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22愚公移山 (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22愚公移山 (新版)新人教版(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222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1.讀生字2.通假字 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5.詞類活用(1)面山而居(面,名詞用作動詞,面向)(2)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詞作狀語,用箕畚)(3)吾與汝畢力平險(險,形容詞用作名詞,險峻的大山)6.特殊句式(1)省略句(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懲(于)山北之塞(2)倒裝句且焉置土石甚矣,汝之不惠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列子
2、,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張清靜無為。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本文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怕困難、堅持奮斗的精神,結(jié)尾用浪漫主義手法體現(xiàn)了人定勝天的樂觀信念。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愚公移山是我國古代最有名、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篇寓言。它通過一個老人決心率領(lǐng)他的兒孫們挖掉擋住他家出路的兩座大山,最后感動了天帝,天帝派了兩個神仙把山背走了的故事,說明對任何事情,只要有決心,有毅力,踏實苦干,堅韌不拔,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困難,取得勝利。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本文選自列子,成書于戰(zhàn)國前期。在當(dāng)時生產(chǎn)力極
3、不發(fā)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xiàn)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話式的結(jié)尾,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文言快譯愚公移山列子段解: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和地理位置,為下文移山、負山做鋪墊。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段解:此段通過“聚室而謀”“其妻獻疑”“叩石墾壤”“鄰?fù)嘀钡惹楣?jié)的描寫,表現(xiàn)了愚公移山的艱辛,展示了愚公移山的決心,感人
4、至深。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段解:寫愚公對智叟的批駁,表現(xiàn)了愚公和智叟兩種不同思想的矛盾和斗爭,進一步揭示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偉大。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段解:寫愚公移山的理想終于實現(xiàn)。照應(yīng)故事開端。 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字詞快解方:指面積。高萬仞:形容極高。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河陽:黃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陰,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陽。且:將近。面:名詞用作動詞,面向。懲:戒,這里是“苦于”的意思。塞:阻塞。迂:曲折,繞遠。聚室而謀:集合全家來商量。
5、室,家。汝:你們。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11險:形容詞用作名詞,險峻的大山。12指:直。13漢陰:漢水南岸。14雜然相許:紛紛表示贊成。雜然,紛紛。許,贊同。15獻疑:提出疑問。16以:憑借。17曾:連都18損:削減。19魁父:小山名。20如何:把怎么樣。21且:連詞,況且。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22焉:疑問代詞,哪里。23置:安放。24荷:扛。25夫:成年男子。26叩石墾壤:鑿石挖土。叩,敲,鑿。27箕畚:簸箕,一種用竹片或柳條編成的器具。這里是“用箕畚裝土石”的意思。28孀妻:寡婦。29遺男:遺孤,孤兒。30始齔:剛剛換牙,指七八歲。31
6、寒暑易節(jié):冬夏換季,指一年的時間。易,交換。節(jié),季節(jié)。32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語氣助詞。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33河曲:古地名,因河水彎曲而得名。34叟:老頭。35惠:通“慧”,聰明。36汝心之固,固不可徹: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徹,通。37雖我之死:即使我死了。雖,即使。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38窮匱:窮盡。39苦:愁。40亡以應(yīng):沒有話來回答。亡,通“無”,沒有。41操蛇之神:神話中的山神,拿著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字詞盤點作家作品主題思想寫作背景課文結(jié)構(gòu)課文全解42懼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代
