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套資料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都可在線預覽哦。。。下載后都有,,請放心下載,,文件全都包含在內,,【有疑問咨詢QQ:1064457796 或 1304139763】
==============================================喜歡這套資料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都可在線預覽哦。。。下載后都有,,請放心下載,,文件全都包含在內,,【有疑問咨詢QQ:1064457796 或 1304139763】
==============================================
重慶理工大學畢業(yè)論文 文獻綜述
水陸兩用自行車設計
姓名:張永成 學號:10904020134
摘要:本文設計了一個新型的娛樂工具——水陸兩用自行車。設計的水陸兩用自行車以能量利用率最高為參考要素,通過目前市場上應用較為廣泛的明輪驅動、螺旋槳驅動、噴水驅動對比計算確定螺旋槳最佳驅動方式,通過流體力學分析浮體正常前進時所受的最小阻力,根據(jù)他們之間的速度阻力關系,結合譜螺旋槳設計方法得到最適合螺旋槳基本尺寸。再選用最便捷傳動機構,設計出能量利用率較高的水上休閑交通工具,使得行駛輕松自在。
關鍵詞:水陸兩用自行車,傳動,螺旋槳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designed a new type of entertainment tools - amphibious bicycle. Amphibious bicycle to design energy utilization up to reference elements, driven by wider market paddle wheel, propeller-driven, water-jet drive comparative calc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best propeller driven normal forward floating body fluid dynamics analysis suffered minimal resistance, according to the speed resistance 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combination of propeller design method is to get the most suitable propeller basic dimensions. Choose the most convenien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signed to higher energy utilization, water leisure transport, making traveling easier
Key word: amphibious bicycle,transmission, propeller
前言:
水上自行車最早起源于加拿大,作為一種環(huán)保型、娛樂型的運動器材,也逐漸受到世界各國企業(yè)的重視。而在我國對于水上自行車的研究以及應用即使學者們對于水上自行車的創(chuàng)新設計也越來越感興趣,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在水上自行車的專利領其中發(fā)明專利僅有10項,實用新型專利44項,外觀專利10項在自行車20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積累的創(chuàng)新經(jīng)驗,很是值得開發(fā)和研究新但由于使用場合不同于陸地,越來越受到廣大而在我國對于水上自行車的研究以及應用,但實際獲得的成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在水上自行車的專利領項。為推動水上自很是值得開發(fā)和研究新水上自行車又必須具備自身獨特性。
水上游樂設備,目前在國內來說,應該還是起步階段,表現(xiàn)在游樂設備游玩場所少、設備單一,能夠參與的人數(shù)少,很多人暫時都還不能夠享受游樂設備所帶來的樂趣。但在近幾年也有發(fā)展的趨勢,隨著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各各地區(qū)都會增設娛樂項目充實景區(qū)建設。以及中國國內大量游樂場的建立,像北京正在興建的“龍門陣”,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水上娛樂樂園;安徽省正在興建的沿董鋪水庫游樂園;已經(jīng)建成的江蘇省的福星游樂園等等。像世界上最大的東京迪斯尼樂園,2000年接待的游客人數(shù)為1730萬人次。正在建設的阿聯(lián)酋迪拜樂園,建成后將成世界上最大的游樂園。
建成后觀光游客預估可由目前的600W達到1500W人次。美國新澤西洲的六旗游樂園(Six Flags Great Adventure) 十多年前被六旗集團收購后,幾乎每年都在往外擴張與增添新設施。
水上娛樂設備在近幾年飛速發(fā)展,而今隨著人們日益生活的需要,市場對適用的水上自行車的需求將越來越迫切。故水上自行車的研究設計意義深遠。
1、水陸兩用自行車的介紹
水陸兩用自行車的整體構成由以下幾大模塊:
水陸兩用自行車
車身
傳動系統(tǒng)
推進系統(tǒng)
導向機構
(1).車身
在行駛中,車身的造型對整個行駛的效率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為車身的造型直接影響到的是行進的阻力。此處設計的水陸自行車的車體造型也已達到最小阻力位佳,通過流體力學,我們可以針對各種造型在水中行進時所受的阻力進行分析,核定最佳造型設計以達到最佳運動效率。
(2).傳動系統(tǒng)
