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2.1《論語》十則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 2.1《論語》十則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ppt(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二單元 儒 道 互 補 第1課 《論語》十則,【詞句積淀】 一、字音辨識 不踰矩( )( ) 誨女( ) 輕裘( ) 無憾( ) 曲肱( ) 戚戚( ) 答案:y jǔ hu qi hn ɡōnɡ qī,﹒,﹒,﹒,﹒,﹒,﹒,﹒,二、熟語積累 1.敏于事而慎于言:處事機敏,出言謹慎。 2.浮云富貴:把富貴看成飄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3.克己復(fù)禮: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復(fù)到周禮上。,三、名句默寫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3._____________,小人長戚戚。 4.一日克己復(fù)禮,______
2、_______。 答案:1.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不義而富且貴 3.君子坦蕩蕩 4.天下歸仁焉,【文言歸類】 一、通假字 1.可謂好學也已(“______”通“______”) 2.不知為不知,是知也(“______”同“______”,______) 答案: 1.已 矣 2.知(第三個) 智 聰明、明智,二、一詞多義 1.就 答案:動詞,靠近/動詞,就職/動詞,完成、達到目的/動詞,登上,就有道而正焉( ) 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 軻自知事不就(《荊軻刺秦王》)( ) 荊軻遂就車而去(《荊軻刺秦王》)( ),,2.施 3.目 答案:2.動詞,表白/動詞,施行、實行/動詞,設(shè)置、安放
3、/動詞,用 3.名詞,綱目、具體要點/動詞,遞眼色/名詞,網(wǎng)上的眼,無施勞( )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guān)發(fā)機(《張衡傳》)( ) 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并序》)( ),請問其目( ) 范增數(shù)目項王(《鴻門宴》)( ) 綱舉目張( ),,,4.安 答案:形容詞,舒適、安逸/形容詞,安穩(wěn)/動詞,養(yǎng)/動詞,安置、安放/疑問代詞,哪里/疑問代詞,怎么、哪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 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zhàn)》)( ) 見王夫人來了,方安設(shè)桌椅(《紅樓夢》)( ) 沛公安在(《鴻門宴》)(
4、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5.焉 答案:助詞,表陳述語氣/疑問代詞,哪里/兼詞,相當于“于此”,意思是“在這里、從這里”/語氣詞,啊,就有道而正焉( )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退秦師》)( ),,6.而 答案:并列關(guān)系連詞/順承關(guān)系連詞/轉(zhuǎn)折關(guān)系連詞/修飾關(guān)系連詞,敏于事而慎于言(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 敝之而無憾( ) 曲肱而枕之( ),,三、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 1.名詞活用 (1)飯疏食、飲水 ( )_____________ (2)不義而富且貴 ( )________
5、_____ (3)請事斯語矣 ( )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詞作動詞 吃 (2)名詞作動詞 合乎義 (3)名詞作動詞 實踐,實行,﹒,﹒,﹒,2.動詞活用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________ 答案: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安逸;使……信任;使……得到關(guān)愛,﹒,﹒,﹒,3.形容詞活用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 )_________ 答案: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以……為樂,﹒,四、古今異義 一日克己復(fù)禮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一天。 答案:一旦,表示假設(shè)。,﹒,﹒,五、判斷下列文言句式的類型并翻譯。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翻譯: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敏于事而慎于言。( )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斷句?!啊恰病北砼袛唷V谰褪侵?,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tài)度才是明智的。 2.狀語后置句。狀語“于事”“于言”后置。做事勤勞敏捷,說話小心謹慎。,【語句品評】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句意品讀】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yīng)過多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應(yīng)該克制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zhì)方面,這樣就算是好
7、學了。這句話重點講對君子的道德要求。 【知行啟迪】自古以來,許多人為追求名利而不擇手段,進而迷失自我;然而也有許多人舍棄優(yōu)裕的生活、工作條件做出利國利民的貢獻。如錢學森、蘭輝等。,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句意品讀】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同時,不符合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知行啟迪】“安貧樂道”是中國人幾千年以來做人的標準之一,人要堅守道義和人格。問題奶粉、饅頭、牛奶、汽車等層出不窮,再一次考驗著我們中國人
8、的良知。,3.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句意品讀】孔子認為,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 大道上行走,故心胸開朗而寬廣,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 故經(jīng)常憂愁。 【知行啟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示例:作為君子,應(yīng)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包容萬物,不計個人得失。如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心向?qū)W;即使面對種種不公和別人的誹謗,也坦然處之,其心胸之寬廣讓人敬佩。,【備選鏈接】
