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模塊五 中國現(xiàn)代篇 第三步 中外關聯(lián) 專項跟蹤訓練-人教版高三歷史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模塊五 中國現(xiàn)代篇 第三步 中外關聯(lián) 專項跟蹤訓練-人教版高三歷史試題(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通用版)2016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模塊五 中國現(xiàn)代篇 第三步 中外關聯(lián) 專項跟蹤訓練
1.(2016·北京朝陽區(qū)高三綜合練習)“這一原則讓中國同冷戰(zhàn)中的美蘇保持了距離;這一原則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大、最成功的價值理念的輸出;這一原則寫進了1954年憲法”?!斑@一原則”是指( )
A.不結盟原則 B.睦鄰友好原則
C.“一國兩制”原則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解析:選D。不結盟原則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的,故A項錯誤;睦鄰友好原則與“中國同冷戰(zhàn)中的美蘇保持了距離”不符,故B項錯誤;“一國兩制”原則提出是在80年代初,故C項錯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是1953
2、年,主張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當代中國最大、最成功的價值理念的輸出,故D項正確。
2.(2016·江蘇四市高三調研測試)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曾對印尼代表團說:“美國是看不起我們的,英國是看不起我們的。法國、聯(lián)邦德國、日本、蘇聯(lián)這些國家它們都看不起我們。這個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為它們的東西多,技術先進?!被谶@一認識,中國政府( )
A.加緊核武器技術的研制
B.主動加入不結盟運動
C.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
D.實行“科教興國”戰(zhàn)略
解析:選A。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中國的國防能力,符合“20世紀60年代”“這
3、些國家它們都看不起我們。這個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為它們的東西多,技術先進”的時代背景,故A項正確;中國一貫重視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在國際事務中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但沒有主動加入,故B項錯誤;1992年,中國政府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戰(zhàn)略決策,不符合“20世紀60年代”的時間信息,故C項錯誤;改革開放后,國家把發(fā)展科技和教育事業(yè)放在現(xiàn)代化建設的首位,1995年提出實行“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不符合“20世紀60年代”的時間信息,故D項錯誤。
3.(2015·廣東肇慶三模)20世紀70年代,蘇美爭霸出現(xiàn)了蘇攻美守的態(tài)勢。蘇聯(lián)加快了對第三世界的爭奪,同時在中蘇邊界布置重兵。針對這一形勢,中
4、國( )
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反對蘇聯(lián)霸權主義
C.參加第三世界的不結盟運動
D.奉行“一邊倒”外交政策
解析:選B。1953年周恩來總理會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從材料“蘇聯(lián)加快了對第三世界的爭奪,同時在中蘇邊界布置重兵”信息可知,當時中蘇關系惡化,針對這一形勢,中國反對蘇聯(lián)霸權主義,故B項正確;中國沒有參加第三世界的不結盟運動,故C項錯誤;建國初奉行“一邊倒”外交政策,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
4.(2015·廣東珠海學業(yè)質量檢測)對歷史事件的分類整理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學將歷史上重大改革分為兩類:a類——美國羅斯福
5、新政、中國改革開放;b類——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類標準是( )
A.是否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B.是否是向國外學習為主的改革
C.是否導致原來社會性質的改變
D.是否以解決民族危機為其目的
解析:選C。美國羅斯福新政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其他三項均為非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故A項錯誤;四個改革都不是以向國外學習為主的改革,故B項錯誤;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對生產關系進行的調整,沒有改變美國和中國的社會性質,商鞅變法使秦國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權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故C項正確;只有孝文帝改革是以解決民族危機為主要目的,故D項錯誤。
6、
5.(2016·武漢調研)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斯密(英國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認識到,同樣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依賴的理性的個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時候,在“一只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推動了社會利益的實現(xiàn)?!@樣,在市場機制作用之下,一個自主的社會得以和諧的運轉。在這樣一個通過市場而得以組織和協(xié)調的社會里,個人不再是孤立的原子式的存在,分工和交易將分散的個體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拋開專制主義的規(guī)劃,自主的社會也能建立其和諧的秩序?!姑艿氖袌霾辉賰H僅是一個簡單的交換場所,也不僅僅是利用價格機制配置資源的經(jīng)濟運行模式,而是一種社會組織和經(jīng)濟協(xié)調機制。甚至,市場成了某種“隱蔽的上帝”
7、。
——(美國)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選擇》
材料二 六十年來(注:從1917年算起)無論蘇聯(lián)或中國的計劃工作制度中出現(xiàn)的缺點:只有有計劃按比例這一條,沒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還必須有市場調節(jié)這一條。所謂市場調節(jié),就是按價值規(guī)律調節(jié),也就是經(jīng)濟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可以用“無政府”“盲目”生產的辦法來加以調節(jié)。
現(xiàn)在的計劃太死,包括的東西太多,結果必然出現(xiàn)缺少市場自動調節(jié)的部分。
計劃又時常脫節(jié),計劃機構忙于日常調度。
因為市場調節(jié)受到限制,而計劃又只能對大路貨、主要品種作出計劃數(shù)字,因此生產不能豐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單調。
——陳云《計劃與市場問題》(1979年3月8日)
(1)材
8、料一中斯密與材料二中陳云關于市場問題的主張有何異同?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其提出的時代背景。
(2)依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上述觀點對英國、中國產生的影響。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異同,同: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二者的相同點是都認為市場在社會經(jīng)濟中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異:從材料一“拋開專制主義的規(guī)劃,自主的社會也能建立其和諧的秩序”,可知斯密主張拋開政府的干預,通過市場中的自主分工和交易構建和諧的社會經(jīng)濟秩序,從材料二“所謂市場調節(jié)……也就是經(jīng)濟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可以用‘無政府’‘盲目’生產的辦法來加以調節(jié)”,可知陳云主張在政府宏觀調控下發(fā)揮市場的作用。第二小問背景,結合斯密所處時代和
9、陳云著作的時間,分析當時的時代背景即可。第(2)問,對英國的影響即斯密自由放任經(jīng)濟政策的影響;對中國的影響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計劃經(jīng)濟體制弊端的影響。
答案:(1)同:都認為市場在社會經(jīng)濟中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
異:斯密:拋開政府的干預,通過市場中的自主分工和交易構建和諧的社會經(jīng)濟秩序。陳云:在政府宏觀調控下發(fā)揮市場的作用。
背景:斯密:工業(yè)革命的展開;經(jīng)濟實力增長的工業(yè)資產階級要求進一步擺脫封建束縛;英國處于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優(yōu)勢地位。陳云:國際環(huán)境改善;計劃經(jīng)濟體制日益束縛生產力發(fā)展;“文革”結束;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解放了思想;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改革開放的序幕。
(2)對英國的影響:推動自由放任政策形成;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推動對外擴張;推動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對中國的影響:推動思想進一步解放;促進經(jīng)濟體制改革;有利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