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余生》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荒島余生》教學設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荒島余生
哈爾濱市第 116 中學 于 涌
一、教材分析
《荒島余生》一文編寫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該單元以探險為主
題。本文節(jié)選自世界名著《魯濱孫漂流記》 ,課文節(jié)選的部分,并沒有過多的故事情節(jié),而主
要是寫魯濱孫初陷荒島時由于孤獨絕望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心矛盾,進而理智地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變化
的歷程。這篇課文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失敗。而從小說的角度來
看,通過細膩的心理刻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也是值得引導學生關注的。學習本文可以結合整
部名著的閱讀來進行,教學時可以參照書后的名著導讀來進行。
2、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經(jīng)歷了指讀、出聲讀等獨立朗讀的方式后,應掌握快速默讀的方
法,通過反復訓練,在熟練掌握快速默讀方法后,需要進一步加強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
容要點的能力,針對課文故事情節(jié)簡單,注重心理變化歷程描寫的特點,可以結合當今中學
生普遍存在的學習上的畏難情緒,給學生的精神領域注入一劑戰(zhàn)勝困難的良藥。
三、設計思路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寫作思路。
②了解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性格,表現(xiàn)作品主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①、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家作品。
②、學生通
3、過快速默讀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賞析,使學生敢于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明確在逆境中要主動發(fā)掘有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實施自我救助的意識和能力。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①、學習通過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的方法。
②、初步理解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
教學難點
挖掘主題,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學會生存。
3、教學方法
啟發(fā)點撥,以讀帶講,以讀促悟,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真正實踐“書讀百遍,
其義自現(xiàn)”,讓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
4、問題設計,使學生真正深入文本,領會作者的寫作思路與意圖。4、學法指導
悉心深入文本,抓住關鍵詞句領會文章表達的內(nèi)容。從主人公的美好品質(zhì)中,找到自己前行途中的明確方向。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生在世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有時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在困難面前,
我們是知難而退呢, 還是迎難而進呢?今天, 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美國著名作家笛福的小說 《荒
島余生》,看看主人公魯濱孫在被困荒島時是如何面對困難并頑強生活的。
首先,讓我們走近作家,走進作品。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作家作品的資料。
(二)整體感知:
快速默讀課文
5、,找出文中揭示主旨的語句。
第 11 段末句:“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魯濱孫是怎樣產(chǎn)生這種認識的呢?讓我們一同走進魯濱孫的內(nèi)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態(tài)變化歷程。
(三)研讀賞思:
一.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第 1 段,同學們邊聽讀邊勾畫出表明魯濱孫初到荒島時心情的語句并加以體會。
此時的魯濱孫內(nèi)心充滿了傷心、絕望、孤獨、沮喪,他的這種心情后來是怎樣得到改善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 2、3 兩段。
1、文中第 2 段的“另一種力量”指的是什么?
理智。
2、魯濱孫運用這“另一種力量”思考的結果
6、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當我們遇到壞事的時候,我們應當考慮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時也應當考慮到更壞的情況?!?
3、具體指出魯濱孫考慮到了他此時具備的哪些“好事” 。
①、同船的 11 人只有他一人在海難中活了下來。
②、他有充足的必需品及工具以保證生存。
至此,魯濱孫通過理智的思考,解決了他到荒島后的第一個難題——是否要生存下去的問題。讓我們看看,接下來,他開始了怎樣的生活?
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 4—9 段,列舉出,他為了維持并改善自己的生活,做了哪些事?
計算時間、收集小物件、打造木柵欄圍墻、覓食。
1、他在與世隔絕的荒島上為
7、什么還要計算時間?
用文明社會的方式讓自己存在于時間之中,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樣活著的,表明他充滿
了活下去的信心。
2、魯濱孫歷次從船上搬運物品的過程中,收集了哪些物品?
①、筆、墨水、紙;②、船主、大副、炮手和木匠的幾包東西;③、三四個羅盤,一些
數(shù)學儀器、日規(guī),望遠鏡,地圖,航海書籍之類;④、三本很好的《圣經(jīng)》 ;⑤、幾本葡萄牙
書籍、兩三本祈禱書和幾本別的書籍;⑥一條狗和兩只貓。
3、魯濱孫是如何評價他所收集的物品的,收集的目的是什么?
“價值不大而用處卻不小” ;表明魯濱孫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要細致地活下去。
4、他還缺少哪些
8、物品?
墨水、工具、針線等。
5、在眾多物品中魯濱孫覺得哪一樣最重要?為什么?
墨水。作為文明社會的人的必須品,為后文寫日記做鋪墊。
6、文中是怎樣突出打造柵欄圍墻的艱辛的?
