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 長度比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題 : 長度比較(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課題 : 長度比較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物對比,初步感知長度概念。
2. 通過比長短讓學生知道比長短就是比的長度,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長度概念。
3. 了解各種長度比較的方法,初步學會在方格紙上比較物體的長短,并通過操作、體驗活動,理解要用統(tǒng)一的度量標準進行測量比較。
目標確立依據(jù):
教材分析:
小學階段關于圖形測量概念的教學主要包括長度測量概念、面積測量概念和體積測量概念。而一年級第二學期《長度比較》是長度測量概念教學的第一課時,教材是將物體長短的直接比較方法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比較物體長短的過程中,初步建立起
2、一維長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幫助學生形成對長度的初步感知。本課時一個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在探究運用不同方式,進行測量比較的活動中,體驗到統(tǒng)一測量比較標準的重要性,這也為后續(xù)度量教學,統(tǒng)一長度單位作鋪墊。
學生分析: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很早有了“長”與“短”的認知經(jīng)驗,也能夠通過觀察來比較物體的長短。同時,他們在比身高或者其他比較活動中經(jīng)歷過一端對齊的直接比較方法,而且他們對度量的工具:尺,應該不陌生,甚至部分孩子可能也會使用并知道一些度量的單位。但是,學生可能缺乏的是對于抽象的長度概念的理解,這也是學生學習的困難點。因此,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們設計了較多的學生自主操作、體驗的活動,促使學生在比
3、較的活動中深入的認識長度,建立起長度概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視覺對實物進行長度比較的各種判斷方法。
難點:靈活運用長度比較的判斷方法。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常規(guī)積累
考考你的眼力 比一比
課件播放
師:誰高誰矮,誰厚誰薄,誰寬誰窄?比一比,( )比( )高(厚,寬)。(出示電腦課件)
按誰和誰比,( )比( )高來說一說。
通過生活實例比高矮、厚薄、寬窄,讓學生初步體會長度的含義,引出課題。
一、開放引入
活動一:哪只鉛筆長?
課件播放
1、遮住一端,比長短
T:老師手里有兩支鉛筆,想挑一支長的送給我
4、的好朋友,你覺得應該挑哪只?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1:選紅色,紅色鉛筆多出一些
預設2:不同意選紅色
學生借助PPT比劃。
小結(jié):看來,只知道一端的情況,我們是
不能確定誰長誰短的,必須要知道兩端的
情況,才能作出判斷。
2、探究一端對齊,看另一端的比較方法
T:那老師手中的兩支鉛筆究竟是怎樣的
呢?(揭曉)你選哪支?
預設:紅的、藍的
追問:這回為什么你們意見就不像剛才那
么統(tǒng)一了呢?
預設:這兩支看上去差不多。
T:的確,這兩支鉛筆長短差別不像圖上那樣明顯,所以光憑眼睛看很難判斷,那我們可以怎樣比較呢?
預設:一端對齊(演示)
T:你把下面的這一端對齊了再比
5、,觀察上面的那一端,現(xiàn)在你們挑選哪支?
預設:紅色
小結(jié):在比較物體的長度時,當我們無
法直接用眼睛判斷時,就常常就會用到一
端對齊的方法。
板書:一端對齊,看另一端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的主題就是“長
度比較”。
學會長度比較的方法,初步建立起長度概念
預設一:直接判斷紅鉛筆比黃鉛筆長
預設二:思考另一端沒看到,就不能確定
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和結(jié)果。
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一端對齊,看另一端的方法比出兩支鉛筆的長度。
二、核心推進
(一)建立長度概念
1、抽象長度概念
追問
6、1:為什么把一端對齊呢?
追問2:可不可以把上面一端對齊比呢?
小結(jié):不管那端對齊,這兩只鉛筆的長度是不變的。PPT演示
紅色鉛筆的長度,就是上下兩端之間的距離,綠色鉛筆的長度也是上下兩端之間的距離。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表示物體的長度——兩個端點用直直的線連接起來,在數(shù)學上稱作“線段”。
活動一:哪根絲帶短?
T: 為了方便大家比較,老師將絲帶的一端對齊了,哪條絲帶最短?你們同意嗎?為什么?
追問:這兩條絲帶左端是對齊的,而且右端是在同一個位置,它們不是一樣長嗎?
S:要拉直了比
小結(jié):這條絲帶的長度就是拉直以后這一端到這一端之間這個線段的長度。
2、豐富長度概念
課件展示
7、
其實生活中的比高矮、比厚薄、比寬窄,也可以看作是長度比較。比高矮就是比較我們腳底到頭頂兩端之間的距離,比厚薄,就是比這上下兩端之間的距離,還有比寬窄,就是比這左右兩端之間的距離。
(二)探究長度比較的方法
活動一:比紙片上紅邊和藍邊的長度
T:老師這里有一個紙片,紅色這條邊和藍色這條邊的長度相等嗎?請你比一比
要求: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獨立完成。
交流反饋:
資源一:間接比較的
資源二:同桌合作
資源三:獨立完成
小結(jié):唉,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不管是借助工具,同桌合作,還是獨立折疊,都是將紅邊和藍邊的一端對齊,不同的是他們所用對齊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2、介紹透明方格紙,體會統(tǒng)
8、一測量標準的重要性
(1)方格紙上比較物體的長短
(2)動腦筋題:小胖的鉛筆和小亞放到方格紙上都是7格長,實際是一樣長嗎?
小結(jié):用方格紙去比較的時候,要統(tǒng)一測量測量標準。
板書:方格紙 統(tǒng)一標準
預設一:同桌合作促使兩條邊的一端對齊。
預設二:借助身邊的絲帶、鉛筆、尺等工具進行測量比較。
預設三:對疊,使兩條邊的一端對齊
認識透明方格紙,數(shù)出物體有幾格長
說說理由
在比絲帶的活動中進一步鞏固一端對齊,看另一端這一方法。
從直接比較過渡到間接比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中,探究各種比較的方法。
引起認知沖突,體會統(tǒng)一測量工具的重要性。
三、
總結(jié)全課,交流成果。
說說今天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與體會?知道了什么?還有疑惑嗎?
板書設計: 長度比較
長短 一端對齊,看另一端
高矮 方格紙 統(tǒng)一標準
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