9、 1.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句意品讀】孔子將人分成君子與小人,又把君子細分為知者與仁者。因智慧而超脫的人像流動的水一樣快樂;信奉仁義道德的人像沉靜的山一樣恒久。知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 【知行啟迪】現(xiàn)實生活中,“知”與“仁”離我們并不遙遠。如面對需要幫助的弱者,我們既要科學地施救,又要理智地保護自己,這就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知”和“仁”。,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句意品讀】孔子認為,“仁”的本質(zhì)在于一切以人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在這個前提下,每個人都要用禮來約束自己的一切行為,使自己的一切都符合禮。也就
10、是說,“仁”就是人對禮的自覺,是禮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實現(xiàn)。 【知行啟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為人處世要謹慎善為,不看消極面,不偏聽偏信,不胡說八道,一言一行,要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如果每一個人的視、聽、言、動都虔誠、仁義、知禮,人與人之間也就和諧相處,整個社會也就秩序井然。,【精要研習】 1.本文的前幾則,是孔子關(guān)于學習的看法。從中可以看出孔子關(guān)于學習有哪些主張? 【明確】(1)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要苛求生活條件的好壞,即“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2)學習要謹慎,要深入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見解,即“敏于事而慎于言”。,(3)要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學習,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修
11、正自己的道德行為,即“就有道而正焉”。 (4)在學習的問題上要有謙虛求實的品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有恒定的志向,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體味其中的快樂。,2.請結(jié)合孔子的經(jīng)歷分析他為什么主張“慎于言”? 【明確】孔子主張“慎于言”,即少說話,說的時候要慎重。其原因是: (1)孔子很重視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即“言忠信”“言思忠”,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而如果愛說話,就難免言過其實,言行不一致,于道德就有愧了。 (2)孔子認為說話要擇取恰當?shù)臅r機,這樣才不會引起人們的反感,才能發(fā)揮作用。 (3)孔子認為德是內(nèi),言是外,內(nèi)在充實自然能發(fā)之于外,外在卻不一定對內(nèi)在有所裨益,更反對花言
12、巧語,他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3.試分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句中的三種境界。 【明確】“知之”“好之”“樂之”是學習的三種不同層次的境界。 “知之”“好之”“樂之”,這三者有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層層深入?!爸笔且环N認識,“好之”是一種興趣,“樂之”是一種情感。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之”,即要以所學為樂事,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這樣,才能取得較高的成就。,4.研讀文章,通過子路、顏淵、孔子的志向,試分析三人的性格特點及道德境界。 【明確】,【備選要點】 1.讀課文第二則,試分析道德修養(yǎng)過程中的階段,并做出評價。 【明確】(1)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①十五歲到四十歲是
13、學習領(lǐng)會的階段。②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huán)境左右的階段。③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guī)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2)評價:①孔子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②指出了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2.通過學習理解本課的知識,請結(jié)合“克己復(fù)禮”談?wù)劇叭省焙汀岸Y”是什么關(guān)系。 【明確】(1)“克己復(fù)禮”指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復(fù)到周禮上??鬃酉Mㄟ^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使人們自覺遵守禮的規(guī)定。,(2)“仁”和“禮”的關(guān)系: ①“仁”是“禮”的基礎(chǔ)。 孔子
14、說“人而不仁,如禮何”是說明“仁”是“禮”的基礎(chǔ);這里說“克己復(fù)禮為仁”則是說明“禮”又規(guī)定了“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要以“仁”為基礎(chǔ),靠“仁”來維護,離開“仁”,“禮”就徒具形式。 ②“禮”是“仁”的依托。 “仁”的具體內(nèi)容是由“禮”的要求來規(guī)定的,離開“禮”,“仁”就無所依托?!叭省笔莾?nèi)在的,“禮”是外在的。一內(nèi)一外,互為表里,緊密結(jié)合不可分割。,【探究平臺】 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克己復(fù)禮”就是“存天理,滅人欲”。你是怎樣認識的,結(jié)合所學《論語》篇章,談?wù)勀愕目捶ā?我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示例:孔子的“克己復(fù)禮”是約束自己的欲望和行為而回歸于禮,其目的和基礎(chǔ)是“仁”;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則是將克己復(fù)禮趕向了極端,無視人的存在,是無“仁”可言的。 從《論語》的記載來看,孔子說的“克己復(fù)禮”只是在說一種具體的學習和修養(yǎng)方法;這里說的“禮”,就是指當時社會生活中實行的各種禮儀規(guī)范,而學習各種禮儀,正是孔子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這里強調(diào)的,不是應(yīng)當按禮儀規(guī)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說,學習禮,不僅僅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也就是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不良習性和私心,這其實也正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戰(zhàn)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