強調(diào)耗時之長?!耙荒暾?、“很長久的時間”、“兩天”、“第三天”。
7、既然造柵欄如此艱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住”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他為了使居所更有“家”的感覺, 更安全,更看出他
的執(zhí)著、實干。
8、為了維持生存,覓食是每日的必修課,為什么略寫?請同學們補充原著中關于“食”
的情節(jié)。
因主題而定。補充情節(jié):做篩子、烤面包、喝羊奶、打獵等。
9、
供生存的物質(zhì)是比較充足的,這使魯濱孫在荒島上的生活有了物質(zhì)保障,從而解決了他的第二個難題:物質(zhì)問題。
三.然而,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來自于文明社會的魯濱孫更需要精神領域的支持。接下
來看看他是怎樣構建他的精神王國的。默讀課文第
10—12 段。
1、魯濱孫記日記的目的是什么?
寫給自己每天看看,讓自己活得明白,表明自己沒有在時間的長河中走失。
2、在不幸處境中魯濱孫是如何安慰自己的?
比較好處和壞處,得出一個教訓: “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即文章的主旨。
3、勾畫出表明魯濱孫心理變
10、化的語句。
“我的理智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逐漸控制我的失望心情。 ”
“現(xiàn)在我對于自己的處境已稍稍有了好感。 ”
(四)、魯濱孫經(jīng)歷了生存、物質(zhì)、精神三個階段的思考,終于戰(zhàn)勝了初上荒島時的惡劣
情緒,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這三個階段的思考與發(fā)展折射出了人類優(yōu)秀品質(zhì)和理性思維的
光輝,更可以看作是人類進化史的縮影。領略了這個過程,你是否有所收獲呢?
請你說說文中什么地方最讓你感動,能讓你獲得怎樣的啟示?并以“孫”的形式來概括魯濱孫的形象。
的魯濱
四、拓展遷移
挫折與困境如同暗礁,隨時潛伏在生活的海洋中,當你不小心“觸礁”時,是否會用
11、魯
濱孫的堅毅、執(zhí)著、樂觀去勇敢地面對呢?
回憶在你學習或生活中曾經(jīng)遇到或正在面臨的一兩件不幸或挫折, 試仿照課文中 “借方”
和“貸方”的格式,把好處和壞處排列出來。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魯濱孫一樣,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做堅毅執(zhí)著的人,在人生的
海洋中戰(zhàn)勝“暗礁”綻放自己的光彩。
五、布置作業(yè)
1、積累課文中魯濱孫對生活感悟的哲理性語句。
2、假如你像魯濱孫一樣被棄荒島,你會怎么想?你將怎樣做?發(fā)揮想象寫一篇短文。
附:板書設計
荒島余生
笛福
絕望沮喪
↓ }堅毅
12、 執(zhí)著 樂觀
稍有好感
[教學反思 ]
對于新課程的探索,經(jīng)歷了最初的迷惘無措,在多方學習的基礎上,逐漸理清了
思路:語文教學應該是人文的、質(zhì)樸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于是,這樣的理解,便滲透在
了我的教學設計始終。
《荒島余生》一文是長篇小說的節(jié)選,編在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這篇課文不像學生以往閱讀的小說那樣情節(jié)豐富曲折,而主要是描寫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在備課時,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及所教授學生的具體情況,而確定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為了把這些內(nèi)容更清晰更全面地貫徹到教學過程中,而又不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
的局面,我制訂了啟發(fā)
13、點撥式的教學方法,以讀帶講,以讀促悟,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設計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充分領會作者的寫作思路、意圖。在學法指導上,同樣注重引導學生真正走入文本,教會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領會文章表達的內(nèi)容,進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入小說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去感受著他的心理變化歷程,進而把這種精神力量轉(zhuǎn)化為自己精神領域的一份財富。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力求清晰簡潔。一、為課堂設計貼近學生心理的導語,創(chuàng)設自然和
諧的授課情境。二、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對教材進行重組加工,抓住文章第 11 段的主旨句,直
接切入分析。三、研讀賞思環(huán)節(jié),承接由主旨句帶起全篇之勢,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
14、嚴密的
問題引領學生走入魯濱孫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作者心理描寫的獨到魅力,春風化雨般落實了
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四、以“學以致用,提升能力”為宗旨,設置拓展遷移環(huán)節(jié),引
導學生,在生活中懂得用堅毅、執(zhí)著、樂觀與勇敢去面對困難才是最積極可行的做法,提
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五、作業(yè)的布置注重積累與想像能力的發(fā)展。
整個教學過程在和諧流暢的氛圍中結束了,但對于教學的反思才是剛剛開始,懇請各
級專家及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點評 ]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可以說是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對教材及學情的深刻剖析基礎上,對教材的重組加工很富有科學性,主次分明,直入文章的主旨,以一句帶起全篇。教學過程中,問題設計富有梯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注重了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對學生走入文本起到了明晰的引領作用,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在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上,能夠通過“以讀帶講,以讀促悟”的方式 ,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深入文本,從文本中獲取自己渴求的內(nèi)容,實現(xiàn)對文本的深刻解讀。既領略了文學知識,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次重塑;以“潤物細無聲”之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使語文的教學回歸本真,褪盡浮華、走入樸實。
香坊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王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