通過機械設計我們可以比較確切的分析各種傳動系統(tǒng)的傳動關系進而計算出總傳動系統(tǒng)的傳動效率進行核算。
(3).推進系統(tǒng)
這里的推進系統(tǒng)可以引用為船舶推進器,船舶推進器是船舶上提供推力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將船舶動力裝置提供的動力轉換成推力,推進船舶。推動船舶前進的機構。它是把自然力、人力或機械能轉換成船舶推力的能量轉換器。推進器按作用方式可分為主動式和反應式兩類??咳肆蝻L力驅船前進的纖、帆(見帆船)等為主動式,槳、櫓、明輪、噴水推進器、螺旋槳等為反應式。現(xiàn)代運輸船舶大多采用反應式推進器,應用最廣的是螺旋槳。 具體的水下推進系統(tǒng)有以下幾種:
<1>明輪
蹼輪局部浸沒于水中的推進器。其水平軸沿船寬方向裝置于船體水線之上,輪的周緣裝若干蹼板。蹼板分定蹼和動蹼兩種。定蹼式蹼板沿徑向固接于輪輻上,蹼板在入水和出水時擊水消耗能量大,效率低。動蹼式蹼板可調節(jié)入水和出水角度,效率較高。明輪因機構笨重,占用空間大,風浪中不易操縱,容易損壞,已為螺旋槳所取代。
<2>噴水推進器
一種水力反作用式推進器。用裝于船內的水泵自船底吸水,經(jīng)噴管向后噴射受到水的反作用力而產生推力。其機械部分裝于船內,得到良好保護。噴管方向可變,便于船舶操縱。但噴管因直徑受限制,管路及水泵效率不高,所以整個系統(tǒng)效率較低,又因水泵及噴管中有水增加了船舶重量,所以很少使用。
<3>螺旋槳
由槳轂和若干徑向地固定于轂上的槳葉所組成的推進器,俗稱車葉。螺旋槳安裝于船尾水線以下,由主機(見船舶動力裝置)獲得動力而旋轉,將水推向船后,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船前進。螺旋槳構造簡單、重量輕、效率高,在水線以下而受到保護。
(4).導向機構
正常直線行駛時,導向機構應不構成阻力,設計的導向機構應簡單便捷為好。
2、方案分析:
目前水上自行車設計各式各樣,這里的設計主要從傳動系統(tǒng)和推進系統(tǒng)兩個方面來結合設計。分析以上性能需求,并根據(jù)本設計需要,針對推進器和傳動系統(tǒng)的的設計提出以下暫定方案:
方案一:采用一級齒輪傳動,明輪驅動。當腳踩動踏板帶動齒輪1、2傳動使得明輪3、4轉動拍打水面產生向前的驅動力驅動船前進。
方案一原理圖
方案二:采用鏈和錐齒輪的傳動系統(tǒng),螺旋槳驅動。當腳踩動踏板帶動齒鏈輪輪1、2轉動,通過錐齒輪3、4改變軸轉動位置,帶動螺旋槳5轉動,產生向前的驅動力驅動船前進。
方案二原理圖
3、傳動系統(tǒng):
(1).自行車傳動效率計算:
踩踏關節(jié)的損失: , 鏈傳動的損失:, 滾動軸承(一對): ,
錐齒輪傳動的損失:, 軸系效率:
由以上算出的總的傳動效率:
=
所以螺旋槳軸端輸出功率為
(2).傳動比分配:
根據(jù)傳動比的一般分配原則,我們應該使各級傳動的承載能力接近相等,此處分配特點為鏈傳動和錐齒輪傳動的分配,但是考慮到在騎乘自行車時一般分配的傳動比為2.5左右,為了適應和習慣在陸地上的運動習慣及降低生產成本,我們這里就優(yōu)先選用鏈傳動比為2.5的傳動比
1).總傳動比計算
由螺旋槳計算得需要轉速達到 踩踏自行車時的正常平均踩速為 故總傳動比為
2).傳動比分配
一般自行車的傳動比為:
為了保持自行車的正常性能特性,以及合理的采用標準件降低生產成本,故一級鏈傳動的傳動比維持不變
基本傳動機構簡易圖
(3).鏈傳動設計
<1>..設計內容
確定鏈條型號、鏈節(jié)數(shù)、排數(shù)、鏈輪齒數(shù)、、鏈輪結構、材料、幾何尺寸、中心距、壓軸力、潤滑方式、張緊裝置
<2>.設計步驟
(a)選擇鏈輪齒數(shù)、
(b)計算當量的單排鏈的計算功率
根據(jù)鏈傳動的工作情況、主動鏈輪齒數(shù)和鏈條排數(shù),將鏈傳動的功率修正為當量的單排計算功率
(c)確定鏈條型號和節(jié)距
鏈條型號可根據(jù)當量的單排鏈的計算功率和主動鏈輪轉速由圖查到
確定鏈條型號為:xx (機械設計圖9-11P176)
確定鏈條節(jié)距為:xx (機械設計表9-1P167)
其中
(d)計算鏈節(jié)距和中心距
按下式計算鏈節(jié)數(shù)
則鏈傳動的最大中心距為:
查表 可得的值
理論軸間距
(e)計算鏈速,確定潤滑方式
查圖(機械設計圖9-14)可得出采用何種潤滑方式
(f)計算鏈傳動在軸上的軸壓力
4、專利介紹
(1)、水陸兩用自行車專利
一種水陸兩用自行車,包括車架、前叉、座鞍、龍頭、前輪、后輪、主鏈輪和設置在車架上位于后輪后方的方向舵,所述主鏈輪與前輪之間設有與之通過鏈條連接的副鏈輪,主鏈輪或副鏈輪上設有可拆卸的快拆腳踏拐前輪兩側分別設有可拆卸的前氣囊,后輪兩側分別設有可拆卸的后氣囊后輪的輪圈上設有可拆卸的馬蹄劃槳板。本發(fā)明的水陸兩用自行車不僅適于江、河、湖泊、水庫、近距離海島的j過渡及水陸兩棲工作,是水產養(yǎng)殖業(yè)、水中作業(yè)、野外工作者的得力交通工具。
(2)、水陸兩用自行車專利
一種水陸兩用自行車,其特征是:自行車前后輪兩側均設置浮簡用于產生浮力。自行車左側新增牙盤、鏈條、飛輪、傳動軸、一對傘齒,在水上騎行時通過反向腳踏帶動自行車尾部的螺旋槳旋轉,從而產生推進力。浮簡由泡沫塑料構成,外表面用塑料腔帶包裹,浮簡用綁帶和支架固定,支架用螺栓在自行車兩側固定。后輪每側2只浮筒通過支架用鉸鏈鏈接,可折疊和展開。水上騎行時浮簡展開,在后輪底部用活動軟繩拉住兩邊遠端浮簡用以加固浮筒,在陸地使用時浮簡折疊,騎行和普通自行車相同。
(3)、水陸兩用自行車專利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適合水陸兩用的腳踏自行車,這種車的特點是車前輪為輻板式,可做水中行駛中的舵板,在車身上安裝了密封駕駛艙,車后有水上行駛用螺旋推進器,腳踏板通過棘輪裝置做往復運動,中軸上有凸輪與氣泵聯(lián)合使用可向氣囊中充氣,中軸上有傘齒輪,通過與其嚙合的傘齒輪將運動傳遞給后車輪,這種車的優(yōu)點是由陸地進入水上或由水上駛入陸地無需進行任何附件組合的操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4). 水陸兩用自行車專利
