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中國古代寓言四則》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滬教版《中國古代寓言四則》教學設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滬教版《中國古代寓言四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
2、了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4、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3、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教學設想;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在熟讀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
讀懂課文大意,學習文中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創(chuàng)設情境,
共同探討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我國寓言故事很多,請同學選擇一兩個
2、講給同學們聽聽。
(課前搜集我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盜鈴、拔苗助長
等)
2、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較深的道
理,以進行勸喻或諷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張、擬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點:語言簡潔、凝練
二、作家、作品
1、韓非:戰(zhàn)國后期哲學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韓
國貴族。曾與李斯一起受學于荀子。因見韓國日益削弱,上
書韓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國強兵,韓王不聽,退而著書十
萬余言。書傳至秦國,秦王大為賞識,于是發(fā)兵攻韓,迫使
韓國送韓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韓非被拘入獄,
后被李斯毒死于獄中。
2、 《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
3、上》?!俄n非子》是
戰(zhàn)國韓國貴族韓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
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三、疏通字詞字義
1、字音、字形
lu履suì遂nìng寧度:duó量
長短dù量好的尺碼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語句
(1) 鄭人有欲買履者,定語后置句,現(xiàn)在順序應為:有欲買
履(的)鄭人。
(2) 寧信度,無自信也。倒裝句,實際上為:寧信度,無信
自也。
4、復述故事
5、準確翻譯,做到字字落實
6、你怎樣看待鄭國人,怎樣看待鄭人買履。
7、文章寓意
(1) 從鄭人相信
4、尺碼的角度來看,其寓意在于告誡人們做人
做事應從實際出發(fā),不應固守習慣、墨守成規(guī)。
(2) 從鄭人返家取尺碼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為遇事不
可太機械,而應隨機應變,靈活機動地處理各種變化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亮點探究
1.《畫蛇添足》中某舍人為何要給蛇添上足?這則寓盲對你
有什么啟迪?
學習探究:
蛇本來無足,某舍人卻陶醉于先畫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聰
明,做多余的事。寓言告訴我們,脫離實際,只能弄巧成拙。
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本身規(guī)律,堅持實事
求是原則,同時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2.蛇果然無足嗎?探
究學習: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據(jù)1982年9月15
5、日《北京晚報》報道,泰國博他倫府高頌縣瑪呂區(qū)第一村就發(fā)現(xiàn)了一條有兩足的毒蛇。
3. 《買櫝還珠》諷刺的對象究竟是誰?
探究學習:
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層寓意是針對具體事件而發(fā)
的,它是個別的;深層寓意反映了某一歷史時期特有的精神
現(xiàn)象,反映了某個民族乃至人類共同的思維積淀,它是一般
的。關于《買櫝還珠》的諷刺對象,歷來見仁見智。從文中
主要描寫對象和結尾來看,諷刺對象應是楚人,楚人本想以
華麗的匣子來顯示寶珠的貴重,卻因喧賓奪主而事與愿違。
但看文章要兼及整體,從文中關鍵語句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即事情的結局)來看,諷刺的對象還可以是鄭人,鄭人雖只
寫一句,但他并
6、非陪襯,他只看外表,忽視實用,沒有眼光,
舍大取小,他的選擇實際上是對楚人包裝行為的嘲弄。理解
了這點,我們便可開掘思維,洞悉寓言的哲學意蘊。
4.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買櫝還珠》給了你什么啟示?
探究學習:
看問題應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予以審視,并密切聯(lián)系實
際,使見解更有針對性和批判性。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
精于商道,善于賣櫝。生活中,酒香還怕巷子深,好花還靠
綠葉扶,適當包裝是一種精明巧妙的經(jīng)營策略。也可以批評
其喧賓奪主,蒙騙顧客。一些商家不在商品質量上出力氣,
卻熱衷大做廣告;某些政府不在增產(chǎn)增效上下功夫,卻沉迷
形象工程自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鄭人而言,可以
7、批
評其沒有眼光,取舍不當。用人單位只注重對象豪華的檔案,
消費者只癡迷商品華麗的盒子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
瓜。也可以跳出定勢思維,肯定其眼光獨到,大膽取舍,說
明一個事物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它的認識,在
一定條件下人們不妨追求商品的藝術價值,滿足于對商品的
審美享受。
5. 從《濫竽充數(shù)》這一寓言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探究學習:
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形式,《濫竽充數(shù)》則給我們提
供了多角度思維的藍本。據(jù)文中四個方面的人物活動,我們
可相機進行思維發(fā)散。從南郭處士這一角度進行順向思維:
他不學無術,不懂裝懂,終于原形畢露;進行反向思維:他
只身逃走,具有
8、自知之明;還可運用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再次進
行逆向思維:他的逃走是出于被迫無奈,毫無自知之明可言。
從齊宣王這一角度進行橫向思維:他好排場,使人吹竽,必
三百人,實行大鍋飯制度,這是滋生各種不正之統(tǒng)的制度,
讓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從南郭處士周圍的樂工這一角度進
行側向思維:樂工與南郭處土相安無事,不敢揭露事情的真
相,說明了不正當?shù)娜穗H關系的危害性。
二、小結:
1、 在課外自由閱讀了課文,編成了課本劇并進行了表演,
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2、 回憶了寓言的相關知識。
3、 分析了部分字詞,結合句子重點講了為和以的用法。
4、 解析了部分疑點。
5、 對寓意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6、 學習了成語并進行了造句練習。
(其中,為以的用法,成語的運用和寓言的相關知識及寓意
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十一、作業(yè)布置:
1、 熟讀課文,
2、 任選一則寓言改寫為白話文(可充分發(fā)揮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