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語文 第五單元《莊子》選讀 5.4 尊生精練(含解析)新人教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高中語文 第五單元《莊子》選讀 5.4 尊生精練(含解析)新人教選修《先秦諸子選讀》(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尊生
一、語基落實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創(chuàng)傷/悲愴 收斂/眼瞼 棺槨/諄諄告誡
B.暈厥/暈車 蠹蟲/案牘 絜駕/提綱挈領(lǐng)
C.掊擊/解剖 拾掇/輟學(xué) 積累/日積月累
D.貨艙/滄桑 閑暇/遐邇 傾瀉/水泄不通
解析:A項,chuāng/chuàng,liǎn/jiǎn,ɡuǒ/zhūn;B項,yūn/yùn,dù/dú,xié/qiè;C項,pǒu/pōu,duo/chuò,lěi;D項,cāng,xiá,xiè。
答案:D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方且治之且北方之人,不習(xí)水戰(zhàn)
B.匠石之齊沛公引
2、兵之薛
C.事之以皮帛而不受皆以美于徐公
D.而幾死之散人提刀而立
解析:B項,都譯為“到……去”。A項,將要/況且。C項,用、拿/認(rèn)為、以為。D項,代詞,你/連詞,表修飾。
答案:B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因杖策而去之
A.籍吏民,封府庫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C.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
D.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D項,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A、B、C三項與例句相同,均為名詞活用為動詞。
答案:D
4.下列成語都出自《莊子》的一項是( )
①越俎代庖 ②大相徑庭?、弁笈d嘆 ④緣
3、木求魚 ⑤貽笑大方?、扌衙瘛、呔字堋、嗪悓W(xué)步?、崛粘龆?日入而息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⑧⑨
解析:④出自《孟子》,⑥出自《老子》。
答案:D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文本選段,完成第5~8題。
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dāng)?shù)。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
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以為柱則蠹。
4、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莊子·人間世》)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絜之百圍 絜:用繩子等計量圓筒形物體
的粗細(xì)。
B.匠伯不顧,遂行不輟 輟:中止。
C.實熟則剝 剝:剝落。
D.幾死,乃今得
5、之 幾:將近、幾乎。
解析:C項,剝:通“撲”,擊打。
答案:C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以為舟則沈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
B.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C.使予也而有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幾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將圖南
解析:B項,句中語氣詞,表強調(diào)/代詞,他的。A項,連詞,就。C項,語氣詞,用于主謂之間舒緩語氣。D項,副詞,才。
答案:B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木匠師徒去齊國的曲轅看到了一棵被當(dāng)作神樹的櫟樹,樹冠高大,樹身粗壯,看的人如同趕集一樣多,而木匠師徒卻認(rèn)為其無用,對此
6、不屑一顧。
B.木匠認(rèn)為櫟樹是百無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長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闡述了無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貼切自然,形象生動。
C.許多樹木正因為對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間許多事物都是如此。櫟樹因為無用才活得長久,又因為長壽而被世人尊為神樹。
D.文章善于運用對比說理。柤梨橘柚果蓏等結(jié)出的果實能為人所用而常被擊打挫傷,相反,櫟樹因為無所可用卻免遭斧斤得以保全。
解析:A項,“木匠師徒認(rèn)為其無用卻對此不屑一顧”錯,文中師父不屑一顧,但徒弟看了個夠。
答案:A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2)女將惡乎比予哉?
7、若將比予于文木邪?
參考答案:(1)這是不能當(dāng)材料的樹木,沒有什么用處,所以它才能如此長壽。
(2)你要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將把我跟有用的樹木相比嗎?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題。
說 琴
[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張。從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繩以弦,進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扣其弦,弦不服指,聲不成文①。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觀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質(zhì)不任弦,故鼓之弗揚?!?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將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選材,審制器。其器有四:弦、軫、徽、越。弦以被音,軫以機弦②,徽以比度③,越以亮節(jié)④。被音則清濁見,機弦則高下張,
8、比度則細(xì)大弗逾,亮節(jié)則聲應(yīng)不伏。故弦取其韌密也,軫取其栝⑤圓也,徽取其數(shù)次⑥也,越取其中疏⑦也。今是琴弦之韌疏,軫之栝滯,徽之?dāng)?shù)失鈞,越之中淺以隘。疏故清濁弗能具,滯故高下弗能通,失鈞故細(xì)大相逾,淺以隘故聲應(yīng)沉伏。是以宮商不誠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zhèn)愨x弦而柱指伯牙按節(jié)而臨操亦未知其所諧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為也。始桐之生邃谷,據(jù)盤石,風(fēng)雨之所化,云煙之所蒸,蟠紆綸囷,璀璨岪郁,文炳彪鳳,質(zhì)參金玉,不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飾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薦清廟,設(shè)大廷,合神納賓,贊實出伏,暢民潔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宜氣養(yǎng)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為腐材置物耶?
