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1課 荷塘月色課時優(yōu)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1課 荷塘月色課時優(yōu)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1課 荷塘月色
1.依次填入下列語段中括號里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是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景圖:綠葉田田,荷花朵朵,清香( ),月色( ),像( )的歌聲,像( )的夢幻?!梢哉f,這清新、美麗、寧靜的大自然,正是作者追求的淡淡的恰到好處的心境。
A.縷縷 朗朗 渺?!∶悦?
B.陣陣 朗朗 縹緲 朦朧
C.縷縷 溶溶 渺?!‰鼥V
D.陣陣 溶溶 縹緲 迷茫
答案 C
解析 清香是不間斷地飄來,應(yīng)是“縷縷”?!叭苋堋?,明凈潔白貌。用來形容月色,與荷塘月色的意境更相符。“渺?!?,因遙遠(yuǎn)而模糊不清?!翱~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逗商猎律?/p>
2、》原句是“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故選“渺?!??!逗商猎律吩涫恰坝窒窕\著輕紗的夢”,故選“朦朧”。
2.下列詩句中的意境和荷塘月色相似的一項是( )
A.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
B.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C.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寓意》)
D.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蘇軾《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章意境的分析能力?!逗商猎律分械囊饩呈牵涸律宓?,黑白相間的光和影猶如和諧的旋律,荷香縷縷,水乳交融,可以看出是淡淡的。對選項逐一分析排查,只有C項,“
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和文本相似,故選擇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讀朱自清的散文, , ?! ?, , , 。
①以及由于執(zhí)著人生而產(chǎn)生的“沉痛隱憂”
②他不論是抒情、敘事、寫景,還是說理
③處處可見其誠摯、美好之襟懷,嚴(yán)謹(jǐn)、認(rèn)真之作風(fēng)
④頗有一些“溫、柔、敦、厚”之風(fēng)
⑤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實在、平易、純正、透徹
⑥而沒有絲毫的虛、浮、躁、厲之氣
A.⑤⑥③①②④ B.③②⑤①④⑥
C.③①②⑤⑥④ D.④⑥⑤②③①
答案 C
解析 瀏覽幾個句子可知,文段是關(guān)于朱自清散文的閱讀感受
4、的。觀察六個句子,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小邏輯,如②⑤中的“不論……都……”的小邏輯,從而排除A、D兩個選項。又如③①兩句的并列關(guān)系,決定這兩句應(yīng)相連,可以排除B項,從而得出正確答案為C。
1.[高考源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請簡要賞析下面兩個句子。
(1)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我的答案:
答案 (1)句子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其中,“縷縷清香”是嗅覺,“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是聽覺,二者都有“斷斷續(xù)續(xù)”的特點,因此,作者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寫出了荷香的淡遠(yuǎn)、若斷若
5、續(xù),增強了其表達(dá)效果。
(2)句子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其中,“光與影”是視覺;而“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是聽覺,但因其都有“和諧的旋律”,因此,作者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描寫月光下光與影的和諧有致,表達(dá)形象生動,且能夠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與想象,增強了其表達(dá)效果。
2.[高考源點: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文章是如何描繪“荷塘月色”的?
我的答案:
答案 寫荷塘,動靜結(jié)合。先寫田田的荷葉,后寫綠葉中零星地點綴著的荷花,這是靜的畫面?!斑@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則是動的景致。動靜結(jié)合,形象地傳達(dá)出荷塘幽靜又富有生氣的特點。雖無“月”字,但處處有月色。葉子、花朵
6、以及被微風(fēng)帶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月色映照下才形成了動人的景致。
寫月色,虛實結(jié)合。先寫月光如流水般瀉在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叭~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則是虛寫,但虛中見實,貼切地表現(xiàn)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tài)。寫月的投影,有“灌木”的“參差的斑駁的黑影”,也有“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而這些“影”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在一起,構(gòu)成了美麗而繁復(fù)的圖景。此處寫月色,但處處有荷塘。
3.[高考源點:分析作品結(jié)構(gòu)]本文題目是“荷塘月色”,而文章第7~9段卻寫了江南采蓮舊俗和《西洲曲》里的句子,為什么?
