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2-5 自由落體運動 2-6 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2-5 自由落體運動 2-6 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5 自由落體運動 2-6 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A組:合格性水平訓練
1.[伽利略的研究方法]17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研究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時,做了著名的斜面實驗,其中應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屬于( )
A.等效替代法 B.實驗歸納法
C.理想實驗法 D.控制變量法
答案 C
解析 斜面實驗應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屬于理想實驗,故選C。
2.[重力加速度](多選)關于重力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通常計算中g取9.8 m/s2
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們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
2、球上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離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
答案 BCD
解析 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豎直向下,與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9.8 m/s2左右,所以A錯誤,B正確。在地球表面同一地點,g的值都相同,但隨著高度的增大,g的值逐漸變小,所以C、D正確。
3.[比例關系]一石塊從樓房陽臺邊緣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到達地面,把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分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這第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是( )
A.1.2 m B.3.6 m C.6.0
3、m D.10.8 m
答案 C
解析 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從靜止開始在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之比為x1∶x2∶x3∶…∶xn=1∶3∶5∶…∶(2n-1),由此知C正確。
4.[公式應用](多選)兩位同學分別在塔的不同高度,用兩個輕重不同的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實驗,已知甲球重力是乙球重力的2倍,釋放甲球處的高度是釋放乙球處高度的2倍,不計空氣阻力,則( )
A.甲、乙兩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
B.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2倍
C.甲、乙兩球落地時的速度相等
D.甲、乙兩球各落下1 s時的速度相等
答案 AD
解析 重量不同的物體在同一地點不同高度處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相同,A
4、正確,B錯誤;由v2=2gh可知C錯誤;由v=gt可知D正確。
5.[比例關系]物體從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內(nèi)就通過了全程的一半,物體還要下落多長時間才會落地( )
A.1 s B.1.5 s
C. s D.(-1) s
答案 D
解析 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連續(xù)相同的位移所用時間之比為1∶(-1)∶(-)∶…所以,物體下落后半程的時間為(-1) s,選D。
6.[比例關系]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第1 s內(nèi)、第2 s內(nèi)、第3 s內(nèi)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
A.1∶3∶5 B.1∶4∶9
C.1∶2∶3 D.1∶∶
答案 A
解
5、析 由于第1 s內(nèi)、第2 s內(nèi)、第3 s內(nèi)的位移之比x1∶x2∶x3=1∶3∶5,而平均速度=,三段時間都是1 s,故三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3∶5,故A正確。
7.[公式應用]一位同學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質(zhì)量為2 kg的小球從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測得在第5 s內(nèi)的位移是18 m,則( )
A.物體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物體在第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物體在前2 s內(nèi)的位移是20 m
D.物體在5 s內(nèi)的位移是50 m
答案 D
解析 設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由自由下落在第5 s內(nèi)的位移是18 m,可得g×(5 s)2-
6、g×(4 s)2=18 m,解得g=4 m/s2。物體在2 s末的速度是v=gt=8 m/s,A錯誤;物體在第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18 m/s,B錯誤;物體在前2 s內(nèi)的位移是g×(2 s)2=8 m,C錯誤;物體在5 s內(nèi)的位移是g×(5 s)2=50 m,D正確。
8.[豎直上拋](多選)某物體以30 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5 s內(nèi)物體的( )
A.路程為65 m
B.位移大小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為13 m/s,方向向上
答案 AB
解析 初速度為30 m/s,只需t1== s=3 s
7、即可上升到最高點,位移為h1==45 m,再自由下落2 s,下降高度為h2=gt=0.5×10×22 m=20 m,故路程為45 m+20 m=65 m,A正確;此時離拋出點高45 m-20 m=25 m,故位移大小為25 m,方向豎直向上,B正確;此時速度為v=gt2=10×2 m/s=20 m/s,方向向下,速度改變量大小為50 m/s,C錯誤;平均速度為= m/s=5 m/s,D錯誤。
9. [豎直上拋](多選)在塔頂上將一物體豎直向上拋出,拋出點為A,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0 m,不計空氣阻力,設塔足夠高,則物體位移大小為10 m時,物體通過的路程可能為( )
A.10 m
8、 B.20 m C.40 m D.50 m
答案 AD
解析 物體在塔頂上的A點拋出,位移大小為10 m的位置有兩處,如圖所示,一處在A點之上,另一處在A點之下,在A點之上時,通過位移為10 m處又有上升和下降兩種過程,上升通過時,物體的路程等于位移x1的大小,即x1=10 m;下落通過時,路程為2xm-x1=2×20 m-10 m=30 m,在A點之下時,通過的路程為2xm+x2=2×20 m+10 m=50 m。故A、D正確。
10. [自由落體運動應用]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反應時間。甲同學用手握住直尺頂端刻度為零的地方,乙同學在直尺下端刻度為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
9、準備,但手沒有碰到直尺,當乙同學看到甲同學放開直尺時,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學發(fā)現(xiàn)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為b。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a、b的單位為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則乙同學的反應時間t約等于(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由題意知在反應時間內(nèi)直尺自由落下的位移為a-b,設乙同學的反應時間為t,忽略空氣阻力,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位移公式h=gt2=a-b,得:t=,則D正確,其他選項錯誤。
B組:等級性水平訓練
11. [綜合](多選)科技館中的一個展品如圖所示,在較暗處有一個不斷均勻滴水的水龍頭,在一種特殊的間歇閃光燈的照射下,若調(diào)節(jié)間歇閃光時間間隔正好與
10、水滴從A下落到B的時間相同,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圖中的A、B、C、D四個位置不動,對出現(xiàn)的這種現(xiàn)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g=10 m/s2)( )
A.水滴在下落過程中通過相鄰兩點之間的時間滿足tAB
11、由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可知xAB∶xBC∶xCD=1∶3∶5,vB∶vC∶vD=1∶2∶3,C正確,D錯誤。
12.[測重力加速度]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的過程是這樣的:讓水龍頭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盤子里,調(diào)整水龍頭,讓一滴水滴到盤子時,有一滴恰好離開水龍頭,空中還有一滴。從第1滴離開水龍頭時開始計時,到第n滴落到盤中為止,總共用的時間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龍頭到盤子的高度差為h,求重力加速度。
答案 見解析
解析 這道題建立物理模型非常關鍵!空中有三滴水,第一滴剛落到盤中,第二滴水在空中某一位置,第三滴水剛好下落,示意圖如圖所示。任意兩滴水滴之間的時間間隔相等,設為T,則h
12、=
g(2T)2。
當?shù)趎滴水落在盤中時,第(n+2)滴剛離開水龍頭;實際上從第1滴離開水龍頭時開始計時,到第(n+2)滴剛離開水龍頭為止,共有(n+1)個時間間隔,則(n+1)T=t,T=。所以重力加速度g=。
13. [公式應用]如圖所示,直桿長L1=0.5 m,圓筒高為L2=2.5 m。直桿位于圓筒正上方H=1 m處。直桿從靜止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并能豎直穿越圓筒。試求(取g=10 m/s2,=2.24)
(1)直桿下端剛好開始進入圓筒時的瞬時速度v1;
(2)直桿穿越圓筒所用的時間t。
答案 (1)4.48 m/s (2)0.45 s
解析 (1)直桿做自由落體運動,由運動學知識可得:
v=2gH①
由①式解得:v1=4.48 m/s②
(2)設直桿下端到達圓筒上方的時間為t1
H=gt③
直桿上端離開圓筒下方的時間為t2
L1+H+L2=gt④
t=t2-t1⑤
由上式聯(lián)立解得t≈0.45 s。
6