實用新型公開的水陸兩用自行車,包括前叉總成,前輪總成、座板、三腳架總成、衣架總成、后輪總成、撐腳,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垂直角度調節(jié)器,由前輪漂浮板總成和前輪三腳支撐架總成構成的前漂浮裝置,后輪傳動裝置,由兩個后輪漂浮板總成和后輪三角支撐架總成構成的后漂浮裝置,水下推進裝置,導向裝置;將本實用新型推行入水中,即可踏上去行駛操作了,也可以在陸地上行駛時。 本實用新型具有新增裝置體積小,展開和收攏靈活和導向靈活,便于隨車攜帶的優(yōu)點,解決了現(xiàn)有水陸兩用自行車在水面上騎行時,只可前進行駛,不可倒退行駛的機動缺失問題。
(5).水陸兩用自行車專利
水陸兩用自行車水陸兩用車包括一種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它的前輪軸和后輪輪轂軸的兩端向外延伸。水面漂浮裝置由浮子組成,沒個浮子都包括一個可折疊的氣密袋和浮動機構,因此可以在自行車兩側的的前輪軸和后輪軸上自由折疊。水面推進裝置通過后輪的轉動驅動;水面轉向裝置安裝在前輪。
總結:
還記得選中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挺興奮,感覺水陸自行車很簡單,可正當我著手去做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我開始去圖書館和網(wǎng)上查閱大量有關本課題方面的資料,還有很多和自己專業(yè)都是毫無關系的。通過查詢這些資料,漸漸地我的思維變得開闊起來。我找到了突破口,鎖定了設計所需的主要參數(shù)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查詢各種手冊,基本對此次的設計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通過本次文獻綜述的編寫,加深了我對水陸兩用自行車的了解。期間我查詢了很多的資料,搜集了各種各樣的專利以及文獻,對目前水陸兩用自行車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明白了它的原理,對于自己的設計也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同時經(jīng)過老師的指點,方案改進了很多,每一次改進都是我受益匪淺,從中我了解了機械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也讓我明白,不能小瞧任何一件事,不能盲目自大,我們學到的都是書本上的東西,只有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算真正運用了知識,也才能真正去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 濮良貴.機械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 朱理.機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3] 趙大興.工程制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張萬奎.機床電氣控制技術.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8
[5] 徐學林.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7
[6] 孟憲源,姜琪.機構構型與應用.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1
[7] 周開利,鄧春暉.MATLAB基礎及應用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
[8] 龐國星.工程材料與成形技術基礎.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8
電子檔:
[9]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液壓傳動.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1
[10]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液壓控制.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1
[11]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機械制圖.極限與配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1
[12]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聯(lián)接與緊固.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1
[13] 林清安.Pro/ENGNEER Wildfire零件設計.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11
[14] 盧險峰.中國模具設計大典 第3卷 沖壓模具設計.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
[15] 機械設計手冊編委會.機械設計手冊.第五卷.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8
[16]丁春生.水陸兩用自行車[P].中國:200600039285.0, 2006
[17] 柴天麟.水陸兩用自行車[P].中國:CN87 2 16297 U, 1988
[18] 鄧淮斌.水陸兩用自行車[P].中國:CN101623990A,2010
[19] 張箭.水陸兩用自行車[P].中國:CN202593727U,2012
[20] WATANABE YAICHI. Amphibious bicycle [P].US: US24120481A,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