我的答案:
7、
答案 作者寫本文的目的是借助景物描寫,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和因眼前之景而獲得的暫時的喜悅,表達(dá)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文章提到的江南采蓮舊俗和《西洲曲》里的句子,內(nèi)容上,表現(xiàn)的是一種“熱鬧”的場景,是作者心中自由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xiàn),是作者所向往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而這是現(xiàn)實中所沒有的。所以,作者才通過聯(lián)想把這種期待表現(xiàn)出來,突出了主題。結(jié)構(gòu)上,想象中的熱鬧與眼前的寧靜形成一種鮮明的對照,這也就意味著作者從眼前寧靜的環(huán)境、美好的景色中獲得的喜悅是暫時的,是無法從根本上讓作者的心情“寧靜”的。這也照應(yīng)了前面作者所說的“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
8、,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又見荷塘月色
吳兆民
①今晚,我終于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荷花荷葉。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尋當(dāng)年朱自清的足跡,也不能不說是非常愜意的事。
②荷塘邊隨風(fēng)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就是對故人的懷念吧?;椟S的路燈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讓人覺著塘中漂動著簇簇水草。荷塘上雖然不見了荷花,但讓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為朱自清已將它牢牢植根于人們的頭腦里;我已從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窗?,這滿塘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的不是荷花嗎?那層層疊疊鋪展在那里的
9、不是荷葉嗎?月光正像當(dāng)時那樣流瀉在荷花、荷葉上。微風(fēng)在那里吹拂,依然將那清新的荷香彌散。
③我沿著塘邊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幾盞溫和的路燈緊貼荷塘小路亮著,倒映在水里,顯出一束束昏黃,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邊是一列高高的土坡,上面是森森柏樹,黑壓壓一路綿延。荷塘那邊,月亮透過擺動著的高大樹枝不時瞟我一眼。
④眼前的蓮橋把狹長的荷塘分成兩半,稀疏的殘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幾許凄涼。走過蓮橋,拐過小彎,我走進了近春園遺址深處,置身高高的白楊樹下。眼前一片開闊,月光輕灑,充滿空靈,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葉。月光靜靜地往這里揮灑,近處的一切都給抹上了清靈靈的光影,我也被其細(xì)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給
10、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樣遙遠(yuǎn)、透亮而圣潔,讓人的心胸霎時跟著坦蕩起來。
⑤七十五年前的那個夜晚,朱自清獨自來到這月下荷塘,一腔心緒凝結(jié)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這里傾瀉,一生操守在這里坦白!要清潔,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從;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樸樸素素的人,做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風(fēng)血雨的歲月,有多少人經(jīng)受不住磨難變節(jié)了,經(jīng)受不住誘惑茍且了,經(jīng)受不住清貧頹廢了,而你沒有。為了民族,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嚴(yán)。你雖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在貧病交加之際寧可餓死也不領(lǐng)美援面粉,成為承載一個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yán)和大義的人。
11、
⑥這樣想著的時候,陣陣清寒和陰森不知從何方向我襲來,又想到這遺址就是八國聯(lián)軍焚燒圓明園而殃及近春園使之成為“荒島”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陰森,只好回轉(zhuǎn)到有路燈的荷塘邊。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⑦我在荷塘邊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綠色的聚光在不停旋掃。畢竟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
⑧社會發(fā)展了,人還要不要操守?融入現(xiàn)代文明了,民族還要不要氣節(jié)?現(xiàn)實中的許多人和事都做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是舊時代的知識分子,尚且堅守操節(jié),潔身自好,成為一代楷模。就是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凈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作為領(lǐng)受現(xiàn)代文明熏陶的人,為什么就不能自
12、守律令、潔身自好?作為融入現(xiàn)代文明的民族又豈能不固守氣節(jié)?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之為人”這一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回到“人之為人”的本性上來,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時時記得并不斷溫習(xí)七十五年前那份富有藝術(shù)魅力和人文情懷的深情告白,是回復(fù)我們?nèi)说谋拘缘囊粍┝妓帯?
⑨荷塘上的清風(fēng)在月光輝映下吹拂著我,不斷清理著我的思緒。我下意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雖然不見先人踽踽獨行的風(fēng)采,卻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有改動)
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文章從懷著渴望已久的心情來追尋朱自
13、清的足跡寫起,緊接著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聯(lián)系史實,評價先生高潔傲岸的人格。
B.第②段中,作者描寫了眼前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葉和荷香,顯得空靈灑脫。
C.文末“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币痪涞囊馑际钦f,荷塘月色依舊,而我的心里既深切懷念故人,又對在險惡環(huán)境里變節(jié)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
D.文章在記敘、描寫之外,又綜合運用了議論、說明、抒情的表達(dá)方式,既評價了朱自清的人格,又結(jié)合現(xiàn)實,探求了發(fā)人深思的“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
答案 A
解析 B.“描寫了眼前月下荷塘的美景”有誤,由原文“荷塘上雖然不見了……有荷花的”可知,荷塘上已沒有荷花,荷花是
14、作者從想象中移植來的。C.“又對在險惡環(huán)境里變節(jié)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于文無據(jù)。D.本文沒有運用說明的表達(dá)方式。
2.[直擊高考源點]在文中第⑧段畫線處,作者說的“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說這是“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
答:
答案 (1)自覺地固守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yán)和大義,堅守節(jié)操,潔身自好。(2)因為過去的人要面對這一問題,現(xiàn)在的人仍然需要面對并且回答這一問題。
解析 回答第一問時,要從這段文字中去提取,文章贊揚的是朱自清的品質(zhì),荷與人在文中融為一體,“本性”在文中具體指朱自清先生所代表的固守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yán)和大義,堅守節(jié)操,潔身自好的一種精神。解答第二問時需要注意“陳舊”和“永恒”的含義,要結(jié)合文本來理解與挖掘。
3.請根據(jù)你對全文的理解,概述第⑦段畫線處“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中“不能釋懷”的內(nèi)容。
答:
答案 朱自清以自己的生命實踐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yán)和大義;領(lǐng)受現(xiàn)代文明熏陶的人應(yīng)該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融入現(xiàn)代文明的現(xiàn)代社會還需要堅持操守與氣節(jié)。
解析 題干中的句子出自第⑦段,這段文字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正因想到朱自清而生感慨,這些感慨正是作者不能釋懷的原因。以此為據(jù)作答即可。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