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語文課堂“先學后教”讓學生“化蛹成蝶”匯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版語文課堂“先學后教”讓學生“化蛹成蝶”匯編(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新版語文課堂“先學后教”,讓學生“化蛹成蝶”匯編
【摘要】現(xiàn)代型的語文教師不能僅滿足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灌輸,而要嘗試采用“先學后教”的以人為本,以生為主的教學策略,采用了“先學后教”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將每一個學生看成是一個充滿個性化、多樣化發(fā)展可能的、活力盎然的生命體,讓每一個學生得到最合適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找到快樂學習的體驗和學習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先學后教 教學模式
一、讓學生的“先學”成為破繭而出的美景
1.提升學生“先學”信心。曾經(jīng)有人說過“未來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辈⑶?,葉圣陶老先生也說:
2、“一篇精讀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這是一個憑借,要用來養(yǎng)成學生閱讀書籍的好習慣,就自然非教他們預習不可?!蔽蚁脒@里的“預習”,便可以理解為“先學”。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先學”技能,我想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興趣,讓他們了解正確的學習動機,同時讓他們認識到“自學”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事,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先學”能力。在要求學生進行新課文“先學”時,我把“讀——查——思——劃——問——尋”這六個字作為“先學”的條件?!白x”要求全體學生初讀課文;“查”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生字知字音、曉字義;“思”要求學生對課后的習題進行初步的思考;“劃”要求學生劃出文中的中心句、修辭句式、過渡句等
3、重點句;“問”要求學生在讀完課文后能發(fā)出心中的疑問,學會提問,學會質疑,帶著問題來品悟文章;“尋”要求學生學會到課內或課外的資源中去搜尋答案,以解決對課文中的疑惑。在實際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先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先學”的良好習慣。例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成語故事》,我根據(jù)教材的知識結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地分層設計了這樣的嘗試學習單: (1)朗讀訓練營 (2)字詞百花叢 (3)問號傳呼臺 (4)資料萬花筒 (5)文字品味園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放開手讓學生去讀,去查,去思、去劃、去想、去說、去論,只有在學生親自實踐中,自學能力才會得到
4、全面地鍛煉與發(fā)展。
二、讓“后教”成為教師相機點撥的畫筆,繪出學生“化蛹成蝶”的畫卷
“語文課就其本質而言,就是要讓學生看到、悟到、感受到他自己個體閱讀時看不到、悟不到、感不到的東西,包括文與質兩個方面。如果教師的‘教’和學生個人的‘學’在一個平面上移動,課必然讓學生感到寡然無味,課上不上沒有什么區(qū)別?!?這是于漪老師說過一名經(jīng)典***。我們說課堂生成中的即時性誘導和適時性點撥就是以教師的學科視野優(yōu)勢和學科智慧優(yōu)勢為基礎,是對 “先學后教”模式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效果的深化和補充。課堂高效的相機點撥會擦起學生智慧的火花,推動學習目標的達成,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讓語文
5、課堂充滿智慧和靈氣。
1.捕捉“亮點”,及時點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冒出許多意外的“奇想妙想”,盡管有時與課文的學習目標相去甚遠,但這仍然是學生思維的靈感,教師也須點得及時。我在教學《濫竽充數(shù)》這篇成語故事時,在學完整個故事后,出示“南郭先生灰溜溜逃走”的插圖。盡管這位學生思維活動中所展示的與成語的涵義不夠吻合,但卻融入了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也反映出學生知錯就改良好心態(tài)。教師善于捕捉課堂閃光點,并及時進行點撥誘導,會揚起創(chuàng)造學生個性思考的風帆。
2.巧設教學“支點”,適量進行點撥。課堂的點撥理應精當,也就是由個別局部的點撥推進到實現(xiàn)整體的理解感悟。在實施過程中
6、,教師要找準使教學省力的“支點”,以施展“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力。如蘇教版語文第十冊第14課《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結尾段只有一句話:“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緊扣中心,又是全文的總結。在學生弄清“給”與“拿”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后,我就把理解課文的思維支點定在結尾段教學中,讓學生說一說讀這一段時應該強調哪個詞。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尋根究源,找出文中第二至八自然段的敘述文字來回答。這樣以文章結尾為 “支點”,牽動的卻是對整篇課文全“面”的梳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打開了蓄勢待發(fā)的情感閘門。
3.探出“疑點”,引路點撥。學生在課堂上由于好奇心有時會提出讓教師始料不及的
7、問題,但教師若能適時引路,便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學習的活動。我接著問道:“從這個‘騙’字中,你們悟到了什么?”學生答:“認識大自然必須要全面?!边@樣不但肯定了學生的思維成果,而且還提高了學生能動學習的積極性。
4.合理總結,適度“多維”提升。在日常教學中,有些教師單純地將“總結提升”誤認為是對本課內容的“簡單回顧”。這種理解都是片面的。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對本文內容蘊含的思想、規(guī)律、方法等進行合理總結,“提升”的適度很關鍵。
我們不得不去深入思索:教育的基本途徑是因材施教,該如何實施呢?在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選擇中,讓每一個學生得到最合適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個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找到快樂學習的體驗和學習成功的樂趣。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只有勇于變革陳舊的教學模式,尋找教學有效性的新途徑,學生終會早日“化蛹成蝶”。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