7、愚公。已,停止。43帝:神話中的天帝。44感其誠:被他的誠心所感動。感,被感動。45夸娥氏:神話中力氣很大的神。46負:背。47一厝朔東:一座放在朔東。厝,通“措”,放置。朔東,朔方東部,現(xiàn)在山西北部一帶。48一厝雍南:一座放在雍南。雍,雍州,現(xiàn)在陜西、甘肅一帶。49隴斷:山岡阻隔。隴,通“壟”,高地。斷,隔絕。問題探究3問題探究1問題探究2從課文看得出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這樣給他們命名,用意何在?智叟與愚公形成鮮明對比。智叟之“智”在于認為愚公“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這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目光短淺,實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決定畢生平險、挖山不止。這是造福
8、子孫的大事,愚公目光長遠,且認為子孫無盡而山不加增,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實為明智之舉。智者實愚,愚者實智。顯而易見,這樣命名不僅加重了對比色彩,而且具有諷刺效果,從而突出了愚公的形象。問題探究3問題探究1問題探究2這篇寓言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愚公這個人物的?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只要堅持不懈,成功終會屬于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1)正面描寫語言、行動(愚公確知“平險”之利,有遠大抱負)。(2)鮮明對比智叟實愚,愚公實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險”之理,有正確的認識)。(3)側(cè)面烘托山高、路遠,神懼、帝感(愚公
9、有萬難不屈的“平險”精神)。問題探究3問題探究1問題探究2怎樣理解課文的神話結(jié)尾?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贊頌了愚公心意之誠,意志之堅,突出了故事的主題,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話,向自然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愿望。這個神話結(jié)尾,增強了故事的瑰麗色彩,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一、熟讀課文,把握文意,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發(fā)揮想象,將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改寫成片段作文。1.在家庭會議上2.愚公智叟辯難示例一 在家庭會議上在家庭會議上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和你們用盡全力鏟平兩座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意見。愚公的妻子
10、提出疑問說:“憑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土山都削不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怎么樣呢?”愚公說:“只要有恒心,鐵杵能磨成針,一天不能移走大山就用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也不行的話就用一年,甚至十年。我相信總有一天可以移走的?!逼拮映聊?說:“您現(xiàn)在90多歲了,還能有多少個10年呢?再說,把山挖走了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一陣沉默。 “娘親,爹,我們可以把泥土挑到渤海的邊上,問題不就解決了!”這時,愚公的兒子堅定地說。 “好主意,”愚公捋著胡子,不住地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明天我們就準備好工具,后天就開始挖山!” “好哩!”大家異口同聲,這聲音好像長了翅膀似的飛上夜空,久久地回響示例二
11、愚公智叟辯難愚公智叟辯難主意定了,愚公和家人開始夜以繼日的工作。鄰家的京城氏是個寡婦,她有個剛剛換牙的兒子,也蹦蹦跳跳來幫忙。河曲有個智叟,聽說愚公要移山,便跑來阻止,說:“你怎么這么傻呀!人這么老了,又沒了什么力氣,就連山上的一棵草也拔不動,還想對付那些山石?”愚公擦了擦額上豆大的汗,笑了笑:“大山不移,鄉(xiāng)親們出入不便哪。”說完,又埋頭鏟土。智叟斜眼將愚公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滿身泥土,汗水濕遍全身,衣服被石塊磨得破爛不堪,不由冷笑道:“真是自不量力,大山如此之高,憑你一老頭,行嗎?不如在家安享晚年。”愚公聽到智叟這般說,停下手中工作,嘆了口氣,正色道:“你真是頑固不化,連寡婦孩子都不如。即使
12、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連續(xù)不斷,是無窮無盡的,而山則不會增加一絲一毫,哪有鏟不平之理呢?”一番話說得智叟啞口無言,狼狽離開。參考答案 1.指面積正,正在2.將近況且3.竟然,簡直通“增”,增加4.頑固,固執(zhí)堅決5.通“無”,沒有逃跑三、有人說:“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擋了路,自己去挖山本來就傻,為什么還叫子子孫孫去吃這苦頭呢?繞山開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嗎?”對此,你怎么看?答案示例 本文是一則寓言。這則寓言所要說明的是人力可以戰(zhàn)勝自然的道理,說愚公不愚,就是因為愚公懂得這個道理并付諸行動,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如果繞山開路或干脆搬家,豈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