“吾觀
9、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執(zhí),縛柱以求張弛,自混而欲別物,自褊⑧而欲求多。直木輪,屈木輻,巨木節(jié),細(xì)木攩,幾何不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勁,動之以時,明之以序,藏之以虛。勁則能弗撓也,時則能應(yīng)變也,序則能辨方也,虛則能受益也。勁者信也,時者知也,序者義也,虛者謙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義以制之,謙以保之。樸其中,文其外,見則用世,不見則用身。故曰: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材何罪焉?”
仲鹖憮然離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軫乎?義取于徽乎?謙取于越乎?一物而眾理備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張,敬服斯說?!?
(節(jié)選自《何大復(fù)集》)
注①文:指曲調(diào)。②機弦:控制琴弦。③比度:排比音節(jié)的高低度
10、數(shù)。④亮節(jié):加大、節(jié)制琴的音量。⑤栝(guā):琴弦插入琴體的一端。⑥數(shù)次:數(shù),琴徽的度數(shù);次,合乎次序,位置正確。⑦中疏:小孔的通暢。⑧褊:狹小。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被音則清濁見,機弦則高下張 被:散發(fā)。
B.使攻者制之中其制 中:合乎。
C.吾觀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 罪:怪罪。
D.一物而眾理備焉 備:準(zhǔn)備。
解析:D項,備:齊全。
答案:D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是以/宮商不誠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zhèn)愨x弦/而柱指伯牙/按節(jié)而臨操/亦未知其所諧也。
B.是以宮商不誠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zhèn)愨x
11、弦/而柱指伯牙/按節(jié)而臨/操亦未知其所諧也。
C.是以宮商不誠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zhèn)愨x弦而柱指/伯牙按節(jié)而臨操/亦未知其所諧也。
D.是以/宮商不誠職/而律呂叛度/雖使伶?zhèn)愨x弦而柱指/伯牙按節(jié)而臨/操亦未知其所諧也。
答案:C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以制琴喻用人,以琴的四大部件各自的作用,道出用人時“勁則能弗撓”“時則能應(yīng)變”“序則能辨方”“虛則能受益”四方面的意義。
B.文中批評今之琴四部件制作不當(dāng)致使琴不中用,也就是抨擊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用人之不當(dāng),使文章增添了對現(xiàn)實的揭露意義。
C.文章結(jié)尾借仲鹖之口說:“信取于弦乎……一物而眾理備焉?!?/p>
12、這是點睛之筆,總結(jié)文章的前后內(nèi)容,溝通全文的內(nèi)在義理。
D.仲鹖說:“愿改弦更張,敬服斯說?!闭f的是他信服何子說的道理,愿意更換琴弦,調(diào)整琴弦的松緊,使琴重放光芒。
解析:D項,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做法。這里的“改弦更張”,是指改變原來的錯誤做法,恭恭敬敬地聽從何子的教導(dǎo)。
答案:D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質(zhì)不任弦,故鼓之弗揚。
(2)吾將尤夫攻之者也。
(3)樸其中,文其外,見則用世,不見則用身。
參考答案:(1)它的質(zhì)地不能勝任琴弦,所以彈起來聲音不響亮。
(2)我要嚴(yán)厲責(zé)備制琴人。
(3)內(nèi)里質(zhì)樸,雕飾外部,顯露則兼濟天下,不顯露則
13、獨善其身。
三、表達交流
1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孔子曰:“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①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②,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
(《莊子·至樂》)
注①太牢:古代帝王、諸侯祭祀時,牛、羊、豬三牲全備為“太牢”。②臠:小塊肉。
短文中,莊子借孔子之口提出“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的觀點,請結(jié)合莊子的人生觀,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勀銓@類現(xiàn)象的看法。(250字左右)
參考答案:短文告訴我們:做事要看清對象,根據(jù)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勿以己度人,這樣才能收到預(yù)期的
14、效果。否則,必然招致魯侯養(yǎng)鳥的可笑結(jié)局,適得其反。
“無為”和“道法自然”是道家學(xué)派的兩個最主要的思想。“無為”不是沒有作為,而是在了解事物、事件的基礎(chǔ)上順其自然,不要妄為;“道法自然”就是以“道”為自然最高的、最根本的法則,自然不單指自然界,而是兼指自然如此,自然而然。如果魯侯在海鳥的問題上,采取“無為”,即“不妄為”的態(tài)度,不違反海鳥的習(xí)性,不把海鳥迎到魯國宗廟來款待和供養(yǎng),而是遵循鳥的習(xí)性,讓它回歸自然,那它絕不會不吃不喝,兩眼昏眩,心里悲傷,三天就死去。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應(yīng)以此為戒。
14.觀察右面一幅漫畫,按要求回答問題。
注此人下面是一塊巨石。
(1)描述漫畫內(nèi)容,至少恰當(dāng)?shù)赜蒙弦粋€成語。不超過50字。
(2)給漫畫擬一個題目,不要擬“無題”。
(3)寫出你對此人的告誡。
參考答案:(1)一個人蹲在一塊大石頭上,彎著腰,兩臂摟住巨石,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欲將巨石搬走。
(2)示例:不自量力(沒腦子)
(3)該放就放吧。(或:做事不妨多用用腦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