掉。當時民間的土地買賣一般由賣方委托中介人尋找買方,三方一起議定價格,寫成合約,三方簽字畫押,合約即可生效。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租佃關系日趨普遍化東漢地主莊園圖地主莊園庭院圖(這是東漢典型的莊園主居住的庭院)東漢陶城堡(城堡是豪強地主為保衛(wèi)田莊而建) 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內(nèi)的壁畫,重現(xiàn)了莊園農(nóng)、林、牧、漁等生產(chǎn)的情況。東漢收租圖東漢陶俑(反映了東漢莊園內(nèi)農(nóng)民的形象) 自井田廢,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資于富
5、民。富民之家,地大業(yè)廣,阡陌連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驅(qū)役,視以奴仆,安坐四顧,指麾于其間,而役屬之民,夏耨秋獲,無有一人違其節(jié)度以嬉,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一人,而耕者十人,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強,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窮餓而無告。宋蘇洵嘉佑集田制 吾里田地,上農(nóng)夫一人止能治十畝,故田多者輒佃人種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貧者賃田以耕,亦者勢也。張履祥補農(nóng)書總論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西歐莊園經(jīng)濟西歐莊園情景圖西歐封建莊園主的城堡1.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區(qū)別?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樣逐漸取代井田制的?3.戰(zhàn)國以來的土地私有制有哪三種形式?4.大土地所有者獲得土地有哪些途徑?5.在租佃制下,地主和佃農(nóng)是一種什么關系? 認真閱讀本課內(nèi)容,了解勞動者對地主的依附關系逐漸松馳的歷史過程。結(jié)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